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用户头像
患者

脾虚湿重有热,麻烦医生看看这两个方子哪个更温燥,祛湿厉害(男,30岁)

王洪儒医生

你好,请问还有什么不适症状吗?

王洪儒医生

把药方拍过来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炒白术15 炒苍术10 姜半夏6 厚朴8 炒枳壳10克 焦六神曲10克 陈皮10 白蔻仁5 砂仁5 茯苓15生薏苡仁20 生甘草3 知母10

王洪儒医生

相对来讲,第二个更好一些

王洪儒医生

但实际上差不多少

用户头像
患者

如果湿重有热,但长时间燥湿,导致津液不足

用户头像
患者

第二个方子是再加滋阴的比如沙参,生山药,还是去了苍术

王洪儒医生

去苍术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舌苔比这还厚腻

用户头像
患者

是去了苍术还是去了半夏

王洪儒医生

去半夏

王洪儒医生

留苍术

用户头像
患者

嗳气,胃胀,消化不良,喉咙异物感,吐白色黏液,脱发,耳鸣,阳痿早泄,冬天四肢不温,皮肤油,失眠多梦,大便稀软一天一次,舌淡红,脉弦细,小滑

用户头像
患者

您看这种情况,是去半夏还是苍术,谢谢

用户头像
患者

肾阳虚肯定有

王洪儒医生

这种情况都不能去

用户头像
患者

如果这两个方子差不多温燥的话,下面这个方子吃了肯定舌燥咽干

王洪儒医生

是吗

王洪儒医生

不一定

用户头像
患者

是的,第一个方子已经吃过了

用户头像
患者

因为我现在虽然湿气重,但是可能津液亏损了,祛湿重了就会导致夜里舌燥咽干眼干涩多梦

王洪儒医生

非也

用户头像
患者

因为长时间反反复复吃燥湿药

王洪儒医生

因为燥湿是治标的办法

王洪儒医生

所以会损伤正气

用户头像
患者

那怎么办

用户头像
患者

补肾?健脾?

王洪儒医生

必须健脾补肾和祛湿一起用

用户头像
患者

炒白术15 炒苍术10 姜半夏6 厚朴8 炒枳壳10克 焦六神曲10克 陈皮10 白蔻仁5 砂仁5 茯苓15生薏苡仁20 生甘草3 知母10,那这方子是炒白术改成生白术,或者去了砂仁,或者加滋阴的生山药或者沙参?

用户头像
患者

现在只药方子吃了一舌燥,必失眠,两年多了,丝毫没啥起色

用户头像
患者

谢谢

王洪儒医生

用生白术,不去砂仁,加柴胡30克 乌梅15克 炙甘草20克 茯苓45克 枳壳30克 补骨脂30克 桂枝30克 肉桂15克 磁石30克 代赭石30克 杜仲30克

用户头像
患者

可我舌苔泛黄,有热啊,黄连要不要用上

王洪儒医生

加5克生大黄

用户头像
患者

脾胃湿热,用制大黄?知母清脾胃湿热吗

王洪儒医生

生大黄就可以

王洪儒医生

知母太苦寒

用户头像
患者

知母还苦寒?那黄连黄芩岂不是更苦寒吗

用户头像
患者

黄连3黄芩6加干姜3,比起知母10,还要苦寒?

王洪儒医生

黄芩差一些,黄连比较厉害

用户头像
患者

那知母10,是不是比黄连3加黄芩5加干姜3,总体来说还要苦寒吗

王洪儒医生

这两个很难精确比较,从经验上感觉差不多

王洪儒医生

关键不在于一个药两个药的选择,而在于整体的思路

王洪儒医生

离开整体思路去谈用药合不合适是错误的

用户头像
患者

就是我舌苔现在这么厚腻,还有热,您这么大剂量补肾药下去,估计脾胃吸收不了啊

王洪儒医生

之前小剂量治疗也没见效果呀

用户头像
患者

厚朴8克 醋香附8克 炒白术15克 炒苍术10克 柴胡8克 炒枳壳10克 炒白芍10焦六神曲10克 陈皮10克 白豆蔻5克 茯苓20克 生薏苡仁20克 淮山药15克 生甘草3克

用户头像
患者

炒白术15 炒苍术10 姜半夏6 厚朴8 炒枳壳10克 焦六神曲10克 陈皮10 白蔻仁5 砂仁5 茯苓15生薏苡仁20 生甘草3 知母10

用户头像
患者

这两个方子对比,哪个温燥,祛湿厉害

用户头像
患者

谢谢

王洪儒医生

第一个更合适些

用户头像
患者

我的意思是哪一个更温燥,祛湿厉害

用户头像
患者

谢谢

王洪儒医生

单纯就温燥而强,是第二个更厉害,但是并不是越温燥的就越合适,相对来讲,第一个更合适一点

用户头像
患者

可我第一个方子已经吃过了,舌燥咽干,失眠无效。那第二个方子吃了肯定舌燥更厉害。

用户头像
患者

看来第二个方子是去了半夏还是苍术

用户头像
患者

呢,谢谢

王洪儒医生

去苍术

王洪儒医生

把半夏再减少一半

王洪儒医生

薏苡仁用30克

用户头像
患者

半夏用3?那还不如不用?不起啥作用吧

用户头像
患者

还是去苍术,薏米仁,半夏不动,再加生山药20?

王洪儒医生

也有作用,不那么燥热

王洪儒医生

半夏不是主要的药物

王洪儒医生

薏苡仁比较好

王洪儒医生

不用加山药

用户头像
患者

还是用生薏米仁?主要是不是滋胃阴吗,已经明确试过了,真的是津液不足要不要加生山药?您有微吗,您这图文咨询关了,以后找你也找不到啊

王洪儒医生

薏苡仁也健脾阴,不是只有山药才行,这两个药同时用的话,阴药就太多了,妨碍阳药的作用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咨询时间: 2022-03-24
有帮助
没帮助
该条问诊记录已由春雨医生整理点击查看总结
王洪儒
王洪儒  中医内科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通辽市中医院
立即咨询
扫码关注医生, 方便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