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创建于1941年,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自治区卫生健康委直属的广西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公立医院,2021年5月获批挂牌广西医学科学院,承担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管理等工作任务。已形成“一院三区”格局,即桃源院区、东院区、北院区(邕武院区)3个院区,1个外设门诊部,编制床位数3755张,在职职工5300多人。2020年,门急诊诊疗、服务患者214.27万人次,出院病人8万人次。先后荣获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自治区主席质量奖提名奖(排名第一)、八桂楷模等多项荣誉。
学科齐全,重点突出。医院是广西的医疗中心,目前,医院拥有消化内科、眼科、护理等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国家中管局“十一五”重点专科,4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3个广西临床重点专科,13个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4个广西妇幼健康服务重点学科,16个国家级培训基地,19个自治区医疗中心,获批建设放射治疗于金明院士工作站,与董家鸿院士、周宏灏院士签约共建精准外科与器官移植、精准医疗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平台建设。
技术先进,特色明显。获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资助,获批地中海贫血预防控制能力提升项目。医院大力鼓励技术创新,通过特色技术推动学科发展。ECMO(人工膜肺氧合)开展数量和质量稳居广西第一,全国前列。是广西可开展器官移植、组织移植项目最多的医院,器官移植手术量一年半突破200例。微创手术、移植手术、慢性病和地方病防治、传染病重症救治、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冠状动脉介入诊疗、多学科协作健康管理等广西领先,国内先进。第四代达芬奇XI手术机器人、各类腔镜微创手术技术常规开展。
人才完备,梯队合理。高级职称人员 824人,博、硕研究生 1325 人,拥有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11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4人。获批广西多学科协作健康管理人才小高地医教研协同,全面发展。作为非直属教学医院,医院实现了博导基地零的突破。现有博士生导师 9 名,硕士生导师 89名。国家级、自治区级培训基地30多个,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1593人,培养武汉大学医学院、广西医科大学等硕士生509人,每年接收实习生800余人。
医院坚持以临床应用创新和转化为核心,内部鼓励创新,外部借势借力霍普金斯大学、北京协和医院等顶尖科研平台,建立了符合医院实际的科技创新体系。“十三五”期间,建成生物样本库;获批广西首个在医院设立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获批广西临床医学研究中心4个,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6项,获广西适宜卫生技术奖97项申报新技术项目94项。
医院积极承担大型公立医院职能担当,肩负支援基层医院能力提升、健康扶贫、突发医疗事件援助的重任。尤其是在2020年疫情防控工作中,医院战武汉、守边关、助香港、援柬埔寨、指导非洲抗疫,建设运营广西“小汤山医院”,多线抗疫尽显担当,铸就了人民生命安全防线。广西“小汤山医院”共收治108人,其中确诊病例81人,含重型危重型9人,是广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数量最多的定点收治医院,创造了广西治愈人数最多、零死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的佳绩,得到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电话 :
0771-2635268(咨询台) 0771-2186869(院办公室) 0771-2186300(急诊) 0771-2186009(医务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是首批广西卫生系统重点学科,广西冠心病研究中心。现有医务人员70名,其中主任医师9名,副主任医师7名,博士 5名,硕士生导师7名。心血管内科由一病区、二病区、重症监护病房(CCU)、心导管室和心电生理检查室等组成,开放床位85张。拥有先进的心血管数字减影系统、血管内超声系统(IVUS)、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IABP),心电生理研究系统,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仪、12导联心电记录分析仪、运动平板、多功能监护系统等,为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治提供了完善的平台。
冠心病介入诊断和治疗方面,心血管内科是广西最先开展冠状动脉介入诊疗的单位,王风主任1992年成功开展冠脉造影及冠心病介入治疗,是该区冠脉侵入性诊断治疗奠基人,随后在学科带头人——林英忠主任的带领下,学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稳步快速发展,医院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无论数量、质量在广西均处于领先地位。1992年在广西首先建立了急性冠脉综合征行急诊介入治疗抢救的 “绿色通道”,1999年率先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每年急诊介入治疗80余例,挽救了大量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命。在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介入治疗、左主干及分叉病变等高难度的特色介入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疾病诊治领域方面的研究在广西处于领先地位,每年冠脉介入治疗700余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血运重建研究》荣获2008年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009年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通过到广西各地市级医院会诊及每年举办“广西复杂冠脉介入治疗研讨会”,普及和提高广西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
心内电生理和起搏方面,心血管内科近年来使用Carto、Ensite3000三维标测系统、LEAD-9000A2电生理多导记录仪等先进设备,每年完成心脏电生理和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手术超过200例,成功率高,治疗合并症少,2006年率先在广西独立开展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射频消融治疗,至今共完成300例,与国内先进水平相当。医院心血管内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治疗,目前已累计植入各种人工心脏起搏器近1000例,具有丰富的植入、随访经验。近年每年植入数量近100台,生理性心脏起搏超过40%。同时积极开展自动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心力衰竭(CRT)等工作,处于广西领先地位。
先天性心脏病的治疗方面,2003年心血管内科开展经导管封堵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受到了患者及家属的欢迎。近年来相继开展了冠状动脉瘘、先天性主动脉瓣狭窄、瓣周漏等的介入治疗。每年完成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200余例,位居广西前列。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缺血性脑卒中、先兆性偏头痛和减压病有关,目前认为在缺血性脑卒中中约有30~40%很可能是由于卵圆孔未闭的存在使静脉系统栓子栓塞于颅内所致,而在先兆性偏头痛患者中约53%有卵圆孔未闭存在,因此2012年该科与神经内科医师共同协作,率先在广西开展卵圆孔未闭的介入治疗。
心血管内科为国家心血管病临床药物试验基地,参加了多个国际多中心药物临床试验,为循证医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5年承担国家科学自然基金1项、区科委和卫生厅科研课题15项,其中5项获广西区科技进步奖和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每年组织“复杂冠脉疾病介入治疗研讨会”,定期邀请国际知名专家讲课及手术演示,为国内同行提供了交流平台。同时还定期安排了患者教育课程,分别为门诊和病房患者及家属提供义务的教育和咨询。
神经内科为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医院重点学科,广西脑卒中中心、广西脑卒中质量控制中心设在该科,卫计委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防治基地,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基地。以神经系统疾病诊治和临床研究为主,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研究型科室。科室设常备床位80张,病区分为脑血管病病房、神经系统疾病综合病房及重症监护病房。拥有神经综合门诊、脑血管病、癫痫、头痛、眩晕等亚专科门诊。医护人员58人,主任医师8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6人,医学博士3名,研究生、医学硕士12名,护士36名。近年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急性卒中登记研究(RACE-CHINA)、国家十二五支撑项目脑卒中医疗质量监测与改进——金桥工程,主持广西科学基金项目及卫生厅重点项目20多项科研任务,科技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6项,获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并承担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生、本科生、广西基层医院专科医师培训教学工作。
主要技术特长 脑卒中方面:开展脑卒中规范化诊疗,对全区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卒中绿色通道救治,时间窗内脑梗死静脉溶栓;脑血管疾病一级、二级、三级防治。神经血管介入方面:动脉选择性溶栓治疗;脑血管病因诊断,症状性脑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治疗技术;颅内动脉瘤栓塞治疗技术,综合诊疗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神经免疫性疾病:开展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硬化等神经免疫异常疾病进行免疫双向调节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神经重症方面:开展脑疝形成、高颅压、大面积脑梗死、脑出血、癫痫持续状态、肌无力危象、脑病疾病导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神经系统危重病并发肺部感染等神经专科危重病的救治。
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急性卒中登记研究(RACE-CHINA)、国家十二五支撑项目脑卒中医疗质量监测与改进——金桥工程,主持广西科学基金项目及卫生厅重点项目20多项科研任务,科技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奖2项,获广西医疗卫生适宜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2项。并承担了硕士研究生教学与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修生、本科生、广西区内基层医院专科医师培训等教学工作。
诊疗疾病范围 (1)脑卒中;(2)中枢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3)中枢神经系统感染;(4)脊髓疾病;(5)神经系统变性疾病;(6)神经系统遗传性及发育异常性疾病;(7)周围神经疾病;(8)肌肉及神经-肌肉接头疾病;(9)运动障碍疾病;(10)痴呆;(11)癫痫;(12)头痛;(13)睡眠障碍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初,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如今已发展成为医技力量雄厚、设备先进、临床经验丰富的专业学科。科室以中、青年技术骨干为主,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充满朝气。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2名,专科护士16名, 其中4人获医学硕士学位,1人获医学博士学位,1人曾公派出国留学。全科有4人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 名,科室人员的年龄、知识、经验以及操作技能都十分符合现代外科手术的要求,全科编制病床 45 张,拥有设施先进完备的肾移植监护隔离病房、重症监护室、泌尿外科腔镜诊疗室、体外震波碎石室、尿动力检查室。拥有目前国际上先进的微创手术设备、器械多套,包括高清影像系统,电子腹腔镜,钬激光碎石设备及最新一代EMS超声气压弹道碎石清石系统,第三代英国佳乐等离子双极电切系统,纤维输尿管镜以及一系列高精尖手术设备及相关器械,门类齐全,达国内同级别医院的先进水平,为广西领先,可满足目前泌尿外科所有微创手术的设备要求。
科主任梁建波现任中华医学会广西泌尿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器官移植学会常委、广西男科学会常委、广西内镜学会常委、广西抗癌协会泌尿肿瘤委员会常委、广西医学杂志编委。
科室承担卫生部科研基金课题 1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基金课题 1 项,自治区科技厅科研课题 5 项、卫生厅科研课题 5 项(其中 1 项为重点课题)。获自治区卫生适宜技术奖二等奖1项。
科室技术特长:
(1)1985年在广西率先开展了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输尿管镜取石术及经皮肾镜取石术。在腔内泌尿外科手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手术效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在膀胱全切+可控性尿流改道术、重度尿道下裂矫治术,耻骨后前列腺摘除术等开放手术方面处于区(省)内领先或先进水平。
(3)开展同种异体肾移植术。是广西最先开展该项技术的医院之一,成功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4)紧跟国际先进水平,瞄准学科发展的最新领域,从 2001 年起即开展了腹腔镜下微创泌尿外科手术,特别是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泌尿系结石,每年完成 300 例左右,另外,在腹腔镜技术方面,开展的技术几乎涵盖了目前国内所开展的手术,如: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及肾盂、输尿管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腹腔镜下儿童肾积水肾盂成形术,腹腔镜下肾蒂淋巴管剥脱术等。通过多年的努力使该院成为区(省)内开展泌尿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及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数量最多、经验最丰富的医院之一。每年完成各种大小手术达1000多台次,其中腔镜微创手术占70%左右。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5) 拥有广西先进、 国内为数不多的德国多尼尔 “小王子”体外震波碎石治疗机,已进行泌尿系结石体外碎石治疗6000多例,疗效卓越。
(6)引进广西第一套泌尿系结石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可为尿石症患者的病因诊断、个体化治疗方法的选用以及结石预防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7)原位荧屏杂交技术通过检测尿脱落细胞内的染色体数量异常来达到早期诊断尿路上皮癌的目的,并可用于膀胱癌术后肿瘤复发的监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接受膀胱镜检的次数,大大缓解了患者的痛苦,从2007年始该院泌尿外科作为广西唯一的单位参加了卫生部原位荧光杂交技术多中心课题组的培训和临床研究,在全国首批开展原位荧光杂交技术诊断尿路上皮癌项目,相关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该诊断技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该科的相关研究已在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医院是广西全区首批获得国家级“爱婴医院”, 是全国指定的出生缺陷监测定点医院之一。目前,该科是设有三个产科病区,床位数共82张(其中25张为单人间),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合理的专业产科医疗技术队伍,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如中央远程胎儿监护仪、脐血流图仪、妊高征预测仪及心电监护仪、分娩镇痛仪、全自动产床、产后康复治疗仪等,在围产期保健规范、高危妊娠监测处理、产科危急重症的诊治,尤其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母儿血型不合、胎儿生长受限、产前产后出血、难产、羊水栓塞的诊治和围产儿缺陷诊断及妊娠合并心脏病、肝病、血液病等内科疾病的处理等医疗技术和学术水平在全区处于领先地位,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使产科技术水平和产科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1995年至今,该科每年均获得南宁市卫生系统产科质量一等奖,2007年,获得了广西“青年文明号”称号。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有: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是广西区内大型的呼吸专科,技术力量雄厚,具有一流的学术水准和技术水平,设有呼吸内科病房、重症观察室、广西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支气管镜室和肺功能室,共有床位55张,并设呼吸专科门诊、鼾症门诊、哮喘门诊。是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技术协作单位。现有医务人员48人,医师17人,护士31人,其中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护师2人,中级职称10 人,博士2人,硕士8人。
呼吸内科开展对呼吸系统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科研工作,如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心病、支气管哮喘、鼾症及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肺栓塞、间质性肺疾病、肺部肿瘤、肺结核、胸膜疾病等临床常见病、少见病以及疑难危重症;开展呼吸系统危重急症的有创机械通气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科主任秦志强博士在呼吸危重症和肺栓塞的研究方面有较深的造诣。1992年刘建红主任率先在广西开展鼾症和睡眠呼吸障碍的诊疗研究工作,2006年6月成立广西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其规模及技术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梁大华主任医师等开展的经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支气管肿瘤的研究取得良好的效果,应用支气管镜抢救危重症患者取得明显疗效。1987年该科在区内首先开展纤维支气管镜诊疗技术,2005年6月开展电子支气管镜诊疗技术,已开展常规支气管镜检查、咬检、刷检、肺活检、支气管肺泡灌洗、支气管异物取出、支气管肿物微波和高频电凝治疗、支气管狭窄扩张术以及气道支架植入等,操作技术熟练,病人痛苦少。2006年首先在广西区内开展内科胸腔镜对胸膜疾病的诊疗工作,对胸膜疾病的病因确诊率显著提高。近年来,该科开展CT引导下经皮穿剌肺活检术,对肺外周病变性质的确诊率显著提高。肺功能室开展肺通气功能、弥散功能、振荡功能等肺功能检查和支气管激发试验、舒张试验,并在医院最早开展过敏原测定和脱敏治疗。间质性肺疾病一直是广西的薄弱领域,该科近年开展对该病的诊疗和研究工作取得显著成绩,2005年率先在区内开展同期双肺大容量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2006年诊断和治疗广西首例隐原性机化性肺炎,2008年诊断广西首例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许多长期误诊的肺小血管炎疾病、多发性(皮)肌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疾病等病例在该科获得确诊和正确治疗。
近年来呼吸内科在科研方面取得显著成绩,承担国家自然基金3项、10多项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科技攻关课题、自然基金课题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卫计委重点科研课题及其它科研课题,获得多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和广西医药卫生科技进步奖。主要设备有:德国德尔格(Drager)呼吸机、美国PB840呼吸机、自动睡眠呼吸障碍诊疗系统(AutoSet CPAP)、日本奥林巴斯(OLYMPUS)电子支气管镜、纤维支气管镜和内科胸腔镜、德国耶格和日本捷斯特(CHEST)肺功能仪,澳大利亚多导睡眠图分析仪 (PSG)、各种类型无创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仪(AutoSet T、 BiPAP、VPAP、CPAP)、迈瑞中央监护系统和监护仪等。该科多年来热心为广大患者服务,在区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欢迎广大患者前来就诊和咨询。
医院消化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也是卫生部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是武汉大学医学院和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设消化内镜中心、胃肠动力中心,病床80张,医务人员59人,副高以上医师12人、博士4人、硕士13人、留学回国人员5人。该科致力于加强内涵建设,在功能性胃肠病防治研究、慢性肝病防治研究和消化内镜诊疗技术研究方面形成了三个特色鲜明的学科发展方向,跻身于广西领先、国内先进的行列。在胃肠动力的临床研究、功能性胃肠病诊治(尤其是临床心理干预方面)、乙肝及乙肝性肝硬化的规范化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内镜早期诊治、超声内镜诊疗技术等方面在广西处于领先水平。
该科人才队伍雄厚。目前共有4名博士,医师中有博硕研究生学位的占77.27%;科主任梁列新博士荣获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张国博士是广西第一批国家“西部之光”访问学者,随后赴美进行博士后研究多年;近年派出医务人员出国进修3人次,国内进修6人次,短期进修10人次,形成了强大技术骨干的人才梯队。
技术不断创新。在学科带头人张法灿主任医师(院党委书记)带领下,率先在广西开展胃肠动力学的临床研究,填补了区内研究空白,并带动广西各级医院开展胃肠动力学的临床研究,显著提高了本地区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的诊疗水平。其完成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广西农村功能性胃肠病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力推动了广西功能性胃肠病的诊疗水平。
梁列新博士率先在广西开展功能性胃肠病的诊疗研究。根据最新的功能性胃肠病罗马III标准,制定了适宜的功能性胃肠病临床诊治规范,显著提高了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水平;他和左国文副主任医师为主的小组,针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难题开展了顽固性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心理干预研究,为一批久治不愈的患者解除了病痛,形成了功能性胃肠病治疗的特色技术,达到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农兵主任医师自日本学成回国后,在张法灿书记带领开展的部分消化内镜治疗技术的基础上,大胆成功地引进多项消化内镜诊疗新技术,显著提高了消化内镜诊疗技术水平。如开展了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诊疗技术,为数百名60至90多岁的老年胆胰疾病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开展了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治技术的研究,制定了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断和筛选流程,应用放大内镜、色素内镜、超声内镜技术进行早期诊断,对发现的早期肿瘤应用EMR、ESD技术进行微创治疗,提高了广西胃肠道肿瘤早期诊治水平;针对临床存在的胆胰疾病诊断和治疗上的难点,他和覃柳副主任医师等开展胆道微结石的超声诊断和超声内镜下细针穿刺技术,使一批不明原因黄疸或不明原因急性胰腺炎的患者明确了诊断,达到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梁列新博士和张国博士率先开展了乙肝及乙肝性肝硬化的规范性治疗,同时,针对临床上需要动态了解肝组织病理,但“肝穿”存在的疼痛、出血等并发症以及患者恐惧检查的矛盾,在广西率先引入无创性肝纤维化诊断技术,准确地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分级诊断。针对核苷类似物已广泛用于抗乙肝病毒治疗,但有可能诱导病毒突变,使治疗失败的情况,张国负责牵头区内外多家单位进行攻关项目—HBV核苷类似物耐药突变株检测基因芯片的研发,在对乙肝耐药诊断及用药选择问题上取得突破,并成功应用临床,有效地提高了乙肝肝硬化的诊治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科研硕果累累。近5年开展18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有4项获各种奖励。如开展对胃溃疡复发机制的研究,在国际上首次阐明了胃溃疡发展和愈合的一些分子机制,成果获广西科技进步二等奖;对功能性胃肠病和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进行了较深入研究,成果先后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三等奖,在此基础上,近年来承担了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自治区卫生厅重点课题1项,区科技厅自然科学课题1项和卫生厅自筹科研课题1项,最近开展了目前国际上最新的食道阻抗检测技术和肛门直肠 3D 测压技术,达区内领先水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成立于1990年,病区床位48张,是广西大型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专科,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医务人员35人,其中医生14人(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4名,中级职称4名,住院医师2名,博士两名、硕士10名),护士21人。开设有糖尿病专科护理门诊、骨质疏松专科门诊、骨密度室、糖尿病足风险评估室。目前为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项目骨质疏松诊疗技术协作培训基地和中国组织修复学会、世界糖尿病基金会“中国糖尿病相关慢性创面处理教育项目”培训基地、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糖尿病足病治疗中心(成立于2011年),广西糖尿病专科护理培训基地。作为医院重点建设学科,在糖尿病足及难愈性溃疡、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防治及遗传学研究、骨代谢疾病三个方面形成鲜明的学科发展方向,处于广西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学科带头人颜晓东主任医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糖尿病足与外周血管病工作组成员,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西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广西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广西骨质疏松学组组长。科室多次荣获“科技兴院先进集体”奖,多人次荣获“科技兴院拔尖人才”奖。
内分泌科在常见病如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上腺疾病、脑垂体疾病、性腺疾病及骨质疏松症及老年病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具有区内领先水平的诊疗方法:在糖尿病方面,开展模拟人胰岛素生理性分泌治疗方法(胰岛素泵)对初发和早发糖尿病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取得良好效果,部分病人摆脱药物治疗;在糖尿病足溃疡和压疮及其它慢性创面诊治方面,糖尿病足病治疗中心应用经皮氧分压、踝臂指数仪、振动阈值测量仪、超声清创刀、创面负压治疗仪、自体和异体点状植皮、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等多项技术开展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诊断和治疗,使糖尿病足溃疡和压疮治愈率达到95%以上,大大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截肢率;在腺体疾病方面,应用垂体泵治疗性发育迟缓使患者第二性征恢复,月经恢复并使患者妊娠成为可能获得满意效果;采用局部注射方法治疗甲亢合并胫前粘液性水肿是国内首创,缓解率已达到100%,使病人摆脱长期病痛。
作为广西骨代谢专业组长单位,内分泌科建立的骨密度室和骨质疏松专科门诊为广西首创,对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骨代谢疾病作出早期诊断和治疗,使患者的骨痛和骨折得到最大程度的控制。
此外,在内分泌代谢科门诊设立糖尿病护理门诊为糖尿病和其他内分泌代谢疾病患者提供健康教育、随访和义务咨询。
糖尿病足创面超声清创技术
利用超声波的空化效应,有针对性的对坏死组织进行空化爆破,而对正常组织和新生组织没有影响,相比传统清创方法具有清创彻底同时保护了正常组织,有助于加速创口的愈合并增加了安全性,对于难愈性创面、感染性创面、分泌物较多的创面,清创效果显著,为创面的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条件。
糖尿病足溃疡负压辅助闭合治疗
糖尿病足难愈溃疡在创面清创后采用对创面密封引流加以负压的原理对溃疡实施治疗,是目前国际上处理创面疗效最好的方法之一。该疗法能够充分引流、减轻水肿、减少感染、抵制细菌生长,快速增加基底和周边血管内的血流,显著促进新生血管,刺激肉芽组织生长,直接加快创面的愈合。该科自2007年开始应用,使病人的截肢率降低,住院周期缩短。
糖尿病足慢性溃疡植皮技术
对糖尿病足溃疡和其它慢性溃疡采用自体点状植皮或异体脱细胞真皮植皮技术,使溃疡愈合时间大大缩短,自体植皮是取患者自身的一处皮肤(腹部或大腿)剪成0.5厘米大小点状种植在溃疡表面,异体脱细胞真皮植皮是采用异体皮肤组织支架种植在溃疡表面,两种方法自2013年开展以来获得满意的疗效。
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
对糖尿病足溃疡和其它慢性溃疡采用自体富血小板凝胶治疗,该方法采用患者自身外周血经过低温离心后获得血小板血浆,再与其它药物混合后覆盖在溃疡表面,使富含各种生长因子的血浆与创面接触从而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和表皮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目前这一治疗方法联合创面负压治疗已经成为足病治疗中心主要的治疗方法,获得满意效果。
垂体泵
该方法主要是通过模拟人体GnRH的脉冲分泌,皮下持续脉冲微量输注戈那瑞林(LHRH),刺激脑垂体分泌促黄体生成素(LH)和卵泡刺激素(FSH),从而使特发性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减退症(IHH)患者恢复正常的生理调节机能,促进并维持IHH患者第二性征发育,恢复生育能力在低促性腺激素性性腺功能低下症(IHH)治疗获得满意效果。目前该科使用该方法患者第二性征和月经恢复,可望解决过去该病不能怀孕生育的难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始建于1994年,其前身是海峡两岸不孕不育诊疗中心,是广西第一家从事生殖医学的医疗机构,孕育了广西第一例“经阴道输卵管配子移植技术”助孕成功的婴儿。多年来凭着精湛的技术和优良的服务治愈了大量不孕不育患者,在生殖医学领域和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中心为广大患者提供各种不孕不育及妇科内分泌疾病检查、诊断及治疗技术服务,包括夫精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第一代”试管婴儿),卵细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第二代”试管婴儿),囊胚培养,附睾睾丸取精术及睾丸活检术,未成熟卵子体外成熟培养,胚胎冷冻保存,优生优育咨询及检查,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无创产前筛查,绒毛、羊水、脐血及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分析,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等。夫精人工受精技术适用于以下不孕不育患者:男性因少精、弱精、精液液化异常、阳痿、生殖器畸形等不育;女性因宫颈因素、生殖道畸形及心理因素导致性交不能等不孕;免疫性不孕不育;不明原因不孕不育等。试管婴儿技术适用于以下不孕不育患者:女性输卵管梗阻;难治性排卵障碍;III期及IV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男方严重少弱精子症、不可逆性的梗阻性无精子症;多次人工授精助孕未孕患者。试管婴儿技术分为常规试管婴儿技术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前者是让卵子和精子在试管内自然受精,发育成胚胎后将胚胎移入母体宫腔内继续发育,后者是通过显微注射方法将单个精子注射入卵子使其受精,然后将胚胎移入母体宫腔内继续发育。中心拥有良好的就诊环境及一流的高新仪器设备,医疗占地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共有21余名专业医生和医技人员,其中高级技术职称9人,中级职称8人;硕士研究生(或学历)13人,博士3人。所有医护人员和实验室技术人员均在国内外知名生殖中心接受培训,具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
高尖技术人才、一流仪器设备和优良人性服务将会给更多求子心切的家庭带来欢声笑语!
生殖医学与遗传中心诊疗项目:
1、夫精人工受精技术及试管婴儿技术
2、生殖激素测定:可以了解女性卵巢功能、排卵功能等生殖内分泌功能以及男性的睾丸生精功能。
3、子宫输卵管造影:采用数字化摄片,能更清晰的了解宫腔形状、子宫轮廓及输卵管是否通畅及阻塞部位。
4、染色体核型分析:了解是否存在不育的遗传性缺陷;绒毛、羊水细胞、脐血及外周血染色体核型检测。
5、内窥镜的检查与治疗:通过宫腔镜和腹腔镜检查,了解宫腹腔情况并解决部分输卵管梗阻问题并进行解决。
6、卵泡和排卵检测:结合激素测定,B超准确了解卵泡的发育情况。
7、促超排卵治疗:根据病人不同情况采用个体化方案解决排卵障碍。
8、21三体综合征(唐氏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爱德华氏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帕陶氏综合征)三大染色体疾病的筛查:通过检查母体静脉血内的胎儿DNA,了解胎儿有无以上疾病。
9、精液质量分析:精液体积、精子活力、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形态、精液白细胞、精子包被抗体等。
10、精子功能分析:精子顶体功能检测、精子DNA碎片分析。
11、男性附属性器官功能的生化检测:精浆锌、精浆果糖、精浆中性α-葡糖苷酶等。
12、附睾及睾丸穿刺取精术和睾丸活检术:判断男性不育症的病因和明确睾丸生精功能。
放疗病区是医院的重点建设学科,拥有目前国院先进的放疗设备,包括1台具有光子线和电子线照射能力的西门子直线加速器、1台能够利用在线成像进行诸如IGRT等先进放疗技术的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1台能够进行四维成像或呼吸关联成像的西门子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1台数字化核通常规模拟定位机。
医院的放疗起始于1974年,是广西最早开展放射治疗的少数单位之一,也是广西率先开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图像引导放疗(IGRT)的单位。致力于优良的医疗服务、教学和科研。人民医院放疗专业队伍与肿瘤外科和肿瘤内科密切合作,为各种肿瘤类型提供综合的多学科治疗方法。
放疗专业人员由来自各相关学科的人员组成,他们包括放疗医师、护士、医学物理师、工程师和技术员,大多数专业人员具有国内或国外大型肿瘤中心进修或培训的经历。目前,科室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
作为广西肿瘤放疗技术领域的领头雁,医生为病人提供尖端和个体化的放射治疗服务和专家临床护理,继续通过与肿瘤内科医生、外科医生以及其它肿瘤医生的密切协作,将新的医学研究结果转化为新的治疗方法,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促进放疗学科的发展。
放疗病区是医院的重点建设学科,拥有目前国院先进的放疗设备,包括1台具有光子线和电子线照射能力的西门子直线加速器、1台能够利用在线成像进行诸如IGRT等先进放疗技术的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1台能够进行四维成像或呼吸关联成像的西门子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1台数字化核通常规模拟定位机。
医院的放疗起始于1974年,是广西最早开展放射治疗的少数单位之一,也是广西率先开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图像引导放疗(IGRT)的单位。致力于优良的医疗服务、教学和科研。人民医院放疗专业队伍与肿瘤外科和肿瘤内科密切合作,为各种肿瘤类型提供综合的多学科治疗方法。
放疗专业人员由来自各相关学科的人员组成,他们包括放疗医师、护士、医学物理师、工程师和技术员,大多数专业人员具有国内或国外大型肿瘤中心进修或培训的经历。目前,科室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
作为广西肿瘤放疗技术领域的领头雁,医生为病人提供尖端和个体化的放射治疗服务和专家临床护理,继续通过与肿瘤内科医生、外科医生以及其它肿瘤医生的密切协作,将新的医学研究结果转化为新的治疗方法,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促进放疗学科的发展。
口腔修复科隶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医院重点学科口腔科,共有医务人员7人,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护师3名,拥有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医学诊疗技术,配备完善的牙科设备。
科室学术带头人是具有高级职称的权威专家主持工作,科室开展各类牙体、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的诊断与修复治疗,在牙体牙列缺损的固定修复方面,最具特色的CDA-CDM系统制作的氧化锆全瓷美容修复及各式附着体义齿修复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开展镍铬合金、钛合金、铂合金、金合金、全瓷、低温烤瓷、氧化铝全瓷等材料冠桥修复;纤维桩核修复残根、残冠;活动修复方面,除常规的胶联活动义齿外,还开展弹性义齿,钴铬合金、钛合金、纯钛、金合金等铸造支架义齿,在固定活动联合修复中,栓式、球帽、太极扣、杆卡式、磁性附着体义齿和套筒冠修复均已成为常规治疗项目;配合口腔外科进行颌面缺损修复,引进改良式翼颌导板及中空托牙等新的修复方式。针对我国提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特点,制定了老年修复的诊疗流程,开展残根残冠的保留、桩核修复、重度磨耗的合垫修复、咬合重建修复、全口短牙弓固定修复;与口腔内科联合开展牙周病的联合治疗,开展铸造支架牙周夹板、磁性牙周夹板的修复治疗。
科研方面硕果累累,其中立项省级科研项目3项、卫生厅科研项目5项。获广西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新技术新项目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有3人荣获院“科技拔尖人才”奖。近年来在国内专业期刊共发表论文30余篇。
积极举办、协办国内外学术交流,开拓学术交流的渠道,定期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不断培养优秀的口腔技术人才,逐步提升广西的口腔医疗水平,为更多的患者服务。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鼻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咽喉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2012年8月,眼科被列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眼科是医院的重点学科,2001年被列为广西卫生系统首批重点建设学科。2007年5月,经自治区卫生厅批准同意成立广西眼科中心(包括眼科和视光科),同时也是广西白内障手术复明指导中心、健康快车C&A眼科显微手术培训中心、广西眼科医师培训中心、广西低视力康复中心、广西视光中心、广西眼科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基地。眼科中心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齐全,拥有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医学诊疗技术,配备完善的全套眼科仪器设备,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现代化眼病防治中心。
广西眼科中心共有医护人员69人,其中高级职称20人,拥有硕士、博士学位共19人,培养研究生8人,学科带头人李敏曾留德国深造,学术带头人曾思明留英国深造、李莉留美国深造,近三年共有3位中青年医师分别赴美国学习深造。设床位64张,并配备了独立的眼科手术室。拥有总价值超过8000万元的诊疗设备和仪器。年门急诊量近16万人次,手术8000余台次。
在学科建设上分为白内障组、青光眼组、眼表角膜病组、眼底病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组、斜视和小儿眼科组、眼外伤及整形组、眼眶病组以及视光学组等8个专业组。每个学组均有具有高级职称的权威专家作为学组带头人主持诊疗工作。其中,开展广视野系统联合手术显微镜直视下冷凝治疗复杂视网膜脱离,开展重硅油注入术治疗复杂性玻璃体视网膜疾病已达到国际水平,微小切口超声乳化联合高端人工晶体的应用,老视矫正型多焦人工晶体或矫正散光型人工晶体术可为白内障患者提供更好的视觉质量,改良巩膜瓣的复合式小梁滤过术和青光眼阀植入术为难治性青光眼的患者带来了福音,斜视矫正术、复杂性眶骨骨折修复、巨大眼眶肿瘤手术联合眶区年轻化手术矫正老年下睑内翻、羊膜移植和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角膜移植术、复杂眼外伤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及治疗、中西医结合及激光治疗眼底病、眼部整形、甲状腺相关眼病的诊疗、屈光不正手术治疗等多项临床治疗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广泛服务于广西广大群众及云南、贵州、广东、湖南等周边省市的患者。
广西白内障手术复明指导中心在指导全区地、市以下医院进行白内障手术方面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自1990年3月中心成立以来为基层医院培养了约500名基层眼科医师,使之成为广西白内障防盲工作的中坚力量。眼科中心积极推广白内障复明新技术、新方法,协助广西卫生厅在广西开展“视觉第一、中国行动”这一全国性白内障防盲项目,主办了“视觉第一、中国行动”广西眼科医师及辅助人员的理论学习班及临床技能培训班,受自治区残疾人联合会和自治区卫生厅的派遣,眼科流动手术车“复明18号”复明扶贫医疗队于2000—2012年分别赴天等、靖西、那坡、德保、扶绥、昭平、大化、三江、田林、西林、隆林、凌云和乐业桂西五县及天等县为5000例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
眼科中心注重临床和科研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开展39项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有26项获各种奖励,其中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一、二、三等奖共19项。近三年发表文章114篇,其中核心期刊论著57篇。开展国内临床合作协议3项。
广西眼科中心多次荣获“全国白内障手术复明先进单位”、“全国扶贫先进单位”、“全国麻风畸残康复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中国流动眼科手术车‘复明18号’复明扶贫项目2008-2010年度先进集体”等称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是区内首家综合医院开设精神科病房的专业学科,是国家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网络建设医院(专科)之一,承担着综合性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工作,区域内各种急重、疑难精神障碍的诊治,健康教育,对下级精神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任务,负责对口支援防城港市重性精神病管理的技术指导、诊断与复核。是国家卫计委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精神科专业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是广西大学应用心理系的临床实习基地。
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由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星湖心理门诊和分院住院部组成。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成立于1994年,设在门诊信息综合楼8楼,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设在门诊综合楼B区6楼。精神科住院部成立于1986年,设在一分院,有开放式和封闭式病房,开放式病房床位35张,收治各类轻症精神障碍患者;封闭式病房床位45张,主要收治重症精神障碍患者。
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队伍,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6名,治疗师3名,护士30名,其中医学硕士、研究生7名。配备有先进的心理测验工具及各种治疗设备,可进行多种智力测评、人格测验、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测评、神经心理测评等,开展如脑功能(障碍)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音乐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脑波治疗仪等。
近5年来,承担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曾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论文1篇。中心与国内外著名大学、专业机构建立广泛联系,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中心讲学、交流。中心的多位专家是广西公仆司法鉴定中心精神障碍医学鉴定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鉴定人,同时在区内专业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是广西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广西医师协会精神卫生与临床心理医师分会、广西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业务范围:
1、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治:焦虑障碍、抑郁症、强迫症、躯体化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偏执型精神障碍、酒依赖、老年痴呆、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疾病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中出现的发育偏离,包括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学习困难、情绪障碍、行为问题、智力问题等。
2、心理治疗:开展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个体心理治疗;伴侣治疗、家庭治疗;儿童游戏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训练;团体心理治疗等。
3、精神病学联络会诊:精神科医师协助各临床科室处理患者合并的精神心理问题。
4、精神障碍医学鉴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的情形,对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以及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进行鉴定。
5、司法精神病鉴定:精神状态鉴定、刑事能力鉴定、民事能力鉴定、诉讼能力鉴定等。
桃源路院部临床心理科门诊开诊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全天,星期六上午。
专家预约电话:114,12580,门诊电话:2186067
住院部电话:0771-3347382(开放式病区) 0771-3328574(封闭式病区)
您可在市内乘212路、74路、50路公交车直达区医院一分院住院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是区内首家综合医院开设精神科病房的专业学科,是国家精神卫生防治体系网络建设医院(专科)之一,承担着综合性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工作,区域内各种急重、疑难精神障碍的诊治,健康教育,对下级精神卫生机构的技术指导任务,负责对口支援防城港市重性精神病管理的技术指导、诊断与复核。是国家卫计委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药监局批准的精神科专业药物临床试验基地,是广西大学应用心理系的临床实习基地。
精神(心理)临床康复中心由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星湖心理门诊和分院住院部组成。总院临床心理科门诊成立于1994年,设在门诊信息综合楼8楼,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设在门诊综合楼B区6楼。精神科住院部成立于1986年,设在一分院,有开放式和封闭式病房,开放式病房床位35张,收治各类轻症精神障碍患者;封闭式病房床位45张,主要收治重症精神障碍患者。
中心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医疗队伍,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4名,住院医师6名,治疗师3名,护士30名,其中医学硕士、研究生7名。配备有先进的心理测验工具及各种治疗设备,可进行多种智力测评、人格测验、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测评、神经心理测评等,开展如脑功能(障碍)治疗、生物反馈治疗、音乐治疗、无抽搐电休克治疗、脑波治疗仪等。
近5年来,承担厅级以上科研课题12项,主持和参与的科研课题曾获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SCI论文1篇。中心与国内外著名大学、专业机构建立广泛联系,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中心讲学、交流。中心的多位专家是广西公仆司法鉴定中心精神障碍医学鉴定和司法精神病鉴定的鉴定人,同时在区内专业学术团体担任重要职务,是广西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广西医师协会精神卫生与临床心理医师分会、广西心理卫生协会临床心理治疗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业务范围:
1、各类精神障碍的诊治:焦虑障碍、抑郁症、强迫症、躯体化障碍、睡眠障碍、进食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症、躁狂症、偏执型精神障碍、酒依赖、老年痴呆、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等疾病的临床诊治;儿童青少年成长发育中出现的发育偏离,包括儿童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学习困难、情绪障碍、行为问题、智力问题等。
2、心理治疗:开展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认知疗法、行为疗法、森田疗法等个体心理治疗;伴侣治疗、家庭治疗;儿童游戏治疗,儿童、青少年心理行为训练;团体心理治疗等。
3、精神病学联络会诊:精神科医师协助各临床科室处理患者合并的精神心理问题。
4、精神障碍医学鉴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规定的情形,对患者是否有精神障碍以及是否需要住院治疗进行鉴定。
5、司法精神病鉴定:精神状态鉴定、刑事能力鉴定、民事能力鉴定、诉讼能力鉴定等。
桃源路院部临床心理科门诊开诊时间:星期一至星期五全天,星期六上午。
专家预约电话:114,12580,门诊电话:2186067
住院部电话:0771-3347382(开放式病区) 0771-3328574(封闭式病区)
您可在市内乘212路、74路、50路公交车直达区医院一分院住院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现有医务人员62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9名,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1人;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8人。儿科包括儿科门诊,儿科急诊和儿童发热门诊;儿科病房设有3个病区即儿科病房,新生儿病房和儿童重症病房。儿科门诊由8间医生诊室、吸入治疗室、肺功能室、变态反应疾病诊治室,脑循环治疗室和音乐治疗室等组成。候诊大厅有整洁的座椅、冷热水供水机、电视机供候诊的家长、患儿使用,还设有儿童游戏区,供患儿进行滑滑梯、骑小木马等游戏活动。每年平均门诊、急诊量超1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超3000人次。
儿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进口儿童呼吸机和无创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装置,呼吸、心电脉搏、血压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德国脉冲振荡肺功能,儿童视频脑电图检测仪,多功能激光治疗仪,婴儿高压氧舱、婴儿培育箱、蓝光治疗箱,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微量血糖仪,微量注射泵和输液泵等先进的治疗、抢救设备。诊疗各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哮喘、儿童鼾症、新生儿疾病、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矮小症、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儿童危重症和自闭症在广西拥有优势。尤其是在广西率先开展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教育,儿童肺功能、脉冲振荡肺功能,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儿童鼾症诊治,早产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肾组织病理活检,TW2/TW3骨龄检测,儿童自闭症结构化训练,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等项目处于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该科承担区科委课题10项,自治区卫生厅课题8项,院内课题 4 项;获广西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有数十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部分获自治区、南宁市优秀论文奖。
该科将以先进的技术、良好的设备,热情周到的服务,竭尽全力为广西各族儿童患者解除病痛。
感染性疾病科负责全院感染性疾病的诊疗与防治工作。科室设置有肺科门诊,肝科门诊,肠道门诊和发热门诊,目前肺科门诊负责结核病的诊治,肝科门诊负责各种病毒性肝炎及各种原因造成的肝功能损伤的诊治,肠道门诊负责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慢性腹泻的诊治,发热门诊负责对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的排查和诊治,并负责对各种传染病进行防治宣传工作。全科现有人员14人,其中副主任医师3人,中级职称7人,初级职称4人,硕士研究生学历2人,且多人曾到北京,上海参加专业培训。
肠道门诊患者的注意事项
1. 治疗期间应注意多休息,避免受凉和劳累,待症状减轻后方可增加活动量。
2. 饮食宜新鲜高热量,少渣,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如米汤、稀饭、面条),禁食刺激性饮食(如辣椒、酒、咖啡),暂时不吃凉拌食品(如烧卤、凉拌菜、各种水果等),少量多餐,多饮温开水,待大便正常后方可恢复正常饮食。高热、脱水或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应静脉补液。
3. 腹痛时可用热水袋热敷腹部。排便频繁者,便后用软纸擦拭肛门,以免皮肤破溃。肛门有刺激症状者可用温水擦洗或坐浴,每次便后要观察粪便量、颜色和性状。
4、遵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适随诊。
广西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现有医护人员3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博士1人,医学硕士10人。现开设病床65张(包括4张监护病床和5张100级的标准干细胞移植层流病床)。
血液内科成立于80年代,是当时省内最早设立的血液专科之一。通过二十多年的建设,尤其是近五年的快速发展,学科已从基础到临床逐步形成针对血液实验诊断技术、白血病诊疗技术、淋巴瘤的诊疗技术、多发性骨髓瘤的诊疗技术及各种贫血的诊疗技术等多个明确的研究方向,逐渐形成强大的技术团队,能够很好诊治发热待查、血细胞减少查因、淋巴结肿大查因、白血病、淋巴瘤等疑难重症病例。对诊治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再障、溶血性贫血等多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区内率先将细胞遗传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FISH)应用于血液病的诊断。
目前拥有流式细胞仪、血细胞分离机、深低温冰箱系统等设备。应用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染色体核型分析、白血病融合基因检测技术,开展了白血病的MICM分型。
在治疗方面,该科开展了造血干细胞移植病(包括异基因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已经取得良好效果。科主任林金盈主任医师是广西血液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对风湿性疾病的诊疗也有近30年历史,对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痛风、骨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硬皮病等多种风湿性疾病及发热待查等内科疑难杂症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2002年3月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正式挂牌成立风湿免疫科,与血液内科共同管理。在区内率先将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用于硬皮病的治疗,并取得满意疗效。风湿免疫科无论是在诊断手段,还是在治疗水平上,均达国内先进水平。科主任林金盈主任医师是中华医学会第六、七届全国委员、广西风湿病学分会第一届主任委员。
在科研与教学方面,近年来承担多项科研课题,包括广西区自然基金及卫生厅课题,在研究的课题有:《FISH技术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意义的临床研究》(中华医学会分子生物学临床应用研究专项资金参与单位课题)、《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中的应用》(卫生厅课题)、《间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白血病中的应用研究》、《广西壮族地区风湿病流行病学调查》、《自体干细胞移植+免疫净化治疗难治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外用非甾体消炎药治疗骨关节炎疗效的Meta-分析》等。2005年在举办了广西区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风湿免疫病诊疗新进展学习班”,并承办了第一届“广西风湿病学术会议”。 2007、2008年成功举办了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风湿免疫病普及提高班”。 获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1项、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三等奖2项。科室以优质的医疗技术和服务获得区级青年文明号荣誉。
主要诊疗技术介绍:
1、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可应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治疗的疾病包括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等血液病以及硬皮病、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各种风湿病。
2、血浆置换术。该科开展的血浆置换术是利用进口的、总价值为40余万元的CS-30CO Plus血细胞分离机进行血浆置换。适用于治疗风湿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其它如多发性骨髓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多种疾病。同时该机可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血病及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
3、血细胞去除术是应用CS-3000 Plus血细胞分离机通过离心方法,将病人的外周血离心,将有效成份回输给病人,从而去除过多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的作用。快速、有效地降低由于过多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引起的相关并发症。整个过程采用的是物理方法,无需药物参与,具有副作用少的特点。目前该科常血细胞去除术来对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白细胞明显增高的白血病及血小板增多症等疾病进行治疗。另外,该分离机还可进行血浆置换术治疗,适应症有多发性骨髓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疾病。
4、染色体分析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该科在区内率先将染色体分析技术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应用于血液病的诊断,有利于白血病的分类、分型及预后判断,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5、流式细胞术:流式细胞术白血病免疫分型是利用荧光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作分子探针,分析白血病免疫表型时测量细胞数量一般在10000~50000个之间,而且快速、特异、准确、重复性好,能区分细胞起源,划分其分化发育阶段等对白血病的诊断与分型、治疗方案选择与预后判断、发病机理研究等有重要价值。
流式细胞术尚可用于检测白血病微小残留病。因为白血完全缓解了,并不代表他的骨髓里就没有幼稚细胞了,只是已经很少了,剩下的细胞需要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可以检测到身体里还有多少了幼稚细胞,起到预防白血病的复发,指导及时用药的作用。
早在二十多年前,人们就已发现HLA-B27抗原的表达与强直性脊椎炎有高度相关性,超过90%的强直性脊椎炎患者其HLA-B27抗原表达为阳性,普通人群中仅5-10%的为阳性,而强直性脊椎炎由于症状与许多疾病相似而难以确诊,因此HLA-B27的检测在病中的诊断中有着重要意义。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具有高度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是一种较为快速、简单、有效的检测方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是一级专业科室,负责各种皮肤病及性病的诊疗业务,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治疗、护理人员11人。病房设病床20张,每个房间均有中央空调、洗漱间及卫生间,设备和环境好。科室设有皮肤病治疗室、激光室、光疗室、变态反应室及手术室等。拥有最先进的308nm准分子激光,主治白癜风、银屑病、顽固性皮炎湿疹等。拥有皇后光子嫩肤治疗仪、丝柔光子脱毛及痤疮治疗、LED光疗仪,可嫩肤、祛斑、除皱,缩小毛孔、改善皮肤老化等;可治疗毛细血管扩张、鲜红斑痣、血管瘤、痤疮、多毛症等。拥有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窄波UV-N光仪、氦-氖激光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聚焦超声波治疗仪、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药物离子导入喷雾治疗仪等设备,可治疗各种炎症、溃疡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痛;可祛除腋臭、皮赘、色素痣、老年斑(疣)和各种病毒疣、尖锐湿疣等。手术室可进行皮肤活检、疤痕磨削、切除各种皮肤良、恶性肿瘤、疤痕疙瘩、血管瘤等。变态反应室可做32种过敏原检查,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寻找过敏物质,同时可作脱敏治疗。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创建于1976年,现已具区内领先规模,2009年成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医院的重点学科, 2012年4月成为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创面治疗培训中心。目前科室拥有2个病区95张床位。年均门诊量5万人次、住院病人3500人次、手术3000台次。共有医护人员44名,其中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3名。医学博士3名,医学硕士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骨科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以及微创外科为优势方向,许多手术技术处于区内优势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常规开展颈、胸、腰椎前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椎疾病,颈前路微创齿状突螺钉内固定,颈后路环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各种人工关节置换、翻修,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移植,各类皮瓣转移,重型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MIPO技术),Ilizalov技术,Mast-Quadrant系统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镜治疗关节疾病等。近年来以科研促进学科发展,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现有在研科研项目25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50余篇,连续多年获得医院科技兴科优胜奖及新技术、新项目奖。
主要诊疗技术介绍:
1. 椎间盘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99年该院骨科在区内率先开展微创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椎间盘摘除,该技术创伤小,痛苦少,术后3~5天即可下床,有效率近100%。极大的降低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 关节镜手术系统治疗关节疾病。骨科购进进口关节镜手术系统治疗膝、髋、肩关节疾病,如各种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滑膜皱襞综合症、关节内异物及游离体、化脓性关节炎及关节周围骨折等,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该技术处于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
3. 胸腰椎后路微创内固定治疗腰椎疾病。2011年医院引进Medtronic Quadrant微创手术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腰椎失稳等疾病,该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1周左右即可下床,该技术处于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
4. 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医院至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人工关节置换,目前常规开展髋、膝、肩、肘各大关节置换,成功开展各类复杂关节翻修术,为广大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和训练等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其宗旨是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和改善病、伤、残者生理和心理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使患者尽可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该科成立于1995年,经过15年的建设,现已成为拥有35张床位的康复住院部、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语言吞咽治疗室、理疗部、假肢矫形部、儿童康复治疗部的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该科有各级康复医护技术人员60人,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设备,采用神经肌肉功能评定、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步态分析、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康复评定方法,应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假肢和矫形器的装配和应用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手段,为中枢及周围神经病损(特别是中风后偏瘫、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后截瘫、小儿脑瘫、周围性神经损伤等)及骨关节肌肉病损(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截肢术后、手外伤和运动创伤等)等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服务。
住院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始建于2005年,经过3年多的发展,现已拥有35张床位的康复住院病房,病房功能配备齐全,分别设有专业康复治疗及训练室,如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理疗室、假肢矫形室、传统康复治疗室。
科室各种康复人才配备齐全,现有医务人员共 人,其中医生6人,康复治疗师6人,理疗技师11人,护士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4人,医学硕士2人,研究生1人,在读研究生1人,初级职称5人。
科室先后有7人次到日本、北京等国内外先进康复医疗机构学习现代康复技术,并按现代康复治疗模式设置专业治疗模式,结合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形成了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假肢矫形、传统康复治疗等为特色的康复治疗技术,针对各种疾病、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进行康复治疗,为心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各种骨关节病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以及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症等患者提供多元化、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服务,科室配备有国内外先进康复设备,康复治疗技术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理疗室
理疗是使用电疗、光疗、声疗、磁疗、水疗、蜡疗等物理因子治疗,对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均有较好效果。
理疗室下设高频治疗室、中频治疗室、低频治疗室、牵引室、骨质疏松治疗室,拥有多种光、磁、低中高频电疗仪、牵引床,包括:电脑多功能牵引床(德国)、电脑脉冲高频治疗仪(荷兰)、BIOS-9000高电位治疗器(日本)、电脑微波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电脑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仪、电脑多功能超声波治疗仪、电脑骨创伤治疗仪、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等。
运动疗法室
运动疗法与理疗同属物理疗法,是借助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以恢复或改善伤、病、残患者功能障碍的方法。
运动疗法室开展的运动疗法技术有:1常规运动疗法技术:包括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肌耐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2神经生理学疗法:包括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Rood疗法;3运动再学习法(MRP)等。
作业治疗室
作业治疗是通过进行有目的的作业活动、使用自助器具及环境改造等手段恢复或改善患者生活自理、学习、职业工作能力,使患者达到身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康复。
作业治疗室目前开展的治疗项目和服务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感知觉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家务活动能力训练、生活辅助器具使用训练、轮椅使用训练、 工艺治疗、职业劳动训练等及提供家庭环境改造意见。
假肢矫形室
假肢矫形室前身是“比利时国际助残组织广西项目假肢矫形车间”,集生产装备、科学研究、康复治疗为一体,竭诚为社会各界的残疾患者提供服务。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有:1经济型假肢、普及型假肢、 高档假肢。2各种矫形器,主要用于辅助治疗:小儿马蹄足内翻、外翻,X型腿,O型腿,特发性脊柱侧弯等。3骨外科固定器,主要适用于骨科术后骨骼固定,完全可以取代常用的石膏固定法。
语言治疗室
言语-语言康复治疗是对人类交流及其有关障碍进行研究、评定、矫治训练以改善其交流能力的康复医学专业之一,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治疗室是目前区内最早开展言语-语言康复治疗并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水准的治疗室,自该室开展工作以来,接治了大量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和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等患者,同时也为上述各种患者提供语言康复教育、咨询和指导。
神经外科是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医院重点建设学科,病区设床位 64 张;其中含广西一流的神经外科ICU病床、床位 18 张。医务人员 76人,其中医生 14 人(主任医生 2 人、副主任医师4人,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6人)、护士 60人。医疗设备先进,拥有德国徕卡蔡司、Opton、6CFC手术显微镜、德国蛇牌神经内镜、美国超声肿瘤切除器、德国DORO三点式手术头架及J-型臂牵开系统、美国Mayfield头架系统、美国Midas和小金刚高速气颅钻系统、德国蛇牌微电钻及显微器械和术中C型臂X线透视机、德国Dwl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仪、颅内压检测仪、百级层流手术室、德国蛇牌及瑞典双极电凝、美国高级呼吸机(型号PB-840、7200、760)、德国Drager、西门子高级呼吸机、PHILIPS、GE心电中央监护系统、NICO无创心肺监护系统、奥林巴斯纤维支气管镜等先进诊疗设备。该科技术力量雄厚,学科带头人肖泉主任医师,曾由国家公派赴意大利、美国等国留学学习,师从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副主席,著名神经外科专家Cantore和Chaloukpa教授。对神经外科各种疾病如大脑深部肿瘤、脑干肿瘤、脊髓肿瘤、复杂性颅底肿瘤、侵犯颅底内外的沟通肿瘤、巨大垂体腺瘤、颅咽管瘤、巨大颅内动脉瘤、巨大脑血管畸形、顽固性癫痫、微血管减压治疗三叉神经痛和面肌痉挛、小儿神经外科尤其为小儿先天性颅脑疾病、儿童颅内肿瘤、小儿颅脑外伤和脊髓疾病、小儿脑瘫等的外科手术治疗以及重型颅脑损伤的救治和康复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在颈内动脉狭窄内膜剥脱、颅内外动脉搭桥、颈动脉及颅内动脉狭窄血管内介入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血管内栓塞等治疗技术处于全国先进、区内领先水平。科室先后承担国家人事部、自治区科技厅、人事厅、卫生厅多项科技课题,并荣获了多项广西科技进步奖、广西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科研成果已经在神经外科疾病的防治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
目前科室正在开展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计划脑卒中规范化外科治疗的研究;广泛开展各类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对颅内动脉瘤、颅底肿瘤、脑动静脉畸形、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硬脑膜动静脉瘘、颈动脉狭窄、椎-基底动脉狭窄、急性脑梗塞等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和显微手术治疗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同时在顽固性癫痫及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治疗方面居于广西领先水平,并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血管内栓塞治疗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动静脉瘘,脑血管狭窄支架植入和急性脑梗塞动脉溶栓等微创技术的运用,神经外科已使“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大的手术效果”成为了现实,给广大神经外科病人尤其是脑血管病患者带来了福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和训练等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其宗旨是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和改善病、伤、残者生理和心理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使患者尽可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该科成立于1995年,经过15年的建设,现已成为拥有35张床位的康复住院部、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语言吞咽治疗室、理疗部、假肢矫形部、儿童康复治疗部的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该科有各级康复医护技术人员60人,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设备,采用神经肌肉功能评定、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步态分析、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康复评定方法,应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假肢和矫形器的装配和应用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手段,为中枢及周围神经病损(特别是中风后偏瘫、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后截瘫、小儿脑瘫、周围性神经损伤等)及骨关节肌肉病损(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截肢术后、手外伤和运动创伤等)等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服务。
住院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始建于2005年,经过3年多的发展,现已拥有35张床位的康复住院病房,病房功能配备齐全,分别设有专业康复治疗及训练室,如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理疗室、假肢矫形室、传统康复治疗室。
科室各种康复人才配备齐全,现有医务人员共 人,其中医生6人,康复治疗师6人,理疗技师11人,护士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4人,医学硕士2人,研究生1人,在读研究生1人,初级职称5人。
科室先后有7人次到日本、北京等国内外先进康复医疗机构学习现代康复技术,并按现代康复治疗模式设置专业治疗模式,结合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形成了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假肢矫形、传统康复治疗等为特色的康复治疗技术,针对各种疾病、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进行康复治疗,为心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各种骨关节病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以及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症等患者提供多元化、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服务,科室配备有国内外先进康复设备,康复治疗技术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理疗室
理疗是使用电疗、光疗、声疗、磁疗、水疗、蜡疗等物理因子治疗,对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均有较好效果。
理疗室下设高频治疗室、中频治疗室、低频治疗室、牵引室、骨质疏松治疗室,拥有多种光、磁、低中高频电疗仪、牵引床,包括:电脑多功能牵引床(德国)、电脑脉冲高频治疗仪(荷兰)、BIOS-9000高电位治疗器(日本)、电脑微波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电脑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仪、电脑多功能超声波治疗仪、电脑骨创伤治疗仪、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等。
运动疗法室
运动疗法与理疗同属物理疗法,是借助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以恢复或改善伤、病、残患者功能障碍的方法。
运动疗法室开展的运动疗法技术有:1常规运动疗法技术:包括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肌耐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2神经生理学疗法:包括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Rood疗法;3运动再学习法(MRP)等。
作业治疗室
作业治疗是通过进行有目的的作业活动、使用自助器具及环境改造等手段恢复或改善患者生活自理、学习、职业工作能力,使患者达到身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康复。
作业治疗室目前开展的治疗项目和服务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感知觉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家务活动能力训练、生活辅助器具使用训练、轮椅使用训练、 工艺治疗、职业劳动训练等及提供家庭环境改造意见。
假肢矫形室
假肢矫形室前身是“比利时国际助残组织广西项目假肢矫形车间”,集生产装备、科学研究、康复治疗为一体,竭诚为社会各界的残疾患者提供服务。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有:1经济型假肢、普及型假肢、 高档假肢。2各种矫形器,主要用于辅助治疗:小儿马蹄足内翻、外翻,X型腿,O型腿,特发性脊柱侧弯等。3骨外科固定器,主要适用于骨科术后骨骼固定,完全可以取代常用的石膏固定法。
语言治疗室
言语-语言康复治疗是对人类交流及其有关障碍进行研究、评定、矫治训练以改善其交流能力的康复医学专业之一,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治疗室是目前区内最早开展言语-语言康复治疗并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水准的治疗室,自该室开展工作以来,接治了大量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和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等患者,同时也为上述各种患者提供语言康复教育、咨询和指导。
推拿科现有医技人员20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14人;副主任护师1人;研究生学历4人。该院于1963年开创推拿专科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是当地创建此专科最早的医院之一,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并承担过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桂及自治区领导的保健治疗工作。点穴经筋疗法、滚法、一指禅、少林内功大推拿手法、各式整脊手法、龙氏治脊疗法为该科特色手法。点穴经筋疗法为医院推拿科继承前人基础上,经大量临床验证,自主研发的手法套路,对膝骨关节炎、髌骨软化症以及各类膝关节软组织损伤、网球肘、肩周炎等有很好疗效。该科引进刃针疗法运用现代医学和生物力学研究成果,将刃针与现代手法相结合治疗各种久治不愈的颈椎病、腰椎病、网球肘、颈肩背及腰腿肌筋膜炎等,疗效得到显著提高。在保持和不断发掘中医传统手法特色的基础上,派出医师到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博爱医院进修,学习现代康复理论与康复治疗技术,并将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特别是其中神经肌肉促进技术)与传统中医康复疗法结合,在治疗瘫痪,尤其是脑性瘫痪,骨科损伤性疾病、运动创伤、周围神经损伤和关节炎等所致的功能障碍,以及各种原因(长期失用、误用)所致的某一肌群的无力,均取得较好疗效。
科室注重临床科研工作,通过临床科研工作促进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
此外,科室还引进了国际领先的美国多功能牵引床、JZQY型颈椎正骨牵引椅、英国进口康复治疗床、整脊床及各式电脑中频治疗机等设备,通过牵引、中频、中药热敷、外用药酒等使患者获得“一条龙”式的治疗,既显著提高疗效,又节省到多个科等候的时间。
承担广西科技厅科研课题1项、广西卫生厅科研课题1项。有20多篇科研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期刊,其中国家级核心期刊12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和训练等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其宗旨是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和改善病、伤、残者生理和心理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使患者尽可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该科成立于1995年,经过15年的建设,现已成为拥有35张床位的康复住院部、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语言吞咽治疗室、理疗部、假肢矫形部、儿童康复治疗部的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该科有各级康复医护技术人员60人,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设备,采用神经肌肉功能评定、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步态分析、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康复评定方法,应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假肢和矫形器的装配和应用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手段,为中枢及周围神经病损(特别是中风后偏瘫、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后截瘫、小儿脑瘫、周围性神经损伤等)及骨关节肌肉病损(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截肢术后、手外伤和运动创伤等)等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服务。
住院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始建于2005年,经过3年多的发展,现已拥有35张床位的康复住院病房,病房功能配备齐全,分别设有专业康复治疗及训练室,如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理疗室、假肢矫形室、传统康复治疗室。
科室各种康复人才配备齐全,现有医务人员共 人,其中医生6人,康复治疗师6人,理疗技师11人,护士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4人,医学硕士2人,研究生1人,在读研究生1人,初级职称5人。
科室先后有7人次到日本、北京等国内外先进康复医疗机构学习现代康复技术,并按现代康复治疗模式设置专业治疗模式,结合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形成了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假肢矫形、传统康复治疗等为特色的康复治疗技术,针对各种疾病、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进行康复治疗,为心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各种骨关节病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以及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症等患者提供多元化、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服务,科室配备有国内外先进康复设备,康复治疗技术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理疗室
理疗是使用电疗、光疗、声疗、磁疗、水疗、蜡疗等物理因子治疗,对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均有较好效果。
理疗室下设高频治疗室、中频治疗室、低频治疗室、牵引室、骨质疏松治疗室,拥有多种光、磁、低中高频电疗仪、牵引床,包括:电脑多功能牵引床(德国)、电脑脉冲高频治疗仪(荷兰)、BIOS-9000高电位治疗器(日本)、电脑微波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电脑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仪、电脑多功能超声波治疗仪、电脑骨创伤治疗仪、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等。
运动疗法室
运动疗法与理疗同属物理疗法,是借助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以恢复或改善伤、病、残患者功能障碍的方法。
运动疗法室开展的运动疗法技术有:1常规运动疗法技术:包括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肌耐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2神经生理学疗法:包括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Rood疗法;3运动再学习法(MRP)等。
作业治疗室
作业治疗是通过进行有目的的作业活动、使用自助器具及环境改造等手段恢复或改善患者生活自理、学习、职业工作能力,使患者达到身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康复。
作业治疗室目前开展的治疗项目和服务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感知觉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家务活动能力训练、生活辅助器具使用训练、轮椅使用训练、 工艺治疗、职业劳动训练等及提供家庭环境改造意见。
假肢矫形室
假肢矫形室前身是“比利时国际助残组织广西项目假肢矫形车间”,集生产装备、科学研究、康复治疗为一体,竭诚为社会各界的残疾患者提供服务。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有:1经济型假肢、普及型假肢、 高档假肢。2各种矫形器,主要用于辅助治疗:小儿马蹄足内翻、外翻,X型腿,O型腿,特发性脊柱侧弯等。3骨外科固定器,主要适用于骨科术后骨骼固定,完全可以取代常用的石膏固定法。
语言治疗室
言语-语言康复治疗是对人类交流及其有关障碍进行研究、评定、矫治训练以改善其交流能力的康复医学专业之一,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治疗室是目前区内最早开展言语-语言康复治疗并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水准的治疗室,自该室开展工作以来,接治了大量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和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等患者,同时也为上述各种患者提供语言康复教育、咨询和指导。
放疗病区是医院的重点建设学科,拥有目前国院先进的放疗设备,包括1台具有光子线和电子线照射能力的西门子直线加速器、1台能够利用在线成像进行诸如IGRT等先进放疗技术的医科达Synergy直线加速器、1台能够进行四维成像或呼吸关联成像的西门子大孔径CT模拟定位机、1台数字化核通常规模拟定位机。
医院的放疗起始于1974年,是广西最早开展放射治疗的少数单位之一,也是广西率先开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和图像引导放疗(IGRT)的单位。致力于优良的医疗服务、教学和科研。人民医院放疗专业队伍与肿瘤外科和肿瘤内科密切合作,为各种肿瘤类型提供综合的多学科治疗方法。
放疗专业人员由来自各相关学科的人员组成,他们包括放疗医师、护士、医学物理师、工程师和技术员,大多数专业人员具有国内或国外大型肿瘤中心进修或培训的经历。目前,科室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
作为广西肿瘤放疗技术领域的领头雁,医生为病人提供尖端和个体化的放射治疗服务和专家临床护理,继续通过与肿瘤内科医生、外科医生以及其它肿瘤医生的密切协作,将新的医学研究结果转化为新的治疗方法,为病人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努力促进放疗学科的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耳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整形美容激光中心是集整形外科、美容外科、激光美容和抗衰老治疗于一体的大型医疗美容整形激光中心,专科业务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拥有医务人员16人,其中高级专家2人,硕士以上学历4人。中心拥有独立的国际标准千级层流净化手术室,配置了国际领先的德国欧洲之星点阵铒激光超级平台、集无创祛皱紧肤溶脂塑身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白领至爱---以色列深蓝热塑射频、以色列飞顿冰点半导体脱毛系统、美国祛斑王Medlite C6美肤激光、美国Hercules体外超声吸脂形体雕塑系统、美国Ellman射频消融治疗仪、E光治疗仪等一批价值1000多万元的国内外大型先进诊疗设备十余台。中心成立至 今,已成功完成数万例各种美容整形手术及激光治疗。
该科自1994年成立以来,创新、应用新技术新项目数十项,并在全国及广西学术会议上进行交流推广。中心主任麦慧多次应邀到日本、新加坡、韩国进行学术交流,更通过在韩国的进修学习,吸收了韩国整形外科的先进技术和理念,回国开展了一系列相关手术,并独树一帜,成为具有很大知名度的金牌项目,其中部分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患者中享有很好的口碑。仅2005年至今,中心就获得省级及省级以上科研立项5项。近5年来发表论文30余篇,拥有2项国家级专利。
自然的、安全的,才是美丽的。中心将继续充分利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力量,以精湛的手术技巧,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严格使用符合国家、国际标准的整形材料,为患者提供人性化的温馨服务,秉承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更多患者自信的步入社会,帮助众多爱美人士实现自己的美丽梦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现有医务人员62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7名,主治医师9名,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11人;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8人。儿科包括儿科门诊,儿科急诊和儿童发热门诊;儿科病房设有3个病区即儿科病房,新生儿病房和儿童重症病房。儿科门诊由8间医生诊室、吸入治疗室、肺功能室、变态反应疾病诊治室,脑循环治疗室和音乐治疗室等组成。候诊大厅有整洁的座椅、冷热水供水机、电视机供候诊的家长、患儿使用,还设有儿童游戏区,供患儿进行滑滑梯、骑小木马等游戏活动。每年平均门诊、急诊量超15万人次,年住院病人超3000人次。
儿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进口儿童呼吸机和无创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装置,呼吸、心电脉搏、血压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德国脉冲振荡肺功能,儿童视频脑电图检测仪,多功能激光治疗仪,婴儿高压氧舱、婴儿培育箱、蓝光治疗箱,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微量血糖仪,微量注射泵和输液泵等先进的治疗、抢救设备。诊疗各种类型的呼吸道疾病、肺部疾病、哮喘、儿童鼾症、新生儿疾病、肾病、血液系统疾病、矮小症、先天性心脏病、各种儿童危重症和自闭症在广西拥有优势。尤其是在广西率先开展儿童哮喘规范化治疗、教育,儿童肺功能、脉冲振荡肺功能,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儿童鼾症诊治,早产新生儿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急性中毒的血液净化治疗,儿童肾组织病理活检,TW2/TW3骨龄检测,儿童自闭症结构化训练,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等项目处于区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
该科承担区科委课题10项,自治区卫生厅课题8项,院内课题 4 项;获广西医药卫生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有数十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国家级、省级杂志上发表,部分获自治区、南宁市优秀论文奖。
该科将以先进的技术、良好的设备,热情周到的服务,竭尽全力为广西各族儿童患者解除病痛。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肾内科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重点建设学科,从事肾脏病诊断及治疗、肾脏病理、血液净化治疗、腹膜透析等临床工作。现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7人,留学回国人员1人,护理人员35人。学科带头人龚智峰主任医师兼任中华肾脏病分会全国委员、广西肾脏病分会主任委员,多次获“科技兴院拔尖人才”奖;科室多人兼任中华肾脏病分会青年委员、广西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及委员、广西中西医结合常务理事、风湿病分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广西肾脏病分会副主任委员等。科室多次荣获“科技兴院先进集体”奖,多人次荣获“科技兴院拔尖人才”奖。
肾内科由病房和血液净化中心组成,病房拥有52张床位,年均住院2000人次以上,擅长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急慢性肾功能损害、IgA肾病、肾病综合征、红斑狼疮性肾炎、血管炎性肾损害、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缺血性肾病等肾脏病;血液净化中心拥有血液净化治疗区域7个,透析单元52 张,独立的水处理间和先进的双反渗水处理系统,循环供水管道,多种世界先进水平的血液净化治疗机,开展各种人工肾、人工肝、组合型人工肝等治疗,每年治疗病人二万多人次;该中心同时也是卫生厅指定的广西血液净化治疗中心、广西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控制中心,承担广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医疗救治工作、全区血液净化专业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血液净化治疗质量控制、慢性肾脏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科研工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是一级专业科室,负责各种皮肤病及性病的诊疗业务,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治疗、护理人员11人。病房设病床20张,每个房间均有中央空调、洗漱间及卫生间,设备和环境好。科室设有皮肤病治疗室、激光室、光疗室、变态反应室及手术室等。拥有最先进的308nm准分子激光,主治白癜风、银屑病、顽固性皮炎湿疹等。拥有皇后光子嫩肤治疗仪、丝柔光子脱毛及痤疮治疗、LED光疗仪,可嫩肤、祛斑、除皱,缩小毛孔、改善皮肤老化等;可治疗毛细血管扩张、鲜红斑痣、血管瘤、痤疮、多毛症等。拥有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窄波UV-N光仪、氦-氖激光治疗仪、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聚焦超声波治疗仪、多功能电离子治疗仪、电磁波治疗仪、药物离子导入喷雾治疗仪等设备,可治疗各种炎症、溃疡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后痛;可祛除腋臭、皮赘、色素痣、老年斑(疣)和各种病毒疣、尖锐湿疣等。手术室可进行皮肤活检、疤痕磨削、切除各种皮肤良、恶性肿瘤、疤痕疙瘩、血管瘤等。变态反应室可做32种过敏原检查,为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寻找过敏物质,同时可作脱敏治疗。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创建于1976年,现已具区内领先规模,2009年成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医院的重点学科, 2012年4月成为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创面治疗培训中心。目前科室拥有2个病区95张床位。年均门诊量5万人次、住院病人3500人次、手术3000台次。共有医护人员44名,其中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3名。医学博士3名,医学硕士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骨科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以及微创外科为优势方向,许多手术技术处于区内优势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常规开展颈、胸、腰椎前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椎疾病,颈前路微创齿状突螺钉内固定,颈后路环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各种人工关节置换、翻修,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移植,各类皮瓣转移,重型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MIPO技术),Ilizalov技术,Mast-Quadrant系统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镜治疗关节疾病等。近年来以科研促进学科发展,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现有在研科研项目25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50余篇,连续多年获得医院科技兴科优胜奖及新技术、新项目奖。
主要诊疗技术介绍:
1. 椎间盘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99年该院骨科在区内率先开展微创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椎间盘摘除,该技术创伤小,痛苦少,术后3~5天即可下床,有效率近100%。极大的降低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 关节镜手术系统治疗关节疾病。骨科购进进口关节镜手术系统治疗膝、髋、肩关节疾病,如各种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滑膜皱襞综合症、关节内异物及游离体、化脓性关节炎及关节周围骨折等,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该技术处于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
3. 胸腰椎后路微创内固定治疗腰椎疾病。2011年医院引进Medtronic Quadrant微创手术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腰椎失稳等疾病,该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1周左右即可下床,该技术处于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
4. 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医院至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人工关节置换,目前常规开展髋、膝、肩、肘各大关节置换,成功开展各类复杂关节翻修术,为广大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创建于1976年,现已具区内领先规模,2009年成为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医院的重点学科, 2012年4月成为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负压封闭引流(VSD)技术创面治疗培训中心。目前科室拥有2个病区95张床位。年均门诊量5万人次、住院病人3500人次、手术3000台次。共有医护人员44名,其中主任医师10名,副主任医师3名。医学博士3名,医学硕士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骨科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以及微创外科为优势方向,许多手术技术处于区内优势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常规开展颈、胸、腰椎前后路内固定治疗脊椎疾病,颈前路微创齿状突螺钉内固定,颈后路环枢椎侧块螺钉内固定,各种人工关节置换、翻修,臂丛神经损伤神经移植,各类皮瓣转移,重型臀肌挛缩症手术治疗,四肢骨折的微创治疗(MIPO技术),Ilizalov技术,Mast-Quadrant系统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镜治疗关节疾病等。近年来以科研促进学科发展,获得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获得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现有在研科研项目25项,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50余篇,连续多年获得医院科技兴科优胜奖及新技术、新项目奖。
主要诊疗技术介绍:
1. 椎间盘镜微创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99年该院骨科在区内率先开展微创椎间盘镜技术(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微创椎间盘摘除,该技术创伤小,痛苦少,术后3~5天即可下床,有效率近100%。极大的降低了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
2. 关节镜手术系统治疗关节疾病。骨科购进进口关节镜手术系统治疗膝、髋、肩关节疾病,如各种关节滑膜炎、半月板损伤、交叉韧带损伤、滑膜皱襞综合症、关节内异物及游离体、化脓性关节炎及关节周围骨折等,取得了显著治疗效果。该技术处于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
3. 胸腰椎后路微创内固定治疗腰椎疾病。2011年医院引进Medtronic Quadrant微创手术系统治疗胸腰椎骨折,腰椎滑脱,腰椎失稳等疾病,该技术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术后1周左右即可下床,该技术处于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
4. 人工关节置换及翻修。医院至上世纪80年代开展人工关节置换,目前常规开展髋、膝、肩、肘各大关节置换,成功开展各类复杂关节翻修术,为广大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等骨关节疾病患者带来福音。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男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是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定、治疗和训练等问题的综合性学科,其宗旨是采取各种措施恢复和改善病、伤、残者生理和心理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使患者尽可能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
该科成立于1995年,经过15年的建设,现已成为拥有35张床位的康复住院部、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语言吞咽治疗室、理疗部、假肢矫形部、儿童康复治疗部的专业康复医疗机构。该科有各级康复医护技术人员60人,拥有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设备,采用神经肌肉功能评定、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步态分析、言语和吞咽功能评定、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康复评定方法,应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吞咽治疗、假肢和矫形器的装配和应用指导等综合康复治疗手段,为中枢及周围神经病损(特别是中风后偏瘫、颅脑外伤、脊髓损伤后截瘫、小儿脑瘫、周围性神经损伤等)及骨关节肌肉病损(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骨关节炎、关节置换术后、截肢术后、手外伤和运动创伤等)等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康复治疗服务。
住院部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部始建于2005年,经过3年多的发展,现已拥有35张床位的康复住院病房,病房功能配备齐全,分别设有专业康复治疗及训练室,如运动疗法室、作业治疗室、语言治疗室、理疗室、假肢矫形室、传统康复治疗室。
科室各种康复人才配备齐全,现有医务人员共 人,其中医生6人,康复治疗师6人,理疗技师11人,护士9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14人,医学硕士2人,研究生1人,在读研究生1人,初级职称5人。
科室先后有7人次到日本、北京等国内外先进康复医疗机构学习现代康复技术,并按现代康复治疗模式设置专业治疗模式,结合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形成了以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假肢矫形、传统康复治疗等为特色的康复治疗技术,针对各种疾病、损伤等多种原因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语言障碍进行康复治疗,为心脑血管意外、颅脑损伤、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各种骨关节病引起的肢体功能障碍以及颈椎病、腰腿痛、骨质疏松症等患者提供多元化、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服务,科室配备有国内外先进康复设备,康复治疗技术达到区内先进水平。
理疗室
理疗是使用电疗、光疗、声疗、磁疗、水疗、蜡疗等物理因子治疗,对减轻炎症、缓解疼痛、改善肌肉瘫痪、抑制痉挛、防止瘢痕的增生以及促进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等均有较好效果。
理疗室下设高频治疗室、中频治疗室、低频治疗室、牵引室、骨质疏松治疗室,拥有多种光、磁、低中高频电疗仪、牵引床,包括:电脑多功能牵引床(德国)、电脑脉冲高频治疗仪(荷兰)、BIOS-9000高电位治疗器(日本)、电脑微波治疗仪、电脑中频治疗仪、电脑药物离子导入治疗仪、电脑多功能超声波治疗仪、电脑骨创伤治疗仪、XT-2000B骨质疏松治疗仪等。
运动疗法室
运动疗法与理疗同属物理疗法,是借助治疗器械,手法操作以及患者自身的参与,通过主动或被动的方式来改善局部或整体功能以恢复或改善伤、病、残患者功能障碍的方法。
运动疗法室开展的运动疗法技术有:1常规运动疗法技术:包括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增强肌力、肌耐力的运动疗法、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2神经生理学疗法:包括Bobath疗法、Brunnstrom疗法、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Rood疗法;3运动再学习法(MRP)等。
作业治疗室
作业治疗是通过进行有目的的作业活动、使用自助器具及环境改造等手段恢复或改善患者生活自理、学习、职业工作能力,使患者达到身体功能、心理社会功能和生活能力的康复。
作业治疗室目前开展的治疗项目和服务包括日常生活活动训练、感知觉训练、认知功能训练、家务活动能力训练、生活辅助器具使用训练、轮椅使用训练、 工艺治疗、职业劳动训练等及提供家庭环境改造意见。
假肢矫形室
假肢矫形室前身是“比利时国际助残组织广西项目假肢矫形车间”,集生产装备、科学研究、康复治疗为一体,竭诚为社会各界的残疾患者提供服务。目前生产的产品主要有:1经济型假肢、普及型假肢、 高档假肢。2各种矫形器,主要用于辅助治疗:小儿马蹄足内翻、外翻,X型腿,O型腿,特发性脊柱侧弯等。3骨外科固定器,主要适用于骨科术后骨骼固定,完全可以取代常用的石膏固定法。
语言治疗室
言语-语言康复治疗是对人类交流及其有关障碍进行研究、评定、矫治训练以改善其交流能力的康复医学专业之一,是现代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语言治疗室是目前区内最早开展言语-语言康复治疗并具有一定规模和专业水准的治疗室,自该室开展工作以来,接治了大量失语症、构音障碍、吞咽障碍和儿童语言发展迟缓等患者,同时也为上述各种患者提供语言康复教育、咨询和指导。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肝胆腺体外科创建于1990年,是广西卫生厅的重点建设学科广西微创手术中心的主要组成科室,设有内镜治疗室和肿瘤消融治疗室,装备有R-F2000型以及cool-tip肿瘤射频消融治疗仪、肿瘤微波消融治疗仪、Olympus 纤维胆道镜、高性能彩超。现有床位49张,医务人员 32名,其中主任医师 4 名,副主任医师 7名,主治医师 2 名;博士 3 名,硕士6名;护士19名。先后有 5 人分别到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和美国留学,多人在国内外进修学习肝、胆、胰、脾、甲状腺和乳腺手术及肝移植技术。科主任刘天奇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兼任广西微创手术中心副主任,先后就读和工作于湖南医科大学、上海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广西医科大学及第一附属医院、悉尼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澳大利亚国立肝移植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及第一附属医院,先后师从工程院院士等国内外著名的肝胆胰脾外科专家,业务过硬。任广西抗癌协会肿瘤转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西医学会普通外科分会常委,广西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分会常委,广西医学会器官移植委员会常委,广西医学会腹腔镜外科分会、肿瘤学分会委员,广西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广西卫生厅器官移植专家委员会委员。科副主任梁中骁主任医师、医院工会主席、广西微创手术中心副主任,曾到法国和德国进修学习,任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西医学会腹腔镜内镜学组副主任委员、普外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抗癌协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荣获首届广西“优秀医师奖”和第三届“中国医师奖”称号。科副主任罗坚强主任医师、大外科党支部书记,任广西医学会肠内肠外营养学分会常委;广西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常委;广西医学会腹腔镜内镜外科分会委员。
该科在肝、胆、胰、脾、甲状腺和乳腺疾病的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实力雄厚。主要诊治肝脏良、恶性肿瘤,胆石症、胆道感染,胆道肿瘤,急、慢性胰腺炎,胰腺肿瘤,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症,以及甲状腺、乳腺的良、恶性疾病。1992 年在区内首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998 年以来又率先开展腹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以及胰腺和脾脏手术,达到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1999年在国内第一批开展肝肿瘤射频消融治疗术,在区内较早开展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并获得了满意的疗效;对肝癌、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手术方式及术后综合治疗,纤维胆道镜取石术等均达到区内领先水平;甲状腺小切口美容手术于2000年通过区卫生厅成果鉴定。2004年成功地开展了首例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目前患者已获得10年的长期生存。
主要技术介绍:
一、1.微创手术技术在肝、胆、胰、脾、甲状腺和乳腺外科的应用。腔镜外科手术是在手术区域穿刺 3~4 个 0.5 至 1 厘米的小孔,在电视监控下完成的手术,具有切口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外观美等微创优点。该科于1992年5月在广西区内率先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此后又陆续开展了腔镜甲状腺手术、腔镜肝肿瘤切除术、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用于胆石症的治疗)、腹腔镜脾切除和门奇静脉断流术(用于治疗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2001年在国内开展首例腹腔镜假性胰腺囊肿切除术,2004 年又成功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至今已开展 10 余种腹腔镜肝胆胰脾手术,目前每年完成专科腹腔镜手术300例次以上,成为该区的优势品牌,“腹腔镜在腹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获2004年度“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二等奖,达到国内先进、区内领先水平。2.肝肿瘤射频消融术。对于≤5厘米的肝肿瘤,射频消融术的疗效与开刀手术进行肝癌切除术相当,但其具有手术切口很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微创优点。该科于 1999 年在国内和区内最先开展此项技术,在经皮肝穿刺肝肿瘤射频消融、腹腔镜下肝肿瘤射频消融以及开腹肝肿瘤射频消融的临床应用上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3.Enco真空辅助乳腺肿瘤旋切术或活检术。用于乳腺肿瘤的性质的判断或良性乳腺肿瘤的切除,具有手术切口很小、损伤小、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微创优点。4.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该科于上世纪 80 年代起开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取代传统的乳腺癌根治术,使患者在保留胸部肌肉、改善外观、降低致残率的同时提高了生存质量。1996年以来在国内较早开展了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使不少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在达到根治性治疗效果的同时保留了乳房,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深受广大病患者的欢迎。
二、各种肝、胆、胰、脾、甲状腺和乳腺疾病及肿瘤的诊治和手术。在恶性肝、胆、胰、脾、甲状腺和乳腺疾病和肿瘤的手术治疗、综合治疗、个体化治疗等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经验。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高血压病
服务人次 2
好评率(--%)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先心病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心脏瓣膜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查看更多心血管内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