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湖北省肿瘤医院创建于1973年,是湖北省卫生厅直属的集医疗、康复、教育、培训、病因与预防研究于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是武汉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是武汉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专科医院,武汉市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湖北省、武汉市农村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湖北省肿瘤医院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卓刀泉南路116号,南临南湖,北依雄楚大街,座拥武汉高校核心区,紧邻武汉·中国光谷。医院占地面积16万M2 ,建筑面积11万M2,绿化面积9万M2 。
湖北省肿瘤医院学科门类齐全,编制病床1000张,现有20个临床科室、7个医技科室、10个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研究室。其中超声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放射治疗科、胃肠泌尿外科、乳腺科、肿瘤内科等优势学科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医院还设有湖北省肿瘤研究所,并成立有湖北省肿瘤防治研究中心、湖北省乳腺病防治研究中心、湖北省立体定向放疗中心、湖北省医疗设备维修中心、中法癌症研究中心。
湖北省肿瘤医院配备有一大批国内、国际先进设备。拥有3台电子直线加速器、模拟定位机、TPS计划系统、2台后装机、ECT、多层面螺旋CT 、1.5T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医学映像存储与传输系统、C-20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X 线机、带穿刺系统乳腺 X 光机、大型悬吊式 X 光机、直立式 X 光机、全封闭电脑控制脱水机、真彩色病理图像分析仪、OLYMPUS AU6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雅培Cell-DYN1700血液分析仪、ABX PENTRA 五类血球分析仪、雅培 IMX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希亚克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OLYMPUS 电子胃镜、气管镜、腹腔镜、多台自控全能麻醉机、多台高档监护仪等。为病人提供了优质、高效的诊疗服务条件。
湖北省肿瘤医院人才济济,医疗技术力量雄厚。医院有在职职工957人,其中正高职称51人,副高职称138人,中级职称292人。博士生8人,硕士101人,硕博士占医院专业技术人员20.1%。年门诊量7万人次,年住院量18000人次,年住院手术台数5000台次。医疗业务范围立足湖北、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及港澳台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医院瞄准国际、国内肿瘤医学最新发展,积极研究和应用当代先进的医疗技术手段、方法,坚持采用系统、规范、综合治疗原则,走多学科结合、中西医结合等综合治疗肿瘤的道路,逐步形成了各学科在省内外的比较优势。胃肠癌、乳腺癌、头颈肿瘤及妇科肿瘤的外科治疗和综合治疗居全国先进水平。喉癌、肺癌、肝癌、鼻咽癌、恶性淋巴瘤、前列腺癌的治愈率及五年生存率均达到或高于国内先进水平。
湖北省肿瘤医院是中华肿瘤学会、中国抗癌协会常委单位,是省医学会、省抗癌协会主委(理事长)单位,是省医学会肿瘤学会,省抗癌协会下设的肿瘤放、化疗等十四个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医院承担着部分医学院校肿瘤专业教学、实习和省内外肿瘤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近十年来,承担部、省级科研项目53项,开展应用新技术、新业务216项,成果鉴定48项,获各级科研成果18项。主编和参编出版各类专著18部,在国际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千余篇。医院主办的国家核心期刊《肿瘤防治研究》杂志已被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美国《化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等五家国际知名学术杂志收录。一批享有盛名的肿瘤专家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各专业学会、协会中担任重要的职务。与英国、美国、法国、荷兰、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建立良好的关系。
湖北省肿瘤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文明优质服务”的办院宗旨,坚持“科学办院、科技强院、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的发展战略,深化医院内部体制改革,加强医院学科建设,坚持管理创新,体制创新,技术创新,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比较优势更加突出,发展环境更加有力,形成了医院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曾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医院、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市级绿化先进单位等光荣称号。
行车路线 :
公汽596路
(起点:汉阳沌口开发区,途经十里铺,五里新村,古琴台,阅马场,大东门,洪山,广埠屯,终点:湖北省肿瘤医院)
乘坐590 、538、 581、 586 、529 、556 、811 、723、 715、 572、601路公共汽车到达陈家湾站后,南行200米即到!
公汽39路
(起点:武昌火车站,途经十五中,丁字桥,洪山,街道口,珞狮路,尤李村,元宝山,陈家湾,终点:湖北省肿瘤医院)
公汽724路
(起点:常青花园,途经贺家墩,汉口火车西站,汉口火车东站,竹叶山,解放公园,徐东平价,岳家嘴,姚家岭,八一路,小洪山,珞珈山,街道口,广埠屯,卓刀泉,虎泉,终点:湖北省肿瘤医院)
电话 :
027-87670068(院办公室),027-87670138(咨询)
一、 发展概况
1975年成立了内科病房,设病床20张;
1981年成立了化疗科(肿瘤内科),设病床张;
1983年干部病房(40张病床)归属化疗科管理,1993年由化疗科分出;
2008年肿瘤内科再次调整,分3个内科病区(每个病区54张病床)和1个VIP病区(16张病床),共178张病床;
1975年—2000年科室主任:邓华邦;
科主任:于丁
副主任:胡艳萍、余伟江
二 、工作人员
医护人员80余人,主任医师6人,副主任医师10人,博士2人,硕士18人,科室现有1人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任副主任委员,并有多人任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姑息专业委员会任委员,并多人在湖北省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和姑息专业委员会担任主、副主任委员。
三 医疗科研情况
肿瘤内科主要是以化疗为主,辅以内分泌、生物治疗,对症及支持治疗等综合治疗恶性肿瘤。多年来,在老主任邓华邦的带领下,逐步完善了肿瘤内科的诊治原则及常见肿瘤的化疗常规。特别是近年来,由于积极倡导综合治疗,循征医学的大量数据都支持化疗在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另外,新的药物不断推出,靶向治疗药物也不断应用于临床,针对化疗不良反应的药物如支持造血细胞药物﹑治疗恶心呕吐的药物等,使化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更为重要的是综合治疗恶性肿瘤的模式已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所接受,是现阶段提高恶性肿瘤疗效的有效方法。科室本着一切为了肿瘤病人的原则,全体医护人员辛勤工作,刻苦攀登。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把质量关,使得乳腺癌、肺癌、消化道肿瘤、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及骨肉瘤的疗效达国内先进水平。
四、护理方面
护理模式在近几年发生了很大转变,由最初的功能制护理转变为以人为本,对病人进行社会、心理、身体的整体护理。该科已被团中央及卫生部评为“青年文明号”单位,多次受到省卫生系统的表彰。并被评为湖北省肿瘤医院首批整体护理模式病房。
五、社会服务
肿瘤内科是目前该省唯一的肿瘤内科专科,多年来肿瘤内科为该省以及河南、江西、湖南、广东、四川、新疆等省自治区培养了近200名肿瘤内科专业的医师及护士。组织多次“肿瘤化疗专科培训班”,每年积极参加省市以及学会组织的恶性肿瘤防治宣传活动,积极参加省市电台、电视台的肿瘤科普讲座活动。
目前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放射治疗中心,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肿瘤临床放射治疗基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被授予中部医疗服务中心(武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863”计划肿瘤立体定向放疗临床基地、湖北省立体定向放疗中心。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心目前拥有5个病区300张病床,放疗医师中硕博士比例高达58%,承担七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每年发表SCI文章数篇,国内核心期刊数十篇。中心的放疗设备一流,有医用直线加速器5台,其中包括中南地区首台容积调强放疗系统(VMAT),还配备有先进的大孔径CT模拟机、多套治疗计划系统、治疗网络系统等大型设备以及齐全的放疗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设备。
目前科室开展了包括影像引导放疗(IGRT)在内的各种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在中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每年为省内各级医院培养大量的肿瘤放疗专业技术人才。
目前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放射治疗中心,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肿瘤临床放射治疗基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被授予中部医疗服务中心(武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863”计划肿瘤立体定向放疗临床基地、湖北省立体定向放疗中心。
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中心目前拥有5个病区300张病床,放疗医师中硕博士比例高达58%,承担七项省部级科研项目,每年发表SCI文章数篇,国内核心期刊数十篇。中心的放疗设备一流,有医用直线加速器5台,其中包括中南地区首台容积调强放疗系统(VMAT),还配备有先进的大孔径CT模拟机、多套治疗计划系统、治疗网络系统等大型设备以及齐全的放疗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设备。
目前科室开展了包括影像引导放疗(IGRT)在内的各种三维适形和调强放疗,放射治疗设备和技术在中南地区处于领先水平,每年为省内各级医院培养大量的肿瘤放疗专业技术人才。
妇瘤科分设门诊及病房,门诊常由高级职称专家坐诊,病房设病床55张。该科拥有医师高级职称6人,中级2人,初级2人。护师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3人,初级13人。
妇瘤科医务人员经验丰富,可开展阴道镜、宫腔镜等检查业务,对各类妇科肿瘤尤其是疑难病症患者诊断准确率教高。对各类妇科肿瘤患者可开展化疗、手术、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及靶向治疗。多年来,该科逐渐建立了有特色的抗肿瘤治疗,如:1975年即开展了子宫广泛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外阴癌根治术等高难度妇科手术;1979年底开展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移植、移位术;1989年开展了肠切除、肠吻合、肠造瘘、输尿管吻合术;1989年采用新四联化疗治疗恶性滋养叶肿瘤;1991年起开展全阴道切除手术;1994年起将大剂量DDP用于腹腔化疗,治疗卵巢癌及宫颈癌;1997年起开展宫颈癌患者局部化疗;1978年在国内最早采用下腹前后各一大野对穿体外放疗治疗宫颈癌及宫体癌;1986年起引进后装机后,可同时进行直线加速器体外放疗及常规Ir192腔内放疗。2007年开展Leep刀手术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
多年来,全科发表论文百余篇。分别刊登在《美国生理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肿瘤防治研究》等杂志上;1991年完成了《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移植、移位术的研究》工作,该课题1992年获省科学进步三等奖,1995年完成了《中晚期宫颈癌全量放疗后再行宫颈癌根治术》,该课题1996年获省卫生厅科学进步二等奖;1999年完成了《宫颈局部穿刺化疗放射增效的临床与病理研究》课题,2000年完成了《宫颈镜对子宫内膜癌腔内放疗的研究》课题。
中西结合科创建于1975年,经过30余年的发展,中西结合学科坚持中医药科室的特色专科路线,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中西结合科现有执业医师8名,其中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5名,主治医师2名。医学硕士1名,护师(士)13名,中药办有专业技术人员17人。中西结合科设病房和门诊,现开放床位40张,中药办设门诊中药房、住院中药房、中药检验室、会计室等,省内较早采用中药饮片小包装具有传统发药模式,药品分为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常用中药饮片大约280味。
中西结合科坚持中医辨证施治,结合现代医学先进诊疗方式,体现了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优势:Ⅰ、用中医药调理癌前病变可有效抑制肿瘤的发生;Ⅱ、中医药治疗可抑制恶性肿瘤病变的进程;Ⅲ、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等现代医学方法相结合,可以减轻肿瘤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增 加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有效避免或减缓术后肿瘤的复发或转移;Ⅳ、能明显延长患者生存期或带瘤生存期,并明显提高生存质量。Ⅴ、中西结合在治疗中晚期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具有一定的优势及特色。同时开展中医药与手术及放、化疗相结合,在减轻肿瘤患者放、化疗副反应,延长患者生存期或带瘤生存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收治范围主要为湖北省内的肿瘤患者,尤其是中晚期实体瘤患者,同时辐射湖北省周边的邻近外省市肿瘤病人,以及其他省份患者。年出院人次500人次,年门诊8000人次,在全省居领先地位。
湖北省肿瘤医院于2010年7月斥资上千万,引进美国GE公司第五代Discovery 16STE PET/CT显像仪,PET-CT将PET的高敏感性与CT高分辨率解剖图像相结合;具有在肿瘤的早期诊断、定位、分期、复发检测、治疗方案的确定及疗效检测等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是目前肿瘤检测最先进的医学影像设备,全身肿瘤筛查15分钟完成。该院的PET/CT使该省的肿瘤防治研究水平得到了大大提高。该中心有省直属专科肿瘤医院的丰富临床经验,技术力量雄厚,服务意识强。本着“肿瘤专科医院,贴心服务肿瘤患者”为宗旨,服务于广大肿瘤患者。
中心拥有博士、硕士、主管技师等一批专业人才组成的专家团队,技术力量雄厚,主管副院长张克亮教授是远近闻名的胃肠肿瘤外科专家,目前开机1年为2千多例患者解决了肿瘤定性诊断及分期诊断的问题,得到业界人士及患者的好评。同时该中心积极开展PET/CT放疗定位、PET/CT穿刺活检等新兴项目;中心重视科研和人才的培养,追求医、教、研、人才培养等全方位的发展,使中心在行业内取得较高声望。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放射治疗,化疗,靶向治疗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擅长妇科肿瘤等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服务人次 7
好评率(--%)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喉癌、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结直肠癌、食道癌、口腔癌、癌症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乳房疾病、乳腺癌
查看更多肿瘤内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