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好评问题-赵文斌
平时有怕冷吗,睡觉时有出汗吗,前面医生帮你开药,有药方吗,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象来看,主要考虑是中气不足,脾胃升降失常,肠道蠕动慢造成的,你气虚,固摄津液能力下降,所以动则多汗,耳鸣声音大还是小,中医讲脾胃为升降之枢纽,如果中气不足,则脾不升清,胃气不降,上面的相火不能正常下潜至肾,则肾中偏寒,这就是下寒,相火不能下潜势必上炎,则出现上火之一派症状,形成上热。你肠道蠕动慢就与下面阳气不足有关,中气不足则九窍不利,耳鸣与中气不足也有关系,相火不降,所以口干口苦,耳鸣,建议你服点中药调理,另外,建议你平时服点益生菌和膳食纤维粉,改善肠道内环境。
2022-03-22
从舌象来看,舌尖比较红,舌体胖嫩,舌苔厚,提示脾虚有湿,上有虚火,从你叙述的症状来看,你之所以这样,与你长期饮食单一,造成营养不均衡,就象盖楼没有水泥,只有砖头,房子质量可想而知,所以你这样情况劳则发热,就是中气不足的原因,所以你目前的调理分为三步,一是饮食要规律,营养要均衡,二是可以添加营养补充剂,希望补一补你之前的亏欠,三,再配合中药调理,没有营养支持,中药也很难调理好,即使有效,药一停,可能不久又恢复到老样子,你此时可以考虑服用多种维生素,维生素C,益生菌,葡萄糖酸锌、钙片等,只有营养均衡且充足了,细胞才能自我更新修复,身体才有可能恢复。
2022-01-12
请发舌头照片,供辨证参考,前面用的方药,应该是有阳虚的指征,建议先给她补充点多种维生素和葡萄糖酸锌,多汗容易缺锌,缺锌容易出现口腔炎,我可以帮你开一个。如果不怕冷,应该倾向于气阴两虚可能性大,所以建议服用多种维生素和葡萄糖酸锌,如果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引起的,不补充到位,用药也只能管暂时,中气不足之人,最容易出现上热下寒,但她没有明显的下肢冷或者其他冷的情况,要检查一下超声心动图,看看有没有心功能不全,总之,先要排除心脏的问题,毕竟胖,但有可能表现为“气虚”,口腔反复溃疡,我的判断是缺乏维生素和锌,从这个舌体来看,应该不算阴虚火旺型,应该是属于虚火,对于老年人来说,可以出现这样的脉。
2021-11-24
你这样气虚+湿热蕴蒸的出汗,最好要巩固一下,因为湿热比较难除,胃偏寒,正柴胡也是临时用的,不影响中药的疗效。正柴胡也是在鼻塞清涕,咽不痛情况下服用。偏寒不用,可以用点温胃舒之类的药,但目前不用服温胃舒,胃的问题等后面再说,目前的药物不会影响胃,一般情况下可以停药了,益生菌不会引起便秘,对腹泻便秘都可以用的,应该是其他原因引起的,多吃点蔬菜,红薯观察一下。
2021-08-28
你的检查结果,显示与强直性脊柱炎相关,确实这样疼痛是比较明显,但是即使这样,还是要坚持压压腿。我先了解一下全身情况,说明还是有效的,可以继续调理,调理是需要时间的,同时要加强营养,这与药材的质量,数量都有关系,同样一味药材,这次和上次的质量都可能不一,你这个年龄,即使没晨勃也不奇怪,随着年龄的增长,晨勃会越来越少,只要用时能勃起就可以了,你的检查报告上有36,26,27都有,从舌头照片来看,前一张比较胖嫩,后一张要好点,自慰频繁总是要耗精的,就会出现肾虚。如果现在节制了,过一段时间就会好一点的。耳鸣这个可不容易,神经性耳鸣很难治的,你耳鸣5年,二个月就想有变化,期望值有点高,舌头胖嫩,提示脾肾阳虚,中医讲耳鸣与肝脾肾都有关系。
2021-07-19
请发舌头照片,供辨证参考,服中药后,可能会排气多,是正常的药物反应,刚开始加蛋白粉时可能会排气多,有时可能比较臭,慢慢地就好了,我帮你调整一下处方,继续调理,还是补气健脾利湿,如果中药药材质量很好,可以用汤剂,可以省点钱,如果质量一般,效果不如中药颗粒剂,不如用颗粒剂,用生大黄6代替,经期暂停,最好再调理半个月。
2021-05-25
请先拍摄几张舌头的照片,再选择最接近自己舌头颜色的照片发过来,供辨证参考,口干口苦情况知道了,本来网上咨询就不如面诊,您这样又不是直接交流,所以提供的资料越多越好,这种情况大部分是因为胃肠动力差,蠕动慢造成的,如果舌头很红、很干,可能是阴虚火旺造成的,如果不红,舌头比较润,就是脾虚,胃肠动力不足造成的便秘,如果照片拍照有困难,让她自己看一下,看看属于哪一种情况,照片虽然不是太清晰,但应该不是阴虚火旺,建议服点中药调理一下,这个方子调和肝脾,促进胃肠蠕动,先服一周,一周后复诊,我再根据药后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这个就是中药颗粒剂,不用煎,直接冲服即可。
2021-02-15
请发舌头的照片,供辨证参考,舌苔比较厚些,你可以临时加点大黄,先通一下大便,再把肉桂减少点量,用2g,可能与你服的西药也有一定关系,如果睡眠改善了,肉桂也可以去掉,先这样调整,观察一下看看。
2021-02-04
从你叙述的症状来看,应该是有寒热错杂的,从舌象来看,舌苔不黄,也不怎么燥,北方供暖,可能不明显,有阴虚的话,舌头会比较干燥,苔比较少,口渴会比较明显,你更象是气虚,相火不降导致的,这个方子补气降相火,清心安神,先服一周,一周后复诊。我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2021-02-02
增加了助消化和促进入睡的药,应该会好些的,舌苔比较厚,暂时不用了,饭后服用,暂时可以吃点。但不要长期服用。
2021-01-29
毕竟药材质量是疗效的保证。药,还是需要炮制的,否则有的容易伤肝,既然药服后没什么明显加重的情况,你又病了20年,治疗不可有有显效的,还是温脾阳为主。如果方子服了有火气,可以加黄芩10g,对于病人来说,建议不去研究中药,这个方子就是补中气,温脾阳,,升降脾胃的,这个是这个软件的问题,这次改版后,就出现这个问题,所有这些其实是一个药,名称不同而已,举例:淡吴茱萸,制吴茱萸,吴茱萸,都是一个药,炙甘草,半夏不建议用生半夏,姜半夏或者法半夏都可以,理气会耗气,你这样的情况,肯定有阳气不足,阳主动,阴主静,你消化功能差,肯定有阳气虚,你如果仅仅理气,会加重气虚。
2020-11-09
对不起,下午有事,如果不急,你可能是偏瘦,不是很瘦,不会光吃米饭吧,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象来看,应该是脾阳虚弱,中气不足,脾胃升降失常了,建议你服点中药调理调理一下,同时再服点钙片,感觉你的症状象是胃轻瘫。这个方子补中气,温中阳,升降脾胃,先服一周,一周后复诊,我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如果实在不想用,用点檀香代替,我在临床上没发现有用了石菖蒲后难受的,建议你使用中药颗粒剂,这样药的质量更有保证,如果自己取药煎服,建议找一家如同仁堂药店之类有名气的药店,因为,药材质量是疗效的保证,量用6g。
2020-10-25
从舌头的照片来看,是有脾虚湿重,中医认为中气不足则九窍不利,如果舌苔厚,湿重,最好少吃红枣,因为肝能助湿,如果舌苔厚,湿重,最好少吃红枣,因为甘能助湿,因为你有中耳炎,目前治疗中耳炎的药继续,可以配合吃点中药调理,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平时容易上火吗,这个方子健脾化湿,补益中气,升降脾胃,先服一周,一周后复诊,我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少吃碳水,多吃点蛋白质和蔬菜,水果,特别是奶茶、蛋糕。
2020-10-20
从你叙述的症状来看,你是有脾胃升降失常的。正因为胃气下行不力,才会使大便不畅。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象来看,我觉得你还是有中气不足,脾胃升降失常,相火不降之证。可能也有肝郁。我的意见还是要调理脾胃,让脾胃升降恢复正常。那是肠子里有气。中医讲不通则痛,通而不畅可能就会有声音。这个可能与你肠道益生菌不是太完善有关,现代研究发现,肠道益生菌与人体免疫功能有密切的关系。你长期便秘,肠道菌群肯定不好。很有可能。目前先调理脾胃,后面再补充益生菌。我看你前面处方上写了肝损害。这个方子健脾益气,潜降相火,升降脾胃,先服一周,一周后复诊,我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2020-09-16
请先拍摄几张舌头的照片,再选择最接近自己舌头颜色的照片发过来,供辨证参考。特别是蛋白质的补充)。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象来看,你是有明显的脾肾阳虚,中气不足,痰湿内盛。中气不足,气不能固摄津液,所以动则多汗。从中医上看,足跟痛属于肾虚,肝主筋,肾主骨。建议你服点中药调理,同时要加强营养,要保证蛋白质摄入充足,同时米面等主食要减量(不是不吃,是减量,可以用玉米红薯,代替部分主食)。面包蛋糕之类不要吃,对体重管理不利。还有油炸的东西不要吃。这一点一定要注意。如果不补充蛋白质,是不可能减肥的,即使饿瘦了,将来也会胖起来。
2020-09-11
实在对不起,上午比较忙,让你久等了。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象来看,应该属于中医的肾气不足,中气偏虚。中气不足了,脾虚是肯定的。建议你服点中药调理。中气不足了,就容易出现上热下寒,虚热扰心,就会心烦。与肝木生发不够,胆木不能潜降有关。这种情况下,要脾肾同治。这人方子补肾气,补脾,潜降相火,先服一周,一周后复诊,我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一剂药吃二顿,早晚各一次。七付,每天一付,药先用冷水泡2个小时,再煎(大火烧开,改小火保持沸腾30分钟)。一剂药煎2次。可以煎一次服一次,也可以将两次煎出来的药先混合,再分成两次服,后者药浓度均匀,建议用后一种方法,早晚饭后服。
2020-09-09
从舌象来看,瘀血情况有明显改善。能正常勃起吧。我帮你调整一下处方,继续调理。这个方子增加了补气的力量,和通便的药。
2020-08-12
目前上班中,从舌下脉络来看,还是有瘀血的。我刚才帮你调整了一下处方,增加了一点清心安神的药。如果是三七粉,冲服即可。分二次冲服。可以冲到中药里一起喝。
2020-08-06
说明治疗的方向是对的。我帮你调整一下处方,继续调理。
2020-07-22
再拍一张舌下脉络。从舌象及舌下脉络来看,你要考虑瘀血引起的。气虚可能会有,但不象是主要原因。这个是正常的。建议你服点中药试试。偏低点,也算正常。这个方子活血化瘀,潜降相火,先服一周,一周后复诊,我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2020-07-1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