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腺样囊性癌

腺样囊性癌又称圆柱瘤圆柱瘤型腺癌。腺样囊性癌是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也是恶性度最高的,在泪腺上皮性肿瘤发生率中仅次于多形性腺瘤而居第二位。本病发展较迅速早期即可出现局部蔓延或远处转移。常见临床表现为眼球突出并向内下方移位,由于肿瘤浸润血管、神经及骨组织和眼外肌所导致的疼痛麻木、上睑下垂和复视较多见,疼痛是主要临床症状。可触及眶缘的粘连性肿块,边界不清可有压痛。

所有人群

无传染性

常见症状:结节、腮腺无痛性肿块、剧痛、眼球不能随意动、眶周水肿、头痛
腺样囊性癌占涎腺肿瘤的5%~10%,在涎腺恶性肿瘤中占24%.好发于涎腺,以发生在腭腺者常见。大涎腺虽然较少,但为颌下腺和舌下腺好发的肿瘤。在腮腺肿瘤中仅占2%~3%.男女发病率无大差异,或女性稍多。最多见的年龄是40~60岁。
肿瘤早期以无痛性肿块为多,少数病例在发现时即有疼痛,疼痛性质为间断或持续性。有的疼痛较轻微,有的可剧烈。病程较长,数月或数年。肿瘤一般不大,多在1~3厘米。肿块的形状和特点可类似混合瘤,圆形或结节状,光滑。多数肿块边界不十分清楚,活动度差,有的较固定且与周围组织有粘连。肿瘤常沿神经扩散,发生在腮腺的腺样囊性癌可致面神经麻痹,并可沿面神经扩展而累及乳突和颞骨;颌下腺或舌下腺的腺样囊性癌,可沿舌神经或舌下神经扩展至距原发肿瘤较远的部位,并造成患侧舌知觉和运动障碍;发生在腭部的腺样囊性癌,可沿上颌神经向颅内扩展,破坏颅底骨质和引起剧烈疼痛。肿瘤也常侵犯邻近骨组织,如发生于颌下腺和舌下腺者常累及下颌骨;发生在腭部都常累及腭骨等。发生于小涎腺样囊性癌累及黏膜时,除触及质地硬、表面呈小结节状的肿块外,常可见明显的、呈网状扩张的毛细血管。

1.实验室检查
组织病理学改变:无完整包膜,切面灰白或伴出血小囊性改变。光镜下,柱状基底样细胞构成5种组织学图像,包括①筛状(瑞士饼样);
②管状;
③实体型;
④粉刺型;
⑤硬化型。
2.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早期无特殊发现,晚期可见泪腺凹扩大及溶骨性骨破坏。
(2)超声检查B超显示泪腺区占位病变,形状为扁平形或梭形,边界清楚,内回声不均,声衰减中等,肿瘤后界不规则。a超显示病变内反射高低不规则,衰减明显。doppler扫描可显示肿瘤内供血丰富。
(3)CT扫描腺样囊性癌的ct所见有较特殊的征象,多表现为眶外上方高密度占位病变,形状为扁平形梭形或不规则形。病变沿眶外壁向眶尖生长具有明显的增强现象。早期可无骨破坏,此种增长方式比较独特,约占病例的80%以上。部分病变经眶上裂蔓延至颅内晚期,病变浸润骨质引起骨破坏。
(4)MRI检查肿瘤在t1wi上呈中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或中高信号,增强明显。肿瘤在MRI上范围较广泛,侵及骨质及周围结构,如颞窝颅内等肿瘤的出血坏死腔在tlwi上呈中高异质信号。由于骨质在MRI上无信号,尤其在t1wi上如果肿瘤是中信号,骨质低信号时显示欠佳,而t2wi上一般肿瘤信号偏高,此时仍呈低信号的骨破坏MRI可较好显示。

1.泪腺炎性假瘤 有时和腺样囊性癌的临床表类似,如眼睑肿,眶外上方肿块,疼痛,甚至ct显示病变的形状偶可呈扁平形,但炎性假瘤的眼睑常有红肿,且反复发作,并对皮质激素治疗有效,另外泪腺的炎性假瘤B超多显示病变内回声缺乏,因此病变内回声不均匀或呈块状。

2.其他泪腺上皮性肿瘤 因ct图像上较特征的形状易于区别。

3.泪腺淋巴瘤 老年人易患泪腺淋巴瘤,病史也较长,无明显疼痛,有时ct和MRI与泪腺恶性肿瘤类似,但超声常显示病变为低回声或低反射。

4.与基底细胞癌相鉴别,基底细胞腺瘤好发于大涎腺中的腮腺,小涎腺以上唇最多见,多见于男性患者,小于40岁者少见,以50~60岁发病最多,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无自觉症状,往往以无痛性肿块就诊,肿瘤界限清楚,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活动,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质地较软,涎腺造影X线表现为良性肿瘤的占位性病变。

外科手术切除仍然是目前治疗腺样囊性癌的主要手段。手术设计时应比其他恶性肿瘤扩大手术正常边界,术中宜行冷冻切片检查,以确定周围组织是否正常。术后常需配合放疗,以杀灭可能残留的肿瘤细胞。术后可选用化疗,以预防血道转移。局部大块切除是根治腺样囊性癌的主要原则,即在功能影响不大的情况,尽可能切除肿瘤周围组织。原则上腺样囊性癌做腮腺全切,考虑到腺样囊性癌具有较高的神经侵犯性,对面神经的保留不宜过分考虑;颌下腺者至少应行颌下三角清扫术;发生在腭部者应考虑做上颌骨次全或全切除术,如已侵犯腭大孔,应连同翼板在内将翼腭管一并切除,必要时可行颅底切除。
腺样囊性癌的颈淋巴结转移率在10%左右,但直接侵犯远较瘤栓转移为多。allen及bosch通过对腺样囊性癌的区域淋巴转移的研究,认为所谓淋巴结转移都是肿瘤直接侵入淋巴结,其周围软组织都有瘤细胞浸润,未见瘤栓转移的病例。因此腺样囊性癌患者不必做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术。
复发性或晚期肿瘤除做广泛切除外,术后可配合放射治疗。有些解剖部位手术不能彻底时,也需术后配合放射治疗。手术配合放射治疗有可能减低复发率。对于一些失去手术机会的病例,也可以采用放射治疗控制发展。
晚期患者或术后复发患者也可配合化疗,以减少复发。化疗主要用于配合手术治疗或姑息治疗。

好评医生-腺样囊性癌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3645 好评率(100.0%)

擅长: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喉癌、下咽癌、妇科肿瘤、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宫颈癌、盆腔肿瘤、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贲门癌、胃肠道间质瘤、胃肿瘤、食管肿瘤、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肺恶性肿瘤、肺结节、乳房疾病、乳腺癌、肝胆胰脾肿瘤、肝癌、胰腺癌、血液系统肿瘤、淋巴瘤、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癌、肾癌、膀胱癌、阴茎癌、皮肤肿瘤、皮肤癌、脑瘤、鳞癌、食道癌、肿瘤、癌症、淋巴癌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1640 好评率(94.8%)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宫颈癌、头颈部肿瘤、鼻咽癌、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肠癌、结肠脂肪瘤、肝胆胰脾肿瘤、原发性肝癌、胆囊良性肿瘤、皮肤肿瘤、黑色素瘤、头颈部恶性肿瘤、支气管扩张、急性梗阻性胆管炎、胆管结石、血小板减少症、舌癌、上颌窦癌、肿瘤、腰椎间盘突出、输卵管妊娠、肾出血、急性胆囊炎、脾亢、癌症、血管瘤、淋巴癌、良性肿瘤、食道癌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752 好评率(100.0%)

擅长:头颈部肿瘤、鼻咽癌、妇科肿瘤、子宫肌瘤、胃肠道肿瘤、肠癌、乳房疾病、乳腺癌、乳房纤维瘤、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胸部肿瘤、纵隔肿瘤、肝胆胰脾肿瘤、胰腺癌、原发性肝癌、肿瘤、癌症、小细胞肺癌、淋巴癌、血管瘤、食道癌、鳞癌、良性肿瘤、乳腺增生、腺瘤、胃癌、咽喉癌、胶质瘤、皮肤恶性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7049 好评率(98.1%)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甲状腺乳头状癌、妇科肿瘤、宫颈癌、泌尿生殖肿瘤、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鼻咽癌、神经系统肿瘤、神经胶质瘤、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肠癌、结肠恶性肿瘤、结肠脂肪瘤、肝胆胰脾肿瘤、原发性肝癌、胆囊良性肿瘤、胰腺癌、胆管癌、皮肤肿瘤、黑色素瘤、肿瘤、淋巴癌、癌症、转移瘤、食道癌、肺腺癌、鳞癌、血管瘤、小细胞肺癌、良性肿瘤、放射性肠炎、原位癌、脑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28515 好评率(100.0%)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妇科肿瘤、宫颈癌、卵巢癌、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肠癌、结肠脂肪瘤、结肠恶性肿瘤、肝胆胰脾肿瘤、胆囊癌、原发性肝癌、胰腺癌、胆囊良性肿瘤、皮肤肿瘤、黑色素瘤、间皮瘤、食道癌、肿瘤、癌症、淋巴癌、鳞癌、肺腺癌、小细胞肺癌、血管瘤、肉瘤、放射性肠炎、良性肿瘤、原位癌、结肠腺癌、转移瘤、上皮内瘤变

相关问答-腺样囊性癌

更多
你好,是长在什么部位的肿瘤?应该首选手术治疗你好,中医只能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应该对面容有一定的影响
郭亚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5-08-18
...哪方面的事腺样囊性癌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辅助放疗降低复发率,化疗相对不敏感毕竟是恶性肿瘤,而且手术已全切,治疗效果好,更应该积极一些,才能过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算是一个高危因素建议后续化疗所以是高危因素,更应该化疗术前应该都查过了吧胸腹部CT可以现在查一下,胸腹部的CT可以的主要就是口腔面膜反应和皮肤反应口腔粘膜炎和放射性皮炎,但都是一过性的放疗结束过一段时间就恢复了会使复发率大大降低,但不能保证百分百不复发不客气
李曙光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
2019-08-26

相关文章-腺样囊性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