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吃越瘦"的负卡食物是什么鬼?
1月17日
负卡食物可以用食物热效应来解释,是指我们把食物消化吸收转成热量的同时也会消耗热量的过程,但是负卡食物只是理论上的可能。
前几日,一位久居减肥第一线的健友给我发了一个文章链接,内容是介绍了一些负卡食物,我想不起来这是他第几次决心减肥并且尝试各种看似有效的办法... ...好了,收敛一下我准备吐槽的气质,把吐槽能量专为负卡食物上。
文章内容的确写的很让人心动,如果“卧梅又闻花”的话“沃野信勒”,此片文章采用了高大上的欧美最近正在流行负卡食物,以及丧心病狂的告诉你这些东西越吃越瘦... ...
我看了看他们介绍的食物,那基本上是喂兔子的东西,什么胡萝卜、海带、芹菜... ...其实都不用冠以负卡食物,这些东西热量本身就很低,想靠它们吃胖那必须先撑死,所以和所谓的负卡食物没什么直接关系。
那么负卡食物真的存在么?
微科普文章通常会借着科学名词的外衣,就好比伪钞看着和人民币神似一样,负卡食物也有着这样的外衣——食物热效应。
简单来解释一下食物热效应,尽管现在很多人一提到热量就心存恨意,但你要活着就必须不断的摄入热量,我们摄入来俩的来源主要就是通过食物,而我们把食物消化吸收转成热量的同时也会消耗热量,这一过程叫做——食物的热效应。
所以基于这点来说负卡食物的确是可能存在的,比如某个食物本身热量不高,但是身体又要消耗热量去消耗它... ... 这不就等于吃东西都在减肥么?但就目前来说这只是一个“神话”,或者说仅仅是理论上存在可能。
为什么负卡食物只是理论可能?
食物的热效应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但是负卡食物目前我们找寻不到,即便是那些传说中的“负卡食物食谱”,我看了看网传的几个版本,基本上都是蔬菜瓜果为主。
他们提供的主要是维生素、一些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但是按照负卡食物的概念来说它们只是单个拿出来一个热量相对较低,并不能造成更多的食物热效应。
这其实不难解释,人类能活到今天身体早就演化成了以存储热量为主,根本不可能在消化利用食物上开启耗电模式,否则咱们的祖先面对的基本上都是负卡食物... ...我们又是何以活到今日?
所以你必须了解的一点事,即便是食物的热效应也仅仅占整个热量摄入的15%左右,也就是说你想让身体多消耗是不可能的,人家系统预置已经设定完毕,比如你吃了100克海带,尽管只有12卡左右的热量,消化它四舍五入也就2卡... ...
最后——老生常谈的减肥
目前人类的科学水平是不存在轻松减肥的,因为这和人类的本能相悖,我们只不过借了科技进步的光,得以解决了大部分人食物的问题,然后吃饱了撑的才会有了减肥这一奇葩的话题,哪怕早50年你和别人说减肥,人家都会觉得你脑子有病,所以说从某些层面上来讲减肥属于一种现代病。
也正是借着这种现代病,很多借着减肥赚钱的人也出现,这期间很多减肥法、名词也被造了出来,今天说的负卡食物就是如此。
实际上类似的什么酸奶减肥法,木瓜减肥法、这个食谱、那个食谱网上一查一大堆,有些甚至是一样的内容只是换了个标题,减肥没啥捷径,没啥快速有效的办法。
某些代谢类疾病可以让你瘦的很快,某些非法药物也可以让你瘦的很快,但是同样会付出代价,目前有一种靠谱的减肥药据说已经进入临床研究,如果你等这个药的话,可能还要胖几十年,加油~珍重。
图片来源:123RF.com.cn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