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治疗和护理 近十年来这个病在宝宝中高发,治疗护理要这样做

11月20日

本文由第三方提供,内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仅供参考。

春雨医生

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也叫特应性体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现为瘙痒、湿疹皮炎皮损,急性期有渗出倾向,部分患者病程中会合并出现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等其他过敏性疾病。

春雨医生

图片来源于邦邦工作室

特应性皮炎好发于儿童,大多数婴儿期发病,因其易反复发作,给患儿及家长造成很大的困扰。

不过婴幼儿期AD选择适合药物治疗,积极主动地护理与预防,可以缓解和控制临床症状

春雨医生

图片来源于邦邦工作室

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与遗传体质、免疫、皮肤屏障功能等多因素有关。

特应性皮炎由于基因突变导致丝聚蛋白(FLG)表达异常,导致皮肤屏障功能的降低、皮肤干燥,易受环境因子的刺激及抗原物质的侵入,使皮损再发、加重。尤其是儿童,因皮脂腺发育不够成熟,常伴有皮肤干燥。

春雨医生

图片来源于邦邦工作室

特应性皮炎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临床表现,通常可分为婴儿期、儿童期、青年成人期。

1、婴儿期以出生2个月以后为多。初发皮损为面颊部瘙痒性红斑,继而在红斑基础上出现针尖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密集成片,搔抓、摩擦后形成糜烂、渗出和结痂等。

2、儿童期多在婴儿期AD缓解1-2年后加重,皮损累及四肢屈侧或伸侧,常限于肘窝、腘窝等处,暗红色,渗出较轻,常伴抓痕、苔藓样变等继发皮损。

3、青年成人期是12岁以后青少年期及成人阶段的AD,好发于肘窝、腘窝、四肢、躯干,皮损常表现为局限性苔藓样变,瘙痒剧烈,搔抓出现血痂、鳞屑及色素沉着等继发性皮损。

儿童特应性皮炎是慢性复发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因此详细分析寻找其发病病因和诱发加重因素,做到有效回避,可以减少和预防复发,减少或减轻合并症,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春雨医生

图片来源于邦邦工作室

基础治疗

1. 洗浴:每日或隔日1次洗浴洗浴温度不宜过高32  ~ 37 ,洗浴时间5 ~ 10 min可以有效去除皮肤表面污秽痂皮,降低皮肤表面菌定植数量。

2. 常规使用含有恢复皮肤屏障、抗炎成分的功效性护肤品。足量多次外用保湿护肤品不仅能阻止水分丢失,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减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度。不建议使用含有燕麦成分的润肤剂可能增加患儿致敏风险新生儿期应尽早外用保湿剂,可减少和推迟 AD 的发生。

3. 改善环境:避免搔抓、摩擦等物理性刺激,及时清除汗液对皮肤的刺激;避免过度干燥和高温环境18  ~ 22 ℃为宜注意保持环境清洁卫生减少接触尘螨、动物皮屑的几率。

4. 食物干预:儿童临床症状符合经过检查过敏原明确有食物过敏者需进行食物规避一般建议避食4 ~ 6周。家长可以每日记录孩子的食物日记不推荐盲目避食。

春雨医生

图片来源于邦邦工作室

)外用治疗:外用糖皮质激素,如地奈德、丁酸氢化可的松、丙酸氟替卡松等软性弱效激素药膏。目前推荐保湿润肤剂+外用糖皮质素联合治疗,可推迟AD的复发时间和减少复发次数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1%吡美莫司乳膏和0.03%0.1%他克莫司乳膏用于特殊部位,如面部、皱褶处

)系统性治疗:主要是抗组胺药物治疗,常选用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口服,主要对症缓解患儿瘙痒不适,不过目前此类药物在AD治疗中的使用还有争议,请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

随着生活方式和环境的改变,近10余年间我国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受累及的人群涉及各年龄段尤其是儿童

目前医学没有确切手段彻底根治特应性皮炎,如果家长能了解正确的治疗护理方法可有效使特应性皮炎消退和改善。希望通过以上介绍和讲解,对患儿和家长有所帮助,解决家长关于孩子特应性皮炎方面的烦恼

邦邦工作室出品,转载请联系授权    内容审核:皮肤科博士陈奇权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