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这8种菜可以吃,医生当然也会买啊!

5月24日

医生并不会绝对的不购买这几种菜,都要根据情况决定。

查证者:云无心 | 食品工程博士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朋友圈里流传着一篇《注意了!这八种菜,医生从来不买;这四种零食,医生建议少吃》的文章,看起来“有理有据”,吓得很多人赶紧去检查冰箱,看自己有没有买。

首先要指出的是,医生的专业是治病。对于食品与营养,大多数医生并没有进行过深入广泛的学习。现实生活中,践行着不健康生活方式的医生比比皆是。所以,“医生从来不买XX食品”并不代表权威和可靠,甚至这种说法也不存在,而只是营销号们强加给医生群体的。

文章中所说的4种零食,确实是“好吃而不健康”的。就跟其他大多数零食一样,偶尔吃点满足一下口腹之欲也可以,不要吃太多就是了。

而那8种菜则问题很多,下面来一一解析,以正视听。

1、无根豆芽

热文宣称:“无根豆芽在生产过程中除了大量使用无根剂、防腐剂、增粗剂(粉)等化学原料外,还会用漂白粉、保鲜粉等有毒化工原料。如果长期食用危及健康,并且可能导致消费者身体细胞癌变”。

“无根豆芽”是通过植物生长调节剂抑制豆芽长根,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被称为“无根剂”。比如6-苄基腺嘌呤、赤霉素、4-氯苯氧乙酸钠等等,使用它们并不会带来安全问题。但由于监管范围划分的混乱,“无根剂”既没有在农业部的监管名单中,也不在食药局的监管名单中,而农用物资和食品添加剂是“在批准名单中才能用”,所以使用它们就成了非法行为。

至于“防腐剂”“增粗剂(应该就是尿素)”“漂白粉”“保鲜粉”等等,跟豆芽是否有根没有关系。首先,它们在农业生产和食品加工中广泛使用,“有毒”是指“大量”吃而不是指农产品中的残留;其次,如果它们对“无根豆芽”有用,那么对“有根豆芽”也有同样的作用,制作有根豆芽的“不法生产者”也同样会去使用。

2、秋扁豆

秋扁豆、四季豆、蚕豆等蔬菜中存在一些植物凝集素,生吃这些蔬菜可能造成中毒,但正常情况下这些蔬菜都是煮熟了吃的。

3、新鲜木耳

关于新鲜木耳不能吃,解释是:“含有一种光感物质卟啉,人食用后经太阳照射可引起皮肤搔痒、水肿,严重的可致皮肤坏死。而经曝晒处理的干木耳,在曝晒过程中会将大部分的卟啉分解掉……”。

这种说法在网上随处可见,但仔细追究,发现都来自于同一段话,而这段话并非出自学术文献或者权威机构指南。

很多食物中都有感光物质,比如芹菜就是著名的“光敏蔬菜”,但并不影响人们正常吃芹菜。实际上,叶绿素和血红蛋白中也有卟啉。

新鲜木耳中含有多少卟啉、从食物中摄入多少卟啉会导致光敏症状出现、是否有实际案例等等,都没有可靠信息。医学上有“卟啉病”,直接原因是皮肤中卟啉过多,但根本原因是遗传因素使得身体内的卟啉不能正常代谢,而不是从食物中摄入了卟啉。

基于目前能够找到的信息,这种说法是可疑的。

4、未成熟的西红柿

青西红柿中含有糖苷生物碱,吃起来会有不适。但在青西红柿中,它的含量并不高,通常喜欢吃的人也就是用一两个来配菜,不至于使人中毒。更重要的是,成熟的西红柿风味口感都要好得多,为什么要去吃青西红柿?

5、肉馅

肉馅好不好,不取决于它是不是已经绞好的,而是取决于你购买的渠道是否可靠。

用“零碎的边角料”和“各种碎肉”做肉馅不影响安全也不影响营养,自己杀猪的时候不都是这么做的吗?至于担心“机器是否卫生”之类的,只要不是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自己动手的食品,这种“谁知道别人做的是不是卫生”的质疑都成立。

6、腥味太重的海产干类

“腥味太重的海产干类”是一个没有实际意义的“建议”。如何区分“腥味太重”还是“正常的腥味”?

7、变色的紫菜

紫菜中有藻红素、叶绿素、叶黄素等色素。正常情况下藻红素占优势,但它不稳定,在储藏和烹饪过程中有可能失去,叶绿素和叶黄素等其他色素的颜色就显现出来了。

所以,如果紫菜变成绿色,那么只是藻红素的丧失或者分解,不影响食用;如果是变成紫红色,则有可能是被细菌污染了,就不要食用了。

8、发黄的银耳

正常干燥的银耳都是黄的,不黄的需要在干燥过程中采取硫磺熏蒸之类的护色手段。

©版权声明:本文系腾讯较真平台独家稿件,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