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那些听起来陌生,但其实离我们很近的致癌物丨张丽欣

8月12日

目前致癌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大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病毒因素、个人基因因素,癌症是四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癌物只是外部因素,单一因素并不会产生绝对的致癌作用,还要看接触的剂量、时间以及个体易感性等。

11月初,香港特区食物环境卫生署(下称“食环署”)食物安全中心公布,抽查中发现江苏输港大闸蟹样本二噁英含量超标,为保障市民健康,该中心决定暂停有关水产养殖场生产的大闸蟹进口及在港出售。

春雨医生

一、二噁英是什么?

二噁英是什么,至于让香港食环署搞这么大的动静,让爱吃大闸蟹的蟹粉们忧心忡忡?其实对于许多医疗从业者来说,二噁英可算是臭名昭著。

二噁英是二噁英类物质的一个简称,无色无味,毒性严重。二噁英可通过饮食、空气吸入和皮肤接触的途径侵入人体,影响身体生殖和发育功能,损害免疫系统,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已将其列为Ⅰ类致癌物

最令人讨厌的是二噁英有高亲脂性,所以它很容易存在于动物脂肪和乳汁中,肉、禽、蛋、鱼、蟹、虾及乳制品都有可能会受到它的污染。另外,二噁英在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主要是通过化学合成产生,它的来源复杂,钢铁冶炼、有色金属冶炼、汽车尾气、焚烧生产(包括生活垃圾、医药废水、化工厂废物焚烧等)、含氯农药、木材防腐剂、除草剂的生产等均可产生。

目前中国大陆并没有二噁英的相关指标,香港是参照最严格的欧盟标准,限定食物中二噁英含量不得超过3.5皮克当量每克,二噁英和二噁英样多氯联苯总量不得超过6.5皮克毒性当量每克。

春雨医生

二、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陌生又常见的致癌物?

随着环境污染程度的加深,二噁英已经扩散到全世界各处了,在空气、土壤、水和食品中都能检测出二噁英及二噁英类化合物,但因为含量较少,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除了二噁英,其实还有很多致癌物隐藏在我们生活中,所以科学的认识它们才能减少其对身体的伤害。

1、黄曲霉素

大名鼎鼎的黄曲霉素存在于发霉的花生、玉米、稻米、大豆、小麦、坚果等粮油产品中,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的一类。若微量持续摄入,可引起肝脏纤维性病变甚至癌变,其致癌力是亚硝胺诱发肝癌的能力的75倍,苯并芘的4000倍。它主要诱使动物发生肝癌,也能诱发胃癌、肾癌、直肠癌及乳腺、卵巢、小肠等部位的癌症。

2、亚硝胺

我们经常食用的咸菜、咸鱼等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胺,很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亚硝胺类化合物与消化系统癌症有较明显的相关性,被IARC判定为2Ⅱ类致癌物。亚硝胺常来自于腐烂的粮食、蔬菜、鱼肉、蛋奶中,鱼露、虾酱、咸蛋、咸菜、咸鱼、腊肠、火腿、熏猪肉等也含有较多的亚硝胺类物质。

另外,IARC将中式咸鱼定为Ⅰ类致癌物,这是基于咸鱼中含有的亚硝胺类化合物及中国南方地区鼻咽癌的流行病学证据。

3、乙醇

乙醇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酒精,长期大量摄入不仅会引起精神依赖,对肝脏也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最终可能会演变为酒精性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IARC将乙醇定为Ⅰ类致癌物。

4、砷及其化合物

砷本身毒性不大,但其化合物、盐类都有毒性,尤以三氧化二砷毒性最强,就是古代最常见的毒药砒霜。人口服三氧化二砷中毒剂量为5~50mg,致死量为70~180mg。长期接触砷的人群,皮肤癌与肺癌的发病率较高。

有的中药比如雄黄中就含有砷的成分,因此被列入我国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中。另外,今年初,在对冬虫夏草及其制品的检查中发现砷含量超标,长期食用会造成砷过量摄入,并可能在人体内蓄积,存在较高风险。

5、马兜铃酸

马兜铃酸天然存在于诸如马兜铃属及细辛属等马兜铃科植物中,而这些植物曾广泛地被中医经炮制后作为原生药材入药,比如马兜铃、天仙藤、青木香、寻骨风、关木通、广防已、细辛。研究发现,它还可以增加罹患尿路癌症和肝癌的风险。因此国际癌症研究所将马兜铃酸列为Ⅰ类致癌物,目前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已被禁止作为药物使用。

春雨医生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致癌物,比如烟草,世界卫生组织表示烟草使用是单一的最重要致癌危险因素,导致全球大约20%的癌症死亡,以及大约70%的肺癌死亡;在我国南方地区比较普遍的槟榔,经常嚼食可诱发口腔癌;食品在烤制、熏制过程中产生的苯丙芘等。

三、不小心接触了致癌物,一定会得癌症吗?

看到这里,有些朋友肯定会惶惶不安,因为日常生活中难免或多或少会接触到这些致癌物。那么接触了,就一定会得癌症吗?其实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目前致癌因素主要有以下四大类: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病毒因素、个人基因因素,癌症是四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致癌物只是外部因素,单一因素并不会从产生绝对的致癌作用,还要看接触的剂量、时间以及个体易感性等。

另外,国际癌症中心将致癌因素分为5类,这些分类指的是关于某一物质是否致癌的科学证据的力度,而不是评估风险水平。所以即使是等级最高的Ⅰ类致癌物,其实是指研究已经确定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物质,而不是接触后罹患癌症风险特别高的物质。

春雨医生

图片来源:123RF.com.cn图库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