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镜"无止境!一例椎间孔镜手术的感悟

阅读7624 2018-04-13
亓向同
亓向同 原创
创伤科 副主任医师 泰安市中心医院

 山东省泰安市中心医院 副主任医师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泰山医院 副教授 亓向同 2018-04-13

  据统计,约有95%以上的人一生中曾有过腰腿痛的经历,在很多中国人心目中,腰是要害,所以病人会认为腰椎开刀是天大的事,有时会因为惧怕手术而延误治疗。诚然,腰椎间盘突出症做为脊柱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大多数可以通过保守治疗缓解或治愈,但当出现严格保守治疗无效,马尾综合征,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等情况时,手术就不可避免了。

  

  历史的洪流已经把椎间孔镜推到了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最前台,传统的手术方式在逐渐改变,下面一例病人的两次手术经历就让我感悟颇深:病人郭XX,2014年时68岁,因为左下肢疼痛麻木3月入院,入院完善检查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3/4左侧椎间孔型)",也就是椎间盘突出到腰3/4左边椎间孔的狭小空间里,这一类突出是腰椎间盘突出症里面比较特殊的一种,病人往往疼痛较为剧烈,对神经的压迫重,保守治疗效差,手术指证比较明确,椎间孔型突出不同于常见的旁中央型突出,传统开窗手术会由于外侧关节突骨质的阻挡无法探查髓核的脱出位置,术者结合病人特点选择了开放的关节突部分切除,椎间孔探查减压,椎间盘摘除,椎间植骨融合,单侧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手术效果满意,病人术后症状缓解,话说在当年还没有开展椎间孔镜技术的情况下,这种单侧固定的手术方式也是一种个体化治疗的创新,既完成了彻底减压,又恢复了脊柱稳定性,但毕竟由于切除了部分关节突关节,病人术后需卧床2-3周,花费也相应增多。

 

  正是无巧不成书,时隔4年,老太太又来了,这次变成了右腿疼痛麻木,疼痛和当年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夜不能寐,应用止痛药物效差甚微,检查报告一出来,好吧,右侧腰4/5椎间盘突出并椎管狭窄,仍然是少见的椎间孔型突出。

  

 

  诊断明确,手术指证明确,选择手术方式的时候到了,但今非昔比了,椎间孔镜技术在我院脊柱外科已经如火如荼的开展了两年多,年手术量达到300余例,并可完成多阶段突出,远端脱垂型突出,高位椎间盘突出,颈椎间盘突出等高难度孔镜手术,病人年龄也从14岁到84岁各年龄段覆盖,结合这位老太太合并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内科疾病的特点,椎间孔镜手术无疑是最佳的手术选择。 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微创、安全、恢复快、费用低、适应症广的优点,切口只有7毫米,被誉为"钥匙孔技术",手术在局麻下完成,避免高龄或内科疾病多病人不能耐受全麻的局限,经皮通过微创通道进入椎间孔,在内窥镜直视下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无破坏脊柱稳定性,术后即可下床活动,无需应用内固定材料,大大降低了住院费用。 4分钟椎间孔镜手术动画视频带您直观感受手术过程: 手术顺利完成,由于是局麻手术,老太太手术中一边看着孔镜监视器屏幕中的手术过程,一边感受下肢疼痛的逐渐缓解,自己不仅感叹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给病人带来的"福利"。病人术后症状恢复十分满意,疼痛评分由术前8分降至0分,1天后即可佩戴腰围下床活动。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比较这个病人的前后两次手术,虽仅仅时隔4年,但由于脊柱微创技术的发展,同样棘手的椎间孔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方式却迥然不同,总书记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思想创新,技术创新,带来我院脊柱外科的新发展,历史的洪流滚滚而来,又呼啸而去。大浪淘沙,千帆竞速,脊柱外科,"镜"无止境!

 

 

3
评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