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扁桃体发炎怎么办

一、什么是扁桃体?
通常说的扁桃体是指腭扁桃体。腭扁桃体是一对扁卵圆形的淋巴器官,位于扁桃体窝内。扁桃体窝:口咽外侧壁在腭咽弓和腭舌弓之间的三角形凹陷。粘膜上皮向实质内下陷形成小陷窝,称扁桃体小窝。
感冒发烧医生总让你或宝宝张大嘴巴,发出“啊”的一声,医生或用扁扁的木条(压舌板)压着往喉咙处看,医生看的就是扁桃体。
扁桃体有什么作用?
扁桃体是一个免疫器官,是呼吸道的门户,具有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功能。可抑制细菌在呼吸道粘膜的粘附、生长和扩散,对病毒有中和与抑制扩散作用,还可通过补体的活化,增强吞噬细菌功能。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在小儿期(3~5岁)最活跃。
二、扁桃体发炎的原因
当细菌、病毒、支原体等通过飞沫、直接接触等途径传入 ,扁桃体首当其冲,一旦遇宝宝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等就会在此大量繁殖,形成扁桃体炎。发炎的扁桃体充血、肿胀、化脓,炎症自小窝开始,再遍及整个扁桃体。并且扁桃体窝最易积存细菌和代谢产物,只要湿度和温度适宜,容易被感染。
扁桃体炎容易反复发作,因为扁桃体上有许多较深的小窝,如果患了扁桃体炎,病原体隐藏较深,极容易形成病灶。再者宝宝免疫系统尚不健全,易受病原体的反复侵袭而反复发作。
三、扁桃体发炎有哪些表现?
1.急性期
(1)全身症状:起病急,畏寒,高热可达39~40℃,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以及全身酸痛等。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睡眠,夜间常惊醒、哭闹不安。
(2)局部症状: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疼痛者可放射至耳部,或因并发中耳炎而出现耳痛。检查可见扁桃体充血肿胀、化脓等。
2.慢性期
(1)反复发作咽痛每遇感冒、受凉、劳累、睡眠欠佳或咽部受刺激后咽痛发作,并有咽部不适及堵塞感。
(2)口臭:由于扁桃体内细菌的繁殖生长及残留于扁桃体内的脓性栓塞物,常可致口臭。
(3)扁桃体肿大:肥大的扁桃体可致吞咽困难,说话含糊不清,呼吸不畅或睡眠时打鼾。
(4)全身表现扁桃体内的细菌,脓栓常随吞咽进入消化道,从而引起消化不良、腹痛等。如细菌毒素进入体内,可有头痛、四肢乏力、易疲劳或低热等表现。
四、急性扁桃体发炎的治疗
(一)全身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消炎),及对症处理。应根据不同病原体感染而选药,口服或必要时静脉用药。常需在医生指导下选药。细菌性感染选敏感的抗生素;普通病毒感染用利巴韦林,流感病毒感染引起者用奥司他韦;支原体感染选用红霉素、阿奇霉素等。中药的消炎药如蒲地蓝、双黄连、六神丸等。
(二)局部治疗:主要是局部用药,有消炎、止痛、消肿作用。利巴韦林气雾剂用于病毒感染者。中药的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快必舒等较多喷剂。
五、哪些情况需考虑扁桃体切除术?
(一)急性扁桃体炎发作时一般不手术,需要手术时宜在炎症消退后2~3周切除扁桃体。
(二)慢性扁桃体炎出现以下情况时应考虑是否需要切除扁桃体:
1.扁桃体过度肥大出现入睡打鼾(打呼噜)、张口呼吸及睡眠不安,说话含混不清。睡眠呼吸暂停。
2.慢性扁桃体炎经常急性发作,一年5次以上;扁桃体隐窝内常见栓塞物,患儿口臭不适。或虽非反复发作,但曾引起咽旁感染或扁周脓肿者。
3.慢性扁桃体炎已成为引起其它脏器病变的病灶,如风湿性关节炎、风湿热、心肌炎及肾炎等。
4.慢性扁桃体与邻近组织器官的病变有关联时,如中耳炎、鼻窦炎、颌下淋巴结炎等。
5.扁桃体多次发炎以致经久发热找不出其它原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