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症状、分类、治疗及预防

阅读2236 2017-09-23
朱骏
朱骏
血液病科 副主任医师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贫血按红细胞的形态学进行分类,通常可分为:大细胞性贫血、正常细胞性贫血、单纯小细胞性贫血、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在缺铁性贫血的早期,多为正常细胞性贫血,表现为轻度贫血;随着进展,红细胞和血红蛋白进一步下降,出现明显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呈典型的缺铁性贫血。所以出现典型小细胞低色素贫血,可见于缺铁性贫血的晚期。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描述了几种不同类型的贫血。


一、症状


很多患者在早期阶段没有症状,通常是偶然血常规检查时发现。


●  面色苍白

●  眼睑或爪甲淡白无华

●  虚弱或疲劳

●  烦躁

●  呼吸急促

●  心率加快

●  异食癖,倾向性地咬一些非营养的物质,如泥土、纸片、污物等。



二、分类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主要包括:


1.  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液疾病,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血红蛋白(Hb)的珠蛋白太链生成障碍,进而影响红细胞的形成及其正常功能。


BMJ杂志指出,地中海贫血和缺铁性贫血是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最常见的原因,有些患者可能会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


2.  慢性病贫血


某些慢性疾病和身体状况均可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通常被称为炎症性贫血或慢性病性贫血(AI / CD)。慢性感染或炎症会影响铁的代谢,约有1/4~1/3归类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导致这一类型贫血的常见原因包括:


●  肾病

●  某些癌症,如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乳腺癌等

●  炎性疾病,如糖尿病、心力衰竭、Crohn病、炎症性肠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狼疮等

●  传染病,HIV、AIDS、结核病以及心脏和骨骼的某些感染性疾病等


3.  缺铁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指各种原因使体内贮存铁消耗怠尽,红细胞的成熟受到影响的贫血。其特点是骨髓、肝、脾及其它组织中缺乏可染色铁。血清铁蛋白、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降低。 


常见病因包括:


●  铁摄入不足或需铁量增加,如分娩、孕期、经期妇女,婴幼儿青少年

●  铁吸收不良,如胃肠术后、吸收不良综合征、萎缩性胃炎

●  失血,如慢性消化道出血、钩虫病、反复溶血等

●  游离铁丢失增加

●  肠道上皮细胞脱落、萎缩性胃炎、脂肪泻

●  原因不明的缺铁


对于成年男性或月经未来潮女性,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是失血,以胃肠道出血最常见。有些肠道肿瘤也可能会出血,因此可能需要额外检查排除肿瘤。


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缺铁性贫血的原因可能是营养摄入不足,或者自身长期存在慢性疾病阻碍铁吸收所致。


4.  铅中毒


长期生活在旧房子或者接触含铅玩具或其他物体的幼儿易发生铅中毒。

水污染、工业污染等也可能导致铅中毒。


5.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


包括多种原因引起的低色素性贫血,相比其他原因较为少见。


血红素合成障碍和铁利用不良,伴有红细胞无效生成是此类贫血发生的共同机理。其血液学的共同特点为骨髓中铁粒幼细胞显著增多,其中很多细胞中的铁小粒在核周围排列成环状,外周血中的红细胞呈明显的低色素特征,血清铁浓度显著增高,单核-巨噬细胞中含铁血黄素显著增多。它可分为: 遗传性铁粒幼细胞贫血和获得性铁粒幼细胞贫血。


三、治疗


有些轻度贫血的患者可能没有出现相应症状,但久而久之很可能损害重要器官,重度或长期贫血甚至会危及生命。


治疗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前提要明确潜在病因,即使未表现出相应症状,也应积极查找潜在的病因。


对于儿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通常建议补充铁剂,如果补铁后无效,可能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失血或其他可能的原因。


其他治疗方法包括:


●  抗生素治疗慢性感染导致的贫血

●  激素治疗月经出血过多

●  药物刺激机体产生更多的红细胞

●  输血(在较为严重的情况下)

●  手术纠正胃溃疡或消化道肿瘤所致的出血

●  铅中毒是儿童贫血的常见原因,驱铅治疗也可能有利于缓解贫血。


四、预防


1.  供给高蛋白饮食


各种血细胞的增值分化和再生,都需要依赖蛋白质作为基础,所以病人在饮食方面更需要供给营养价值高的动物性蛋白质,如含蛋白质丰富的瘦肉、蛋类、鱼类、乳类、鸡肉、豆制品及动物肾脏等。另外多吃鳖、龟、及动物骨或骨髓熬汤等。


2.  补充造血物质


对于所有年龄段的人群来说,摄入富含铁的食物有助于预防某些类型的贫血。此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有助于铁吸收。



上述食物中,以动物性食物为首选,因为动物性食物中的铁元素更易被人体吸收。促进铁吸收的食物有水果、土豆、绿叶蔬菜、菜花、胡萝卜和白菜等含维生素C的食物,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如牛奶及奶制品,谷物麸皮、谷物、高筋面粉、豆类、坚果、茶、咖啡、可可。


表  富含铁的食物


3.  补铁


铁是血红蛋白的组成成分,血红蛋白参与氧的运输和存储。由于体内铁的储存不能满足正常红细胞生成的需要而发生的贫血称为缺铁性贫血,一般会在持续缺铁3~5个月时发生。 补充铁剂,一定要与餐共食或餐后服用,可以降低铁质对肠胃到的刺激性,同时食物中的蛋白质,更可以提高铁质的吸收率,可服用含有乳酸亚铁的补铁制剂,如果能够随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或果汁服用,吸收率会更佳。


4.  饮食宜忌


出血患者宜吃清淡和宜消化食物,忌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外感发热患者宜多饮水;多吃莲藕、西瓜或用梨皮、鲜茅根、鲜芦根、荷叶等煎汤当茶饮。


5.  预防婴幼儿贫血


美国儿科学会表示,婴幼儿应避免饮食牛奶,尤其是在12个月大之前,牛奶可能会导致大便出血,影响铁吸收。母乳喂养可给予婴幼儿足够的铁,但满4个月后可以逐渐添加辅食,但食物中应添加富含铁的食物。


5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