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该条问诊记录已由春雨医生整理收起总结
问题描述:

复查,对比2023-09-09前片。 右侧乳突小房内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内侧缘乙状窦骨壁可见骨质破坏,右侧乙状窦密度稍增高(较前相仿),右侧颞枕叶见片状形态不规则的低密度影(较前边界清晰),病灶内见少许斑片状稍高密度影(较前明显变小,引流管已拔除);右侧脑室见引流管影(较前相仿),双侧脑室可见等稍高密度影;部分脑沟脑回模糊,余侧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影,脑室系统未见扩张,脑沟、脑裂未见增宽,中线结构居中;附及左侧乳突密度增高。 骨性胸廓对称无塌陷,双侧肋骨未见明显异常征象。双肺下叶、左肺上叶下舌段可见斑片、条状密度增高影,病灶密度不均,边缘模糊(较前稍减少);双肺上叶透亮度增高;其余肺野内未见异常密度影。气管、左右支气管及其分支通畅;双肺门及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双侧局部胸膜增厚,双侧膈肌未见异常。主动脉、主动脉瓣见钙化影。 31 诊断提示: 向 1、考虑双侧中耳乳突炎;右侧乙状窦及周围改变,提示窦周或窦内感染可能,右侧乙状窦血栓 性静脉炎待排,对比如上述。 2、右侧颞枕叶脑实质改变,考虑感染性病变(脑脓肿)并引流术后,脑室系统引流术后;脑室系统感染,双侧侧脑室积脓(男,41岁)您好,戴医生 辛苦帮忙看一下亲人这种病情是否还有救,昏迷了接近一个月

分析及建议:

41岁也是算比较年轻的,一般来说,如果年轻人免疫力正常,很少会引起这么严重的颅内感染,他耳聋可能是有中耳炎引起的,这个感染已经存在很久,现在在脑里面就很难控制了,目前引流确实是合理的方法,但现在还有发烧和昏迷证明脑里面的细菌没有完全控制好,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脑里面的细菌清除掉,还有可能醒的过来,我看他还有癫痫,时间一长,醒过来完全恢复的概率就越来越小,要注意他平时有没有糖尿病或其他导致免疫力低的疾病,治疗好,再用好的抗生素,试试把细菌清除掉,他这个情况确实比较棘手,促醒治疗可以试试珠江医院或三九脑科医院,但都不能保证疗效,毕竟时间比较长了。

用户
患者

复查,对比2023-09-09前片。 右侧乳突小房内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内侧缘乙状窦骨壁可见骨质破坏,右侧乙状窦密度稍增高(较前相仿),右侧颞枕叶见片状形态不规则的低密度影(较前边界清晰),病灶内见少许斑片状稍高密度影(较前明显变小,引流管已拔除);右侧脑室见引流管影(较前相仿),双侧脑室可见等稍高密度影;部分脑沟脑回模糊,余侧脑实质未见异常密度影,脑室系统未见扩张,脑沟、脑裂未见增宽,中线结构居中;附及左侧乳突密度增高。 骨性胸廓对称无塌陷,双侧肋骨未见明显异常征象。双肺下叶、左肺上叶下舌段可见斑片、条状密度增高影,病灶密度不均,边缘模糊(较前稍减少);双肺上叶透亮度增高;其余肺野内未见异常密度影。气管、左右支气管及其分支通畅;双肺门及纵隔内未见肿大淋巴结。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双侧局部胸膜增厚,双侧膈肌未见异常。主动脉、主动脉瓣见钙化影。 31 诊断提示: 向 1、考虑双侧中耳乳突炎;右侧乙状窦及周围改变,提示窦周或窦内感染可能,右侧乙状窦血栓 性静脉炎待排,对比如上述。 2、右侧颞枕叶脑实质改变,考虑感染性病变(脑脓肿)并引流术后,脑室系统引流术后;脑室系统感染,双侧侧脑室积脓(男,41岁)
您好,戴医生 辛苦帮忙看一下亲人这种病情是否还有救,昏迷了接近一个月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戴佳颖医生

你好,请问病人年龄多大?既往有什么基础病吗?

用户
患者

41岁

戴佳颖医生

之前有什么病吗?

用户
患者

他原来就是脑子不是很好,就是智力偏低的那种 然后也是一只耳耳聋,就是前一个月突然间晕倒,然后去医院查出来是脑里面有个脓肿,就进行了引流手术,后面就颅脑感染了,现在就越发严重了昏迷了快一个月吧,现在已经是插管的状态

用户
患者

现在每天都发烧,只会抬眼皮和动手脚,好像说不了话,说的话就是很含糊的吱一下

用户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戴佳颖医生

41岁也是算比较年轻的,一般来说,如果年轻人免疫力正常,很少会引起这么严重的颅内感染,他耳聋可能是有中耳炎引起的,这个感染已经存在很久,现在在脑里面就很难控制了,目前引流确实是合理的方法

扫码查看完整对话内容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咨询时间: 2023-09-14
有帮助
没帮助
戴佳颖
戴佳颖  神经内科 主治医师 已认证
百强医院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TA咨询(立享5折)
扫码关注医生, 得19.5元咨询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