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该条问诊记录已由春雨医生整理收起总结
问题描述:

您好。我女儿现在7岁,身高115cm体重18kg。从2月26开始每天下午到第二天早上发烧37.5,无感冒症状,当时去医院化验,结果如图一,医生说怀疑是病毒性感冒,我们吃了五天的奥司他韦、抗感颗粒和氨酚麻美,孩子每天发烧时的峰高从37.5慢慢到38后来又到了39。3月2日,由于发烧没有改善,白细胞我们在我市人民医院住院。由于她年前因为单核细胞综合症住过院,所以这次住院又复查了一部分这个eb病毒。住院后孩子每天输的液体是头孢脞乌和vc,口服利可君片。住院后每晚发烧峰高从39又慢慢降回了37.8,3月4号孩子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变成了1.95,这边医生建议输丙球并让我们做腰穿。我们现在很担心,孩子像是血液病吗?还是年前的单核细胞综合症卷土重来了?(女,7岁)

分析及建议:

可能疾病:病毒感染(流感可能性大) 意见详情:1.病毒感染可能性大,特别是流感病毒感染。 2.可以再做一次咽拭子标本流感病毒快速测定。 3.体温已经下降,奥司他韦,完成5天疗程后无需延长。 4.其余不需要吃任何药物。

用户
患者

您好。我女儿现在7岁,身高115cm体重18kg。从2月26开始每天下午到第二天早上发烧37.5,无感冒症状,当时去医院化验,结果如图一,医生说怀疑是病毒性感冒,我们吃了五天的奥司他韦、抗感颗粒和氨酚麻美,孩子每天发烧时的峰高从37.5慢慢到38后来又到了39。3月2日,由于发烧没有改善,白细胞我们在我市人民医院住院。由于她年前因为单核细胞综合症住过院,所以这次住院又复查了一部分这个eb病毒。住院后孩子每天输的液体是头孢脞乌和vc,口服利可君片。住院后每晚发烧峰高从39又慢慢降回了37.8,3月4号孩子复查血常规,白细胞变成了1.95,这边医生建议输丙球并让我们做腰穿。我们现在很担心,孩子像是血液病吗?还是年前的单核细胞综合症卷土重来了?(女,7岁)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叶盛医生

用户
患者

语音文件已过期,无法显示该消息

用户
患者

语音文件已过期,无法显示该消息

叶盛医生

抱歉久等。 门诊还没结束,不过现在病人少起来了,我先回答一下您。 1.从前面的推断,流感的可能性就比较大,再加上孩子的父亲和哥哥,都明确诊断有流感,那么,这次流感的可能性就更大了。流感检测有很大可能的假阴性率,检测阴性不能排除流感。 2.奥司他韦吃足5天。 3.不知道,昨晚和今天的发热情况怎么样?如果体温在逐渐好转的话,接下来只要观察就可以了,无需任何其他用药。如果体温还没有好的话,建议延长奥司他韦口服时间。 4.无需使用丙种球蛋白。 5.是否需要腰椎穿刺,则需要面诊医生综合考虑孩子是否有流感并发的脑炎。我个人建议先做头颅核磁共振,再决定是否做腰椎穿刺。 6.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也就是EB病毒感染,这个疾病,无需任何药物治疗,并不需要因为诊断的这个疾病而使用阿昔洛韦或更昔洛韦抗病毒。因为现在的证据认为,是否使用这样的抗病毒药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小朋友的疾病进程没有任何帮助。这是一个自愈性的疾病。这一次并不像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卷土重来,退一步讲,就算是这个疾病再有发作,也不推荐使用特殊药物。

叶盛医生

科学而合理地处理发热非常重要。发热的处理已经有很大的进展和变化,不少基层医生也许知识都还没有更新。我写了一篇发热科普文章,也许会帮助您更科学地护理孩子。建议主要家庭成员都抽空阅读一下这篇科普,以便于家庭内部统一认识: 《孩子发热怎么办》 孩子发热往往持续数天,很重要的一点是合理地使用退热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全球儿童推荐的退热药只有两种: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百服咛等商品名)和布洛芬(美林等那我在这里好好的,再见吧A商品名)。原则上首选口服而不是塞肛,只有不耐受口服比如呕吐明显才考虑使用塞肛。如不得已选用了肛门栓剂,也请只选择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这两种药物。间隔4小时以上可以重复使用退热药。和之前不同,目前的新理念是不常规推荐两种退热药交错使用,尽量单药使用。 发热的处理还有两个重大的新进展:第一,不再是看体温数据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而是根据小朋友的舒适度。退热药物不会缩短原发疾病时间,但会增加生病期间孩子的舒适度。如果孩子没有觉得特别不适,即使体温超过了38.5,甚至超过了39度也可以不使用退热药。如果孩子觉得很不舒服,即便体温没到38.5,也可以使用退热药。生活中的一个特例就是在孩子熟睡时家长发现孩子体温窜高超过39度:这时只要孩子安睡,是不值得把孩子叫醒强行给药的。连续的睡眠对孩子利益更大。第二个进展是否定了物理降温的作用,物理降温(温水搽浴、洗温水澡和额头用降温贴之类冷敷产品)在大多数时间只会增加孩子怕冷等不适感,也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休息。所以再也不要刻意去给孩子物理降温了。 此外,各种国内国际指南都明确不推荐使用安乃近(俗称“退烧针”)、阿司匹林和尼美舒利等其他退热药,更不主张用激素(地塞米松、甲泼松龙等)退热。一些中药制剂,虽然在药名上有时会有“退热”字样(如小儿柴桂退热颗粒等等),但不是直接的退热药,更不是“低温时用的药”,我个人都不推荐使用。药物还是越少对孩子越安全。如果因为细菌感染在医生指导下输液了,挂的盐水大多是抗生素,在细菌感染情况下起的上“杀菌”的作用,没有直接退热效果,所以即使在输液,也请视体温情况以及孩子的舒适情况正确使用退热药。 对热性惊厥的小朋友,现在已经有证据证实,退烧药用的是否积极对后面的抽搐预防没有任何作用,所以只要正常使用退热药就可以,而不是38度就积极的吃。 小结 一,全球范围只推荐两种药物:对乙酰氨基本分和布洛芬。 二,首选口服而不是塞肛。 三,首选单药使用,而再也不是首选交替用药。 四,根据孩子舒适度而不是根据孩子体温数据来决定是否使用退热药物。 五,物理降温方法已经不再推荐使用。 六,不推荐使用“退烧针”、激素和中成药来退热。 七,退热药的积极使用,不会预防下一次抽搐。 

扫码查看完整对话内容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咨询时间: 2019-03-05
有帮助
没帮助
叶盛
叶盛  小儿科 主任医师 已认证
百强医院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立即咨询
扫码关注医生, 方便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