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用户头像
患者

舒医生您好。我两年前因肾结石做腹部CT,显示升结肠盲肠部位有一个憩室,此前并未有症状。一年半前做过胃镜肠镜,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约2mm溃疡,肠道除憩室外无其他异常,混合痔。今年10月中旬第一次出现右下腹急性疼痛,按压和反跳都有,深呼吸时和走路时疼痛加重,且痛感向左侧对称部位放射,腹部中央也感疼痛,一开始以为是阑尾炎症,CT后确诊为盲肠憩室炎。口服抗生素三天无效后输液治疗,奥硝唑和依替米星,五天后好转,但病灶周边始终有非疼痛感的不适。相隔约一周再次出现疼痛,类似之前,但程度较轻,再次输液七天后好转,无痛感。外科医生建议,如再次出现急性症状,可考虑腹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憩室,及阑尾。一个月前,我因痔疮便血,不敢排便,有两三天时间排便很少,在肛肠医院查血常规,白细胞12,略高,估计是憩室炎没好利索,但无明显不适。半个月前,再查血常规,白细胞10.3,右侧腹部出现轻微疼痛,侧躺和倚坐时稍明显,按压能感觉到微微疼痛,右肋下有针刺样痛,右侧腹股沟上面也有轻微牵拉痛,但都是可忍受的范围,不影响生活,但有些影响睡眠。口服头孢克污四天,效果不佳,服左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六天,稍有缓解。(男,39岁)
这段时间因为痔疮和憩室炎一直比较焦虑,睡眠也不实,早醒,已服苯二氮卓类药物助眠两周有余。2019年5月开始,我因焦虑症断断续续服劳拉西泮,来士普和伏硫西汀,但每次服药周期到三四个月,就会出现不宁腿综合征,停药后三个月不宁腿消失,再服再现。因此医生综合评估后,我在2020年8月停掉了所有精神类药物,在10月憩室炎发作之前,一直感觉很好,没有出现焦虑。但最近半个月,这种焦虑因为痔疮和憩室炎又有抬头趋势,神内医生建议暂不服药,先调节睡眠即可。 最近一周,偶尔还会感觉憩室炎及周边位置有前述轻度不适,觉得还是检查评估一下,前几天做血常规,白细胞10.1,略高,中性粒细胞也略高,但C反应蛋白正常。CT提示,腹腔依然有炎症。检查后我吃了三天双歧杆菌,腹部疼痛不适几乎感觉不到了,没有明显症状,只是排便次数较前增多,每天三次左右,无腹泻,也很通畅,略稀。 我会把CT报告单附上。
想请教您一些问题: 1、这种短期内始终存在的不适感,是第一次急性炎症发作遗留的慢性炎症,还是继发有新的炎症,抑或是憩室炎后的IBS?因为即使在发病部位不疼痛的时候,依然感觉周边部位有酸胀不适。2、CT结果请您帮我解读一下,目前看是否有渗出或脓肿?如果目前没有明显症状,需要口服或静脉抗生素治疗,还是清淡饮食,等它慢慢吸收,等有了急性症状再由外科介入?3、除憩室位置外,周边如侧腹部肋下的针刺样不适,右下腹接近盆腔位置的牵拉样不适,都是炎症导致的,还是说跟焦虑情绪有一定关系?4、目前腹腔的情况,是否会自己吸收痊愈,需要用药吗,我知道不是严重的情况,这几天也几乎没有症状和不适,但还是会感觉焦虑。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舒慧君医生

您好!您能把最近的这次CT片子拍的清晰一点儿发给我吗?另外,您最开始诊断为憩室炎的CT片子和报告能也发给我看看吗?

用户头像
患者

去年10月第一次是在急诊,拍完后外科医生直接在电脑上看的,我并没有取片子。第二次也就是前几天,有四张胶片,我发给您看看。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舒慧君医生

其实有前后对比更好的。更能看到病变的变化趋势。结肠镜报告能发给我看看吗?

舒慧君医生

抗生素已经停用多长时间了?

用户头像
患者

嗯,第一次确实比较急,医生看完就直接安排治疗了,我也没取报告和片子,但最近一段时间的疼痛和不适跟那时比,已经降低太多了,很轻微,患部用力按压会有些疼痛和反跳痛,不重,肋部针刺感基本没有了,右腹股沟周围偶有酸胀。但我最近焦虑发作,全身都有不适,尤其是腰背腹部肌肉紧张,可能也不一定是回盲部炎症的原因。抗生素停用已有四天。我找一下结肠镜报告,稍等。

舒慧君医生

您右肋下有刺痛症状,最近是否复查过胃镜?是否检查和治疗过幽门螺杆菌感染?

舒慧君医生

把胃镜结果也找到一起发给我吧。

用户头像
患者

舒医生,我找到了去年10月的急诊CT片子和报告,我原来取了,我忘了。这就发给您。同时还有2019年2月底的胃肠镜和肛门镜报告。最近并没有复查过胃镜,一年前体检检查过幽门,并无感染。刺痛那个位置我能肯定不是胃,是在右侧,与肚脐的连线刚好与地面平行的那个位置。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用户头像
患者

图片因隐私问题无法显示

舒慧君医生

这次结肠镜检查看到的升结肠憩室很小,通常不会出现很严重的憩室炎。也可能还有其他憩室在结肠镜检查时没看到。

舒慧君医生

用户头像
患者

嗯,我也了解过一些信息,憩室炎分为四个等级,其实即使在我第一次急性发作的时候,疼痛感也并没有那么强烈,只是比较影响活动,经抗炎治疗后,遗留的腹部不适,也不是很明显,但肯定是有。之所以咨询您,是这次看到还有炎症,血项也显示稍高,因此有些焦虑。我这两年的焦虑诱因基本都是自身健康,出现一些问题,就会不停去关注,不停去手机查,不停去医院。想问您的问题:1、根据这次的CT来看,炎症不是很厉害是吗,是上次遗留的一些症状,并非新发炎症是吗?那我现阶段需要吃什么药吗,还是等它自然吸收?2、之前所说的右侧腹部针刺感和腹股沟上面的牵拉酸胀,这几天已经很不明显,但偶尔还是会感觉到,可能是我过于焦虑,身体比较敏感的原因吗?焦虑会影响到这个炎症的吸收和恢复吗?3、上次急性发作时,为什么左腹对称部位也会疼痛,但按压并无痛感。4、我吃了三天双歧杆菌,排便次数变多,今天不太成形,还要继续吃吗,双歧杆菌对肠道炎症恢复是否有帮助呢?5、我的焦虑情绪和躯体反应(头晕,肌肉紧张,睡眠障碍)是否跟肠道疾病有关,除了通过冥想,运动等方式改善焦虑之外,在肠道方面有什么可以做的呢?谢谢您。

舒慧君医生

舒慧君医生

舒慧君医生

舒慧君医生

舒慧君医生

用户头像
患者

谢谢您的解答,CT结果这方面我不再纠结了。虽然还有些轻微症状,但不痛不发烧,我就再观察一阵。我的其他问题还得麻烦您解惑。另,我的胃肠状况目前看怎么样,有些东西还是尽量不要吃是吧,胃部吧,情绪紧张或空腹时,有时确有抖动啊,极轻微刺痛,反酸,打嗝之类的。在平日的排便,性状也不太规律,时干时稀。但胃肠几乎不会有明显疼痛出现。

舒慧君医生

腹腔的一次感染、或者一次手术都会导致局部有些残存的炎症,这些残存的炎症需要慢慢吸收。

舒慧君医生

您现在存在的这些不适感,很大程度上跟您的焦虑症有关系。

舒慧君医生

双歧杆菌这类的益生菌有助于调节肠道功能,可以继续服用。

舒慧君医生

焦虑症可以导致很多症状,尤其是胃肠方面的症状,比如腹痛、腹胀、腹泻、便秘等等。

1元咨询心理医生,立即查看  >>
舒慧君医生

在急性结肠憩室炎的恢复期,主要的注意事项就是保持排便通畅。

用户头像
患者

语音文件已过期,无法显示该消息

用户头像
患者

语音文件已过期,无法显示该消息

用户头像
患者

语音文件已过期,无法显示该消息

用户头像
患者

语音文件已过期,无法显示该消息

用户头像
患者

语音文件已过期,无法显示该消息

用户头像
患者

语音文件已过期,无法显示该消息

用户头像
患者

语音文件已过期,无法显示该消息

舒慧君医生

结肠镜检查通常如果一次检查结果没问题可以管3-5年,所以您可以暂时不用复查结肠镜。至于胃镜要不要复查,主要看有无胃部症状,如果您有明显胃部不适的症状,如反酸、烧心、餐后上腹胀、上腹痛等症状,可去复查一次胃镜。

舒慧君医生

针对反酸,烧心、餐后上腹胀症状,可以按需服药(有症状时服药几天)。

舒慧君医生

当然,对于返流性食管炎患者来说,饮食和生活方式的调理是非常重要的。

舒慧君医生

胃食管返流病很难治愈,饮食和生活上的调理是维持症状好转的最根本、最重要的因素。 饮食方面,必须注意少食多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避免过烫食物,避免进食生冷、辛辣刺激性食物。另外,对您自己来说,可能会诱发反酸症状的食物,应尽可能的避免。比如有些人一吃甜食就反酸。 生活方式方面,餐后要避免立即平卧,餐后要适当活动(比如散步至少半小时),睡前2小时之内不要进餐。晚上可以考虑高枕卧位。

舒慧君医生

急性结肠憩室炎首选保守治疗(抗感染),通常不需要手术。

舒慧君医生

也像您说的一样,通常不会频繁发作。

舒慧君医生

我们在做结肠镜检查时,经常会看到结肠憩室内有粪块嵌塞,通常都能自己排出来。

舒慧君医生

保持排便通畅是预防憩室炎和出血最重要的措施。

舒慧君医生

食物不耐受的检查没必要。结果不太准确,实用性不强。

用户头像
患者

好的。我之前看的医生说,虽然血项显示稍高,偶尔也会有不明显的隐痛,但暂时不需要再吃抗生素。我这几天没有特别明显的患处不适,偶尔会感到有些轻微隐痛,您看我需要吃什么药吗目前?谢谢。

舒慧君医生

就服用益生菌吧。

舒慧君医生

抗生素也不能一直服用。

用户头像
患者

谢谢您的帮助

舒慧君医生

不客气😊😊

提示:疾病因人而异,他人的咨询记录仅供参考,擅自治疗存在风险。


咨询时间: 2021-01-13
有帮助
没帮助
该条问诊记录已由春雨医生整理点击查看总结
舒慧君
舒慧君  消化内科 副主任医师 已认证
百强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立即咨询
扫码关注医生, 方便随时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