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创建于1910年,1993年成为卫生部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2年受上级委托管理上海市皮肤病医院。实际开放床位1860张,2013年门急诊人次237.95万、出院人次6.66万、手术人次5.25万。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个,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临床医学中心2个,上海市创伤急救中心1个,上海市护理质控中心1个,上海市骨肿瘤研究所1个,上海市脑卒中防治中心(北区)1个,葛均波院士工作室,合作共建国家教育部“心律失常分子遗传重点实验室”。
现有在职职工26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322名,医生队伍中博士生比例25.6%、研究生比例64.02%。拥有硕士点16个、博士点10个,硕士生导师113名、博士生导师66名。
近五年共获得国家863、973、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级课题项目240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上海市科学技术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成果奖,上海医学科技奖等奖项23项。自1996以来,医院连续八届获“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曾获全国优质服务“百佳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7年社会满意度调查名列全市前茅。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医院引进与培养了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显著专业特色和学术地位的学科带头人,形成一批优势学科,如:复杂性骨肿瘤手术治疗,脊柱疾病微创手术;冠心病和房颤介入治疗;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复杂性玻璃体手术和综合治疗,角膜移植术,白内障摘除术,眼眶病与眼整形治疗;炎症性肠病的诊治,消化道肿瘤早期诊断与微创治疗;中医活血化瘀抗衰老研究;护理流程优化设计及专科护理建设;泌尿系疾病微创治疗;脑部肿瘤的外科手术,脑血管疾病的微创治疗;糖尿病强化治疗及甲状腺疾病的诊治;口腔修复、口腔正畸及种植牙技术;呼吸系疾病的介入诊断治疗;急危重症疾病一体化治疗及妇科肿瘤微创治疗等。
医院拥有医疗设备等固定资产六亿余元,设备精良、流程科学,检验科通过国际ISO15189等质量体系论证,13个专业取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资格,11个专业取得上海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7专业取得个上海市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资格,全院实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
百年沧桑铸品牌,春秋走笔谱华章。全院职工将藉百年之力,承大爱之魂,秉承“同舟共济、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医院精神,坚守医泽申城、济世人间之心,怀揣普济众生之仁心妙术,在漫漫的医学征程中,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为把十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精品化、综合化医疗中心而不懈努力。
行车路线 :
交通路线:地铁一号线延长路站、40路、46路、107路、210路、232路、253路、518路、722路、741路、876路、858路、937路、959路等
电话 :
,021-66300588(总机),021-66303643(服务台咨询热线)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骨科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骨科专业之一。起先主要开展脊柱结核、创伤等手术。最早的关节镜手术开展开始于80年代,当时主要为膝关节镜,也没有独立的关节镜亚学科,其后的一段时间关节镜的发展较缓。2010年6月从上海中山医院引进了程飚教授后,十院开始细分骨科关节镜亚学科,正式成立了关节镜中心、运动医学科,程飚教授任关节镜中心及运动医学科主任。目前拥有独立的运动医学科病区及专业的关节镜手术室,关节镜年手术量达1500余台。
自2010年关节镜、运动医学科成立以来,逐渐开展膝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交叉韧带重建,肩关节镜下的巨大肩袖撕裂修补、盂唇撕裂修补等关节镜微创手术,还开展了半月板移植,难治性髌骨脱位、习惯性肩关节脱位等疑难手术,在上海市最先开展关节镜下臀肌挛缩松解术。拥有专业的关节镜、运动医学的医生及护士团队,精湛的手术技术、专业的康复训练使得现如今上海第十人员医院骨科关节镜、运动医学科正稳步向前发展。并努力以把自身打造成技术更加精进、教学更加全面、服务更加到位的学科奋斗。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关节镜外科成立于2010年。自建科以来,在程飚教授带领下,逐渐行成了以各种复杂运动伤诊治为主的优势特色学科,学科以肩膝关节为主,相继开展了髋,踝,肘,腕等各部位关节镜下微创手术,手术类型包括肩关节不稳定,肩袖撕裂等各种肩关节镜下手术,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及多发韧带损伤重建,各类型半月板成型及缝合,镜下关节清理及软骨移植等,其中同种异体膝关节半月板移植和肩关节脱位岗下肌腱固定术在上海属首例。臀肌挛缩的关节镜手术治疗在上海和华东地区遥遥领先,其他各类运动医学疾患治疗理念与手术技术均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年手术量达1500余台。
为普及推广运动医学与关节镜等微创技术在全国的应用,作为Linvetec、Smithnephew等国际关节镜公司的客户技术培训基地,该科自2011年起已成功举办3届同济十院关节镜外科论坛(关节镜与运动医学手术操作学习班)。每届学习班均邀请运动医学、关节镜领域专家授课,并由程飚教授亲自实体示范各类关节镜手术的操作技术。以教授膝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肩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等各类微创手术,共指导、培养学员800余人。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中医科,前身为上海铁路中心医院中医科。在学科带头人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的带领下,于1992年成为铁道部中医技术中心,并被评为铁道部重点学科。1998年被评为上海市综合性医院示范性中医科。2002年被上海市卫生局授予中医心脑血管病临床医学中心。是同济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点,上海中医药大学实习基地。
目前科室共49人,医生23名,护士26名,其中正高职称3名,副高职称9名,其中硕士导师3名,博士3名,硕士8名,专家门诊15个。本学科强化中医特色,努力营造“爱中医、学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根据学术带头人颜德馨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以气血学说为指导思想,逐步形成了中医药防治心脑血管病的一系列方案。对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脑梗塞、老年性痴呆分别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观察,逐步掌握了发病的机理和有效的治疗方案,并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诊疗常规。
优势特色:中医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稳定冠脉斑块、冠脉术后再狭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管性痴呆精神行为障碍,以及心脑血管病康复等。专科水平由宏观向纵深发展,历年来承担“十一五”、“973”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十项余。另外在脾胃病、中医外科、针灸推拿领域也有明显的特色。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创建于1958年,同年十院作为上海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成立了皮肤性病学教研室,皮肤性病科正式创建,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童冠教授调入十院负责组建皮肤性病科,在他的带领下,皮肤性病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丁明伟、黄钺、崔芝年等教授为皮肤性病科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那时起,十院皮肤性病科开始承担皮肤性病学医、教、研等各项工作,科室在皮肤真菌学、皮肤病理学、皮肤外科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工作。1963年后何桂兰教授、陈德利教授、林璋明教授相继进入十院皮肤科,为科室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在他们的带领下,皮肤性病科蓬勃发展,在免疫性皮肤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光化学疗法和中草药治疗银屑病、氮芥酒精治疗白癜风等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同时也开展了皮肤美容治疗、同位素敷贴及超声波治疗各种皮肤病。可以说皮肤性病科在近50年的发展历程中,许多老前辈做出了大量的贡献,使科室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皮肤性病科领域享有较高的声誉。
近几年来,皮肤性病科在以史玉玲主任为代表的新生力量的努力下,在医疗、教学、科研等方面全面发展,皮肤科在不断的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同济大学硕士学位授权点学科,皮肤科目前有医务人员10名,其中8名医生,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一名,担任上海市激光质控专家组成员,上海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银屑病学组组员等学术任职。科室不断开展一些新技术新项目,如微晶磨疤术,微晶换肤术,激光美容治疗,光子嫩肤美容治疗,激光脱毛,光子治疗痤疮、毛细血管扩张,光动力治疗、半导体激光理疗,NB-UVB紫外线光疗,斑贴试验以及各种皮肤美容治疗等。
皮肤性病科承担和完成了大量的临床医疗工作,皮肤科除治疗各种常见过敏性、感染性(包括各种病毒、细菌、真菌感染等)、自身免疫性、肿瘤性等皮肤疾病外,还开设了银屑病、痤疮和色素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疤痕、脱发、白癜风等专病门诊,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银屑病以及激光美容方面特色突出,同时在性传播性疾病的研究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获得了广大患者和社会的认可。目前有独立的手术室、激光光子治疗室、755nm激光治疗室、半导体激光室、二氧化碳激光室、美容室、紫外光疗室、换药室、真菌室、男女性病诊室等,开展了紫外线光疗(NB-UVB)治疗银屑病、玫瑰糠疹、异位性皮炎等;CO2激光治疗仪治疗各种病毒性新生物型皮肤病、黑素细胞痣、皮肤肿瘤及各种肉芽肿性皮肤病;微晶磨疤仪治疗各种凹陷性疤痕和增生性疤痕;微晶换肤仪治疗痤疮和皮肤美容;激光光子嫩肤、祛斑、脱毛以及治疗痤疮和毛细血管扩张、半导体激光仪治疗带状疱疹、皮肤溃疡、丹毒、斑秃、酒糟鼻等;负离子喷雾治疗急性接触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化妆品皮炎;手术治疗皮肤的良恶性肿瘤以及皮肤活检;光动力治疗尖锐湿疣、痤疮、皮肤肿瘤;冷冻、刮疣术;斑贴试验以及一些小的治疗项目等。目前每年诊次近6万人,尽管较多的门诊患者,科室一直把提高病人满意度做为科室日常工作的重点,尽量做到零投诉,把病人的不满意在第一时间化解掉,皮肤科病人的满意率一直在较高的水平,科室多次获得十院“示范窗口”的称号。
皮肤科多年来一直承担同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口腔医学专业本科以及成人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培养多名进修医生,积极选派青年医师参加同济大学和临床医学一系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多次获得一、二等奖。近年来皮肤性病学教研室非常重视教研室内部的建设,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给青年教师更多的机会到教学第一线去锻炼,同时选送青年医师到华山医院及上海市皮肤性病医院进修,提高青年医师的业务水平和理论水平,全面提升十院皮肤科的整体医疗水平。并积极贯彻十院的“人才立院、科教兴院”的方针,积极鼓励在职学位的攻读,目前科室在职攻读博士学位一人,在职攻读硕士学位一人。在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科室涌现了一批优秀的青年医师,在科室的各项工作中独挡一面,发挥了骨干作用,其中一人入选医院后备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一人入选同济大学青年人才培养计划,科室的青年医师还获得了“同济大学三八红旗手”,院“优秀青年”等荣誉。
在科研方面,在全科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5年来,科室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2部,立项上海市科委课题一项,同济大学课题一项,并参与了多项课题的申报,部分人员也参加了多项课题的研究工作,逐渐的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皮肤科是一个成长中的学科,会继续弘扬科室老一辈教授的良好传统,勇于创新、团结一致、不断开拓进取,做大做强自己的学科特色,以人才的培养为根本,为把十院皮肤性病科建设成国内一流的现代化专业学科而努力奋斗。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肿瘤放射治疗科是国内成立较早的放疗科室之一。五十年代即拥有深部 X线治疗机、钴60治疗机开展放射治疗技术,五十载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肿瘤放射治疗临床工作经验。学科目前有医技人员14人,其中医师6人,物理师2人,技师6人;博士学位和硕导1名,高级职称4名,上海医学会放射治疗专科分会委员1人。
目前放疗科装备了一系列国际先进的进口放疗设备:最先进的医科达Synergy Vmat 直线加速器、核通 Simulix_Evolution平板模拟定位机、大孔径CT模拟机、飞利浦Pinnacl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美国 SUN NUCLEAR 公司Arccheck剂量分布图检测仪和Map check2平板型探测器矩阵剂量分布图检测仪、德国PTW UNIDOS-E剂量测量系统。可以进行各系统肿瘤的常规放疗和三维适形放疗、IMRT调强放射治疗、VMAT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IGRT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等以精确定位,精确设计和精确实施为代表的精确放疗新技术。
学科以肿瘤放疗和综合治疗为主攻方向。依托综合性大医院的优势,走肿瘤综合治疗之路,与临床各科室密切配合,对肺癌、食道癌、乳腺癌、鼻咽癌、脑瘤、直肠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妇科肿瘤、骨肿瘤等的放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与相关科室密切配合,积极开展术前放疗、术后放疗、根治性放疗、姑息性放疗和介入与放疗、放疗与热疗、同期放化疗等综合治疗技术。学科近年承担局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市科委课题1项,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
视觉复明临床医学中心是同济大学硕士、博士点,由角膜白内障科、青光眼科、眼底病科、眼眶病与整形科、视光学科和眼科研究所组成。目前共有医务人员42名,其中医生22名,硕士、博士11名,教授、副教授 11名,硕导、博导5名。中心多位专家担任各类医学期刊审稿专家、国家自然科学资金评审专家、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专家、上海市医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科委评审专家、美国ARVO、AAO会员等。
十院眼科创建在50年代,至今走过60载。60~80年代以郑一仁教授领衔的眼科在人工角膜和人工晶状体研究上国内首开先河。人工角膜国内首例应用于临床。
作为医院龙头学科,进入21世纪后,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科室规划和人才引进,实现了以临床中心和研究所相互渗透和交叉的发展模式。目前是上海市临床视觉复明中心,同济大学眼科临床医学中心。以精湛的技术和广泛的美誉矗立成为临床、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眼科。
学科下属5个亚专科,分别是眼底病专科、角膜白内障专科、眼外伤整形专科、屈光诊治专科和视光学部。疾病诊治范围覆盖90% 以上。在最重要的三种致盲性眼病:角膜、白内障和眼底病领域占据明显的资源优势和地位。
科室有医生及医疗辅助人员32名。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8名。具有博、硕士学位人员23名。
年门急诊量13万人次,III级以上手术量6300例,外眼及其它手术1300例。独立手术室5间。学科装备有先进诊疗设备。
作为最早的同济大学医学院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目前研究生导师7名。每年招收硕博士研究生8~10名,基地培训生7~10名。
学科是同济大学附属医院。以及南京大学、苏州大学和南昌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2009年成为上海市住院医生培训基地。2013年顺利通过上海市视觉复明中心评审。目前承担13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和9项上海市课题。2013年和2014年分获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自然科技三等奖。
儿科具有悠久的历史,自1945年由我国著名儿科专家宋名通教授创建科室以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不断发展壮大,曾经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自1959年至1987年曾多次获得铁道部、上海市及上海铁路局先进集体和“三八红旗集体”的称号。曾有两项课题获得轻工业部科技成果奖。多次举办全路儿科医师学习班及急救学习班,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目前,儿科共有床位19张,在职医护人员2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6人,研究生4人,谷丽主任医师任儿科主任。
儿科病区设备齐全,为住院病儿家长提供24小时免费陪护。新生儿专科设备先进并配备有高素质的医护人员确保了新生儿疾病的有效救治。儿科门急诊提供全年每天24小时全天候服务(包括双休日、国定假日)。
儿科现有床位19张,包括新生儿室和普通儿科,有家庭化病房和陪护病房。收治病种广泛,涉及新生儿、呼吸、消化、心血管、泌尿、血液、内分泌及营养、保健等儿科多系统疾病。开设哮喘门诊、生长发育指导门诊、 42 天婴儿体检门诊、婴儿抚触、健康咨询门诊,同时可进行雾化吸入治疗、过敏原检测,智力测查,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满足新生儿各种疾病住院治疗。
儿科病房医疗工作由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多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及护士长共同承担,门急诊医师均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资格,对各种疾病的诊治已形成了一系列正规的治疗方案,确保了医护工作的质量,特别在新生儿疾病、小儿哮喘、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治及儿童保健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沪北地区儿科同行中处于领军地位。
1、儿童心理:拥有一支集儿童心理疾病的检测、诊断和治疗的专业医疗技术队伍。开展儿童智力测试,结合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和家庭治疗等先进方法,科学诊治儿童各类心理疾病,如:学习困难、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和行为异常等。
2、小儿神经:由临床经验丰富的谷丽主任医师坐诊,对小儿癫痫病,儿童多动症,儿童抽动症,学习困难进行诊治,对小儿癫痫的诊断及治疗有独到特色。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脑病患儿通过早期干预治疗,大大降低了后遗症,提高了生活质量。
3、儿童哮喘: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中华医学会推荐的GINA方案,系统诊治儿童哮喘病和预防哮喘发作,疗效显著。同时通过开展多种常见过敏原的检测,进一步提高儿童哮喘的防治疗效。
4、儿童泌尿系统疾病:以医院的全套仪器设备和化验项目为基础,开展各种儿童泌尿系统疾病的科学诊治。
5、儿童保健门诊:提供新生儿、婴幼儿和各年龄段儿童的健康访视、体格检查生长发育指导、 42 天婴儿体检、婴儿抚触、和保健咨询服务。
儿科先进设备:
除了全院共享的医疗设备及检验项目,儿科还拥有新生儿黄疸治疗仪,早产婴儿培养箱,微量胆红素检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多动症诊断检测仪等先进的专科设备,门诊新增添了氧启动雾化吸入等设备,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了有利的物质保障。
科教工作:
多年来儿科承担着同济大学教学任务,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学队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医学毕业生,曾获得优秀教学先进集体的称号,完成同济大学教改课题二项。
临床营养科的前身为营养室,于1952年由黄嘉种同志任营养师并筹建医院营养室,成为专门配合临床需要提供营养治疗及各种特殊治疗饮食的独立科室。随着医院业务的发展,历经六十年营养科亦得到飞速发展。科室严格实施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对科室内部进行改建,作了合理的分工和布局,目前设有营养师组、厨师组、配膳员组。
目前共有营养师7名,科室开展的主要项目:1、门诊咨询;2、临床会诊;3、营养查房、营养宣教;4、营养病例的书写;5、实习生、进修生带教。临床营养科开设的营养门诊主要针对糖尿病、肥胖症、痛风症、各类肾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外科手术等各种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肿瘤放化疗病人进行营养治疗。同时提供针对婴幼儿、孕妇、产妇、老年人群、各种原因造成的卧床或管饲患者等特殊年龄及生理状态的个体提供饮食调控方案。营养门诊将致力于通过平衡膳食、合理营养的手段、以辅助治疗或预防相关疾病。
科室日常工作也由手工操作转向计算机技术应用,利用计算机建立食物营养数据库,进行治疗饮食配置、普食统计等工作。科室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严格进行规范化、标准化操作。工作宗旨是保证治疗、满足临床、服务病人、提高质量。
配膳员组统一着装、配备现代化保温餐车,严格执行“三查五对”(即发餐前、中、后查,对科室、姓名、床号、品种、数量);同时保证按单、按时、按量发放病人饮食,热情周到为病人服务。
科室在科主任带领下,全体人员齐心努力,在医院三甲复审、上海市质控检查、医院满意度调查、万人问卷等各项检查中名列前茅。
整形美容科是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特色专科,同济大学硕士学位授予点,硕士生导师1名。该科室拥有主任医师1位、副主任医师2位,主治医师2名,其中博士2名、硕士3名,有一支高素质的护理队伍。目前整形美容科主任由叶信海教授担任。
整形美容科医疗特色
整形美容科能解决各种整形美容外科领域的疑难修复手术,如颅面先天性畸形修复、颅面外伤后畸形修复、颅面感染后畸形修复、烧伤后疤痕整形、器官缺损再造、激光治疗皮肤顽疾及各种美容手术。擅长整形领域如颅骨缺损修复、眼眶及眶周骨折修复、面裂修复、颌骨畸形修复、耳鼻口器官再造、眼睑缺损修复、眼及眶部肿瘤去除加修复、泪道再通、耳廓畸形修复、外鼻畸形修复、唇腭裂修复、各种疤痕改形;美容外科领域如双眼皮、除眼袋、隆鼻、小颏矫正、面部轮廓美容、除皱、隆乳、吸脂、生殖器官美容术、皮肤激光美容、微创注射美容。对显微外科、手外科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此外,内窥镜在美容外科手术中应用,独创性将微创整形美容带入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如微创去除下颌角、微创隆胸、微创除皱、微创面部肿块去除,同时还开展了内窥镜在眼眶领域应用如鼻泪道再通、眼眶骨折的诊疗、眼眶减压、视神经管减压等。
整形美容科目前已经开展的新技术和新项目有:
眼眶骨折修复。
面部轮廓改形。
微创注射美容。
内窥镜辅助微创美容术。
内窥镜泪道再通术。
内窥镜眶减压术。
各种创新性美容手术
先进设备
德国蛇牌微动力电锯系统、德国蛇牌颌面器械、德国HEINE LED液晶头灯、德国及美国微型钛钉钛板及美国最新人工骨(Medpor)、德国卡尔史托斯内窥镜系统(Karl Storz)
科教工作
整形美容科拥有一个优秀的科研和教学团队,担任同济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系、口腔医学院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整形眼眶病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创口创伤愈合机制、组织工程眼表重建、眼眶及眶周骨折修复、眼部肿瘤术后修复、内窥镜在眼眶术中应用、内窥镜在微创美容术中应用。目前承担市厅局等科研项目,在上述研究领域发表有50余篇学术论文。多次在国际颅面外科、国际眼科、北美整形外科、北美眼科、亚太颅面外科、国际美容外科学术大会以及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眼科学术大会上口头发言和学术交流,在国内外有很高的学术影响力。目前经常与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台湾以及国内著名高校和医疗单位开展科研合作和学术交流。
上海第十人民医院精神科成立于1950年,以门诊形式开展诊疗工作,由专职精神心理科医师主持,持续发展至今,是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历史最悠久的精神病专科之一。1960年至1990年学科在著名精神病学家吴文源教授带领下开展各项医、教、研工作,1980年开展心理咨询门诊工作。
1990年精神科门诊并入院本部(延长路),医院医疗服务全面开放后,精神科和心理门诊业务发展迅速。曾创立第一个心理咨询电子邮箱,在此基础上设立了专业精神心理网站“现代医生网”, 开展患者心理健康教育,获得了2001年上海铁路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门诊量、会诊量在上海市综合医院中名列前茅,求询求治者来自全球各地。
心身疾病科医疗特色
周一至周六均有特色门诊,如“顽固性失眠,焦虑抑郁障碍,性心理问题,器质性精神障碍,记忆障碍,躯体形式障碍”等,均由资深专家主持。
心身疾病科科教工作
长期以来承担同济大学医学本科生、专科生实习带教任务,同时承担《精神医学》和《医学心理学》两门学科的授课任务。
可咨询
服务人次 34
好评率(90.0%)
擅长:胃肠道肿瘤、早期胃癌、直肠肿瘤、胃病、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胆道疾病、胆总管结石、消化道紊乱、消化道早期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
好评率(--%)
擅长:乙型肝炎、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脂肪肝、慢性乙肝、自身免疫性肝病、肝功能衰竭、甲型肝炎、戊肝、自身免疫性肝炎、肝腹水、急慢性肝炎、慢性肝病、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药物性肝病、重症肝炎、慢性肝炎、慢性丙型肝炎、肺部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呼吸道感染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心内科,心内失常
服务人次 1
好评率(--%)
擅长: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肌病、高脂血症
服务人次 2715
好评率(90.0%)
擅长:胰腺疾病、急性胰腺炎、胃病、胃炎、慢性胃炎、肠疾病、便秘、肝病、乙肝、腹泻病
查看更多内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