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上海曙光医院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之一。医院布局:
上海曙光医院(东院)(上海市张衡路528号)
上海曙光医院(西院)(上海市普安路185号)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是一所沪上的百年老院,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位列上海十大综合性医院之一、全国示范中医院。1984—2010年十四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称号;1999年荣获卫生部“全国百佳医院”称号;2004年第三次获得“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200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多次获得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称号;2009年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上海市迎世博优质服务贡献奖”。2001年成为全国首家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中医医院。2010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和卫生部将曙光医院列为省部共建研究型中医院。
医院拥有东西二部,核定床位1200张,开放床位1320张。西部位于卢湾区普安路185号,毗邻淮海公园,占地28亩。东部位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张衡路528号,投资6亿元,占地160亩,是融现代建筑与传统特色为一体的园林式医院。成立于2001年的曙光医院集团目前已有10余个成员单位。2008年被批准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交流合作基地”。
医院中医特色显著,优势突出,医院现拥有国家教育部“十一·五”重点学科3个: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药学(中药制剂、中药临床药理)。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肝病科、骨伤科。国家“十二·五” 重点专科11个:肾病科、内分泌科、脾胃病科、心血管科、针灸科、肛肠科、肺病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护理学、临床药学。中医急诊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急诊基地,制剂室是全国中药制剂和剂改基地。
医院开设的70余个专病专科各具特色,独树一帜,享誉全国。近年来,医院坚持加强中医内涵建设,相继成立了“名医诊疗中心”、“传统诊疗中心”、“治未病中心”、“石氏伤科”、“柏氏肛肠科”、“蔡氏书屋”等科室。医院为切实做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建立了5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2个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
医院拥有多个重症监护室,医疗设施先进,内外科室齐全,已具备了较强的综合救治能力,成为上海市公共卫生防治体系六个重点单位之一、浦东地区三个急救中心之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院质量监测中心和上海市中医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也设在院内。2010年医院成为上海世博会定点医院之一,承担了世博会C片区医疗站点的医疗保障任务。
医院现有职工总数1800余人,具有正高级职称102名,博士生导师41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11名,入选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人员33名,担任全国和上海市专业医学会副主任委员以上的专家100余名。现拥有国家级、省级名中医15名、27名曙光名中医、26名曙光高级中医师,在充分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方面,形成了“名中医挂帅、高级中医师当家”的曙光特色。
医院以建设研究型医院为目标,现有研究所4个、临床研究室14个,中医药科研三级实验室5个、二级和一级实验室8个。成立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肝肾病证省部共建实验室。具备国际标准的I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完成了中国首例接受世界卫生组织委托的临床实验项目。自1995年以来,承担部级、国家级课题30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863课题1项,国家重大专项6项,“十一·五”支撑项目6项、973子计划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60项,成为国内承担重大任务最多的中医医院。医院获得的科技成果奖160多项,其中部级、国家级科技进步奖74项,发明专利授权26项。
作为全国中医院校中最先成立的临床医学院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传统医学合作中心的临床基地,曙光临床医学院现有教研室17个,博士研究生培养点7个,硕士研究生培养点10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每年承担800人次以上的各类学生的临床带教工作。
医院以“大医德泽 生命曙光”为核心理念,在全国首创“伦理查房”, 开通全国首条免费中医健康热线,锻造具有鲜明特色的曙光文化。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实现“建设亚洲中医临床医、教、研中心”的战略目标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行车路线 :
公交线路:
02、17、18、23、109、126、42、46、112、123、217、220、401、575、537、781、782、789、802、831、864、911、920、925、926、932、980、大桥一线、大桥六线、隧道四号线、地铁一号线黄陂南路站均可到达.
班车线路及时刻:
东院至西院班车:8:30、12:15、14:00、16:40
电话 :
021-53821650(总机),120,021-63855617(名老专家咨询预约),021-53827537(西院特需预约),021-53827435(西院专家门诊咨询),医院总机:021-20256666;
优势项目
1顽固性咳嗽;2神经损伤;3、胆囊术后综合症;4、病毒感染性发热
科室员工数: 15人 学科带头人: 余小萍 博士生导师:
主任医师数: 4人 副主任医师数: 2人 主治医师数: 4人 住院医师数: 5人
科室临床特色
针对我国中医医院普遍存在中医特色衰退的现实状况,为了更好地宏扬中医文化、继承中医传统、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于2005年4月在全国率先试行建立传统中医科。以提高中医临床疗效为根本出发点,原创性地打破现行按西医分科的体系,跨学科地将的中医内科、针灸、推拿、骨伤、康复等学科整合在一起;由曙光名中医和高级中医师当家,选调具有不同知识结构的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组建而成,并引进外省中医专家。传统中医科设有专门病区和全日制门诊。在临床上,依照传统中医整体化的诊病特点,突破专科限制,广泛收治各类疾病,范围涉及内科、外科、皮肤科、妇科等各科病种;在治疗上,除了应用中药汤剂和针剂以外,综合针灸、推拿、熏洗、敷贴、拔罐、食疗、情志疗法、康复等治疗手段,遵循“能中不西,先中后西,多中少西”的原则,着力于发挥中医优势、回归中医特色。 为了更好地解决临床危难重症,该科建立了名老中医会诊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延请名中医颜德馨、蔡淦、夏翔、黄吉赓、吴正翔等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查房和会诊。病人在住院期间不需增加任何额外费用,即可得到名医的精心调治。
科室业务发展
在医疗方面,自传统中医科成立以来,门诊中医治疗率达98%以上,病房中医治疗率达92%。各项业务指标逐步走高,月门诊量从数百逐步增加到目前的两千余人次,月出院病人数从十余人次增加到五十余人次。传统中医优势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在某些病种上如外感发热、病毒性肺炎、支原体肺炎、顽固性咳嗽、上消化道出血、急性湿疹、脊髓脱髓鞘病、中风康复、慢性疼痛等,均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在病人中已有一定口碑,病员来源增加。 在教学方面,传统中医科的临床医师除了承担大量的课堂教学外,尤其在临床见习、实习带教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制定中医病历格式及内容书写要求。被安排在传统中医科实习的学生可以在此有幸领略名中医的风采并参加中医教学查房、中医外语教学查房;可以在此学到内、外、妇、儿以及针灸、推拿等多科临床诊疗知识,而以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到很多科室轮转才能做到这一点。并与大学基础部合作,为教师提供临床实践的平台,为临床医生提供中医基础理论学习园地。 在科研方面,紧紧围绕中医特色和临床疗效这一主题,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已申请和开展了多项中医临床科研课题。特别注重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总结整理,多人跟随名师进行名医研究室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由于成立了“传统中医诊法研究室”,拓宽了中医研究的领域。通过医院设立“萌芽计划”,使硕博士研究生也能在导师的指导下申请并进行临床研究课题,得到科研方面的锻炼与培训。
科室历史沿革
传统中医科聘请全国著名中医颜德馨教授为顾问,聘请名老中医蔡淦、夏翔(上海瑞金医院)、吴正翔、黄吉赓教授等为常务顾问。同时,科室成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的名老中医工作室包括:“上海中医药大学蔡淦教授名师研究室”,“上海名中医蔡淦工作室”,“上海名中医石印玉工作室”,“上海中医药大学名中医吴正翔工作室”,“曙光医院名中医黄吉赓工作室”等多个名中医工作室工作。延请全国或上海市名中医定期或不定期查房、“有因查房”,在把好中医临床质量关的同时,通过名“名中医工作室”、“名师工作室”以及“传统中医诊法研究室”建设,以“师带徒”形式,继承名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通过传统中医科的建设,他们期望培养一支具有过硬本领的中医综合人才队伍;构建全新的中医临床教学基地;搭建融中医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示范平台。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肿瘤科成立于五十年代,由著名中医肿瘤专家雷永仲教授创立。经过5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为临床特色,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肿瘤学科。
学科现有肿瘤科病房、门诊、肿瘤实验室三部分构成。在曙光医院西、东院两院设2个病区,开放床位 72张,东西两院全天开设专家门诊。学科现有博士后、博士6人,硕士8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3人,研究员1名。科室拥有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学)、中医内科学两个专业的硕、博士点,拥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3名。
中医药防治肿瘤方面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形成了优势,有效的降低了肿瘤术后的复发转移率,减轻了患者痛苦,延长了生存期。历年来接诊全球20多个国家肿瘤患者和国外留学生。学科始终依靠开展科学研究促进临床诊疗水平提高,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发展道路。坚持肿瘤治疗“规范化、标准化、个体化和综合治疗”的原则,已逐渐成为集肿瘤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化疗、放疗、生物免疫、靶向治疗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在发挥中医优势的同时,与美国康奈尔大学威尔医学中心、MD安德森肿瘤中心、纽约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建立了医疗、科研、教学等合作,使肿瘤诊断和治疗的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
近5年,学科共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主持上海市科委、教委、卫生局科研项目等20余项。获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上海医学科技奖3项,上海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申请和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主编医学专著5部。发表论文近200篇余篇, SCI论文30余篇。
优势项目:
1妇科肿瘤;2子宫内膜异位;3不孕;4更年期综合症;5功血
科室员工数: 14人 学科带头人: 齐聪 博士生导师: 1齐聪 2孙卓君
主任医师数: 4人 副主任医师数: 4人 主治医师数: 3人 住院医师数: 3人
科室临床特色
曙光妇科最突出的成就就是注重临床应用的研究。庞泮池教授从60年代率先开展中医药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与方药的研究,无一例失败,突破了国内外多年沿袭的手术治疗的传统方法;70年代起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恶性肿瘤的研究,尤其在宫颈癌、卵巢癌、葡萄胎等方面,临床疗效显著。80年代起指导研究生开展不孕症与妇科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先后共发表论文20余篇,论著一部。研制了肌瘤1号片、肌瘤2号片、清热消瘤煎、益气养阴煎、增免抑瘤冲剂、消炎煎、养血止崩煎等疗效确切的自制制剂,受到广大患者的好评。 戴德英教授承前启后、继承发扬了妇科的优良传统,尤其在子宫内膜异位症、抗早孕、流产后子宫出血、阴道炎等方面进行了临床与实验研究,研制的祛膜汤、红藤合剂、阴洗方等自制制剂,赢得了重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表相关论文10余篇,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90年代后期至近5年以来,孙卓君、齐聪教授进一步完善学科建设,对一些疗效确切的常见病如:先兆流产、妊娠恶阻、盆腔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无排卵性功血实行单病种医疗质量管理,制定统一的诊疗常规,设诊断依据、症候分类、治疗方法、疗效评定标准,统一规范用药。采用中药口服、保留灌肠、中药离子透入、子宫输卵管通液、宫腔镜插管通液等,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疗效。 妇科临床始终以中医特色提出课题,开展了子宫肌瘤、妇科肿瘤、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不育、功血、围绝经期综合症、痛经、盆腔炎等临床疗效研究。成为曙光医院专病专科A级科室。目前在研课题共 10 项,其中,国家级1 项,省部级5项,科研经费达120万(不含匹配)。近5年发表论文共50余篇,国际级2篇,国家级25篇,地方级28篇。
科室业务发展
曙光妇科目前东西两院共有床位数34张,07年收治病人1800人次左右,包括特色中医治疗(先兆流产、盆腔炎、功血等)300人次左右;手术病人1500人次左右,年门诊量8万人次左右. 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有宫腔镜诊治功血、子宫内膜息肉、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以及直视下子宫输卵管插管通液等。开展阴道镜技术,对宫颈病变尤其是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有极大价值。开展腹腔镜技术4年余,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离术、浆膜下子宫肌瘤剥离术、宫外孕手术、输卵管粘连分离松解术、鞘膜内子宫切除术。目前曙光妇科临床科研的综合实力,在上海中医领域具有领先的地位。 在人才梯队方面,科室现有医生14人,其中副高以上8人(60%),其中博士学位3名,硕士学位6名,硕博以上学历达70%,在职博士生1名,名老中医带徒1名。博导2名,平均年龄40.2岁,年龄结构合理。目前正指导博士生7名,硕士生10余名。 妇科教研室承担中医药大学7年制教学。已培养博士4人,硕士10人。负责编写 “十五规划”、“面向二十一世纪”等全国统编教材(副主编);论著《妇科疑难病现代诊断与治疗》副主编;中医妇科学多媒体教材主编。荣获中医妇科学校级精品课程、教育高地中医妇科学子项目建设单位。
科室历史沿革
曙光医院妇科在过去40年间,在庞泮池、戴德英等著名专家教授的不懈努力下,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是全国最早被批准的中医妇科博士点,在社会上乃至全国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近20年来,无论在基础理论教学、临床实践以及采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实验研究方面,既体现了中医特色,又反映了时代水平,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骨伤科,传承具有100余年历史的上海石氏伤科治伤经验,不断创新发展,本着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的服务理念,努力打造沪上骨伤科“一体化全程式诊疗服务”第一品牌。
具有融中医伤科与西医骨科、内治与外治、被动与主动、预防与康复、保守与手术治疗为一体的全程式诊疗服务体系。采用个体化的诊疗方式,为您量身订做专属您自己的一整套治疗、康复、预防和日常调理方案。
根据石氏伤科百年积淀和石印玉教授临床经验,研制开发了专门用于治疗各种骨伤科疾病的独家医院制剂和十大特色技术,疗效可靠,深受患者好评。如密骨胶囊、养血软坚胶囊、参蝎止痛胶囊、怀珍柔肝胶囊、抗骨增生合剂、膜韧膏、桑松外洗散等;并在骨伤科常见病种的临床诊治方面,积累了大量保守及手术特色技术。
保守治疗:松解理筋手法治疗筋伤技术、整复合缝手法治疗脊柱与关节疾病技术、经筋层针刀松解治疗顽固性筋伤疼痛技术、针刺艾灸联用治疗筋骨关节寒湿痹痛技术、中药熏蒸擦洗治疗筋骨关节肿痛技术、导引练功治疗慢性筋骨损伤技术、臭氧注射消融治疗椎间盘突出技术、麻醉下肩关节粘连松解治疗肩周炎技术等;
手术治疗:老年患者的颈腰椎疾病和髋部骨折手术技术。如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骨折经皮穿刺锥体成形术,腰椎管狭窄减压术,髋部骨折内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四肢骨折开放手术技术、四肢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特色技术、关节镜微创修补治疗关节内损伤技术、小切口微创关节置换技术、骨关节病术后康复技术等。
依托技术力量雄厚的“上海市石印玉名中医学术经验研究工作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骨与关节病”重点专科和“中医骨伤科学”国家重点学科,诊疗水平居国内领先。专家团队由全国名中医师带徒导师、上海市名中医、石氏伤科第四代传人石印玉教授领衔。有主任医师6名、副主任医师17名。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全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名中医高徒、上海市银蛇奖获得者、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针推伤高级人才等。
曙光医院医院口腔科始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过几代医生共同努力,业务不断拓展和扩大。目前已具备一定的规模,并不断引进各级高学历的专科医生,在为国内、外患者治疗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形成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目前,科室在东、西两部都开设独立了门诊诊室,先进的医疗设施,雄厚的技术力量,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浦西、浦东地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科室目前主要开展的特色项目有: 1、 固定义齿的修复:烤瓷、铸造冠桥的修复:现在因贵金属烤瓷和全瓷技术的应用对患者的美观度大幅的提升。活动义齿的修复:开展局部可摘义齿及全口义齿的修复,随着新材料的应用(如含钛金属),使舒适度大幅度提高,近年又开展了精密附着体及磁性固体等固定-----活动固定联合修复。 2、 牙体牙髓病治疗:可以在数分钟之内解除病人剧烈牙痛,修复各类龋洞及缺损并做好完善的根管治疗。 3、 口腔颌面外科:选择微创拨牙技术,拨除各类复杂牙、阻生牙;颌面部软、硬组织肿瘤切除之明确诊断。 4、 牙周病(牙周出血、口臭)、口腔粘膜病(口腔溃烂)、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口腔各类疾病。 5、 开展了口腔正畸业务对牙齿排列不齐,牙裂有散缝,牙齿反颌、牙前突错乱等进行全面美容矫正,达到良好效果。 6、 种植修复:为了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拓宽业务范围,开展了种植修复新项目。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眼科是一个三级甲等医院的综合性专科,共有床位12张,现有医疗护理人员13人,其中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三人。硕士生三人,科室拥有美国ALCOM白内障超声乳化机、Accurus玻璃体切割机、蔡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仪、眼底激光机及 眼前段Nd: Y AG 激光机、视野仪、综合验光仪、角膜内皮细胞测量仪就以及电生理仪等先进医疗设备。科室以中西医综合治疗见长。常规开展小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术、巩膜扣带术、鼻泪道手术、斜视矫正手术,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以及减压阀植入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晶体眼屈光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及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科室糖网病专科,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原则,运用眼底荧光造影及眼底激光等手段,监测与治疗糖尿病眼底并发症。并设有眼视光专科,解决临床大量青少年远视、近视、弱视的治疗以及中老年患者由于年龄的改变所导致的一系列屈光问题。科室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尤擅长对角膜病、青光眼、葡萄膜炎、屈光不正及糖尿病性眼底并发症等眼科疑难病症的治疗,取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科室参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科学技术部十五科技攻关计划技术课题一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防治研究》;中医药大学课题一项:《激光配合补肝肾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院级课题一项:《中药对于超声乳化术后糖尿病兔眼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改变的影响》。
眼科教研室历年来承担上海中医药大学本科与硕士学生的临床教学和见习任务,且设有一硕士培养点。现任行政科主任、教研室主任及学科带头人:缪晚虹,女,1958年12出生。大学本科学历,198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现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眼科上海分会白内障学组委员。
曙光医院整形美容历史悠久,早在解放前石光海教授的象牙隆鼻术就享誉上海滩。上世纪九十年代,曙光医院(西院)合资扩建了曙光医院医疗美容中心,曙光医院(东院)随着门诊量的不断增加,成立了医疗美容科,并由孙世道教授、王耀萍主任坐诊,业务量和影响力不断扩大,现更名为整形美容科,一级科室,开展业务项目包括整形美容、注射美容、激光美容、中医美容、生活美容,现有5名医护人员,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医师2名,护师1名(兼美容技师、高级纹饰师)。科室配有先进的光子、调Q激光、铒激光、CO2激光、微晶磨削等进口高档设备。
整形美容科开展项目介绍:
整形美容治疗项目:
1、眼部:重睑、去眼袋、内外眦开大、上睑下垂、眼眉畸形矫正等
2、耳部:耳廓畸形矫正等
3、鼻部:隆鼻、鼻畸形矫正等
4、面部轮廓整形:除皱、瘦脸、隆颞、隆下颏等
5、胸部:乳头、乳晕畸形、巨乳、小乳矫正等
6、腹部:抽脂、腹壁松弛、肚脐矫正等
7、会阴部:外阴畸形、外阴修复等
8注射:肉毒素、透明质酸、脂肪注射等
9、其他:瘢痕、体表肿物、腋臭、毛发移植、皮肤移植等
激光美容治疗项目
1多毛症:唇毛、腋毛、发迹、四肢、体毛等
2、色素性疾病:各种胎记、先天性色素斑、后天获得性色素斑、光老化色素斑、各种纹身、外伤异物色沉等
3、瘢痕、粉刺:微晶磨削、点阵去疤等
4、面部年轻化:光子嫩肤美白、缩小毛孔、除细纹、红血丝、 色斑等,像束激光换肤、去皱、去斑、去凹痕、面部紧致等
5体表小肿物:痣、疣、皮赘、汗管瘤等
6、其他:痤疮、黑头、酒渣鼻、鲜红斑痣等
中医美容及纹饰治疗项目
1、中医:中医刮痧、拔罐、减肥、中医治未病等,中药倒模、挑治,中药调理色斑、皮炎、湿疹、痤疮等
2、纹绣:绣眉、漂唇、纹眼线、纹唇线、纹身等。
一、科室概况
该院浦西儿科设有门诊、24小时急诊及留观,专家门诊及专科门诊。张江东院开设了全天门诊和夜门诊、专家门诊。全科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各种疾病,目前有呼吸专科、消化专科、性早熟专科、多动症专科。夏令伏天中药敷贴治疗咳喘病是该院的中医特色治疗之一,其治疗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在该市及华东地区影响广泛。成立了“哮喘之家”,适时介绍哮喘知识,及时解答各种疑惑。 2005年成立上海市名中医朱瑞群教授老中医工作室,现设有硕士学位授予点。目前科室人员12人,平均年龄37岁。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2人,其中硕士导师3人,博士1人,硕士3人。
二、医疗工作
诊疗特长
1.小儿呼吸专科:为上海市中医儿科呼吸中心,以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病毒性肺炎为主攻项目,在上海处于领先地位。以补肾固表为主,结合中药针剂穴位注射防治复感、内服和外敷并用防治哮喘、气雾吸入,外敷和内服并用防治病毒性肺炎。冬病夏治,伏天敷贴疗法为该科的特色诊疗技术,首创于1955年,已有50多年历 史。每年夏天治疗近2万人次。
2.儿童性早熟专科: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儿童性早熟,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使卵巢、子宫体积缩小,骨龄增长减慢,性激素水平下降,改善最终成年身高。目前已有四百多份完整病例。
3.多动症、抽动症专科:以中医中药补肾健脑,健脾开窍、清心凉肝,结合心理督导的方法治疗儿童多动症,及分型论治儿童抽动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4. 小儿脾胃病专科: 以内服中药为主,外敷治疗为辅,治疗厌食、积滞、消化性溃疡、慢性腹泻,发挥了中医的治疗特色。
5.儿童心理卫生专科:运用儿童心理评估软件,进行心理健康筛查,用心理治疗方法治疗儿童各种行为异常、情绪障碍,以及儿童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技术手段
冬病夏治,采用传统中药制剂敷贴2号方、5号方穴位外敷,结合离子导入仪经皮透析,治疗支气管哮喘等咳喘疾病。中药穴位外敷治疗慢性顽固性咳嗽。骨龄测试软件,可预测月经初潮年龄和成年身高,对诊断真性性早熟有困难的患儿作GnRH激发试验。运用儿童青少年心理检测软件,儿童注意力训练软件进行儿童心理疾病的测评和治疗。
三、教学工作
承担了中医药大学七年制、留学生、成人大学的教学任务,并开设了第二军医大学的中医儿科学教学课程。为提高教学质量,不但进行多媒体的教材编写,还进一步尝试案例式教学模式。科室还承担了国外教学任务,外派主任医师到法国巴黎杵针中医学院中医儿科学进行教学。连续三年成功举办了三届全国继续教育学习班,并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参与改编了上海市中医病证诊疗常规。先后开展《中医经典原著与儿科教学相结合》、《中医儿科学案例式教学》等课程建设,并获得好评。参与编写《中医儿科学案例式教材》。
教授课程:中医儿科学(临床课),每班72学时,每年一届七年制学生、一届留学生,5年计450人;另有夜大和春季班学生各二届,五年内教授学生总数为650人。
承担临床教学:有临床实习、见习生40人/届/月,带教7名研究生进行课题设计,指导毕业论文。并主持多次院内外学术讲座。
教学研究课题:
1.中医儿科学多媒体教材(主编)
2.中医经典理论与中医儿科教学相结合
3.中医儿科学案例式教学的尝试 发表教学论文:浅谈寓中医经典著作条文于中医儿科学教学中的必要性
中医教育2006.4 代表性成果:
1、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五版教材)副主编。
2、《中医儿科临床手册》主编。
3、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儿科学》副主编。
4、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编委。
5、《中医儿科学学习指导》(6版教材配套教材)副主编。
6、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七年制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副主编。
7、目前担任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儿科学》案例式教材编委。
8、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多媒体教材主编。教学表彰:上海市“育才奖” ,多人多次被评为上海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师。《中医儿科学》荣获校级精品课程。
四、科研工作
完成和在研多项课题的研究,如:国家十五攻关课题《小儿肺炎中医诊治规律研究》;国家中管局《精简补肾固表方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临床研究》;《双黄连滴剂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应用研究》的GCP三期临床;卫生局课题《抗早2号方治疗女童性早熟的临床研究》;市教委课题《健脾化痰中药对青春期雌性大鼠骨骼生长的影响》等。 近年来在国内核心杂志上发表论文30余篇。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或上海市科研成果1项。
服务人次 3030
好评率(90.0%)
擅长:上呼吸道感染、急性鼻咽炎、阻塞性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肺癌、间质性肺病、胃炎、咽喉炎
服务人次 13
好评率(90.0%)
擅长:胃肠炎、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征、结肠炎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胃病、慢性萎缩性胃炎、肠疾病、肠易激综合征、消化功能紊乱、功能性消化不良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
查看更多内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