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座落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美丽的嫩江西岸。医院始建于1954年9月,其前身是齐齐哈尔市第三医院,1975年改为齐齐哈尔医士学校附属医院,1986年成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现编制床位800张,全院职工884人。
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深入开展,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体职工艰苦奋斗、努力拼搏,医院在规模、专业技术、重点专科建设方面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黑龙江省西北部地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是黑龙江省诚信单位、齐齐哈尔市职工医疗保险首批定点医院,齐齐哈尔市公安、工伤、残联、人寿保险、车险的定点医院,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等七家保险公司指定医疗服务单位,齐齐哈尔市公安局法医鉴定所指定医院,齐齐哈尔市文明单位标兵,卫生系统省级文明单位、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吴阶平基金会理事医院,中国医疗卫生系统信誉AAA级单位。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总建筑面积4.2万平方米,医疗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设有临床科室31个,医技科室12个。医疗设备精良,装备有德国西门子NOVUS 0.35T磁共振成像系统一台、西门子Esprit全身螺旋CT、美国GE公司Millennium MPR型ECT机、日本岛津UX+IDR/700型数字化胃肠机、美国GE的OEC-9800型C型臂DSA介入设备、美国产ESAOTE-AU5彩色B超、日立706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东芝800毫安X光机、韩国CXD-RI-500毫安X光机、美国“狼牌 ”前列腺电切镜、腹腔镜、中国医学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粒子刀”治疗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资产总值达7600万元。技术力量雄厚,医院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07人,正高级职称23人,副高级职称65人,中级职称252人,已经形成了一支业务精、能力强、作风严、技术高的专业队伍,为社会提供优质高效的卫生医疗技术服务。开设“120”急救中心、“粒子刀”治疗中心、肿瘤生物诊断治疗中心、肺癌治疗中心和齐齐哈尔市脑科研究所。医院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技术求发展”的办院方针,全面实行计算机网络化管理,富拉尔基区“120”急救中心设在该院,绿色生命通道24小时保持通畅。医院向社会公开承诺,推行六项制度,推进“双处方”和住院费用结算当日清单制度,实行无假日医院,积极维护患者利益。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致力于医疗技术的发展,现已成功开展了颅底各种肿瘤手术、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断臂再植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粒子刀技术治疗各种恶性肿瘤、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药物和康复一体化治疗脑血管病卒中、新生儿溶血病的换血术、烤瓷铸造修复正畸技术等高精医疗技术。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通过国家教委验收的教学医院。多年来医院在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等方面作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医院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医疗应用研究为重点,做好科研成果与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举办多种形式的学术讲座,对外学术交流活跃。
为了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积极改善医院环境,2000年投入使用了10400平方米的门诊大楼,改造了住院一部、住院二部病房楼。装修了30间高级病房,并投入使用冰箱、安装了闭路电视。全院绿化面积12,400 平方米,院内花园亭台水榭、芳草萋萋、百花竟放,成为患者康复、休闲、保健的好去处,医院被评为“黑龙江省绿化先进单位”及“齐齐哈尔市花园式庭院”单位的光荣称号。 随着医疗设备的引进、技术的更新、改革步伐的加快,医院正在快速发展,门诊量、急诊急救人数逐年成倍增长,住院病人数、手术例数以每年20%的递增速度增长。一附院人在“科教兴院,质量建院,形象树院”的导引下,在“面向齐市,辐射全省”的发展目标的感召下,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努力工作,为人民的健康事业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地址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向阳大街26号
电话 :
0452-6867646(门诊部),0452-6881062(院办公室)
2002年1月骨外一科从老骨科分出,独立成科,科主任先后由肖永志、李雪、刘国彤担任,护士长先后由李明华、吴颖担任。2008年现有床位21张,普通病房5间(4人/室)、高级病房1间(1人/室)。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一科医护人员对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病能够做出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注重业务水平的提高及人才的培养,派出人员到外院进修学习,技术队伍逐年充实和加强,专业技术逐年提高。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一科同时注重创新与发展,先后开展的新技术有:断肢,断碗,断指再植手术、颈椎管扩大成形(单或双开门)治疗颈椎管狭窄、小切口开窗法微创摘除椎间盘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脊柱椎管根螺钉固定治疗脊柱滑脱或爆裂性骨折、带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支架治疗复杂长管状骨骨折、Dick固定治疗腰椎滑脱、自动滑动加压鹅头钉(DHS)治疗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自体骨髓移植治疗愈合或骨不连、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包括髋臼骨折)、胫骨高位截骨或关节清理术治疗骨性关节炎、旋骨外侧动脉升支植入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等。
1996年,刘国彤完成首例《同种异体带血管神经全肘关节移植》,荣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肖永志研制的“单臂螺杆伸缩式外固定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科研成果经过上级技术鉴定,被确认为国内先进技术。
1999年,刘国彤研究的科研课题《应用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研究》获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1年,《吻合血管神经游离多种皮瓣肌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研究》获齐齐哈尔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4年,课题《应用显微技术游离骨移植治疗四肢骨缺损及骨不连接的临床应用》获齐齐哈尔市政府二等奖;同年,主编著作《临床实用肿瘤学》,并被齐齐哈尔市医学会聘为市级医疗事故鉴定专家,被齐齐哈尔市人事局授予为齐齐哈尔市共享人才。优秀科技工作者。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一科教师改进了教学手段,带领实习生把理论和实践密切的结合起来,圆满的完成了教学工作。
2002年,骨外二科成为独立科室,主任为姜晓峰,副主任为曹立新,护士长先后有王艳清、李明华。 骨外二科已经形成人才梯队,2008年有硕士3名,教授1名,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 名,医师一名,助理医师1名。姜晓峰主任为医学院骨科学科带头人,曹立新为医学院骨科学后备带头人,一附院骨科与二附院骨科共同被设定为医学院重点科室。
分科后骨外二科率先在医院开展了颈椎前、后路手术、生物型全髋人工关节置换术、骨盆CIII型重大损伤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恶性肿瘤的保肢手术、新方法的骨科多种畸形矫形手术、脊柱脊髓损伤新方法新材料应用的手术(如脊柱骨折切开复位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脊柱滑脱切开复位植骨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率先在医院开展的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的手术包括带锁髓内针、自锁髓内针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记忆合金材料在骨折中的应用,可吸收钉在关节内骨折中的应用(包括在肩、肘、髋、膝中的应用)。率先在我院开展了四肢大关节的开放性韧带重建手术及肌腱转位手术。率先采用解剖型钢板和四肢锁定钢板治疗骨折,为新技术的应用开创新的道路。同时与介入科合作率先开展股骨头坏死及血管血栓的介入治疗。曹立新副主任2007年从天津进修学习回来后,开展了多种带血管、神经蒂的皮瓣手术以及显微外科手术。骨外二科的上述手术已经跻身于目前国内先进水平行列。
业务的发展也给骨外二科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支持和动力,经济收入每年都以30%~50%速度提高,在一附院真正成为了“拳头科室”。2000年后,骨外二科在一附院迅速壮大崛起。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二科自2000年-2008年完成省级科研2项,市级科研6项,学院教育科研8项,完成著作4部,完成国家级论文21篇,省级论文12篇。骨外二科多次被评为学院、医院先进科室,姜晓峰、曹立新多次被评为学院先进个人。姜晓峰被评为黑龙江省卫生厅优秀中青年专家。骨外二科在教学方面,出色地完成了精本、妇本、临本的理论与实践教学,姜晓峰、曹立新等多次受到学院与医院的表彰。
1985年-2008年,先后由吴玉茹、高景伦、王雪担任科主任,先后有张晶、郑友、赵丽君、张秀颖、郭宝贤、方淑彩担任儿科护士长。2008年,科室有主任医师2名,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注重人才培养和不断引进先进技术,多次派出人员到外院进修学习,促进了科室业务水平的提高及专业技术的进步。1985年,儿科的技术力量较为薄弱,理化化验简单,使医疗诊治工作有所不足。1986年,儿科用肝素治疗重症肺炎45例,有效率达95%。抢救新生儿颅内出血、重症新生儿肺炎、休克性肺炎、再生障碍性贫血,获较好疗效。1988年,开展了应用维生素K治疗百日咳、普鲁卡因治疗重症支气管肺炎(哮喘型)、肾功衰竭的治疗。从理论上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开设儿科咨询门诊,全年咨询200人次,对托儿所的儿童进行健康检查和保健指导,传授科学育儿知识,对婴幼儿的养育起到指导性作用。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对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杂病已经能做出准确诊断并进行积极治疗。喘憋性肺炎、重症支气管肺炎、迁延性及慢性肺炎的诊治工作已不同以往的传统疗法,开展了小剂量肝素治疗,使治愈率大为提高,病程缩短;同时在病因方面,对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由陌生到认识、掌握,针对病因下药,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995年,一附院购买CT后,对新生儿常见疾病,如窒息、颅内出血、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在原始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了脑活素、丽珠宝乐等多种新型脑细胞活化剂;早产儿的营养支持,包括肠内及肠外的营养;新生儿黄疸的治疗由原来的只使用鲁米那、尼克刹米、维生素E,现发展为蓝光疗法、输液白蛋白等,并对罕见病例,如新生儿溶血病,开展了换血疗法,成功抢救了2名重症溶血病患儿,开创了我院新生儿溶血病健康存活零的突破。在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面,由原来的激素治疗改为静脉丙球治疗,现已开展30余例,治愈率100%。儿童哮喘病由原来静电激素及氨茶碱改为气雾剂(抗炎、β2受体激动剂)等。在护理方面,新开展了静脉留置导管技术,2004年在护理部的带动下开展整体护理、星级护士等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有3项科研在齐市科委立项,其中2项通过成果鉴定,一项在研,一项获得省医疗新技术三等奖,一项获得教学成果二等奖。在教学方面现每年完成教学时数约140—150学时。
1985年,妇产科拥有床位43张。当时妇产科实力雄厚,是医院的旗帜性科室,全年妇产科住院病人数占全院住院人数的1/4;全年门诊量12806人。 1986年,在王舒兰教授、姜润田教授两位黑龙江省知名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创建了医学院的妇产专业,既是齐齐哈尔医学院的重点专业,又是医学院的标志性专业。1991年随着住院一部大楼正式投入使用,妇产科床位数增加到45张,高间6个。2006年随着医院规模进一步扩大、医院社会影响力提高、以及外科综合楼正式投入使用,妇产科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床位数增到50张,高间14个,单间5个。先后有王舒兰教授、姜润田教授、吕俊祥教授、任国春教授、赵书燕副主任医师、李秀兰副主任医师担任科室主任。科室副主任先后由黄丽华、王好善、韩志敏、刘翠阳担任。历届护士长有王淑梅、张丽华、范桂红、王丽霞。妇产科多次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通过了“爱婴医院”的检查。医院的环境逐年改善、服务理念得到转变、技术水平有了提高,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多次收到病人的锦旗和表扬信。“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被齐齐哈尔日报予以报道,在富拉尔基电视新闻中播出。
多年来,医院分期分批派妇产科人员分别到哈医大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省肿瘤医院、北京301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红房子医院、大连医学院附属医院、北京协和医院等地进修学习。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不断学习,为专科业务发展提供保障。科室始终注重新技术的开展和应用:1985年,已经开展胎头吸引术、产钳术、会阴侧切术、臀位助娩术、臀牵引术、穿颅术、毁胎术、上环、取环、电吸术、分段诊刮术、输卵管通液术、卵巢肿瘤剔除术、宫外孕手术、开腹全子宫切除术、剖宫产术、绝育术、开腹次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切除术等。1991年,任国春教授开展了脱垂子宫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肌瘤剔除术等;吕俊祥教授开展的新技术,做子宫内膜癌的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卵巢癌的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大网膜切除术+阑尾切除术、宫颈癌的根治术、宫颈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腹膜外剖宫产术等;韩志敏专家开展了宫腔镜检查术、肿瘤的化疗等。目前,在李秀兰主任带领下,开展了抗生素续贯疗法、腹腔静脉联合化疗、无痛分段诊刮术、肛提肌缝合术、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与尿道内口缩紧术、非脱垂子宫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囊肿剥除术、宫外孕患者的卵管开窗+修补术、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子宫动脉上行支结扎术、宫颈癌根治术中的卵巢悬吊术、宫颈锥形切除术、残余宫颈切除术、TVH+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外阴病灶切除术、宫颈内口闭锁复通术、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子宫内膜癌的全面分期手术、宫颈病变的筛查与规范化诊治(TCT、HPV病毒监测、阴道镜及LeeP刀)、胎盘粘连的保守治疗、介入治疗与化疗结合治疗绒癌、卵巢癌的再分期手术等;在产科方面,近半年来经过基本技能培训、学习急诊急救知识、加强围产期监护、改变服务理念、不断更新知识及加强围产期的知识宣教,增加了产妇数量近一倍,降低剖宫产率60.2%-28.8%,提高了自然分娩率39.8%-71.2%。在这些新技术中阴道后壁桥式修补术、非脱垂子宫的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阴式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阴式全子宫切除术+附件囊肿剥除术、TVH+腹膜外淋巴结清扫术、保留生育功能的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子宫内膜癌的全面分期手术、胎盘粘连的保守治疗(动脉栓塞+B型超声引导下的介入治疗+中西药结合+诊刮术)、卵巢癌的再分期手术在省内都是领先的治疗。
从1985年以来,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人员在科主任的带领下,注重科研工作,全科发表论文60余篇,分别发表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现代妇产科进展》、《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中华肿瘤杂志》及《中国医药学报》等。著作三部《妇科学》、《妇幼保健学》和《妇产科学习指南》。省市级科研课题10余项,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一项,三等两项。其中1989年,王舒兰的《医疗、教学、科研三结合》科研成果获省优秀教学成果奖。
1986年创建了医学院的妇产专业,且成为齐齐哈尔医学院的旗帜性专业。理论课以自编教材开设了《妇科学》、《产科学》、《计划生育学》、《围产医学》、《妇科内分泌学 》、《妇产科手术学》、《妇科解剖学》。
1991年开始临床实习,“过筛法”是医院的妇产专业创始人、黑龙江省的知名专家王舒兰与姜润田教授研究制定的,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即:
1、每个学生有指定教师带教,并参加值夜班。带教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病例(除首程、手术记录以外的部分),经多次批改至合格为止;在教师的指导下书写各种化验单与处方。
2、规定每个病人可以有三个人作妇产科检查,每次可有1-2个学生查体。拆线、换药等操作均在教师演习后,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操作,叫“放手不放眼”。
3、每个学生轮流去计划生育室,亲自行上环、取环、电吸术与诊刮术等,并记录次数。
4、每个学生轮流参加手术。实习最后两个月学生开始轮流做剖宫产术的术者,出科前尚未轮到的学生,出科后有病人时仍继续至轮完为止。
5、出科时有出科考试,亲自接诊病人,内容包括:采集病史、大查体、专科检查;写一份大病例与鉴别诊断,提出治疗方案,开一个处方。
经上述“过筛法” 培训后,每个学生基本上是一个合格的妇产科住院医师,并具有扎实全面、系统的理论知识。齐齐哈尔医学院培养了大批的妇产专业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与好评。“双向选择”以前有全国各地的很多医院来我院招人,“双向选择”以后就业率为100%。用人单位信息反馈良好。截止到2008年一直沿用 “过筛法”培训实习医生。
1985年口腔科有医护人员12人。其中医生6人、护士2人,技工人员4人。科室主任吕志敏。1989年,科主任宋福林,1993年,科主任雷泽玉。2005年-2006年,科主任刘伟。2007年至今,科主任王金山。
80年代,科室能完成口腔内、外科及镶复科常见病的诊断及治疗,完成颌下腺、舌下腺囊肿,甲状舌骨囊肿及腮腺混合瘤切除,唇、腭裂等手术。90年代开展了应用钛板进行骨折固定技术,并开展了口腔正畸等项目。2000年引进了烤瓷、铸造等先进设备,现有7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牙科专用X光机、维他烤瓷炉、高凝铸造机等大型口腔专用设备,现已成功开展后牙根管治疗、全口烤瓷修复、精密附着体修复、青少年、成人正畸治疗,牙周组织病、儿童牙病的治疗,可进行唇腭裂缺损治疗、口腔颌面肿物切除,并担负着富区口腔颜面外伤的急诊急救工作,科室于2006年引进的高温高压消毒设备,从源头上完全杜绝了乙肝、梅毒等疾病的交叉感染。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医生先后在广州、北京、长春等地进修学习。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掌握国内外口腔科发展动态,进行科技创新,开展新技术,著书立说。1985年后不断将新技术应用于治疗中。有5篇论文分别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口腔科学术会议上宣读。4篇论文分别在全国口腔科会议上宣读。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有论文30余篇在省级杂志上发表以及在省级会议上宣读。完成专著《口腔疾病诊断及治疗》等三部。完成黑龙江省第七届自然科技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新技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奖2项。完成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齐齐哈尔市新技术应用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齐齐哈尔市自然科技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成果奖1项。获医学院、医学院一附院医疗、教学等各种奖项10余项。为临床医疗技术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多年来完成教学任务二千多学时。《临床教学改革的新视角》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多项教学成果获齐齐哈尔医学院二、三等奖。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成立于1954年,技术力量雄厚,人员配置齐备。该科各位医生拥有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的经验。
白内障是老年人眼部最常见的致盲性眼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重,该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给病人及家属带来巨大的痛苦。如存在不治疗或治疗不及时,以及手术方法陈旧等原因,病人就会在“绝望”中渡过本应幸福的晚年。1990年,我科在齐齐哈尔地区首先独立完成了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引进工作。1994年6月,完成了三级甲等医院眼科规定要求的全部手术项目。1995年4月,引进先进诊疗设备,TEC-100C 高级视觉电生理诊断系统和Q-YAG激光眼科治疗机。2001年引进MTP2000型超声乳化仪,使白内障手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眼科全体人员刻苦钻研业务,先后在广州、北京、长春等地进修学习。不断进行科学研究,掌握国内外眼科发展动态,进行科技创新,开展新技术,著书立说。80年代后不断有新技术产生。有5篇论文分别在第一届至第五届国际眼科学术会议上宣读。4篇论文分别在全国眼科会议上宣读。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30余篇,分别刊登在《中华眼科杂志》、《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眼外伤职业眼科杂志》等杂志上。有论文40余篇在省级杂志上发表以及在省级会议上宣读。完成专著《视觉电生理学》等五部。完成黑龙江省第七届自然科技学术成果二等奖1项、黑龙江省新技术成果奖三等奖1项;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奖5项。完成齐齐哈尔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齐齐哈尔市新技术应用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齐齐哈尔市自然科技学术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成果奖1项。获医学院、医学院一附院医疗、教学等各种奖项10余项。为临床医疗技术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齐、富地区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眼科不仅在临床、科研方面成绩优异,在教学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多年来完成教学任务二千多学时,培养了无数学子,为教学事业做出了贡献。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临床教学改革的新视角》获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多项教学成果获齐齐哈尔医学院二、三等奖。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2名。其中3人具有硕士学位。承担着日常及急诊救治工作。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以其切口小、恢复快、效果好,深受广大患者欢迎。本术式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诊治疾病:青光眼、白内障、角膜病、葡萄膜病、眼睑病、结膜病、泪器病、视网膜视神经疾病、屈光不正、斜视、弱视、眼外伤、上睑下垂、眼部整形等。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美容科成立于1998年,由张侠主任于北京黄寺整形外科医院进修学习后开始组建,人员由起初的副主任医师1人、护士1人发展到现在的主任医师(教授)1人、医师3人、护士1人。现已成为医院的品牌科室,在全市享有盛誉。
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美容科是一个医、教、研全面发展的临床科室,科室以严格的管理、正规的手术及价格的优势,形成了在齐齐哈尔市医疗美容方面的良好声誉和较大影响。医疗范围包括美容手术、激光美容、美体塑形、生活护理等。
在临床方面,美容科于2003年、2004年、2006年分别开展隆胸术、不规则“U”型额肌瓣替代上睑提肌上睑下垂矫正术、大剂量肿胀液应用吸脂术等新项目。在非手术治疗方面,美容科于2006年引进北京紫金恒绩洗色王,针对各色文身及文眉有很好的效果。2008年,科室又引进3台激光治疗仪:冰电波拉皮、光子治疗仪以及调Q激光治疗仪,为爱美的人士提供了更多的选择空间,是可以在不经手术的前提下,无痛苦,仅利用闲暇时间即可完成的美容项目,自应用以来深受求美者的青睐。经过多年临床实践,美容科在医疗美容方面形成了独特风格,尤其擅长眼袋整术、重睑术、提切眉术、隆鼻术、丰下颌术、隆胸术、面部除皱术、吸脂塑形术、各种瘢痕修复术等美容手术。
可咨询
服务人次 1
好评率(--%)
擅长:乳腺疾病、腹股沟斜疝、斜疝、腹股沟疝、腹壁疝、腹外疝、切口疝、小儿疝气、脐疝、慢性阑尾炎、异位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消化道穿孔、胃溃疡性穿孔、结肠瘘、胃肠疾病、腹部创伤、甲状腺肿瘤、老年甲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良性肿瘤、大隐静脉曲张、下肢静脉曲张、胰腺炎、消化道出血、乳腺癌、乳腺结节、肝胆胰脾肿瘤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普外科常见疾病
查看更多普外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