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暨河北省肿瘤医院,是一所以诊治肿瘤为重点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经过近60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专业科室齐全、技术力量强大、文化内涵丰厚、诊疗设施先进、服务能力完善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河北省肿瘤研究所、河北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河北省抗癌协会、河北省中日友好癌检诊中心均设在该院。
基本情况:医院始建于1955年,现拥有两个院区,占地120亩,建筑面积13.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863张(本部开放床位1043张,东院开放床位820张),职工3279名,临床、医技科室55个,包括了所有的临床功能科室,拥有PET/CT、高档直线加速器、核磁共振、多螺旋CT扫描机等十万元以上大型医疗设备861台(件),固定资产10.9亿元。
人员结构: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79名,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2名,省管优秀专家8名,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4名,研究生导师179名,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57名。
学科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省临床重点专科9个,省临床重点培育专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8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
专业特色:以诊治肿瘤为特色,形成了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体系,特别是在食管癌诊治方面到目前完成了3.4万例,是世界上完成该病种手术例数最多的医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医疗工作:医院科室设置齐全,能够诊治内、外、妇、儿等各系统疾病。近年来,医院在不断提高常见病、多发病规范化诊疗能力的基础上,全面提高疾病早期诊断、全面干预及个体化综合治疗能力,提高危重、疑难病人处置能力。目前每年开展微创手术、介入治疗、心脏手术、试管婴儿等省内领先技术50项以上。年门诊86万人次、住院8.5万人次、手术2.1万例,床位使用率一直保持在120%以上。
教学工作:设有17个二级学科教研室,外科学、妇产科学、肿瘤学、免疫学均有博士授予权,建有河北省第一个临床博士后流动站。内镜科、妇科为全国内镜诊疗技术培训基地。每年承担着河北医科大学1000多名本专科生及研究生的教学任务。获教育部优秀课件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校级教学成果奖16项。
科研工作:建有国内先进的科研中心、实验动物中心。河北省肿瘤研究所、河北省肿瘤基因诊断、预防和治疗重点实验室均设在该院。累计承担科研课题1758项,其中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项目2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5项,获科研成果685项,被SCI收录论文184篇。建有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食管癌早诊早治示范基地各1个。
学术交流:近年来先后承办国际放疗会议、全国免疫学大会、全国食管癌、胃癌诊治会议等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特别是2008年成功承办了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有包括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两院院士在内的4076名国内外肿瘤界精英与会交流。2013年成功承办第九届河北省肿瘤学术大会暨国际肿瘤细胞与基因治疗学术会议、2013年亚太地区国际肿瘤生物学和医学学术会议,国内外代表2109人,成为历届河北省肿瘤大会中,规模最大、参会人员最多、学术影响力范围最广的一届学术盛会。
城乡对口支援:1972年以来,长期坚持下乡普查,行程百万公里,普查百万人群,共查出各种早期癌2100多例、癌前病变13000多例,都得到了及时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建立了6个肿瘤防治点,并与赞皇、平乡、磁县、广平、深州、南皮、广宗等7家县医院建立了城乡医院对口支援关系,特别是该院连续26年帮扶赞皇县医院的典型经验, 被卫生部以召开现场会及印发文件等形式向全国推广。
对外交流:1986年以来共派出233名医务人员赴日本、加拿大、美国、德国、瑞典等国进行学术交流,其中出国留学人员144名,同时接待了来自15个国家的242名国外学者来院交流,并有26名外国专家被聘为名誉教授或客座教授,2008年被国家科技部批准建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荣誉称号:1995年被国家卫生部、人事部授予“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5年被中宣部、科技部、教育部、卫生部等十四部委授予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先进集体;2010年被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13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并成为全国首批“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医院”。
行车路线 :
火车站乘92路到省四院下车,石家庄北站乘5路到省四院下车。纪念碑乘21路到省四院下车。正定机场乘机场大巴客运专线,到棉六换乘92、131、112、2、18、41路到省四院下车。由东方向:白佛客运站乘21路到省四院下车。由西方向:西王客运站乘314路,到纪念碑 或者 金亿城换乘21路到省四院下车。由南方向:南焦客运站乘106路到省四院下车。由北方向:运河桥客运站乘92、112、131、18、2、41路到省四院下车。石家庄客运总站(解放广场)乘131路到省四院下车。另外,乘51路可至省四院东院。白佛客运站乘553、580路到省四院东院下车。南焦客运站乘79路到省四院东院下车。解放广场乘32路到省四院东院下车。
电话 :
0311-86095333(预约挂号),0311-86095588(总机),0311-86095230(咨询),0311-66696230(东院咨询)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分为生物治疗临床部和生物技术研究室两部分,是临床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的特色科室。生物治疗科现有普通病床数十张,重症监护病床数十张。具备多名高级职称医师和研究人员,其中多人拥有博士学位和留学经历。
生物治疗科紧跟世界前沿领域,主要开展肿瘤的临床综合治疗,治疗手段在以突出生物治疗为特色的基础上将化疗、放疗有机地联合融入,在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自体及异体)、肿瘤DC疫苗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现采用美国专利技术,开展包括CIK、DC-CIK(DC疫苗与干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干细胞联合应用方案)、DC-CTL(DC疫苗/肿瘤抗原特异性CTL治疗方案)、NK(自然杀伤性细胞治疗方案)等多项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项目。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合理方案,结合免疫治疗,临床中可单独使用或配合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手段进行治疗,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和恶化。先后在肺癌、肾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具备独特风格与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科。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胸心外科为省级重点学科,博士学位、硕士学位授予点。设有五个病区,180余张床位。拥有胸外内镜室和食管功能检查室,每年完成胸心外科手术2200多例,能够完成包括胸腔镜在内的各种复杂的胸心外科手术,如:结肠代食管手术,气管成型、隆突成型、血管成型、上腔静脉置换、心房部分切除等各种高难度肺部手术以及复杂巨大纵膈肿瘤手术、胸壁复杂肿物切除及成型手术等,在食管良性病的手术治疗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特别是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自建科以来已完成食管癌和贲门癌手术30000多例,完成量居世界首位,食管癌的诊断和手术疗效居世界领先地位。胸心外科是胸外科专业医师培训基地,完成了大量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及本科生和进修医师的教学和培养任务,承担并完成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获得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了500余篇论文,编辑并出版了多部学术专著。心脏外科年手术治疗先心病300多例,其中出生6个月以下(最小7天)小婴儿及新生儿危重先心病每年50例左右,约占河北省总数的三分之二。小婴儿危重先心病手术总成功率95~98.5% ,其他年龄段非危重先心病手术及介入治疗死亡率接近零,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普通外科共设四个病区,床位273张,医护人员95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0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12名,具有博士学位19人,硕士学位22人。博士后及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以诊治普通外科常见病、疑难病为基础,以乳腺、甲状腺、胃十二指肠、结直肠、肝胆胰和腹腔肿瘤,及外科营养支持为特色,尤其对恶性肿瘤根治性手术、围手术期综合处理、各种手术的术后功能重建及微创治疗等居省内领先、国内先进水平,年完成手术5300余例。
2000年获得了河北医科大学外科专业(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经卫生厅评定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发展学科。2002年成为河北医科大学第一个临床医学(外科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经卫生厅评定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是河北省抗癌协会乳腺癌、胃癌、大肠癌、肝癌等专业委员会,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河北省乳腺癌诊治中心、河北省造口联谊会所在地。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妇产科是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是以妇科肿瘤规范化与个体化诊治为主的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学科,现有病床153张(本部106张,东院47张),其中妇科104张,产科49张,年收治病人6千余人次 ,年门诊量4万余人次 。作为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培训基地,科室具有较高素质的内镜学术梯队,能够完成各种四级宫腹腔镜微创手术,如III型子宫切除、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术、单叶腹膜代阴道术、输卵管吻合术及造口术、深部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 、先天性生殖道畸形矫治术、盆底功能重建、经闭孔尿道中段悬吊术、宫腔镜下II型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电切术等。腹腔镜手术的例数和比例位居省内榜首国内领先地位,并在国内外各大会议上展示和推广;在全省率先普及开展腹腔镜下子宫内膜癌根治术以及保留神经的III型子宫切除,获得了良好效果。在省内率先开展妇科恶性肿瘤(包括卵巢癌、宫颈癌、子宫内膜癌、滋养叶细胞肿瘤)的规范化与个体化治疗和随访,使妇科肿瘤的治疗与国际接轨。
科主任康山教授是中国卫生部内镜专业技术考评委员会专科内镜专家委员会常务理事,也是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委员。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8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8人,住院医师8人,硕士以上学历29人,其中博士10人,先后有4人分别赴美国、瑞典、日本留学;是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授予点,现有硕士生导师12名,博士生导师1名。2006年成立河北省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2008年成立河北省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每年定期主办河北省妇科肿瘤及微创会议,为河北省培养了大批妇科肿瘤与微创方面的骨干。现承担课题国家级课题1项,省级课题15项;近5年发表论文中,SCI 15篇,核心期刊60篇;出版论著3部,申请国家专利3项,科研奖励15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一等奖4项,省级三等奖1项,部级二等奖1项,部级三等奖10项 。
肿瘤内科创建于1984年5月,是河北省最早建立的集医疗、科研、教学于一体的肿瘤内科专业科室,是临床肿瘤学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河北省抗癌协会肿瘤内科专业委员会也设在本科。2011年被授予“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
科室现有82名医护人员,其中医疗人员28人,护理人员5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教授/主任医师9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9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博士8名,硕士14名;科室设有两个病区,共设有院本部和东院区2个病区,病床137张,并设有一日病房150张。门诊量1.1万人次/年,住院0.9万人次/年。
2007年建成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体腔热灌注中心、体外高频热疗中心、静脉输液培训基地与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培训基地。2008年成立随访中心。2009年成立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办公室,并配备了专职医师2人,专职试验护士1人。科室承担的临床试验均按照GCP的原则进行严格规范的管理。所有参与临床研究的医生、药师和科研护士均接受过GCP培训,为临床试验与研究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专业保障。截止目前,科室已承担2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41项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年入组临床试验约400人次。
近年来,肿瘤内科形成了以化学治疗为主,分子靶向治疗、生物治疗、内分泌治疗和中医药治疗于一体的特色和优势,在恶性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临床工作中全面推行肺癌、乳腺癌、消化道肿瘤等恶性肿瘤规范化综合治疗,不断创新和突破,使患者临床治愈率、无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提高。肿瘤内科始终重视医疗质量的管理,成立了质量控制小组,制订了十多项科室医疗管理的规章制度,对治疗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确保患者得到最规范、最安全、最恰当的治疗。目前科室设有肺癌、乳腺癌、食管癌和胃癌、大肠癌等4个专业治疗和研究组,进一步突出了专业特色和研究方向。肿瘤内科积极倡导和践行恶性肿瘤多学科协作诊治(MDT),组织外科、放疗科、影像诊断科、病理科等专家参加疑难病例讨论,为患者提供合理的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方案。
近年来,科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强势特色学科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及多项省部级/局级/ 横向课题的基金资助,总经费100余万。荣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厅局级奖项10余项。主编和参编论著1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
在教学方面,肿瘤内科不断探索教学方法和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医院教育处的协调下,采取科主任和导师联合负责制,由分管教学的教学干事统一管理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临床实践和科研工作,定期进行培训和教育,保证了学生的培养质量。作为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科室现有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5名,近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60余名,大部分优秀毕业生都推荐到三级医院重要工作岗位上发挥积极的骨干作用。同时科室重视进修医生的培养,把规范的化疗方法,先进的治疗理念传授给他们,为省内各医疗机构培养输送了一大批的肿瘤内科专业人才。
科室特别重视河北省内恶性肿瘤规范化治疗的推广和实施,定期主办国家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以及恶性肿瘤规范化治疗巡讲学术活动,会议每次均邀请国内知名学者做学术报告,推广规范化恶性肿瘤诊治方法,传播恶性肿瘤诊治的最新进展知识。特别是自2004年起,每年主办一届的“河北省肿瘤主任医师沙龙”已逐渐创办成河北省肿瘤学领域的重要和品牌会议。另外,针对基层医务人员,肿瘤内科还连续举办了恶性肿瘤治疗进展学习班,加强对肿瘤内科医师中坚力量的培养和教育,提高了基层医院的肿瘤诊治水平,规范了化疗治疗策略及方法。
随着科室规模的壮大,人才梯队的不断优化,肿瘤内科将继续发扬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在医疗、科研、教学和管理等各方面取得更大的发展!
肿瘤内科科训:精益求精、至诚至善、以人为本、服务社会。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放疗科为河北省科委和河北省卫生厅双料重点学科,在国内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是河北省肿瘤放疗专业的治疗中心,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拥有教授10名,副教授5名,物理师7名,为肿瘤学博士、硕士授予点,科室分设为四个病区及放疗技术组,床位约160张,有进口医用直线加速器等大型配套设备10余台件,对食管癌、肺癌、乳腺癌、头颈部肿瘤等的治疗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已开展的食管癌及肺癌的三维适形及调强放疗的系列研究已取得可喜成果,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已引进更加精确、快速的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技术(Volumetric Intensity Modulated Arc Therapy -VMAT),在原有精确放疗的基础上,技术更为先进、完善,肿瘤患者生存率可望进一步提高。
口腔科现有人员20人,其中医生14人,技师4人,护士1人。正高6人,副高4人,主治医师1人,住院医师3人。获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8人。设有口腔内科、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口腔修复、口腔放射等诊室。病房开放床位26张,门诊综合治疗椅22台。科室拥有牙齿种植机、颌骨体层X线全景机、电化疗治疗仪、微波治疗仪、根管测量仪、口腔内窥镜、电刀等先进设备和器械。
口腔颌面颈外科主要从事口腔颌面部肿瘤、炎症、外伤、颞下颌关节及唾液腺疾病和颈部肿瘤及炎症性病变。口腔颌面部肿瘤包括:面部肿瘤(面部皮肤)、口腔肿瘤(唇、舌、牙龈、颊部、腭部肿瘤)、腮腺肿瘤(位于耳朵前方或下方或后方)、颌下腺病变:位于双侧下颌骨下方、颈上部病变)、颌骨病变(表现为面部肿大或疼痛,咬物不适)、甲状舌管病变(位于颈部正中的肿块)、 颈部腮裂囊肿(位于颈部两侧的肿块)、囊性水瘤(位于颈部两侧的肿块)、颈部转移瘤(位于颈部两侧或正中的肿块)。口腔颌面外科在开展口腔颌面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即刻修复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及血管瘤进行综合治疗,如:巨大恶性肿瘤的电化学治疗。对术后复发、治疗难度大的良恶性肿瘤进行微波治疗。放射科粒子组织间近距离治疗。字体免疫生物治疗。开展神经血管吻合术、计算机辅助设计与计算机辅助制造在颌骨缺损功能性修复中的应用等技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口腔颌面颈外科是国际微笑列车定点医院,由国际微笑列车基金会资助为先天性唇腭裂患者免费治疗。
口腔内科牙体治疗从常规的干髓治疗逐步走向完善的根管治疗技术,牙体治疗更着眼于将来的修复治疗,大大提高了牙体治疗的质量。开展儿童牙病的治疗及错合畸形和不良习惯的早期阻断和矫治,及时解决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出现的牙合问题。开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扁平苔藓、白斑、复发性口腔溃疡等口腔黏膜病,特别在中草药治疗口腔扁平苔藓方面具有特色,使得一些难治的口腔黏膜病受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开展牙周病的序列治疗,尤其是牙周手术,引导性牙周组织再生方面的治疗技术,在省内处于领先水平。购置先进的适合口腔科特点的消毒设备及器械,规范口腔消毒及操作制度,保证每位患者使用消毒过的器械,如:手机一人一机,车针、根管扩大针等不重复使用。
开展种植牙、烤瓷冠修复、铸造基托义齿修复等修复治疗技术,提高了牙齿缺损和缺失牙的修复治疗效果。正畸科开展了方丝弓正畸技术,收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购置进口牙片机和口腔颌面部全景机,开展牙X线片技术、埋伏牙定位X线片技术、咬合X线片技术、颞下合关节X线片技术、头颅侧位X线片技术。
担任河北医科大学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及护理学院的教学任务,担任全科医师培训和进修医师培训任务。副高职以上年资人员参与大课讲授,每年有一名医师脱产负责教学任务。现有硕士生导师3名,每年招收6-9名硕士研究生。
担任国家自然基金课题1项,省厅级立项科研课题17 项,获省科技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河北医学科技奖9项。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译文、综述等200余篇。出版专著6部。
该院儿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临床科室,技术力量雄厚,借助综合医院多科协作的整体优势,在小儿疾病诊治、急救、预防保健等方面具有很强的综合实力,主要以诊治儿科各系统疾病,如小儿血液肿瘤疾病、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结缔组织疾病、内分泌疾病、神经系统等疾病。其中(1)小儿血液肿瘤专业,治疗各种小儿肿瘤,使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的缓解率及5年生存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长期无病生存率不断增高,为河北省儿童白血病救治定点医院。(2)新生儿专业实力雄厚,具备先进的设备及技术力量,在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早产儿尤其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治疗与随访、换血术及新生儿常见疾病的诊治等方面居先进地位,新生儿、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居领先水平。(3)小儿呼吸、消化系统疾病等儿科常见疾病的诊治经验丰富,治疗规范,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及良好的疗效(4)儿童哮喘门诊等专业门诊,可满足不同患者的特殊要求。(5)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免疫结缔组织疾病的诊治方面有突出特点。(6)儿童保健专业开展小儿营养与智力发育评估,小儿发育迟缓、儿童异常心理及行为的诊治等工作。目前设置儿科病房、抢救室、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层流净化病房、一日病房、门、急诊、门诊雾化吸入室等。
该科血液肿瘤专业是该科重点专业,长期的专业积累以及肿瘤医院在肿瘤病理诊断、影像学诊断、化疗与放疗方面强大的专业优势,使得该科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血液肿瘤的诊治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科主要收治淋巴瘤、急性白血病、各种小儿实体肿瘤、各种贫血、溶血,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郎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高血氏病等各种儿童血液疾病。专业治疗室可进行化疗、骨髓穿刺、鞘内注射等操作。治疗上选用与国际接轨的治疗方案。
为了推动学科发展,该科先后组织了河北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第一届、第二届学术会议、小儿血液肿瘤诊治国际交流会、儿童淋巴瘤专家巡诊活动,2008年成功地组织了第五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儿科血液肿瘤分会场的专业交流。科主任江莲教授目前担任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肿瘤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早产儿专家委员会委员、河北抗癌协会理事、河北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围产学会常务委员、石家庄市儿科学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儿科学会委员、《中国小儿急救医学杂志》通讯编委、《河北医科大学学报》编委。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消化内科是以各种消化系统疾病为诊治范围,以各种消化系统肿瘤个体化和规范化为诊治特色的科室。是该院最早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和内科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国内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姚树坤教授曾经在此工作。目前在该院的该院和东院均设有门诊和病房,编制病床55张,实际收住患者达70名/日以上。年门诊量近30000人次。现有医护人员29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3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2人。其中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6人,具有留美、留日经历的学者各2人。绝大多数护理人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目前承担国家级自然基金课题2项,承担并且完成省级课题20余项,几乎每年都获得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或在国际期刊发表SCI文章。
科室拥有国内先进的胃肠动力实验室及肝病实验室,已拥有设备价值近百万元的24小时胃食管pH监测仪﹑Bilitec 2000 24小时胆红素监测仪﹑十二通道胃肠功能监测仪、近端胃和直肠测压设备和胃动力诊断治疗仪,与国内外相关医疗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配合该院兄弟科室进行胃排空﹑胆汁返流等胃肠动力监测。已开展了一系列胃肠动力指标的监测,在功能性和器质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研究领域积累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开展了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碳呼气试验和测定小肠细菌过生长等的氢呼气试验。肝病实验室致力于肝癌、脂肪肝、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的科研工作。对消化道出血、胰腺炎及其他危重症的抢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胃炎、消化性溃疡、结肠炎及其心身疾病所引起的腹痛、腹胀、反酸、便秘、腹泻等,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满意疗效。与放射科、内镜室和CT室等合作开展了针对肝癌的TACE、治疗脾功能亢进的脾栓塞术、解除胆道梗阻的胆道内外引流术,以及解除消化道狭窄的支架置入术等。
作为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的驻点单位,举办了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的学术会议。积极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会议以开阔视野。科主任张瑞星担任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医师协会消化分会委员,河北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副主任李胜棉、殷飞也分别在河北省医学会肝病分会、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肝病分会等学术团体任职。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肾内科历经近40年的发展、几代人的努力,科室不断壮大,临床、教学、科研水平不断提高和跨越。
一、辉煌的历程
该院肾脏病专业成立于1976年,1984年在省内率先开展了血液净化,1994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成立了冀医四院??三爱病院中日友好血液透析中心, 2002年独立建科成立肾内科。2009年成为河北省血液净化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挂靠单位,2011年被遴选为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2013年被遴选为全国县级医院血液净化技术培训基地,2014年筹建了河北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并成为主委单位。
二、优秀的团队、先进的理念
学科带头人徐金升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副院长、肾内科主任。现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首批血液净化专家组成员。兼任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委员、河北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北省血液净化专业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心主任、河北省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医学工程协会副理事长。科室现有医护人员70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形成了一支素质较高、技术精湛、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全体医护人员秉承“和谐统一”的团队精神、以“诚信务实”为工作准则、以“安全高效”为追求目标、以“学习创新”为前进动力,用“个体化治疗、标准化操作、人性化服务、规范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和高超的专业技术,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高性价比的医疗服务。
三、人性化的病房
现有床位76张,重症肾脏病监护病床10张,拥有国际一流的进口呼吸机、除颤仪、人体成分监测仪、进口称重床、美国进口无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系统等监测仪器,为危重肾脏病患者的救治奠定了坚实基础。对各种肾脏常见病、疑难危重症等疾病具有独到的诊断与治疗经验。
四、与国际接轨国内一流的血液净化中心
该中心分区布局合理,透析和监测设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拥有进口血液透析机70台、床旁血滤机11台、德国劳尔双极反渗水机1台、金宝双极反渗水机1台及营养代谢车、动静脉内瘘检测仪、无创血管内皮功能检测仪、动脉硬化检测仪等各种透析监测设备,为安全、高效的透析治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建立血管通路,尤其在疑难、复杂内瘘方面取得了许多成功经验。年透析4万余例次,在省内独家开展了一次性高通量超纯透析,运用无创和有创血流动力学检测等手段评估透析患者干体重的工作。已成熟开展单重及双重血浆置换、人工肝、枸橼酸抗凝连续性血液净化等工作,透析质量居国内先进水平。
五、完善的肾脏病实验室
拥有独立的肾脏病临检室、肾脏病理室和分子生物学三个实验室,已成功开展了血管平滑肌细胞原代培养、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及肾脏病相关的各种检测(如尿早损检查、尿红细胞位相、尿微量白蛋白/肌酐、尿蛋白定量及电泳分析、血气分析及血乳酸检测、铁四项、iPTH等),率先在河北省开展了ANCA、抗GNM抗体测定等检查,检测项目齐全且准确度高,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认可。
六、可喜的教学科研成绩
该科现有博导1名、硕导2名,共培养硕士生40余名、全科医学医生10名、进修生260余名。科室在研课题17项,发表CSCD论文70余篇,SCI收录论文12篇,主编著作2部。荣获河北省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省医学会一等奖5项、二等奖1项。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眼科以诊治斜视、弱视、白内障、青光眼、眼部肿瘤为重点,是河北省斜视、弱视防治中心。拥有正、副教授6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每日有专家应诊。拥有美国产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仪、A超、角膜曲率仪、Leica手术显微镜、同视机、立体视觉检查仪等大型医疗设备。开展弱视、斜视矫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人工晶体植入及各种眼科疑难手术。其中弱视、斜视年诊疗人数及治愈率均居全省第一位。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肝胆外科是河北省肝胆胰肿瘤诊治中心,河北省医学重点学科。该科以肝胆胰系统疾病诊治为特色,在肝癌、胰腺癌、胆囊癌、胆管癌、壶腹癌以及肝血管瘤、门脉高压症、肝囊肿、胰腺囊肿、胆道结石、胆囊息肉等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肝胆外科目前拥有本部及东院区两个病区,编制床位59张。该科是一个爱岗敬业、团结协作、求实创新、拼博奉献的集体。现拥有医护人员32人:医师11人,其中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护士21人,其中主管护师7人,护师5人,护士9人。其中拥有博士学位5人,拥有硕士学位5人。
该科拥有电子胆道镜、腹腔镜、微波治疗仪等高科技设备。目前常规开展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高位胆管癌根治术、巨大肝癌切除术、胆囊癌根治术、复发性肝癌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对于急性重症胰腺炎、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肝脾破裂伤等急、危、重症的治疗也有具备丰富的经验及良好的临床效果。在肝胆外科疾病的微创治疗方面,年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00例以上。已逐步开展腹腔镜下肝脏、胰腺疾病的微创治疗,如腹腔镜下肝癌微波消融、腹腔镜肝癌切除、腹腔镜胰腺肿瘤切除等。熟练掌握胆道镜应用技术,在胆道良恶性疾病的诊断、治疗上达到了减轻创伤、降低手术并发症的效果。
目前原发性肝癌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五位,死亡率居第三位。作为特色技术,该
科开展“原发性肝癌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每年开展500例以上,延长了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了生活治疗,各项综合指标达国内领先。科研领域,在原发性肝癌发生发展机制研究上开展了多项科学研究,其中包括:缺氧诱导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促进肝细胞癌的侵袭转移的作用机制,缺氧因子抑制剂在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及促进凋亡的作用,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与肝癌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等研究,达到了预期结果并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取得多项省、厅级科研成果奖励。这些基础研究结果,与临床联系紧密,为肝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为了推动河北省肝胆外科事业的发展,该科于2008、2011年组织了第一届及第二届河北省抗癌协会第肝癌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2011年举行了肝癌多学科研讨会及第二届肝胆胰肿瘤研讨会。这些学术研讨会的举办,加强了同省内外的学术交流,整合相互优势促进了临床、科研工作的良好发展。
科主任:王顺祥 主任医师 教授。中国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胆道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河北省抗癌协会肝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北省医学会胆道学组副组长。从事肝胆外科专业,擅长肝胆胰脾肿瘤及良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组织实施了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首例肝脏移植手术并获得成功。获得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发表论文40余篇。
护士长:李新省 主管护师。2009年任肝胆外科护士长,2008年晋升为主管护师。在肝胆疾病的临床护理方面,尤其是肝脏和胰腺疾病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危重症护理工作积累了大量经验,能够配合医生圆满完成复杂手术护理和紧急抢救工作。具有较强的护理疑难重症患者的能力,建立了一支理论扎实、技术过硬、优质服务的护理团队。
河北省乳腺疾病诊治中心(HEBEI BREAST CANCER),以下简称乳腺中心,是河北省卫生厅经过两年的全方位调研及专家现场严格审查,于2008年7月批准并正式命名。
乳腺中心是以乳腺外科为主的、联合化疗、放疗、病理、医学影像和基础研究等多学科、松散式协作诊治中心。她的主要任务:一是指导全省乳腺疾病的宣教和专业医师培训,提高河北省乳腺疾病诊治水平;二是开展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普查、诊断、治疗和随访工作。
乳腺中心位于石家庄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天山大街169号,即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东院区,拥有3个病区共123张床位,为方便患者就医,设有院本部和东院区2个院区的专家和普通门诊,设有麦默通手术室、乳导管镜室和随访室。另外,医院在东院区相应配备了与乳腺疾病诊治相关的辅助科室及国内外先进的影像、病理诊断设备和高水平的医技人员。
乳腺中心的医务人员具很强实力,包括:主任医师、教授7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2名。其中获博士学位6人,硕士学位4人。目前共有6名医师分别在日本、美国、比利时等世界一流研究中心和医疗中心接受过半年以上的专业研修。拥有全国和省内乳腺专业的知名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和河北省乳腺癌专业委员会正、副主任委员。从2000年开始,乳腺中心的年门诊量、手术量均维持在全国较高水平,并逐年增长。以去年为例,2009年门诊量为33226人次,住院人数3124人,门诊手术1061例,病房手术1727例,其中乳腺癌手术943例。近年来,乳腺癌治疗方式有很大发展,从强调手术为主向综合治疗转变,乳腺中心的医师除了掌握乳腺良、恶性疾病的各种手术方式外,陆续开展了多种术式的乳房切除术后Ⅰ期和Ⅱ期重建术(即乳房再造术),早期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或保乳保腋窝手术,乳房病灶定位活检术,以及即将开展的乳腔镜等微创手术。同时四院还拥有河北省技术力量很强的放疗科、化疗科和病理科,有制度完善的随访室,以及定期进行的多学科综合查房制度,为乳腺癌患者个体化方案的制定和综合治疗的成功开展提供保障。
此外,四院还是全国百万妇女普查的首批定点单位和全国乳腺癌普查的督导组专家单位,负责全省乳腺癌的普查和指导工作。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产科的相关介绍暂时空缺,我们正在拼命完善当中。
中医科成立于1958年,历届主任为李凤珍、王春河、刘亚娴、张莉,现任科主任李晶。拥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正高、副高、主治、住院医师、技师等专业技术人员共20人,设有“刘亚娴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中医科门诊量居全院门诊量的首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居河北省领先地位。在中医药抑制肿瘤生长、防止肿瘤转移、减轻放化疗毒副作用、改善晚期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有较深入研究。尤其对于食管癌的中医防治做了系统研究:一、在预防食管癌术后转移方面:1、启膈方对Ⅰ-Ⅲ期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生命质量及延长无病生存时间的影响。2、启膈方抗食管癌、胃癌转移机制的研究。二、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中医治疗:1、金仙液(启膈方化裁)对食管癌的临床近期疗效观察。2、启膈方抗肿瘤机制的实验研究。三、减轻术后合并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1、食管贲门癌术后厌食的中医治疗(戊己饮Ⅰ号方),临床观察有理想疗效。2、加减麦门冬汤对大鼠胃排空有促进作用。3、食管贲门癌术后腹泻的中医治疗(戊己饮Ⅱ号方),以健脾祛湿为主的戊己饮Ⅱ号施治,疗效显著。四、减轻食管癌放疗的毒副反应:1、凉血解毒膏防治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研究,研究显示凉血解毒膏可预防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治疗Ⅱ级、Ⅲ级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2、芍根汤防治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芍根汤可降低2级以上食管炎的发生率,延迟急性放射性食管炎的发生时间。
中医科拥有美国产全自动多功能牵引床、控制牵引床、CYP-1型微波综合治疗仪、WHA-型人体经络治疗仪、DAJ-23型多功能艾灸仪等设备,可治疗急、慢性炎症,肌肉劳损、损伤性疼痛及扭伤;治疗肩周炎,颈椎、腰椎病等疾病。除开展针、灸、按摩、梅花针、拔火罐、电针、耳针、语言训练等项目外,目前还开展的特色治疗包括针灸治疗术后不全肠梗阻;电针加隔物灸治疗排尿功能障碍;穴位帖敷加艾灸治疗难治性腹水;中医外治法凉血解毒膏防治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等。
中医教研室具有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的师资队伍,承担临床医疗本科、麻醉本科、高等护理学院的中医课程,2005年顺利通过全国本科教学评估,青年教师讲课竞赛获三等奖1人、优秀奖2人。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20余名。名师带高徒10余人。培养临床进修医生、实习医生若干名。
在指导患者的康复方面,发挥中医特色,组建了河北省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会阳光康复乐园,多次举办肿瘤防治讲座,中华健身气功讲座,组织外出旅游,健康公益讲座等。积极引导和组织会员开展科学、健康及丰富多彩的康复活动 , 探索“群体抗癌”、“医患结合”、“心理治疗”等癌症康复之路。
现中医科承担国家自然基金1项,省部级在研课题5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5项,省中医学会成果奖10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公开出版著作十余部。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以治疗耳、鼻及鼻窦、咽喉、颈段气管、食管、甲状腺、颌面部、颅底部及颈面部疾病为主的专业科室,尤以治疗肿瘤性疾病为特色。
目前该科分为东院及本部两个病区,病床60张,现月平均手术量200余台。主任医师(教授)6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讲师)2名,住院医师4名,技师3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创建至今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全面发展、进步,先进设备齐全。
该科是国内率先开展喉及下咽、颈段食管手术、咽旁、颅底手术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难、尖端手术的科室。
该科经多年发展,在耳鼻咽喉--头颈领域取得全面发展均衡。其中喉及下咽肿瘤的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治疗、颈部肿物的治疗在全省有领先地位和绝对优势和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兄弟科室联合开展跨学科、跨领域新、难手术。
该科在科研领域因为填补多项省内空白及国内先进技术应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数项及科技成果奖多次。多年来保持与该科在科研领域因为填补多项省内空白及国内先进技术应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及科技成果奖多次。多年来保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学术协作,多名医师及护士长王令焕副主任护师均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修,使该院的医、护力量均经头颈肿瘤诊治及护理的专业培训。
教学工作,曾有二名教师获河北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历年来多名教师获院内优秀教师奖,现有硕士生导师7名,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在读研究生十余名,并发表多部医学专著(有医学专著多部),其中参编卫生部教材一部。
该科据肿瘤医院特点,特色医疗优势项目有:
耳部:耳部肿瘤及胆脂瘤等的颞骨部分切除术、面神经减压、耳硬化症治疗等耳显微外科手术。
鼻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腔泪囊吻合,鼻咽肿瘤切除术等。
喉部:保全喉功能的各种喉切除术及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复发癌的综合治疗,喉微创显微手术。
咽部:下咽癌的手术治疗。
颈段气管、食管:各种侵犯颈部气管、食管的肿物切除及修复术,颈段食管病变治疗。
颈部:各种颈部肿物切除术,颅颌面颈部联合根治术。
甲状腺疾病:疑难复发、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治疗。
颅底部:侵犯颅底的肿瘤治疗,颅、颌面、颈部及耳部联合根治术。
微创手术:紧紧追随世界先进治疗手段,引进耳鼻咽喉激光治疗系统,开展早期癌治疗,尤其是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甲状腺疾病微创手术。
新开展治疗:各种晚期、尤其是侵及大血管肿瘤多学科联合治疗,生物及靶向治疗等等。
依托医院各科强势优势,更具有多科联合协同手术治疗的领先技术。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骨科专业组建立于2002年6月,由河北省著名骨科专家冯建刚教授创立,经过近8年多的发展,现已扩大到包括教授2人,副教授2人,主治医师2人,医师1人,形成良好的科室梯队建设。其中5人为硕士学位,一人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并开展了门诊及住院手术的全面临床工作,负责全院的骨科诊治及院外的会诊工作。骨科根据医院的自身特点,主要以诊治骨与软组织肿瘤,脊柱肿瘤,骨关节疾病及创伤为特色,其中骨与软组织肿瘤的规范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综合治疗、关节置换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科内配有国内最先进的膝关节镜、椎间盘镜、C型臂及专用骨科手术器械。并开展了恶性骨肿瘤及软组织肉瘤的规范性化疗及保肢手术,脊柱稳定重建术(颈、胸、腰椎体切除人工椎体植入内固定术),人工全膝、全髋关节置换术、桡骨小头置换术、肘关节、肩关节置换术、双膝双髋同期置换术、人工椎间盘置换术,膝关节镜下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椎间盘镜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脊柱四肢骨折内固定术。2008年7月由科承办的河北省抗癌协会肉瘤专业委员会成立暨骨与软组织肿瘤诊治进展研讨会顺利举行,就骨与软组织肿瘤规范诊治、关节置换、脊柱肿瘤展开热烈讨论,受到了同道的各界好评,同时进一步奠定了骨科在骨与软组织肿瘤以及脊柱肿瘤诊治的省内领先地位。2003年开始承担河北医科大学临床本科生见习与实习,以及护理学院的教学任务。其中两人获得最佳带教教师奖。目前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三项,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分为生物治疗临床部和生物技术研究室两部分,是临床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的特色科室。生物治疗科现有普通病床数十张,重症监护病床数十张。具备多名高级职称医师和研究人员,其中多人拥有博士学位和留学经历。
生物治疗科紧跟世界前沿领域,主要开展肿瘤的临床综合治疗,治疗手段在以突出生物治疗为特色的基础上将化疗、放疗有机地联合融入,在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自体及异体)、肿瘤DC疫苗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现采用美国专利技术,开展包括CIK、DC-CIK(DC疫苗与干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干细胞联合应用方案)、DC-CTL(DC疫苗/肿瘤抗原特异性CTL治疗方案)、NK(自然杀伤性细胞治疗方案)等多项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项目。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合理方案,结合免疫治疗,临床中可单独使用或配合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手段进行治疗,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和恶化。先后在肺癌、肾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具备独特风格与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科。
河北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分为生物治疗临床部和生物技术研究室两部分,是临床与基础研究紧密结合的特色科室。生物治疗科现有普通病床数十张,重症监护病床数十张。具备多名高级职称医师和研究人员,其中多人拥有博士学位和留学经历。
生物治疗科紧跟世界前沿领域,主要开展肿瘤的临床综合治疗,治疗手段在以突出生物治疗为特色的基础上将化疗、放疗有机地联合融入,在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干细胞治疗(自体及异体)、肿瘤DC疫苗治疗、基因治疗等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现采用美国专利技术,开展包括CIK、DC-CIK(DC疫苗与干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性干细胞联合应用方案)、DC-CTL(DC疫苗/肿瘤抗原特异性CTL治疗方案)、NK(自然杀伤性细胞治疗方案)等多项肿瘤细胞免疫治疗项目。针对不同患者情况,制定个体化合理方案,结合免疫治疗,临床中可单独使用或配合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手段进行治疗,有效防止肿瘤的复发、转移和恶化。先后在肺癌、肾癌、乳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卵巢癌及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治疗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如今已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相当规模、具备独特风格与模式、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科。
皮肤性病科建于1958年8月,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皮肤病与性病专业学科,是临床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河北省皮肤病研究所、河北省医疗美容中心、河北省皮肤性病学会和石家庄市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所在地。学科技术力量雄厚,设置全面,诊疗设备先进,开展项目齐全,自制外用药效果好,诊疗及学术水平居省内领先,在全国也享有较高声誉。2009年3月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
皮肤科现有职工22人,其中高职人员12人,硕士生导师6人,美国、日本等地留学归国人员6人,国内一流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5人,博士、博士后4人,硕士毕业8人。林元珠教授为该科创始人之一,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
门诊设有普通、专家和专病门诊;皮肤病理、免疫、真菌实验室和性病检验室;皮肤病治疗室;激光美容室、紫外线光疗室、CO2激光室、皮肤外科手术室等。拥有白癜风表皮移植机,美容激光和CO2激光机,窄波 UVB和高能紫外光疗机,以及CO2培养箱,荧光显微镜,莱佧切片机,酶标检测仪等进口诊疗设备近20台件。病房开放床位12张。
目前开展项目,门诊:真菌镜检、培养及鉴定-诊断真菌病。皮肤病理-诊断皮肤肿瘤等各种皮肤病。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诊断水疱、大疱类皮肤病。多种自身抗体的检测-用于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的诊断。窄波 UVB和紫外光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带状疱疹、玫瑰糠疹等。激光及高频电刀治疗-各种疣病、色素痣等。手术切除皮肤浅表肿物。性病、艾滋病检测。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皮炎湿疹。美容激光治疗-太田痣、伊藤痣、雀斑、雀斑样痣、晒斑及老年斑、咖啡斑、贝克痣、纹身、纹眉、纹眼线等;血管瘤、鲜红斑痣、酒渣鼻、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痤疮红印、痤疮疤痕、增殖性疤痕、静脉曲张、妊娠纹、疣、异色症等,以及面膜护理、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病房:主要收治各种疑难、重症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药疹,大疱性皮肤病,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各类皮肤病病人。
此外,该院有数十种特制的皮肤病外用药,治疗效果好,价格低廉,是该科的治疗特色之一。
皮肤性病科建于1958年8月,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皮肤病与性病专业学科,是临床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河北省皮肤病研究所、河北省医疗美容中心、河北省皮肤性病学会和石家庄市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所在地。学科技术力量雄厚,设置全面,诊疗设备先进,开展项目齐全,自制外用药效果好,诊疗及学术水平居省内领先,在全国也享有较高声誉。2009年3月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
皮肤科现有职工22人,其中高职人员12人,硕士生导师6人,美国、日本等地留学归国人员6人,国内一流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5人,博士、博士后4人,硕士毕业8人。林元珠教授为该科创始人之一,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
门诊设有普通、专家和专病门诊;皮肤病理、免疫、真菌实验室和性病检验室;皮肤病治疗室;激光美容室、紫外线光疗室、CO2激光室、皮肤外科手术室等。拥有白癜风表皮移植机,美容激光和CO2激光机,窄波 UVB和高能紫外光疗机,以及CO2培养箱,荧光显微镜,莱佧切片机,酶标检测仪等进口诊疗设备近20台件。病房开放床位12张。
目前开展项目,门诊:真菌镜检、培养及鉴定-诊断真菌病。皮肤病理-诊断皮肤肿瘤等各种皮肤病。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诊断水疱、大疱类皮肤病。多种自身抗体的检测-用于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的诊断。窄波 UVB和紫外光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带状疱疹、玫瑰糠疹等。激光及高频电刀治疗-各种疣病、色素痣等。手术切除皮肤浅表肿物。性病、艾滋病检测。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皮炎湿疹。美容激光治疗-太田痣、伊藤痣、雀斑、雀斑样痣、晒斑及老年斑、咖啡斑、贝克痣、纹身、纹眉、纹眼线等;血管瘤、鲜红斑痣、酒渣鼻、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痤疮红印、痤疮疤痕、增殖性疤痕、静脉曲张、妊娠纹、疣、异色症等,以及面膜护理、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病房:主要收治各种疑难、重症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药疹,大疱性皮肤病,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各类皮肤病病人。
此外,该院有数十种特制的皮肤病外用药,治疗效果好,价格低廉,是该科的治疗特色之一。
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营养科成立于1958年,是一个集临床营养治疗,营养宣教,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临床医技科室。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和不断发展,在如何安全、合理、有效地开展临床营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以针对肿瘤营养治疗为特色的一系列治疗方案。全科有一支专业的营养医师队伍,其中主任营养医师一名,营养医师一名,主管营养师两名,营养师一名。 承担了医院住院患者的营养会诊及营养配餐;门诊患者的咨询指导;河北医科大学护理系专科营养学教学;与营养相关的科研;大众的营养健康科普宣教等工作。该科的业务范围包括:
1、临床营养治疗:(1)针对肿瘤患者的术前、术后、放疗、化疗等不同治疗阶段给予有针对性的饮食治疗指导。(2) 各种疾病的治疗饮食指导,包括糖尿病、甲亢、肥胖、肝病、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结核、肿瘤、痛风、胃炎、溃疡病、结肠炎、心脑血管病、小儿生长迟缓及各种营养素缺乏症等的饮食营养指导。(3)营养支持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支持途径、支持方式、全营养素数量比例、营养素组分、营养治疗终点目标的系统观察、不同阶段调整。(4)为管饲病人提供以匀浆膳为主的肠内营养治疗。
2、营养咨询门诊: 由营养专家坐诊,每周一、三下午出诊,为各类病人和亚健康人群提供个体化营养评价和咨询,在肿瘤的不同阶段、糖尿病、肾病、高血压等疾病的营养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使饮食治疗与临床治疗相辅相成。同时,还为婴幼儿、孕妇乳母、围产期妇女及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提供营养饮食建议和指导。为使咨询者建立一个清晰、直观的量的概念,以提高营养咨询效果,增加从理论到实践的可操作性,该科专门印刷多种宣传材料,把健康理念带给每一位患者。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以治疗耳、鼻及鼻窦、咽喉、颈段气管、食管、甲状腺、颌面部、颅底部及颈面部疾病为主的专业科室,尤以治疗肿瘤性疾病为特色。
目前该科分为东院及本部两个病区,病床60张,现月平均手术量200余台。主任医师(教授)6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讲师)2名,住院医师4名,技师3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创建至今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全面发展、进步,先进设备齐全。
该科是国内率先开展喉及下咽、颈段食管手术、咽旁、颅底手术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难、尖端手术的科室。
该科经多年发展,在耳鼻咽喉--头颈领域取得全面发展均衡。其中喉及下咽肿瘤的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治疗、颈部肿物的治疗在全省有领先地位和绝对优势和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兄弟科室联合开展跨学科、跨领域新、难手术。
该科在科研领域因为填补多项省内空白及国内先进技术应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数项及科技成果奖多次。多年来保持与该科在科研领域因为填补多项省内空白及国内先进技术应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及科技成果奖多次。多年来保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学术协作,多名医师及护士长王令焕副主任护师均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修,使该院的医、护力量均经头颈肿瘤诊治及护理的专业培训。
教学工作,曾有二名教师获河北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历年来多名教师获院内优秀教师奖,现有硕士生导师7名,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在读研究生十余名,并发表多部医学专著(有医学专著多部),其中参编卫生部教材一部。
该科据肿瘤医院特点,特色医疗优势项目有:
耳部:耳部肿瘤及胆脂瘤等的颞骨部分切除术、面神经减压、耳硬化症治疗等耳显微外科手术。
鼻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腔泪囊吻合,鼻咽肿瘤切除术等。
喉部:保全喉功能的各种喉切除术及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复发癌的综合治疗,喉微创显微手术。
咽部:下咽癌的手术治疗。
颈段气管、食管:各种侵犯颈部气管、食管的肿物切除及修复术,颈段食管病变治疗。
颈部:各种颈部肿物切除术,颅颌面颈部联合根治术。
甲状腺疾病:疑难复发、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治疗。
颅底部:侵犯颅底的肿瘤治疗,颅、颌面、颈部及耳部联合根治术。
微创手术:紧紧追随世界先进治疗手段,引进耳鼻咽喉激光治疗系统,开展早期癌治疗,尤其是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甲状腺疾病微创手术。
新开展治疗:各种晚期、尤其是侵及大血管肿瘤多学科联合治疗,生物及靶向治疗等等。
依托医院各科强势优势,更具有多科联合协同手术治疗的领先技术。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以治疗耳、鼻及鼻窦、咽喉、颈段气管、食管、甲状腺、颌面部、颅底部及颈面部疾病为主的专业科室,尤以治疗肿瘤性疾病为特色。
目前该科分为东院及本部两个病区,病床60张,现月平均手术量200余台。主任医师(教授)6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讲师)2名,住院医师4名,技师3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创建至今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全面发展、进步,先进设备齐全。
该科是国内率先开展喉及下咽、颈段食管手术、咽旁、颅底手术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难、尖端手术的科室。
该科经多年发展,在耳鼻咽喉--头颈领域取得全面发展均衡。其中喉及下咽肿瘤的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治疗、颈部肿物的治疗在全省有领先地位和绝对优势和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兄弟科室联合开展跨学科、跨领域新、难手术。
该科在科研领域因为填补多项省内空白及国内先进技术应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数项及科技成果奖多次。多年来保持与该科在科研领域因为填补多项省内空白及国内先进技术应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及科技成果奖多次。多年来保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学术协作,多名医师及护士长王令焕副主任护师均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修,使该院的医、护力量均经头颈肿瘤诊治及护理的专业培训。
教学工作,曾有二名教师获河北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历年来多名教师获院内优秀教师奖,现有硕士生导师7名,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在读研究生十余名,并发表多部医学专著(有医学专著多部),其中参编卫生部教材一部。
该科据肿瘤医院特点,特色医疗优势项目有:
耳部:耳部肿瘤及胆脂瘤等的颞骨部分切除术、面神经减压、耳硬化症治疗等耳显微外科手术。
鼻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腔泪囊吻合,鼻咽肿瘤切除术等。
喉部:保全喉功能的各种喉切除术及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复发癌的综合治疗,喉微创显微手术。
咽部:下咽癌的手术治疗。
颈段气管、食管:各种侵犯颈部气管、食管的肿物切除及修复术,颈段食管病变治疗。
颈部:各种颈部肿物切除术,颅颌面颈部联合根治术。
甲状腺疾病:疑难复发、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治疗。
颅底部:侵犯颅底的肿瘤治疗,颅、颌面、颈部及耳部联合根治术。
微创手术:紧紧追随世界先进治疗手段,引进耳鼻咽喉激光治疗系统,开展早期癌治疗,尤其是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甲状腺疾病微创手术。
新开展治疗:各种晚期、尤其是侵及大血管肿瘤多学科联合治疗,生物及靶向治疗等等。
依托医院各科强势优势,更具有多科联合协同手术治疗的领先技术。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以治疗耳、鼻及鼻窦、咽喉、颈段气管、食管、甲状腺、颌面部、颅底部及颈面部疾病为主的专业科室,尤以治疗肿瘤性疾病为特色。
目前该科分为东院及本部两个病区,病床60张,现月平均手术量200余台。主任医师(教授)6名,副主任医师(副教授)3名,主治医师(讲师)2名,住院医师4名,技师3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从创建至今在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方面全面发展、进步,先进设备齐全。
该科是国内率先开展喉及下咽、颈段食管手术、咽旁、颅底手术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高难、尖端手术的科室。
该科经多年发展,在耳鼻咽喉--头颈领域取得全面发展均衡。其中喉及下咽肿瘤的治疗、甲状腺肿瘤的治疗、颈部肿物的治疗在全省有领先地位和绝对优势和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并与兄弟科室联合开展跨学科、跨领域新、难手术。
该科在科研领域因为填补多项省内空白及国内先进技术应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三项,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数项及科技成果奖多次。多年来保持与该科在科研领域因为填补多项省内空白及国内先进技术应用,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二项,卫生厅科技进步一等奖二项及科技成果奖多次。多年来保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的学术协作,多名医师及护士长王令焕副主任护师均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进修,使该院的医、护力量均经头颈肿瘤诊治及护理的专业培训。
教学工作,曾有二名教师获河北医科大学优秀教师奖,历年来多名教师获院内优秀教师奖,现有硕士生导师7名,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名,在读研究生十余名,并发表多部医学专著(有医学专著多部),其中参编卫生部教材一部。
该科据肿瘤医院特点,特色医疗优势项目有:
耳部:耳部肿瘤及胆脂瘤等的颞骨部分切除术、面神经减压、耳硬化症治疗等耳显微外科手术。
鼻部: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物切除术,经鼻内镜脑脊液鼻漏修补术、鼻腔泪囊吻合,鼻咽肿瘤切除术等。
喉部:保全喉功能的各种喉切除术及喉全切除发音重建术,复发癌的综合治疗,喉微创显微手术。
咽部:下咽癌的手术治疗。
颈段气管、食管:各种侵犯颈部气管、食管的肿物切除及修复术,颈段食管病变治疗。
颈部:各种颈部肿物切除术,颅颌面颈部联合根治术。
甲状腺疾病:疑难复发、巨大、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治疗。
颅底部:侵犯颅底的肿瘤治疗,颅、颌面、颈部及耳部联合根治术。
微创手术:紧紧追随世界先进治疗手段,引进耳鼻咽喉激光治疗系统,开展早期癌治疗,尤其是早期喉癌及癌前病变治疗。甲状腺疾病微创手术。
新开展治疗:各种晚期、尤其是侵及大血管肿瘤多学科联合治疗,生物及靶向治疗等等。
依托医院各科强势优势,更具有多科联合协同手术治疗的领先技术。
皮肤性病科建于1958年8月,是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皮肤病与性病专业学科,是临床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河北省皮肤病研究所、河北省医疗美容中心、河北省皮肤性病学会和石家庄市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所在地。学科技术力量雄厚,设置全面,诊疗设备先进,开展项目齐全,自制外用药效果好,诊疗及学术水平居省内领先,在全国也享有较高声誉。2009年3月被国家药监局批准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专业。
皮肤科现有职工22人,其中高职人员12人,硕士生导师6人,美国、日本等地留学归国人员6人,国内一流医院皮肤科进修学习5人,博士、博士后4人,硕士毕业8人。林元珠教授为该科创始人之一,全国著名皮肤病专家。
门诊设有普通、专家和专病门诊;皮肤病理、免疫、真菌实验室和性病检验室;皮肤病治疗室;激光美容室、紫外线光疗室、CO2激光室、皮肤外科手术室等。拥有白癜风表皮移植机,美容激光和CO2激光机,窄波 UVB和高能紫外光疗机,以及CO2培养箱,荧光显微镜,莱佧切片机,酶标检测仪等进口诊疗设备近20台件。病房开放床位12张。
目前开展项目,门诊:真菌镜检、培养及鉴定-诊断真菌病。皮肤病理-诊断皮肤肿瘤等各种皮肤病。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检查-诊断水疱、大疱类皮肤病。多种自身抗体的检测-用于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的诊断。窄波 UVB和紫外光治疗-银屑病(牛皮癣)、白癜风、带状疱疹、玫瑰糠疹等。激光及高频电刀治疗-各种疣病、色素痣等。手术切除皮肤浅表肿物。性病、艾滋病检测。过敏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皮炎湿疹。美容激光治疗-太田痣、伊藤痣、雀斑、雀斑样痣、晒斑及老年斑、咖啡斑、贝克痣、纹身、纹眉、纹眼线等;血管瘤、鲜红斑痣、酒渣鼻、毛细血管扩张、蜘蛛痣、痤疮红印、痤疮疤痕、增殖性疤痕、静脉曲张、妊娠纹、疣、异色症等,以及面膜护理、中西医结合治疗等。病房:主要收治各种疑难、重症皮肤病如皮炎、湿疹、药疹,大疱性皮肤病,银屑病,红斑狼疮、皮肌炎、硬皮病等各类皮肤病病人。
此外,该院有数十种特制的皮肤病外用药,治疗效果好,价格低廉,是该科的治疗特色之一。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94
好评率(100.0%)
擅长:肺癌、晚期肺癌、肺结节、肺恶性肿瘤、支气管肺癌、乳腺癌、胸部肿瘤、前列腺癌、脑胶质瘤、脑膜瘤、鼻咽癌、喉癌、下咽癌、胃肠道肿瘤、结直肠癌、直肠恶性肿瘤、肠癌、大肠癌、贲门癌、直肠肿瘤、食管癌、结肠恶性肿瘤、胃肠道恶性肿瘤、胰腺癌、肝癌、淋巴瘤、胸腺瘤、食道癌、胸腺癌、脑转移瘤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甲状腺乳腺肿瘤、甲状腺癌、骨转移癌、graves病、皮肤血管瘤、脓毒性肺栓塞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胸部肿瘤、纵隔肿瘤、胃肠道肿瘤、贲门癌、食道癌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乳房疾病、乳腺癌、妇科肿瘤、子宫肌瘤、胃肠道肿瘤、胃溃疡恶变、肠癌、妇科病、围绝经期综合征、肿瘤、食道癌、慢性胃肠炎、卵巢囊肿、不孕症、乳腺增生、消化系统疾病、月经不调
服务人次 0
好评率(--%)
擅长:呼吸系统肿瘤、肺癌、胃肠道肿瘤、贲门癌、食道癌
查看更多肿瘤及防治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