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
从图片上看,是轻度烫伤,不需要特别用药。伤口本身就可能发痒,不奇怪。
2020-01-30
答
应该不会。但如果是“手足口病”就不好说了。毕竟这两种疾病有时不太好区分。
2019-12-26
答
不会有什么问题的。毕竟喷雾主要是局部作用,被吸收的部分非常少,多用几次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所以才需要用药治疗。一定很疼吧。大多3-4天退热,一周左右完全缓解。如果伤口大,可能会更久一些。
2019-10-28
答
皮疹没有明显的特点,初步判断应该就是过敏引起的荨麻疹。这种皮疹一般过几天就消了。如果没有不适,不需要做治疗。如果有比较痒,可以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软膏。皮疹形态不符合手足口病典型表现。如果没有发热,就不用想太多了。
2019-10-18
答
手足口病是由于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主要问题在于,病毒的嗜神经性,容易出现神经系统的受累。发热几天,皮疹多少,其实问题不大,咱们应该关系有没有神经系统受损的迹象。神经系统受累,会出现持续精神不佳、烦躁或者嗜睡、抽搐、频繁肢体抖动。如果有这样的表现,必须要到医院去看诊哟。如果第三天情况没有缓解,建议复查血常规。赶紧到医院去复诊。
2019-10-04
答
这个咱们得看看照片哟。咱们还是得先看一下照片哟。手上长泡,最要小心的就是手足口病了。不过,如果已经不发热了,就算是,也估计没有大问题。麻烦还是多试着发几次,最好还是看一下皮疹的具体形态。这是典型的病毒感染性的皮疹,不过没关系,这种的一般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和咱们担心的手足口病啥的,不是一回事儿。不用做什么特殊的处理,也不要挑破了。一般过一周就慢慢自己吸收了。个人认为不影响接种疫苗,但具体判断最终决定在接种点。体温正常,说明病毒没有持续复制,皮疹一般会自己吸收消退的。
2019-08-29
答
这种程度的红点没有特异性,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血常规倒是没啥问题。估计是病毒感染引起的,非特异性的皮疹。主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精神好就行。病毒感染为主,细菌感染,现阶段估计不是主要问题。如果是疱疹的形态,就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多时候很难完全区分。红点可能逐渐变成周围一圈红晕,中间一个水泡(泡里的水分很少)。如果这样,那就是手足口病。一般来说,半天就会变成那样了。治疗也没啥变化,对症治疗为主,充分补充水分。主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精神好就行。从手上的皮疹形态来看,发展成疱疹的可能性很大了哟。没有哪一种疫苗是100%有效的哟。
2019-07-28
答
主要治疗手足口病。特别是反复高热、精神不佳的病人,要警惕手足口病导致神经系统受损。止痒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和康复新液。手足口病根据有没有发热和神经系统症状来治疗。到医院“感染科”就诊。能帮上忙就好。
2019-07-18
答
诊断的原则,一般来说是先考虑常见病。登革热的话,最近没有大范围流行的报告。手足口病倒是不少。登革热的皮疹和手足口病的皮疹,差别还是挺大的。有一些经验的医生都不会弄错。这图片的清晰度太糟糕了。请拉开一点距离,将肢体整体都照进去。然后,照近照的时候,手不要抖,不要开闪光。手心看一下,屁股看一下。我认为这不是手足口病。需要详细的体格检查和检验来判断,建议尽快到正规医院儿科就诊。图片因为光线角度等影响,有时确实不能真实的反映情况,所以强调实际看到的东西。从照片上看,不符合登革热的皮疹形态。手足口病毒确实是阳性,但从照片上看,皮疹形态不太符合EV71病毒的皮疹。
2019-07-02
答
口腔疱疹多见于“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医生看诊以后,肯定会给出一个初步的诊断。你应该看看医生的病历记录,有明确的诊断和检查结果,更方便分析。眼部发红不是什么特别的症状,这就是一个结膜炎的表现。请告知医生的诊断和所做的检查结果。取决于具体的诊断。疱疹只是疾病的表现,前面提到了常见的有疱疹的疾病,请告知宝宝就诊时,医生考虑的诊断和检查结果。
2019-06-29
答
对症治疗。退热,补液,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和能量。如果没有继发感染,不推荐使用抗生素。该疾病的特点就是较长时间的高热。现有检查结果不能证明继发感染的存在。对症治疗。补充足够的水分,包括口服或静脉输液。主要补充水溶性维生素,比如维生素C的复方维生素B。补锌可以促进口腔黏膜的修复。一般重的病例就按照手足口病处置。这个倒是不会,毕竟又不是预防这些疾病的疫苗。
201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