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好评问题-赵文斌
下午比较忙,让你久等了。请发舌头的照片。可以听到。舌头尖比较红,舌苔稍厚点,提示确实有点火气。我帮你调整一下处方,重点调理睡眠。中医认为失眠主要是阳阳失调,阳不入阴,这个方子就是调整阴阳,引阳入阴。说明正气虚得到明显改善。自己掌握,第天吃一次看看。不一定需要长期服用,如果有不舒服,就可以有选择地服用一些中药。至于食疗,可以参考下面的食疗方。用黑豆、黄豆、莲子、绿豆、核桃仁、苡仁、大枣各少许煮汤服,等上面煮熟后,加上适量的蓝莓干,枸杞子、葡萄干,再煮5分钟即可。这个可以长期服用。
2020-08-31
请发舌头的照片,供辨证参考。总的来说,还是有效的,就是汗还是比较多。目前是夏天,汗多点是正常现象,所以想完全止汗不太现实。我帮你调整一下处方,继续调理。说明有气虚,固摄津液能力不足。再调理二个月应该差不多了,至少到秋天应该有明显改善。目前即使有也不是主要的。北京比较干燥,还是注意多喝水。因为北京比较干燥,利湿的药,减少了,增加了止汗的力量。先服10剂,10天后复诊,我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有点湿,但不是太重,但有热。结合北京的气候特点,调整了用药。服中药期间最好不服。前面说的气虚固摄津液能力下降,稍热即出汗。中气不足之人容易出汗,上热下寒。之所以出现这样,就是体质差了。
2020-07-22
再拍一张舌下脉络。从舌象及舌下脉络来看,你要考虑瘀血引起的。气虚可能会有,但不象是主要原因。这个是正常的。建议你服点中药试试。偏低点,也算正常。这个方子活血化瘀,潜降相火,先服一周,一周后复诊,我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2020-07-15
宁可吹空调,也不要吃风扇,空调只要有一点凉意即可。宁可吹空调,也不要吹风扇,空调只要有一点凉意即可。风扇容易受凉。注意空调出风口不能对着人。口干可能就是出汗多的原因。说明与气虚,固摄津液能力下降有关。我帮你调整一下处方,加点安神的药,应该就会好转的。
2020-06-28
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象来看,你有脾阳虚湿重,中气不足,脾胃升降失常,上热下寒之证。中医讲脾胃为升降之枢纽,如果中气不足,则脾不升清,胃气不降,上面的相火不能正常下潜至肾,,则肾中偏寒,这就是下寒,相火不能下潜,势必上炎,则出现上火之一派症状,形成上热。如果相火不降,下焦虚寒,脾胃得不到温煦,所以容易受凉而拉肚子。平时饮食荤素搭配,碳水化合物少吃,蛋白质要充足,蔬菜可以多吃,油炸的东西不要吃,饮食量不宜太饱,七分饱即可,如果饿了,可以少吃点坚果,这样就不会胖,还能促进健康。如果为了减肥,只吃素,那就是方向错了。你这样减肥,体质会差的。只要一停止减肥,就有可能会反弹。
2020-06-27
脉弱一般提示气虚,气血不足,但如果自幼如此,精力充沛,就是发育的问题,如果是后来出现的,又有乏力,就是病态。参苓白术丸主要是健脾利湿,对于胃肠有一个基础的治疗作用。你这个主要是脾阳不足,光用参苓白术丸,可能力量不够。就是因为补气的力量减少了。这一次增加了止汗的药,方子中虽然增加了补气的药,也增加了潜降相火的药,应该不会出现明显的上火。你说你毛病多,兼顾起来药就多了。
2020-06-24
这么多苦寒的药,出现下寒不奇怪的。目前是不能吃辣的,太咸的。这个方子除了补中益气外,这次增加了治疗咽喉炎的药量。吃中药就不要吃中成药了。补中益气丸是补气的。方子中有类似的药了,再服中成药就服重复了。你这个就是慢性的,是有点难度。如果声带没有实质性问题,应该是可以的。如果能检查一下当然更好,要做就到消化科就诊。
2020-06-18
你舌苔厚吗,舌苔黄吗,照片看的不清楚。你舌头没有明显的胖大,舌苔也比较厚,结合你的症状,你主要的问题是湿热内蒸导致多汗。可能有一点气虚。有人天生就是湿热体质。如果是湿热体质,想完全消除,比较困难,通过调理,能改善症状。建议你服点中药调整。症状减轻,出汗减少。应该能有明显改善吧。坚持二三个月应该差不多了。还要饮食上注意,不能辛辣油腻。最好不喝。这个就要考虑气虚的因素。建议你服点中药调理。这个方子先服一周,一周后复诊,我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一大早舌苔是容易厚的,正常人也会的,吃过饭后会好转。从黄变不黄,是热轻了。从舌头的照片来看,湿气差不多。
2020-06-11
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象来看,你这样的情况应该是中气不足,上热下寒之证。中医讲脾胃为升降之枢纽,如果中气不足,则脾不升清,胃气不降,上面的相火不能正常下潜至肾,,则肾中偏寒,这就是下寒,相火不能下潜,势必上炎,则出现上火之一派症状,形成上热。你的火是虚火,,光清热是没用的,还伤脾胃。你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中气不足了,脾胃升降失常了,阳气不能正常下潜,脾胃得不到温煦而虚寒。你舌头胖大边有齿痕,就是脾阳不足的表现。你口干口苦,甚至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心烦,易怒,就是相火不降而上炎导致的。你动则多汗,就是气虚,不能固摄津液。中气不足之人就是这样,不耐寒热。
2020-06-10
可口,但是油多。可能与寒湿有关,舌苔也比较厚些。与肺气不足,受寒有关。这次增加了温补肺脾肾的力量。治疗咽炎的药,继续巩固一下。这样情况大多与气血郁滞有关,不是心脏问题。我在方中加了一味川芎,行气活血止痛。没关系的,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服中药观察一下。如果大便正常,就把炮姜去掉一点,黄芪减10g,如果大便还是偏稀,就减黄芪。再观察一下,如果要减,先减10g黄芪。
2020-05-29
请白天面朝自然光线下拍摄几张舌头的照片,选择最接近自己舌头颜色的照片,发过来供辨证参考,谢谢。拍摄时,请在下巴下面放一张白纸)。目前汗多可能与天气热有关。既然有效,治疗方向就是对的,我帮你调整一下处方,继续调理。那两个是止汗用的,不上火的。说明可能还是有点气虚的,气有固摄津液的作用,气虚了,就会容易出汗。可以调好的,不过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服用方法同前。夏天冰镇的东西不能吃。应该与脾虚湿重有关。上午经过一夜的休息,气虚不明显,午后更明显些。这个方子中加了补中益气的药了。
2020-05-19
请拍摄几张舌头的照片,再选择最接近自己舌头颜色的照片发过来,供辨证参考。肉还是要吃点的,饮食太清淡也是不行的。从中医上看,属于痰饮。也属于痰湿。调理脾胃和咽炎的。如果是那种清嗓样咳嗽,就是咽炎引起的。服这个方子,观察一下,以后方为准。可以含的,如清咽滴丸,西瓜霜含片。
2020-05-15
你背部的伤建议到医院针灸拔拔罐,应该有利于康复。请发舌头的照片,供辨证参考。不用了,前面有了。这个方子基本是原方,稍改了一下药物的剂量,再巩固一周。最好再巩固一周,即使没症状了。
2020-05-06
现在上班中,你先把相关问题发给我。请稍舌头的照片,供辨证参考。你目前排除声带问题,确实上虚热在上的原因,我帮你调整一下处方,重点解决咽部问题。这个方子补脾肾的基础上,清利咽喉。一个补脾肾的药,有点温,加上有点虚热,舌苔有点黄也正常,也有可能是中药染苔。益气养阴的。这次我的这个方子是有治疗扁桃体发火的药,如果吃你说那个方子,后面就不能继续服用我的这个方子,可能不太对证了,除非到时调整处方。没关系的,主要是怕你用药太寒凉了,再伤到脾胃。水果可以吃,如果不对菠萝过敏的话。中医讲脾胃为升降之枢纽,如果中气不足,则脾不升清,胃气不降,上面的相火不能正常下潜至肾,,则肾中偏下潜,势必上炎,则出现上火之一派症状,形成上热。
2020-04-27
肺气虚当然会闷的。这个方子再加上炙麻黄8g,平台上这个药缺货了,药名加不上去。后面这个方子加上炙麻黄8g。生冷的东西暂时不要吃。不过不易太疲劳,可以快步走更好。那还是与肺气虚有关。
2020-04-18
目前上班中,中气一虚,阴阳就不协调了,往往寒热错杂,看上去既有阳虚,又有阴虚。我帮你调整一下处方,继续调理。僵硬还是跟气血不流畅有关,其原因或者受凉,或者阳虚或者湿阻。中医讲脾主肌肉,脾胃中气不足了,自然会影响肌肉力量。
2020-04-18
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头的照片来看,还是肺气虚寒为主,我帮你调整一下处方。再吃一二周应该差不多了。应该是合算的吧。补补中气是需要的。至少也要五六味吧。暂时每天服一次。观察一下看看。
2020-04-03
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头的照片来看,应该是脾肾阳虚。目前你饮食上要,低碳水,高蛋白,低脂饮食,配合适量运动,否则体重会越来越重。另外,建议你服点中药调理。受点凉容易咳嗽,就是肺气虚了。总体来说是脾肾阳虚,中气不足,痰湿重。虽然舌苔不厚,但你胖了这么多,痰湿肯定会重的。这个方子补中益气,温通阳气,化湿和中,先服一周,一周后复诊,我再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肚子小下去没那么容易,都是油。你要按我说的,饮食结构要调整,汉堡,饮料,面包蛋糕这些不要吃,平时可以吃玉米,红薯,杂粮。米、面量要减少,多吃点蛋白质,如鱼虾,鸡蛋,牛奶,鸡胸肉,精瘦肉等。这个茶可以喝的。低碳水,高蛋白,低脂饮食,配合适量运动。饭后半小时服用。吃中药期间不用服中成药,因为有补气的药了。
2020-04-02
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象来看,你这样的咳嗽还是以寒咳为主,与肺气不足,受寒有关。你的咳嗽主要还是肺气虚寒。建议你服中药调理。那没关系的,就用这胩方子。那没关系的,就用这个方子。不要吃梨。方子中每个药都是有用的,最好都买好的。
2020-03-27
请白天面朝自然光线下拍摄几张舌头的照片,选择最接近自己舌头颜色的照片,发过来供辨证参考,谢谢。拍摄时,请在下巴下面放一张白纸)。中医治疗疾病强调辨证论治,需要全面了解人体的整体情况,以帮助明确您目前的问题,以及给出合理的建议。有空时请发照舌头照片。你这样的夜尿频多,绝大部分是肾阳不足,肾气不足。从你叙述的症状与舌象来看,你应该是脾肾阳虚,中气不足,目前有点相火不降。建议你服点中药调理。往往是精力差时,燥热更明显。你目前应该是肾脏浓缩功能相对差点,从中医上看就是肾阳不足,从你平时比较疲劳,不耐疲劳,提示中气不足,中气不足了,脾胃升降就会出现异常,容易导致相火不降,而出现燥热,或者口腔溃疡之类上火症状。
2020-03-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