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好评问题-王霖霞
1型糖尿病多和自身免疫有关,2型糖尿病多和遗传以及生活方式有关,还有一些内分泌疾病和药物可以导致血糖升高,基因突变,胰腺疾病等也可以导致。最好是测一下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
2019-12-31
2型糖尿病可以结婚,有遗传倾向,但并不是肯定遗传给孩子,将来孩子只是比别人得糖尿病的风险好一些,现在糖尿病很普遍,孩子从小就要注意少吃油腻,油炸以及甜食等,也就是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糖尿病早期如果瘦下来,或者控制饮食或运动后可以逆转,糖耐量可能正常,但是还是需要控制饮食和运动,一般随着年龄增长,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但是目前部分人生活方式不健康,导致提前发病。
2019-09-30
需要看您重组甘精胰岛素的剂量,如果没有效果,可以适当上调2个单位。
2019-07-27
您好,现在血糖控制怎么样呢?
2019-06-18
如果血糖水平太高,会引起癫痫的,如果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话是可以的,需要抽血化验垂体相关激素水平,需要看您的情况,您血糖现在控制的怎样了,糖尿病不是禁忌,根据您的年龄空腹血糖6左右,饭后2小时血糖8左右比较好。
2019-06-06
常见于1型糖尿病,但是2型糖尿病如果血糖特别高也会引起,这个阶段最好是住院治疗。
2019-02-22
我们没有用过印度的药物,不过目前国内的新上市好多新的降糖药。
2019-01-26
2型糖尿病不一定非得打胰岛素,而且最好是把空腹血糖控制在6-7,餐后2小时血糖控制在8-9,如果是长效的每天固定打一次,如果是短效的需要打三次再加一次长效,如果是预混胰岛素则需要每天打2次,最好是去大一点的医院,我们的病人住院期间每天都测,肩膀疼可以由肩周炎,心脏病引起,如果是心脏病的话需要及时诊治,有些典型的心脏病可以表现胸闷,憋气,心前区不舒服,不典型的心脏病则表现为牙疼,肩背疼,需要根据病情身高体重以及饮食运动控制情况,还有工作性质和胰岛功能选择降糖方案,所以最好是能带老人去大一点的医院内分泌科看一下。
2018-11-20
如果是2型糖尿病,不一定和胰岛素有关系啊,如果血糖比较高,开始还是打胰岛素,胰岛功能可以的挂可以逐渐减量,比如酮症酸中毒,建议您听从您那边医生的。
2018-10-24
糖尿病人最好是喝纯牛奶,奶粉一般含糖量比较高
2018-09-27
糖尿病人一般半年到1年查一次眼底。建议您还是眼科查一下眼底和视力。
2018-09-02
你好,可以把化验单发上来看一下
2018-09-01
空腹血糖有点高啊,二甲双胍本身不损伤肾脏,如果血糖控制好的话可以停药,能否停药还要看胰岛功能。
2018-08-30
再监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饮食运动控制血糖不达标,可能就得需要用药物,从您现在的空腹血糖看您需要用药的可能性比较大,烟没有直接影响,但是对血管不好,建议您戒烟,您可以通过平台查找我就可以了!不允许我们把联系方式给您,建议您先控制饮食,适当运动(三顿饭后半小时活动半小时左右),监测两天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根据您血糖选择降糖方案。
2018-08-27
您是1型糖尿病还是2型糖尿病,蛋白尿是多少,血尿酸怎样,从您说的您蛋白尿可能是微量的,这种情况是可以用口服降糖药的,而且您已经是肥胖了,只打胰岛素的话体重越来越胖,建议您先把重组甘精胰岛素停掉,三餐各加一片格华止,一次0.5,一天三次,控制饮食,不吃甜食和粥类,主食定时定量吃,三餐后半小时运动半小时,监测空腹血糖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逐渐将门冬胰岛素30减量,别再追加胰岛素了,大药房和医院都有卖,逐渐把胰岛素减量最后尽量停掉,血糖越来越不好控制,好的,如果晚餐后2小时血糖6左右,可以把晚餐前胰岛素减量2-4个单位。
2018-08-20
75岁的话空腹血糖还可以吧!建议您再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明确一下目前血糖情况。从现在开始要控制饮食,不能吃甜食,主食定时定量吃,水果少量,多吃绿叶蔬菜,血糖,血压,血脂及脑血管问题都会引起犯困,不了解辣木籽的功效,如果糖尿病的话建议还是饮食运动联合用药,医生有语音回复内容,具体请点击收听医嘱。
2018-08-19
您好,请问您喝酒多长时间测的血糖?平时血糖控制的怎样?
2018-08-16
建议您不舒服时就近查一下当时血糖,如果血糖低于2.8mmol/L,需要完善空腹胰岛素和空腹C肽,OGTT试验等明确低血糖原因,您首先改变一下饮食,避免喝粥,其次需要预约查一下OGTT试验也就是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嗯,建议您预约一下口服葡萄糖耐量吧,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低血糖是指血糖低于2.8mmol/L,常见于胰岛细胞瘤,2型糖尿病早期,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自身免疫性疾病,药物比如甲巯咪唑,降糖药物,某些抗生素等。
2015-09-16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血糖监测及定期复查,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需要长期饮食控制,运动锻炼,药物控制,血糖监测及定期复查!治疗方案可能会随着病程延长而不断调整,但是饮食及运动是需要始终坚持的。
2015-09-14
针对本次问诊,医生更新了总结建议:低血糖首先明确原因,常见原因有胰岛细胞瘤,2型糖尿病早期,升糖激素分泌减少如甲减,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席汉氏综合症,自身免疫性疾病,降糖药物等。
2015-09-1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