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好评问题-许庆天
从您主诉的情况来看,考虑还是与过度疲劳熬夜导致的内耳血供不足有关,考虑为神经性耳鸣,建议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可以使用甲钴胺胶囊一次一粒,一天三次,盐酸倍他司汀一天二次,一次二粒口服,同时需要注意充分休息,尽量不要熬夜。可以先用几天药物。
2023-05-14
哺乳期最好也不要用,鼻炎可能引起咽鼓管堵塞导致神经性耳鸣,咽痛关系不大。你哺乳期可以局部使用内舒拿喷鼻,另外喝蒲地蓝口服液就可以了。
2018-07-12
你高频听力下降很明显,可以治疗看看,但是效果怎么样难说,输液,可以用银杏达莫和长春西丁扩血管,甲钴胺,维生素b2营养神经,另外辅助配合高压氧和针灸就可以,有好转的可能 ,但是完全治愈不敢说,可以尝试治疗的,如果确实治疗效果不佳,年纪大了以后可以带助听器的,全聋的可能很小,您现在没有耳鸣应该还是不错的,否则有耳鸣那更难治,而且严重影响生活,医生有语音回复内容,具体请点击收听医嘱。
2018-07-10
这种情况还得静脉输液,使用扩血管,营养神经,配合高压氧及针灸,耳聋的原因很多,常见的原因包括疲劳,耳听骨链硬化等,药物您可以用银杏达莫20ml加500ml盐水静滴,地塞米松5mg静滴,甲钴胺片一日三次口服,维生素b1口服即可。
2018-07-03
有可能是神经性耳聋和后循环缺血引起的,您可以做一下头颅核磁和纯音测听检查明确诊断后治疗,如果没有就看神经内科,可以做扩血管,营养神经方面的对症治疗,这应该是后循环缺血,主要是脑血管狭窄造成的,可以输液扩血管治疗,这种情况不建议做小针刀,小针刀主要是用来治疗肌肉黏连,肩周炎之类的,可以扩血管,营养神经药物治疗同时做高压氧治疗。
2018-07-03
血压过低是会引起头晕耳鸣的,如果耳鸣持续的话可以口服药物治疗,饮食的话你有低血压,可以适当增加盐分摄入,夏天流汗多,电解质流失快,需要补充盐分。
2018-07-01
这种情况考虑是梅尼埃病,主要是内耳的膜迷路积水导致的眩晕耳鸣及伴有波动性听力下降,目前来说此病的原发病因尚未研究清楚,治疗主要以发作后对症治疗为主,检查的话需要排除颅内及内耳的占位性病变,发作时治疗主要以扩血管 ,营养神经,激素对症治疗,到耳鼻喉科就诊,门诊输液治疗就可以了,确实是有可能随时发作,但目前没有能够彻底治愈的办法。
2018-07-01
桉柠蒎和雷诺考特主要是增强鼻腔分泌物排出的,积液不多无法穿刺抽出的话肯定需要加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的。单纯的针对鼻炎治疗效果较差,没有药物过敏的话,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和醋酸泼尼松片口服,另外耳鸣的话可以再用点甲钴胺片营养神经,有这种可能,需要排除鼻咽部的占位,占位的话就需要活检排除肿瘤,慢性鼻炎会导致鼻甲肥大,鼻腔通气不畅,回吸血涕,吸鼻涕有痰中带血,那应该问题不大,可以先药物治疗,是的,泼尼松片最好是一次二片一天三次,现在有耳鸣的话还可以加银杏叶片一片一天三次口服。
2018-07-01
当地就可以治疗,我是在马鞍山,治疗的话全国都差不多,只是药物略有不同,医生有语音回复内容,具体请点击收听医嘱。
2018-06-27
从您症状来看是外耳道炎引起的疼痛,可能放射到头部和口腔处,建议您口服三到四天抗生素,以及使用洛美沙星或左氧氟沙星滴耳液滴耳,注意保持耳内干燥就可以。
2018-06-21
如果外耳道有异物比如外耳道的痂皮或耵聍会引起类似异响,可以去医院清理下外耳道内的耵聍看看,您的情况最多见就是因为耳内耵聍堵塞造成的骨导增强,还有就是有分泌性中耳炎造成的鼓室积液自听增强,可以去医院进一步检查一下耳朵,一般没有听力明显下降没有大的关系,先去看下耳道内情况,如没有耵聍再做一下电测听检查就可以明确有无听力问题了。
2018-06-20
您的情况考虑是挖耳引起的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壁肿起来当然很痛,那您用的药应该可以了,最重要是不要在挖耳了,还有就是耳朵不要进水,如果要好的块可以口服点激素,是的,强的松,帮助快速消肿,也可以 ,会稍微慢点,可以冰敷冰敷,这样疼痛会好些。
2018-05-15
是通过内镜还是片子诊断的腺样体肥大,等离子手术总费用一般在9000到14000左右,各地区费用有差别。
2018-05-14
你好,你这种情况有多久了?
2018-05-10
布地奈德鼻喷剂,商品名雷诺考特,银杏叶片提取物,金纳多,医生有语音回复内容,具体请点击收听医嘱。
2018-05-05
你这个情况可以口服一下金纳多和美卓乐看看效果,金纳多一次2片一天三次,美卓乐48mg口服,每天一次,早晨7-8点饭后吃,连用5天。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压,必须注意监测和好好控制血糖血压,医生有语音回复内容,具体请点击收听医嘱。
2018-05-05
可以口服一下金纳多和美卓乐看看效果,金纳多一次2片一天三次,美卓乐48mg口服,每天一次,早晨7-8点饭后吃,连用2周,医生有语音回复内容,具体请点击收听医嘱。
2018-05-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