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好评问题-唐铭
肺炎不是发热引起来的,是有了肺炎才出现发热。所以目前是不能排除肺炎可能的,目前如精神状态还好,呼吸频率没有加重,就暂时不考虑肺炎。多考虑为上呼吸道感染,病原多为病毒感染。治疗上就用你的已用的药就行,有条件可以作一下雾化治疗,病毒感染病程一周左右,在疾病3-5天会有体温高峰期,后面慢慢才会正常。咳嗽程度与病情轻重不成正比的。发热与过敏性鼻炎关系不大,只是呼吸感染时,会诱发鼻炎发作,症状会加重,继用以前的鼻炎药就行。如精神状态还行,就继用前面的药,体温高过38.5度时,加用退热药。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如还好,治疗可以不用改变,如精神差了就要到医院复诊。
2021-06-21
孟鲁司特接着气,如还有皮疹,就接着用西替利嗪,孟鲁司特就是另一类的抗过敏药,雾化里面的布地奈德就是激素类药。吸入激素是很安全,哮喘治疗要成年数的用,目前的资料对人体的其他系统影响并不大。注意雾化完,洗下脸及口腔。这是两种不同的治疗,针对的问题不一样,不存那种负作用大或小。而且正确,规范使用这类,没有不良反应出现,也就不存在所谓负作用。
2021-01-09
孟鲁司特钠是白三烯拮抗剂,能减轻气道反应性,这种轰隆轰隆响,而咳嗽少,大多是鼻阻,鼻部有分泌物所致。孟鲁司特钠是减轻气道高反应的。因支气管炎时,因炎症刺激,高敏体质的宝宝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一受刺激就会有咳嗽,喘息等表现。用此药是为了降低这种反应性,而不是抗炎症。最好还是接着用。最少用到五天,最好还是复诊,因有哮鸣音,要看下好转情况,复查后再说,不吃,吃的,这些倒可以吃,又过敏了。一般不会,象过敏疹,西替利嗪接着吃了。可以用的,但如痒感不明显,口服西替利嗪就行了。
2021-01-07
这种情况要考虑支气管炎,合并有一定程度的气道高反应。用药上,可以用点复方福尔可定,酮替芬,每12小时一次,睡前用一次。酮替芬是抗组胺药,能减轻气道高反应性,也就是减轻过敏因素诱发的夜咳。雾化不光是化痰作用,还有降低气道反应性及解除气道痉挛的雾化。福尔可定没有,就吃着上面的批杷膏吧,消炎药可以暂时不用。
2020-12-30
孩子咳嗽时间长,以夜间咳嗽为多,精神状态好,无呼吸急促,无喘息等症状。根据现有病史来看,需要考虑过敏性(变应性)咳嗽可能。本病多为感染迁延引起气道粘膜损伤,诱发出气道高反应状态而引起咳嗽。这种咳嗽通常在夜间发作,以阵发性刺激性干咳为主要表现.,总之,孩子目前情况并不严重,但如果觉得孩子这种情况对孩子的正常生活造成干扰的,可能需要医院就诊,帮助进一步明确。如果症状比较轻,那你也可以再继续观察一段时间,先从生活上进行调整,或者尝试抗过敏的药物,帮助清理鼻腔,看看能否好转,抽血查不影响,要注意床上物品,现在还达不到,如控制不好,就可能发展到哮喘。
2020-12-25
这种要考虑哮喘了,目前已经可以诊断哮喘病,治疗先长期规范治疗。也就是长期雾化,或用气雾剂。哮喘不控制,气道处于高敏状态,就容易诱发咳嗽。
2020-12-17
这是支气管炎后期表现。往往在炎症反应的后期,痰响明显,咳嗽本身并不会有害,是呼吸道受到刺激后的一种保护反射,有利于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病原体。所以不建议在儿童使用止咳化痰药物,大部分不需要通过药物干预能够自愈,只是咳嗽相对恢复较慢,可持续2-3周时间左右。我们做好空气的湿化,保证足量的液体摄入,也是可以达到同样作用的,而药物的利并不大于弊,所以不需要药物干预。
2020-12-08
还不考虑哮喘。痰多可以多作雾化,拍背,头孢克肟抗感染,乙酰半胱氨酸是化痰的。这些药其实已经够了,这与西替利唪是相似的药。上床如咳嗽增多,要检查一下床上用品,有些是床上有致敏物,才引起睡时咳嗽,这就要警惕床上有致敏物,包括尘螨,化纤,丝棉等均会引起这种阵发性剧咳。呼吸道症状一般要7-10天左右,咳嗽症状完全缓解有些要一个月的。也就是过敏引起的咳嗽,不过,已经用着西替利嗪了。如呼吸频率变快,就需要警惕肺炎了,这种情况输液可能更好些。
2020-12-07
从表现来看,还是要考虑感染后性咳嗽,也是过敏性咳嗽的一种。本病是呼吸道感染,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临床上称之为感染后咳嗽。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可以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是引起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目前治疗上是针对咳嗽症状进行对症干预,尽可能的改善宝宝的舒适性,一切的处理都是以护理为主,目的是尽可能的改善宝宝的舒适性,让他平稳度过这个时间段。嗽时可以喝1~2口温开水或温苹果汁,缓解气道不适。如果家里有雾化机,可以额外用生理盐水2ml雾化,湿化气道,缓解咳嗽,每日2~3次。
2020-11-13
从血常规来看,考虑为病毒感染所致,而支原体感染从检查来看不支持。药太多了,很多是重复的,复方福尔可定与氨酚美麻及氯雷他定成份有重复的。羧甲淀粉主要是化痰的,如痰不多可以不有吃。至于利君沙主要是针对支、衣原体的,现在证据不足,一般我们不用。支气管炎绝大多数为病毒所致,约占90%以上,针对病毒并没有特效药,但具有自限性。支气管炎的发热,大部分会波动3-5天,而咳嗽相对恢复较慢,可持续2-3周左右时间。如在我们这处理,一般就是雾化,有上面开的雾化药是可以用的,然后就是用点福尔可定,也只是在咳嗽太剧烈时用一下,一般不主张镇咳。
2020-10-16
这已经可以诊断哮喘了,治疗要长期雾化治疗了,目前用的什么药,现在就用布地奈德雾化,用半个月视情况看能不能减量,呼吸困难也是喘息的一种表现,说明气道在痉挛,继续用治疗量的布地雾化,不能激烈运动,现在肺功能没恢复,接标准治疗量作,但还有胸闷,就提示狭窄存在,没缓解,不能减量,感冒药可以换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服用。
2020-10-10
4,父母双方以前没有过敏史,哮喘史,这种皮疹考虑脓疱疹,还有少许湿疹,先处理脓疱疹,清洁好皮肤,然后用百多邦外涂,做好保湿,主要是为了恢复皮肤的屏障功能,保湿霜需要大量涂,涂得厚,让它自行吸收,保湿霜一天涂至少两次以上,多的时候三次到五次都可以,而且等湿疹好了之后还要保证每天一次,保持皮肤水润。保湿霜可以先在手背试用无过敏症状后再涂。百多邦只涂有疱疹的地方,保湿全身用,保湿霜用了后30分钟再用百多邦,出现才需要用百多邦,百多邦一天2次,不用洗干净,所有的护肤品,保湿剂或治疗药都是化学物,基剂大多是凡士持,这个不好说,只能先用着看。
2020-10-06
这种要考虑有哮喘可能了。哮喘不经规范治疗,一般不会自愈的,规范治疗能的,要长期雾化一段时间,慢慢调整剂量维持,但没有其他办法,如不规范治疗,反复喘息发作,到后面气管发生变性,就不可能逆转了。规范治疗一般副作用不大的。哮喘治疗就在于规范长期。气道高反应高致敏性,不是不感冒就会自行消褪的,一般不作ct,有仪器象作雾化一样,肺功能是看目前气道改变的情况,为下一部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而不是靠这个诊断哮喘,靠临床表现,听诊等下诊断。喘息3次就可以下了,喘时尽量到医院就诊,有记录,达到标准就可以诊断。
2020-10-04
根据现有病史来看,需要考虑感染后性咳嗽可能。在感染的基础,诱发气道处于高反应状态,进而引起过敏性咳嗽表现。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液痰,可以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是引起幼儿和学龄前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目前治疗上是针对咳嗽症状进行对症干预,尽可能的改善宝宝的舒适性,避免不必要的无效用药。咳嗽时可以喝1~2口温开水或温苹果汁,缓解气道不适。如果家里有雾化机,可以额外用生理盐水2ml雾化,湿化气道,缓解咳嗽,每日2~3次。或者可在浴室内放一会热水,待蒸汽充满浴室后,让孩子进去待一段时间,让呼吸道多受到水蒸气的滋润,也有助于缓解咳嗽。
2020-09-19
现在要考虑喘息发作。不能排除哮喘可能。作肺功能。目前需要雾化治疗。凉空气,过敏性食物均会诱发喘息发作。要系统治疗,雾化时间可能较长。抗感染只是对因治疗,要控制喘息,主要还是雾化。沙丁胺醇倒可以吃。就是要用布,特雾化了。肺部听诊有哮鸣音,提示气道处于狭窄状态。早期,气道还没发生改变,是不影响运动,呼吸,时间一长,气道平滑肌一旦改变,肺功能优降低了,那时就会影响运动功能。建议到专门的儿童呼吸专科看一下。先作雾化吧,把喘息先控制下来再说。贴剂有效的只有一种日本进口的,是雾化成份的贴剂。这是中药,目前这类药在循证医学里就不被认可。接中医理论可能有效。
2020-09-12
可以的,就喷两喷就行了。如以前是喷一喷,现在喷两喷,剂量就是一样的。这只是每喷的剂量小了一半,那一喷加成二喷,剂量就和原来一样了。那这种就要喷成一天四喷了,每次要喷两喷。这种只能先激素雾化或气雾剂控制,看气道高反应性能不能降下来,降下来,慢慢气道才会舒张开来。尘螨有口服脱敏滴剂的---畅迪。畅迪准确说不是药,是不同浓度的尘螨过敏原提纯物,相当于让机体从低浓度接触一直到高浓度,最后产生耐受而脱敏。
2020-08-12
环酯红霉素每次每公斤15mg,13公斤可以用到一包加1/3包,一天两次。如咳嗽时间长,一般都会合并有细菌感染在内。感觉咳嗽时间久了,如才咳嗽,可以暂不用抗菌素,对症处理就行。雾化吸入如咳嗽不是很激烈,一天两次就行,如激烈可以8小时一次。预防性用药,一天两次就够了,发作期才要增加次数。如有哮喘,中成药还是不建议用多。不用吃什么,作作雾化,多喝点水就行,没特效药。如咳嗽重,还可以加作一次的。
2020-08-05
这种情况要考虑为感染后性咳嗽。是感染后引起的气道高反应。可以去作个肺功能检测。然后作作雾化,用布地奈德雾化2周。流鼻血也与鼻炎有关。同样用布地奈德也有一定效果。那晚上加一片顺尔宁口服。流鼻血不多,能自行停止,观察就行,反之要五官科用鼻镜看一下。这药几个月的都吃。这类中成药没多少作用。只能去问问了,不一定有。这药现在都不主张用了。
2020-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