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行经泄泻

行经泄泻,每逢月经来潮时大便溏薄或泄泻次数增多,经后大便恢复正常者称“经行泄泻”.本病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3日即开始泄泻,至经净后,大便即恢复正常,也有至经净后数日方止。这种证候可持续数年,日久对身体健康有一定的影响。以育龄期妇女多见,中药治疗预后良好,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相当于西医的经前期紧张综合征

无特殊人群

无传染性

每逢月经前或月经期出现大便溏薄或大便泄泻,经净后大便恢复正常。

诊断
根据病因,症状和相关检查即可诊断。
鉴别诊断
1、脾气虚弱:经前或经行大便泄泻,呈周期性的发病,轻者大便溏薄,重者大便清稀,每日2~3次,下腹隐隐作痛,或不痛,或肠呜,面色少华,精神倦怠,饮食不佳。苔薄白,舌淡胖,脉迟缓无力。
2、肝旺脾弱:经前或经行大便溏薄或泄泻,倦怠乏力,少腹、胸胁胀痛,腹痛即泻。苔薄白,舌淡,脉细而弦。
3、脾肾两虚:月经前或经行大便清薄,或五更泄泻,面色晦黯,腰腿酸软,下肢畏冷,或脐中隐痛,小便清长。苔白滑,舌质淡,脉沉迟,或沉细。

行经泄泻中医治疗方法(一)【辨证】肝气虚寒。

【治法】益气健脾,涩肠止泻。

【方名】术苓固脾饮。

【组成】白术30克,茯苓15克,人参15克,山药15克,芡实15克,肉桂1.5克,肉豆蔻1枚。

【用法】水煎服。

【出处】<辩证录>卷十一。

(二)【辨证】脾肾虚寒,命火不足。

【治法】温肾暖脾,固涩止泻。

【方名】四神丸。

【组成】肉豆蔻(生用)60克,炒补骨脂120克,五味子60克,吴茱萸120克。

【用法】上为末,加红枣50枚,生姜120克,水煮至枣熟,去姜,以枣肉和药末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空腹时开水送下。

【出处】<内科摘要>卷下。
治疗经行泄泻,应以健脾止泻为主,调经为辅。脾虚为主者可服用健脾丸或参苓白术丸;肝郁型者可服用痛泻药方;肾虚者需服用四神丸。

日常护理
1、经后可服健脾益肾中药调理,增强脾、肾功能,调整冲任气血平衡,能防止复发。
2、对经行泄泻久治不愈者,或症状明显加重者,应考虑肠道病变可能,作大便常规、大便培养或肠镜检查等。

专业指导
1、经行泄泻与体质虚弱有关,尤其是牌和肾虚弱者,因此平时参加体育活动,增强体质,预防本病的发生。
2、经行泄泻者少食油腻不消化食物。医生用药时尽量避免润肠、滑肠之药,如桃仁、胡桃肉、芝麻、杏仁、柏子仁等。

好评医生-行经泄泻
更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7891 好评率(99.5%)

擅长:男性早泄、阳痿、不孕不育、原发性痛经、炎性阴道炎、月经稀少、龟头包皮炎、急性慢性前列腺炎、少精症、生殖系统感染、性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女性生殖系统炎症、弱精、畸形精子症、前列腺增生、月经前期综合征、前列腺炎、无精症、性病、包皮过长、性欲低下障碍、不育症、射精功能障碍、不射精症

可咨询
服务人次 8415 好评率(100.0%)

擅长:阴道炎、慢性盆腔炎、卵巢早衰、卵巢囊肿、多囊卵巢综合征、排卵障碍、外阴瘙痒症、痛经、生殖内分泌疾病、月经病、围绝经期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异常、月经不调、子宫内膜异位、巧克力囊肿、不孕症、先兆流产、习惯性流产、带下病、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妊娠恶阻、女性不孕、早孕反应、流产、胎停育、外阴病变、妇科肿瘤

可咨询
服务人次 957 好评率(98.7%)

擅长:神经系统病变、偏瘫、脑病、特发性面神经瘫痪、脑性瘫痪综合征、面肌痉挛、顽固性失眠、脊柱、脊髓损伤、脊髓损伤、痴呆、脑外伤、周围神经病

可咨询
服务人次 6696 好评率(98.8%)

擅长:呼吸系统病变、感冒、过敏性鼻炎、慢性咳嗽、肺癌、骨关节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慢性劳损性腰背痛、骨质疏松、神经系统病变、中风、特发性面神经瘫痪、神经衰弱、顽固性失眠、周围神经病、神经痛、乳房疾病、乳腺增生、乳腺癌、乳腺疾病、乳腺结节、脾胃病证、便秘、功能性消化不良、肥胖症、胃肠炎、胃食管反流、久泄、内分泌、营养和代谢性疾病、甲状腺结节样病变、肝胆病证、肝癌、皮肤病、脱发、胆系疾病、气虚、肾虚

可咨询
服务人次 40729 好评率(100.0%)

擅长:男性早泄、原发性早泄、阳痿、肾阳虚、肾阴虚、男科病、肾虚、少精子症、阳虚、胆汁反流性食管炎、脾胃病证、胃肠功能紊乱、久泄、多汗症、不孕不育、湿热体质、白发、气虚、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痛经、更年期综合症、乳腺增生、带下病、腹泻病、湿疹、小儿感冒、小儿食积、脾胃湿热证、肝胆湿热证

相关文章-行经泄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