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妇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介绍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科成立于2001年,在学术带头人栗德林教授以及学科带头人马建教授的带领下,内分泌学科能紧密结合传统医学理论,充分利用现代尖端的科学技术,形成了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中医药对消渴病及合并症的影响;中医药对甲状腺疾病的影响;中医药对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在中医学术界有较大影响。该学科于1981年首批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授权点,1986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授权点,1998年接收培养中医学博士后,2002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立为局级重点学科,2006年确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2012年确立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科室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现已成为年收入1100万,年门诊量4万次,年住院病人数1200人,并拥有国家二级实验室1个的重点学科。内分泌科是集科研、临床、教学为一体的临床科室。本科现有11名医生,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4人,共培养硕士生50余人。

  科室主任马建,硕士研究生导师、主任医师、教授、黑龙江省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分泌重点学科学科带头人,主要承担社会职务: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消化学会腔镜学秘书、黑龙江省中医糖尿病学会副主任委员、省司法鉴定委员会司法医学专家组成员、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第一届理事、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评审专家、黑龙江省委保健委员会干部保健专家等。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称号。先后主持参与了省级及厅局级课题7项,获科研成果6项,在国家级杂志发表文章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五部。其中医功底深厚,博览群书,在临床工作的基础上,运用循证医学、流行病学等方法研究糖尿病疾病,探索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病规范化辨治规律。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中,通过对文献的归纳整理和分析提出了“五脏柔弱,内热熏蒸,伤津耗气,血稠液浓”等消渴病病机学说,认为气阴两虚贯穿糖尿病的全过程。在全省乃至于全国中西医结合内分泌领域有较高的影响和声望。

  马建主任带领全科人员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特色,形成了系列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规范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及临床路径。在降糖方面应用西药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稳定控制血糖,并引进了胰岛素泵、动态血糖检测、糖尿病足检测仪等设备可以迅速稳定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中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系列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协定处方,如消渴1号、消渴2号、消渴3号、糖肾1号、糖肾2号、糖足1号、糖足2号等中药方剂,尤其是糖足1号、糖足2号熏洗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麻、凉、痠、痛症状。同时结合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并重的治疗理念,利用研制开发的中国东北实用营养食疗软件,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定作食谱,指导运动,并定期开展糖尿病系列讲座,普及糖尿病知识,使糖尿病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明显提高了远期治疗效果,为大量的患者解除了痛苦,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疗法加上良好的中西医整体护理的实施,以及糖尿病治疗的全方位理念,可以使血糖水平控制到良好的水平,延缓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了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中医内分泌科师资力量雄厚,中青年教师占总人数的85%,已形成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以老带新的临床教学相结合的师资队伍。承办国家及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多项,特别是2010年6月成功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大会邀请5位全国著名的内分泌专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演讲,参会人数将近400人,极大增加了本科在国内的影响,参编及主编相关专业教材及专著10余部,已被本科生及研究生广泛关注,学术影响辐射国内外。

  科室概况:科室环境整洁,病房温馨舒适。年收入近1100万元,内分泌科住院处病床床位数为40张,床位使用率达到120%以上,专科门诊2个,专家门诊1个,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代谢综合症等疾病方面,尤其在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足治疗上形成了系列规范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在省内外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方面有较高的声誉。

  特色医疗:
  1.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
  全科人员积极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科疾病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治疗特色,形成了系列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规范而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
  在降糖方面应用西药口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稳定控制血糖,并引进了胰岛素泵、动态血糖检测、糖尿病足检测仪、糖尿病足泵等设备可以迅速稳定血糖,改善糖尿病症状,尤其对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可实施快速有效的抢救措施。
  中医中药在治疗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系列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协定处方,如消渴1号、消渴2号、消渴3号、糖肾1号、糖肾2号、糖足1号、糖足2号等中药方剂,尤其是糖足1号、糖足2号熏洗治疗糖尿病足可以明显改善患者麻、凉、痠、痛症状。深受广大患者好评。同时结合饮食、运动、药物、监测、教育并重的治疗理念。利用研制开发的中国东北实用营养食疗软件,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为患者定作食谱,指导运动。定期开展糖尿病系列讲座,普及糖尿病知识,使糖尿病患者学会自我管理,明显提高了远期治疗效果,为大量的患者解除了痛苦,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西医结合的特色疗法加上良好的中西医整体护理的实施,以及糖尿病治疗的全方位理念,可以使血糖水平控制到良好的水平,延缓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明显提高了糖尿病病人的生活质量。

  2、中医中药治疗甲状腺疾病优势
  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分泌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患者临床症状较重,如心悸、汗出、手颤,严重时可出现甲亢危象,本科室对大量患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治疗方面除给予抗甲状腺药物外,还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另外给予调节免疫功能的中药进行治疗。结果表明,使用此种综合治疗可加快患者症状的缓解过程,缩短疗程,明显降低复发率。还可使患者的突眼、甲状腺肿大症状明显减轻,甚至完全恢复正常。应用流式细胞仪方法检测后,发现加用中药治疗后,可诱导病患者甲状腺细胞凋亡,同时对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的免疫功能状态有明显改善,为中药治疗应用于该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属于内科难治性疾病之一,只用中药或西药治疗虽各有优势,但又各有其局限性。采取中西医结合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已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众多的中西医治疗措施中可以看出,中西医结合治疗甲减的总的趋势,是采用西药替代疗法补充甲状腺素,结合中医辩证施治促进甲状腺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西药治疗。大大减少了甲状腺素药物的用量,减少了西药的副作用。
  亚急性甲状腺炎:科室参加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医病名为瘿痈)的临床路径协作。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甲状腺肿大疼痛,恢复其被破坏的甲状腺形态和功能,避免了激素治疗的副作用,并能有效预防复发。特别是为病情迁延日久激素撤除困难的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运用中药经验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为主,对伴有高烧的患者同时配合抗病毒中药静点或退热西药对症治疗,三天左右患者的体温大多能恢复正常,甲状腺疼痛明显好转。运用上述中医药治疗后,大多数患者能完全治愈。对已经服用了激素的患者,加用中药后能逐渐减少和停用激素治疗,不会出现单用激素减药后的反跳或复发现象。

  3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防治
  代谢综合征又称作胰岛素抵抗综合征,临床主要表现为糖代谢、脂代谢紊乱及其所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糖耐量减损或糖尿病、肥胖、高脂血症、脂肪肝、高血压、冠心病、微量白蛋白尿等。中医对这类病症成因的认识,从脏腑而言,主要是脾气虚弱,以脾失健运为本,而气、血、痰、火、湿、食六郁为标。对代谢综合征的防治,目前主张从时相上要提前进行干预,要将减缓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和发展作为防治的重要环节;从措施上应从单纯降糖的防治观,转向以防治心血管事件为中心的多危险因素综合防治。从单纯的降压或降糖的效果来看,中医中药的作用不如西药明显,但中药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脂代谢的调节、高凝状态的抑制、炎症状态的治疗等都有其独特的优势,而且相对安全。本科室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运用中药汤剂改善脾虚、气滞、血瘀症状,配合针灸、耳穴压籽等,使患者胰岛素抵抗症状明显减轻,体重稳定在正常范围,从而避免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医生 (已入驻2人,当前可咨询0人)
服务人次 3 好评率(--%)

擅长:生殖内分泌疾病、月经不调、妇科炎症、盆腔炎

服务人次 395 好评率(90.0%)

擅长:生殖内分泌疾病、围绝经期综合征、月经不调、缺乳、妇科病、腹泻病、便秘、炎症性疾病、失眠、头痛、皮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