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地位
省级重点专科 帕金森病诊疗中心
技术优势
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症、癫痫、痴呆、遗传变性病、颅内感染、脊髓病、周围神经病、头痛头晕、睡眠障碍等诊断和治疗、神经重症监护。
科室简介
郑州大学(原河南医科大学)一附院神经内科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科室,在河南省神经科界居主导地位,是医教研的龙头,并担负着全省各地进修医师的培养任务,对全省神经科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1949年解放初期,河南省尚无神经科,留德博士、全国著名内科教授张静吾自编神经精神科课程教材并授课。1953年,河南医学院建立了神经精神病学教研室,由张静吾、李振三两人负责讲课,并开设神经内科门诊和脑电图检查。1958年,河南医学院一附院正式建立了独立的神经内科,设有病床25张,神经内科门诊由2个诊断室和1个治疗室,同时建立了脑电图室和电睡眠室,专门从事癫痫和其他脑部疾病的诊断和神经衰弱病人的治疗。当时全科共有医师6人,其中教授1名,讲师兼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曾任河南医学院院长的张静吾教授为一附院神经科主任、神经病学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李振三。从此,河南省神经内科有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自1970年以来,河南医学院一附院神经内科开始招收神经内科进修医师,从最初每年3-5名到现在的50-60名,为全省神经内科培养了大批神经内科专科人才,大大促进了全省神经内科的建立和发展。自1978年河南省开始建立神经精神科学会,由一附院神经科主任李振三、方树友、陈昌惠教授分别担任学会的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并定期召开学术会议,为全省神经内科的学术交流与提高发挥了重大作用。1994年,河南省神经精神科专业学会分开,成立了河南省神经内科学会,由一附院神经内科主任方树友教授担任主任委员。
目前该科现有5个病区,开放床位234张,现有医护人员249人,其中医生108人,护士141人。正教授18人,副教授19人,主治医师 38人,住院医师33人。
成果/创新
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脱髓鞘疾病、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栓塞、颅内动脉瘤、烟雾病、高血压性脑出血、中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供血不足、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痴呆、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睡眠障碍、顽固性失眠、颅内感染、脑炎、病毒性脑炎、头痛、偏头痛、运动神经元病、抑郁症、动脉瘤、失眠、神经病、多系统萎缩、神经系统病变、脑动脉狭窄、迪厄拉富瓦病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颅内动脉瘤、颈动脉狭窄、神经-肌肉接头疾病、肌张力障碍、重症肌无力、头痛、偏头痛、神经性头痛、丛集性头痛、睡眠障碍、顽固性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面瘫、视神经脊髓炎、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性疾病、老年痴呆症、萎缩侧索硬化、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脱髓鞘疾病、颅内感染、病毒性脑炎、脑炎、脑动脉瘤、脑血管疾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抑郁症、耳鸣、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心脏神经官能症、特发性震颤
擅长:运动障碍疾病、帕金森、周围神经病、面神经炎、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性脑出血、中风、脑供血不足、眩晕症、长窄头、失眠、神经病、急性酒中毒
擅长:周围神经病、视神经脊髓炎、脑血管病、缺血性脑卒中、神经-肌肉接头疾病、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病变、认知障碍、中隔-眼发育不良序列征、脑小血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