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身体就像动物园,有很多活的“小生命”
3月4日
人体内的微生物比我们自己的细胞总数还要多,如益生元、益生菌(被定义为活的微生物),排泄物移植,各有其用,对健康有益。
我们生活的环境里有各种微生物,人体内的微生物比我们自己的细胞总数还要多。
所以,我们的一生都注定要和它们共同生存。
既然甩不掉,那……不如反过来利用它们。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来给自己打造更好的微生物环境。
改变人体微生物环境,我们应该有能力做到,而且一直都在这样做——如果改变饮食中的谷物和蛋白质的平衡,或者改变酒精摄入量,微生物组就会发生变化;如果使用抗菌肥皂或者按处方服用一个疗程的抗生素,你的微生物组也会被改变。
如果是有意识的利用微生物,我们也有很多办法。
把身体的微生物组想象成后院的草坪,可能会容易理解一些。假设你要开始管理一片繁茂的草——草坪上草的种类很多,还有一些三叶草夹杂在其中。为了保持草的长势,并维持它们相对于三叶草的优势,你可能想给它们施肥。这就是益生元的工作。
益生元:微生物的肥料
益生元就像微生物的肥料,为微生物提供所需的营养,并且支持那些对宿主有益的微生物。
基本上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是微生物界的金坷垃。
益生元大多是可溶性纤维,比如果聚糖(例如菊粉、乳果糖和听起来美味可口的低聚半乳糖),这些都是水果和蔬菜中天然存在的。这些生活在大肠中的细菌,通过发酵来产生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盐和活泼瘤胃球菌),从而为依附在肠道上的细胞提供营养。
遗憾的是,益生元还没有单独的定义。但一些针对益生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明,益生元对克罗恩病、便秘、胰岛素抗药性有益。
益生菌:活的微生物,是有益的细菌
你的草坪郁郁葱葱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生了一些可怕的事情:洪水把它们都淹死了,或者马唐草和蒲公英在草坪中疯长。你会怎么办呢?选择性补种可能会花费很多时间。
益生菌是大多数天然存在于人体肠道内的细菌,也存在于发酵的食物中(如酸奶),主要包括不同种属的双歧杆菌和乳酸菌。
益生菌被定义为活的微生物。当数量足够多时,对健康就有益。
它还被称为“良性细菌”或“有益细菌”,可以通过膳食补充剂、酸奶和栓剂获得。一些益生菌产品的细菌菌株比较单一,而另一些益生菌产品则含有不同的细菌或真菌菌种。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尚未对益生菌产品做任何健康声明的批准,因此它们目前被作为食品补充剂在销售。
目前,一些强有力的证据证实了,益生菌对儿童腹泻和成年人肠道易激综合征(也就是腹泻、便秘等等)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益生菌还可能产生其他影响,包括生产抗菌化合物,并通过与有害细菌竞争营养成分,与益生元一起把有害细菌挡在体外。
有趣的是,益生菌并非寄居时才产生影响,有时它们只要穿过肠道,就会改变肠道微生物的行为。
排泄物移植:借别人的微生物来帮自己
然而,有时候你只需要撤掉你的草坪,然后铺上新鲜的草皮就可以了。
毫不夸张地说,
有严重胃肠道疾病的人,仅仅是排泄问题就能让其死亡。
例如,一种与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相关的腹泻病。体内有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人,一天之内得跑十多次厕所,这种疾病往往会危及生命。
很多人用抗生素来治疗艰难梭状芽孢杆菌,但这种疗法通常都会失败。一种抗生素疗法的补充或者替代疗法,不是要杀死病人体内的微生物,而是把健康人体内的微生物移植到病人体内。
这种比较激进且处在试验阶段的治疗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方法,被称为排泄物移植。
过程是这样的:一个健康的志愿者(通常是患者亲属)捐赠排泄物样品,然后从中提取的微生物样本会被稀释并移植到患者体内。
移植排泄物中的微生物有两种方法:北部方法和南部方法。这两种方法都有效,能治愈90%的病人。
排泄物移植具有恢复整个肠道微生物生态系统的能力。到目前为止,这种疗法只在治疗可怕的艰难梭状芽胞杆菌时尝试过。但是,它的成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我们已经通过实验发现排泄物移植可以治愈小白鼠的肥胖症。
我们是否可以把这些发现应用到人类身上呢?
疫苗:有效的预防方式
我继续以后院打比方,我们能不能一开始就不让草坪生病呢?
接种疫苗是我们熟知的最有效的公共卫生治疗方式。针对特定疾病的疫苗对抗疾病的效果在90%以上,它们在全世界挽救的生命,比任何创新都要多(干净的水源除外)。
疫苗是人类公共卫生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最大胜利。只要在童年时期接种一次或几次疫苗,就能在一生中防止相关疾病的发生。天花至少从法老时代就开始肆虐,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让很多人失明。然而,由于天花疫苗的出现,天花已经被人类消灭了。
疫苗也十分特别,它们会训练你的免疫系统只杀死特定种类的细菌——通常是一种细菌或单个菌株——而不会给其他有益细菌带来影响。到目前为止,疫苗主要应用于单个病原体—从最危险的病原体开始,个中缘由也显而易见。
但是随着疫苗家族的壮大,非致命的微生物正在成为疫苗的对象,包括细菌和一些病毒—感染之后不是马上就杀死你,而是要几年甚至几十年之后才发威的病毒(如人乳头瘤病毒,或称为HPV,能引发子宫颈癌)。
我们正在了解特定种类的细菌在还未接种疫苗的不同疾病中的作用。已有实验证明,土壤细菌母牛分枝杆菌能缓解小白鼠的焦虑状况。未来我们很有可能会开发出接种对抗抑郁症或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疫苗。
参考来源: 《为什么有的人特别招蚊子? 》;作者:罗布·奈特;布伦特·布勒;出版社:中信出版社;2016年10月。
图片来源:123RF.com.cn图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