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所谓的“烧心”,到底是什么在搞鬼?

12月26日

​胃反流往往偶尔发作一次,本身不是什么大毛病,过一段时间就能好,大不了吃两片抗酸药。不过,一旦胃反流经常发作,你就可能患上胃食管的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缩写为GERD )。胃食管反流疾病是发达国家增长最迅速的疾病之一,以美国为例,10%—20%的成年人都受此困扰。

本文节选自《消失的微生物》,已获出版公司授权。

作者:马丁·布莱泽

图片来源于网络,原文内容有调整

在美国,超过6000万人至少每个月都会经历一次胃灼热,也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烧心”,有1500万人每天都受到它的折磨。

这里边不乏许多名人。比尔·克林顿在白宫的时候声音沙哑,因为他经受着胃反酸的折磨;小布什喝咖啡或吃薄荷糖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症状;在体育界,被胃灼热折磨的人根本无法继续比赛;有时,歌手们在台上噎住无法演出,多半也是食管出了问题。

人体的食管到底长什么样?它怎么使如此多的人受苦?

食管是一段约20厘米长的管道,上承咽喉,下接胃部。

春雨医生

与胃相似,食管的整个内壁都是润滑的黏液层,可以帮食物向下运输。你每一次咀嚼完食物,食管上部的一块肌肉会张开,完成吞咽动作。你现在咽一口空气,就可以感受到它们的活动。

在食管底部还有另外一群肌肉,控制着通往胃部的要塞。当食物在食管里积累的时候,这部分括约肌便打开,食物从此滑进胃里。食管空着的时候,它们就关闭起来。这样,食物可以有序逐步地进入胃部,就像一条单行道。吞咽受到意识控制,而食管底部括约肌的开启和关闭却不受人的控制。

当底部括约肌保持关闭状态,胃酸或胃部的食物就不会反冲到食管里。但如果它关不紧,你就会体会到食管反流、胃酸上涌带来的灼痛感。

春雨医生

胃反流往往偶尔发作一次,本身不是什么大毛病,过一段时间就能好,大不了吃两片抗酸药。不过,一旦胃反流经常发作,你就可能患上胃食管的反流疾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缩写为GERD )。

 这种疾病很糟糕,它每天都会折磨你。除了灼热,患者还会感到恶心、反酸、吞咽困难、胸闷。食管不断受到刺激,最终可能会瘢痕化。如今,胃食管反流疾病是发达国家增长最迅速的疾病之一,以美国为例,10%—20%的成年人都受此困扰。

如果胃食管反流疾病没能得到及时治疗,它会引起更严重的疾病,比如组织损伤(称为巴雷特食管症)并逐渐恶化成肺腺癌。

过去,几乎所有的食管癌变都发生在食管中上部、靠近口腔部分的病变,并不会引起肺腺癌。但自从巴雷特食管症在1950年首次被确认以来,人们发现它往往伴随食管下部或胃上部的病变,不时演变成肺腺癌。

到底是什么引起了的食管反流?会不会又是幽门螺旋杆菌搞的鬼?

意外的是,实验发现,幽门螺杆菌与食管反流之间没有明显联系——不携带螺杆菌的病人患胃食管反流疾病的概率更高,是病菌携带者的两倍。后来还有研究发现,这个比例甚至高达8倍。

也就是说,幽门螺旋杆菌反而会降低食管反流的概率。

这种生活在胃部、催生溃疡病及胃癌的微生物可能是保护食管的?可能吗?

春雨医生

这确实是一个谜题。我们不妨将目光投向胃酸,它可以杀死绝大多数细菌,但在亿万年的演化中,幽门螺杆菌“摸索”出了在酸性环境下生存的策略。在一定意义上,幽门螺杆菌喜欢酸性环境———这提高了生存的代价,也赶走了许多竞争者。所谓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许多实验室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引起炎症反应,影响胃部的荷尔蒙,调节胃酸分泌。

在人生的头十年,这套平衡胃酸的系统很稳定。在显微镜下,分泌胃酸的腺体好像是随风摆动的蕨类植物。

不过随着年龄增长,慢性炎症开始侵袭胃壁细胞,在幽门螺杆菌出现的地方,侵袭更为严重。于是,分泌胃酸的腺体开始萎缩,引起萎缩性胃炎,这样一来,胃酸就会越来越少,胃溃疡也会因此消失。施瓦茨的格言——没有胃酸就没有胃溃疡——依然成立。

但假如有人从未在儿童阶段“获得”幽门螺杆菌,或摄入大量的抗生素让这些细菌消失,那么他们年过四十之后,胃酸的水平就会很高。

春雨医生

于是,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首次出现了许许多多的人,已近中年但胃酸分泌依旧旺盛。对于这些人,上涌到食管的胃部物质酸性很强,并含有更多的消化酶,因而更具破坏性。

今天的儿童身上的幽门螺杆菌数量更低,而且大多数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都借助了不同以往的酸性调节过程。以前,儿童极少胃反流,但今天这样的病例越来越多,许多儿童需要接受药物治疗以降低胃酸水平。这些事件之间是否相关?

我们发现,虽然一开始人们认定幽门螺杆菌是病原体,但它实际上亦敌亦友:

随着人的衰老,它会增加你患胃溃疡与胃癌的概率;同时,它保护了食管,降低你患胃食管反流疾病或其他相关癌症的概率。

随着幽门螺杆菌的消失,胃癌发病率开始降低,但食管腺癌的发病率却在逐年攀升。

这是双面共生的经典案例,证据确凿。

题图来源:123RF.com.cn图库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