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春雨医生线上问诊业务分拆 备战上市

7月13日

线上问诊前途大大滴,更好的未来需要各位医生与春雨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让我们一起攻克互联网大环境下得一个个“任性的需求”~ ——春雨小雨滴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已完成12亿融资Pre-IPO环节,目前A股并购或者新三板两大方案尚在踟蹰;

春雨医生创始人兼CEO张锐对财新记者表示,春雨医生的主营业务线上问诊已经有了较好的盈利能力,上市规划明确可期。

春雨医生创立于2011年7月,是中国最大的移动医患交流平台之一。根据春雨医生公布的数据,平台迄今集聚了9200万名激活用户、拥有41万名公立二甲医院以上的专业医生,每天33万个医疗问题。

张锐坦承,作为春雨医生的创始人和管理者,他并没有上市意愿。“上市是资本方需求,对我而言是还债,毕竟春雨医生核心业务盈利的结果是投资人支持促成的。”

春雨医生

移动医疗行业已经出现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微医集团、丁香园、好大夫在线等一批“一线企业”。春雨医生、杏树林等移动医疗公司的投资方、蓝驰创投合伙人陈维广对财新记者表示,这些企业都融到很大规模的资金,量级都在3000万以上,有些已经过亿。但一个清晰的趋势是,有些企业在融B轮和C轮时面临一些挑战,所以不少企业也决定通过新三板渠道融资,还有成熟企业在拆VIE。

“去年股市热,大部分移动医疗企业都拆了红筹,今年相较而言较少,因为很多企业认为市场情况不清晰,将拆VIE计划搁置了,”张锐说。

移动医疗公司上市新三板被认为是较为理想的退出路径。北京博星证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投资管理部副总监贺华平对财新记者表示,根据证监会出台的新规,新三板将设置创新层,允许公募基金或私募机构进入,可以提高交易活跃度和流动度,这一效应参考美国纳斯达克可见。“创新层中如果按照盈利和收入指标再分精选层,其资本效应是相当于A股的。”

对于很多移动医疗创业者而言,投资人在提供资源帮助和资金支持的同时,其退出压力巨大。多位投资方和移动医疗创业者对财新记者表示,新兴移动医疗公司受制于商业模式不成熟的硬伤,完全依赖于投资方的资金支持,创业者有可能丧失主动权。

张锐称,在多轮融资中,仅存在过一次对赌协议。另一位移动医疗创业者对财新记者表示,在他已经获得的四轮融资中都存在对赌协议。

陈维广认为,对赌协议无法保护资本方权益,也没有实质性意义。“不靠谱就不投,我们从不做对赌。”但贺华平认为,对赌协议很常见。“人民币基金要求两年投资,一年退出,美元基金一般三年投资,两年退出。资本方希望通过对赌协议降低周期风险。”

春雨医生

相较于上市,并购拥有更多可能性和操作空间,而且对于资本而言,并购可以快速获得现金回报。复星集团一位投资人认为,移动医疗会形成T字队形,春雨医生、微医集团等并购小型移动医疗公司,比如技术领域、支付领域做得较好的公司。“做平台很难,细分领域更容易形成闭环,这是小而美的好处。”

大型平台类公司因为估值过高,难有被吞下的可能性。张锐认为,2016年至2018年,移动医疗资本环境遇冷正是好的并购机会。“我愿意并购基于远程问诊的技术类公司和家庭检测技术类公司。”另一移动医疗公司杏树林已经完成了两项并购整合。“看准好团队、好技术,就有整合机会。”杏树林创始人兼CEO张遇升对财新记者表示,杏树林通过收购小团队的数据公司提升了病例数据和云众包处理的能力。

能与药企形成产业链的移动医疗类公司也有并购可能性。“比如对干细胞和免疫疗法有研究的公司,以及做基因检测、慢病管理的公司,很多上市药企都是愿意布局的。”贺华平表示。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