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特别讨厌的老师怎么办?丨树洞
4月13日
这个老师人品不好,有没有别的老师?你们学校没有,其他学校有没有?网上有没有?同学会不会?百度能不能查?是不是一定要问他?有没有更好的渠道。假如有,去尝试,因为你不喜欢这个渠道。假如没有同质量的而且一样方便的,只能选这个老师,那你就只能选这个老师。
问
我们一个老师说话很令人不舒服。
明明是很虚心的问他问题,但是他总会阴阳怪气的骂我们。
而我属于一个脾气比较冲的人,所以有时会和那名老师起争执。
但是我发现还是有人能和这名老师十分和谐的相处。
那名同学属于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笑眯眯的,从来没有发脾气。
而我对于这名老师的态度则是,授课内容听,但反感这个人。
提问是:
我的这种态度对不对,是不是需要改变成那个同学那样,如果改变该如何改变。
答
你要这样想:
你需要什么,谁能给你,为什么给你。
一、你需要什么?
你需要有人给你讲问题,这是根本需求,背后的价值是,你要获得成长。
所以这是你的事,不是别人的事,不管伦理、道德、法律上怎么规定。
事实上,这就是你自己的事,你必须自己负起责来。
那么你需要的这个东西,要如何才能得到,你就要自己想办法了。
二、谁能给你?
这就是第二个问题,谁能给你?
这个老师人品不好,有没有别的老师?
你们学校没有,其他学校有没有?
网上有没有?同学会不会?百度能不能查?
是不是一定要问他?
有没有更好的渠道。
假如有,去尝试,因为你不喜欢这个渠道。
假如没有同质量的而且一样方便的,只能选这个老师,那你就只能选这个老师。
三、为什么给你?
接着就到了第三个问题,这个老师为什么要给你解答问题?
说什么师德啊、交钱啦、我很客气啊,都是扯淡。
我为什么回答你的问题?因为你给我钱了。
为什么你给我钱我就要回答你问题?因为我承诺了你给我钱我就回答。
我需要的是钱,而你给了,所以我愿意回答。
换到这个老师身上,他给你解答问题,对他有什么好处?
如果没有,那么他爱答不答,你没有办法。
你尽可以说他人品差没师德,但那又如何,倒霉的承担后果的人,仍然是你。
又回到那个例子,司机闯红灯,撞死的是行人。
看完了这三个问题,再看你的实际情况。
现在有一个非常成熟的解决方案在你面前:
要么换老师或者换渠道,要么改变你的态度。
既然有人能和这个老师正常相处,说明是有办法的。
那你如果懒得去找新的办法,就直接借鉴这个办法即可:
跟这个人品差的老师问问题时,做到“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可以笑眯眯的”。
至于这样做值得不值得,又分两个问题要回答。
第一个是
要问值不值,先看你付出了什么成本?
1、你可能能让自己变成了一个脾气特别好的人。
这个听起来成本非常大,但本身收益也非常大。
因为你将不仅在和这个老师交流的过程中获益,你可能在很多你根本想不到的地方获益。
比如那个总是笑眯眯的同学,哪怕跟你没什么交情,但对方遇到了一些小麻烦时,你力所能及的话会不会愿意出手帮一下?
不一定,但肯定比起一个平时看起来讨厌的人(比如这个老师),你会更愿意帮助这个笑眯眯的人。
这就是你的收益。
2、你可能只是虚与委蛇。
你装作客气为了换取答案,但心里不停地骂这个老师是傻屄。
这个听起来成本非常小,但收益也挺大的。
因为你现在还在学校,周围环境很很单纯,将来进入了社会,难免遇到各种傻屄,很可能就要遇到一个你不得不和颜悦色来应对的傻屄。
如果这个时候你早就有了这种表面和气内心坚持立场的能力,那你也算是赚了。
第二个是
要问值不值,还要看你能获得什么。
如果你要请教的这个问题并不值得你做这些改变,那就不用说了。
如果你要请教的问题或者说长期来看得到的学术收益,是值得你做这些改变的,那么你至少获得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收获:
就是“为了未来的更大的收益,可以放弃一些眼前的利益甚至是承担必要的损失”。
这种做法如果套概念的话,在心理学里叫做“延迟满足”。
社会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纵向追踪研究:
随机找了一些小孩子,给他们一块糖。告诉他们如果现在直接吃,就只能吃一块。如果坚持一会儿再吃,可以吃两块。过了几十年再重新找到这些当年的小孩,发现:当初那些能为了未来的两块糖而忍住不吃眼前这一块糖的人,不管是学历、收入、社会地位、幸福程度,都显着地高于那些当年没忍住的小孩。
所以,你要做哪种小孩?
几个补充
你甚至可以直接跟那个同学接触,聊一聊这个人对于那个老师的看法。
说不定不仅改变了你对这个同学的看法,也改变了你对这个老师的看法,进而改变了你对整个世界的看法。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鸡贼的办法就是:
既然这个同学能搞定这个老师,那你只要搞定这个同学,让他帮你去提问,不就得了么。
这也是一种思路。
你如果能自己想到类似这样的思路,说明你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在慢慢被拓宽。
转载申明:
本公众号授权转载系列文章每周三0点准点更新,想要访问公众号原文,可点击右边链接:《遇上特别讨厌的老师怎么办》
科学家种太阳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