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情绪成为血糖波动的“罪魁祸首”
2月17日
对于糖尿病患者,情绪的不稳会影响血糖的波动,稳定好情绪,是糖友们首要做的事。如果处理不好,则很容易导致失眠、焦虑等情况,从而引起血糖的波动。那我们一同来看看,这背后的原因和解决的窍门。
话说糖尿病和情绪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慢性终生性疾病。2型糖尿病占90%左右。由于其病程长,需要终身治疗和易出现相关并发症等临床特点,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存有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如抑郁、焦虑情绪等。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负性情绪与疗效之间还存在负相关,有关的数据显示,一直处于抑郁和焦虑中的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会减少,从而患者体内的葡萄糖利用曲线也随之下降。还有国内外多项研究发现糖尿病和患者抑郁情绪以及焦虑情绪对血糖的影响。
我国黄杏芬等研究者调查发现,糖尿病患者中15%一40%合并有抑郁或焦虑。而这些负性情绪会引起血糖波动,对血糖控制极其不利,最终影响疾病的转归。
解卫华的研究也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包括不同程度的心理干预措施,患者教育等),让患者形成了正确的认识,减轻了内心的痛苦,为其寻找有效的情绪调节和科学的控制方法,帮助患者控制混乱的思维,重建心理平衡,在负性情绪的改善和血糖控制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潘雪霞等的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本身比较容易患有抑郁或者焦虑的情绪,比正常人的患有率要高很多。
据Song MK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年龄小于40岁的患者,自费治疗和婚姻不幸的糖尿病患者患有抑郁以及焦虑症的概率概要高一些。而情绪的波动,又对病情产生负面影响。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病程长,迁延难愈,患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改变生活习惯,适当运动,同时,患病后患者的工作、生活和精力都显著下降,收入减少,加之终身治疗所带来的巨额医疗费用,慢性并发症的长期存在,部分糖尿病会出现负面的情绪。所以糖友应该关注自己的情绪,让自己有一个好心情。
舒缓心情 稳定血糖窍门
有计划地安排假期活动。把长途旅游安排在长假,而在短假中不妨做一些自己喜欢但平时没时间做的事情。 学会降低对假日的期望,以一颗平常心去享受短暂的快乐。假期的活动不要安排得太满,最好是把运动列入每天的假期活动清单中,如每天慢跑半小时等。假期最后一天要尽量避免应酬,合理饮食,多吃些新鲜蔬果,给肠胃一个调整时间。
抽时间在家打扫卫生、给家人做一顿美味的饭、看一部电影、拜访一位朋友、看看书、逛逛街。还可以带着亲朋好友一起到郊外去玩,远离城市的喧嚣,在不错的选择中让自己得到放松。
每隔四、五个小时就吃一次东西。通过缩短摄人食物的间隔,可以使大脑和身体保持稳定的能量来源,防止血糖水平下降。那些被诊断患有低血糖的人更应该每隔两、三个小时就吃一次东西。
多吃粗粮,少吃过于精细的碳水化合物,精细的碳水化合物如白面包、饼干、硬面包圈等容易代谢成糖分,使你的血糖水平激增,从而导致情绪不稳和疲倦感。
少吃高糖食物,如可乐、糖果、果汁、果酱等容易使你的血糖水平激增,从而导致情绪不稳和疲倦感。
高质量的碳水化合物与少脂肪的蛋白结合起来吃。蛋白与高纤维的碳水化合物— 尤其是富含可溶纤维的碳水化合物,如燕麦、大麦、某些水果和蔬菜,可以减缓糖在血液中的吸收,从而使血糖升高速度减缓,稳定情绪。
补充一些“开心的”营养成分。欧米茄脂肪酸被认为是一种有效对付抑郁的化学物质。大脑是欧米茄脂肪酸最集中的地方,它可以增加血清素的分泌,帮你解忧。大马哈鱼、沙丁鱼、亚麻籽、核桃等食物中的欧米茄脂肪酸(OMEGA-3)含量都较高。
最后要提一下对心情有重要影响的物质—叶酸。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叶酸摄人不足的人大脑中的血清素水平会降低,从而导致抑郁。菠菜、葵花子、大豆、甜菜和橙子等食物中都含有较丰富的叶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