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为何你总感觉自己过得很糟糕?

1月25日

其实,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只要跨出你不敢相信的一步,还你个不敢妄想的结局。

文 | 夜如岁 深度专栏作者

“少年时代的我始终为此有些自卑,觉得在这个世界上自己可谓特殊存在,别人理直气壮地拥有的东西自己却没有。”

——春上春树

有这么几个小故事,或许你也曾感同身受。

一个年轻人非常自卑。

他从一个北方小镇考进北京的大学,上学的第一天,邻桌的女同学问他:"你从哪里来?"而这个问题正是他最忌讳的,因为在他的逻辑里,出生于小城镇,就意味着没见过世面。

就因为这个女同学的问话,他一个学期都不敢和女同学说话!很长一段时间,自卑的阴影占据着他的心灵,每次照相,他都要下意识地戴上一个大墨镜,以掩饰自己的自卑。


还有一个年轻人,当年也曾为自己的肥胖而自卑。

20年前,她在北京上大学,总是疑心同学们暗地里嘲笑她胖,她因此不敢穿裙子,不敢上体育课。大学毕业时,她差点领不到毕业证,不是因为功课,而是因为她不敢参加体育长跑测试!老师说:"只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

可她就是不跑,因为害怕别人看到自己肥胖的身体跑步时的样子,她甚至连向老师解释的勇气都没有。

有这么一位小女孩,她曾觉得自己不聪明,18岁时勉强考上一个不出名的大学,没有去上,到现在也没有一个正经学历。

她觉得自己没有毅力,减肥通常不超过一周就打退堂鼓,明知抽烟不好,却总也戒不掉。她觉得自己不擅长交际,尤其不会讲话,不善于和媒体沟通,因此总给人耍大牌的感觉。

还有一个孩子出生于一个牧师之家,自幼性情孤僻,多愁善感,纤弱的身体使他总是有一种自卑感。


他曾狂热地追求过一个美丽的姑娘,但因为表达感情时太笨拙,最终没有成功,这使他更加自卑。因此,他一生都是在追寻一种强有力的人生哲学,来弥补自己内心深处的自卑。


可能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体验,也曾经觉得自己无药可救了。

但自卑其实并不可怕,也没有你想象得那么病态。

很多人将自卑纳入病态的行列,并且从内心深处排斥自卑,无法正视自卑才是无法走出自卑的根本源泉。

自卑是如何形成的呢?自卑来自比较,比较来自共识,社会的存在导致了自卑产生的必然性。

就拿我而言,小时侯,由于外貌和性格受其它人喜欢,我认为自己就是应该受到别人的关注,别人应该喜欢我我应该比别人优秀.。因为身体并不算强壮,在同龄人中,我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统治与影响力.。

现实与预期的差距使我产生了自卑感。而这种现实与预期的差距现在想来是必然迟早要发生的。

我们都不是生下来就完美的,一路走来必然遭遇坎坷,遭遇困难。现实与预期的差距性在我们出生后有意识有思想之后就一直伴随着我们。

如果我们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达不到预期的目标,内心的自卑感就会汹涌而来。这时候为了不让自己被自卑吞噬,我们通常会降低预期的质量,梦想与理想就这样一步步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萎缩了。这样的我们并没有战胜自卑,只是在与自卑抗衡的路上越来越平庸,慢慢变成那个我们讨厌的形象。

其实自卑只是一种痛苦和焦虑的心情罢了,如果你正视它,并且始终抱着平常心,在自卑的压力下不断充实自己,超越自己。拉近你与预期的距离,自卑就会化成一种卓越。

两个年轻人正视自卑,后来他们都大获成功了。

他们是白岩松、张越,成了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经常对着全国几亿电视观众侃侃而谈。

那个一直减肥没能成功的女孩后来被称为歌坛天后,拥有无数“粉丝”,唱歌演戏都很成功,所到之处万人追捧,她是王菲。

而那个出生牧师之家的孩子,后来被世人称作天才尼采,他打破了以往哲学演变的逻辑秩序,凭自己的灵感作出独到的理解,写了许多文笔优美、寓意隽永的著作,并大胆宣称:上帝死了!

其实,你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糟糕。 只要跨出你不敢相信的一步,还你个不敢妄想的结局。

即使不能像他们那么“成功”,也至少不会再妄自菲薄了。

春雨医生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