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大冷天的,耳朵“生疮”了怎么办?丨龚轩民

12月10日

耳前瘘管感染初期仅仅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疼痛,这个时候可以使用鱼石脂软膏、百多邦这类药物外用,一旦形成了脓肿,就需要切开引流,在炎症彻底消退后手术切除瘘管。

相对于中耳炎、鼓膜穿孔、耵聍栓塞这些疾病,耳前瘘管就要生僻得多。主要原因是其发病率没有那么高,还有就是认识它的人也不多,在我学医之前也不知道还有“耳前瘘管”这么一个病。经常有带小孩来看病的家长告诉我,孩子的耳朵前面生疮了!显然,这不是一个“疮”!

耳前瘘管到底是什么?

先让一张图唤起你对耳前瘘管的印象:

图中用红线圈出来的地方就是耳前瘘管了,是不是似乎曾经见过?显然,这不是打的耳洞,一般正常人耳前也是没有这个小眼的。

耳前瘘管,其全称应该是“先天性耳前瘘管”,国内抽样调查显示其发病率达1.2%,单侧与双侧发病的比例是4:1,女性略多于男性。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来,它是一种由于胚胎发育不全形成的先天性疾病。

一般情况下,耳前瘘管是没有症状的,偶尔可能出现局部的瘙痒,挤压这个小眼有时候可能会有少量的白色皮脂样的分泌物溢出,微臭,不感染时就像上面图片那样,仅仅在外观上可以发现这么一个小眼。

但如果出现了感染,局部就会出现红肿、疼痛、流脓。为了有个直观的印象,我配了下面的图片(PS:胆小的就直接避开图片看后面的文字吧):

不感染则已,一旦感染就成右图这样了。右图的样子确实像个“疮”,但是这仅仅是瘘口,所谓瘘管,它还有一条较长的管道。

如何治疗呢?

像第一幅图那样的没有症状的耳前瘘管是不需要任何处理的。但是如果局部瘙痒、有分泌物溢出,还是考虑手术切除的好。

耳前瘘管感染初期仅仅表现为局部的红肿、疼痛,这个时候可以使用鱼石脂软膏、百多邦这类药物外用,一旦形成了脓肿,就需要切开引流,在炎症彻底消退后手术切除瘘管。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