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进了东西用手揉,会不会划伤眼球?
8月24日
当灰沙、昆虫、铁屑等进入眼内时,千万不要揉眼睛,以免异物擦伤眼球或陷进组织。
▣ 身体周刊:天气炎热,遇到食物中毒或者中暑该如何处理?
张允平:食物中毒有两大类:细菌性食物中毒和非细菌性食物中毒。常见的是人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而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表现为急性胃肠炎的特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而且呕吐和腹泻比较剧烈。
急救的措施是:患者中毒早期可以催吐,以减少毒物吸收。
出现频繁呕吐和腹泻者会引起身体脱水。如果脱水较轻,患者精神状态较好,可以卧床休息,暂时禁食6-12小时,呕吐停止后可多喝些加糖的淡盐水,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和无机盐。
如果脱水严重,患者面色苍白、萎靡不振、发烧、出冷汗甚至休克,要让患者平卧,双脚抬高,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循环,尽快呼叫急救车送医院。同时保留吃剩的食品,带到医院化验以协助诊断。
若遇到有人中暑,应该立即将病人移到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如走廊、树荫。
要让病人仰卧,解开衣领,脱去或松开外套。若衣服被汗水湿透,应更换干衣服,同时开电扇或开空调(应避免直接吹风),以尽快散热。此外,还可以用湿毛巾冷敷头部、腋下以及腹股沟等处,有条件的话用温水擦拭全身,同时进行皮肤、肌肉按摩,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
▣ 身体周刊:突然流鼻血怎么办?捏住鼻子有用吗?
张允平:人体在发生出血时, 会启动主动凝血过程。对于凝血功能正常,同时不是较大血管破裂出血者而言,出鼻血通常2-12分钟内都可以止住。
但如果在这个凝血期间,你去干涉影响它,则很容易适得其反,把刚刚形成的凝血面用异物(例如纸巾)刮掉,可能加重和延长出血。
正确做法是,让病人坐到椅子上,使其头部前倾,用嘴自然呼吸。用出血鼻孔同侧拇指按压住鼻翼止血,这个办法叫做“按压鼻翼止血法”。压住之后十五分钟内不要缓手或者松手。
同时可以用另一只手用凉水洗脸,也可以用冰块冷敷额部和颈部,将冷水或者雪糕含在口腔内也有效果。这个办法叫做冷敷止血法,也叫“冷刺激止血法”,可以加快血管收缩过程来帮助凝血。
如果压了十五分钟还是出血,或者压迫过程中,鼻出血很凶猛不能缓解。那么提示鼻出血发生部位比较靠后,或者是较大血管破裂引起的鼻出血,或者是有全身因素(比如凝血功能障碍、高血压病等)没有控制。此时则应及时就诊。
▣ 身体周刊:有异物进入眼睛能用手揉吗?
张允平:当灰沙、昆虫、铁屑等进入眼内时,千万不要揉眼睛,以免异物擦伤眼球或陷进组织。应轻轻将上眼皮向前拉起,使眼皮和眼球间有空隙,让泪水向下冲刷,有时几秒钟即可将异物排除,一次不行,多做几次。
如泪水冲不出异物,可轻闭眼睛,不要转动眼球,请别人把眼皮翻开,可发现异物粘附在眼皮内面。然后用棉签或干净的手帕蘸点凉开水轻轻将异物擦掉。如果找不到异物,可在电灯下或用手电筒照着寻找异物。如粘在角膜(黑眼珠)上,则应立即去医院请医生处理。切忌用指甲、火柴梗、铁丝等胡乱挑剔,以免造成更大的损伤和将病菌带入引起发炎。
当酸碱腐蚀性物质如生石灰(水)、硫酸等进入眼内时,应立即在现场找到水源如自来水、井水、河水,迅速冲洗眼睛15分钟以上。具体方法:将上眼皮尽量拉开,用水壶等倾注水流,使水柱直接流过眼球表面,一定要冲洗到眼球、眼皮内侧,决不可闭眼冲洗;或用脸盆盛满水,将面部直接浸入水中,连续做睁眼闭眼动作,或用力睁大眼睛,头部在水中左右轻轻摆动。冲洗完后,立即去医院急诊。
▣ 身体周刊:洗澡时突然晕倒怎么办?
张允平:有的人在洗澡时常会出现心慌、头晕、四肢乏力等现象。严重时会跌倒在浴堂,产生外伤。一般出现此症状者多有贫血,也可因洗澡前数小时未进餐、血糖过低引起。
出现这种情况不必惊慌,只要立即离开浴室躺下,慢慢就会恢复正常。
如果症状较重,也要放松休息,取平卧位,最好用身边可取到的物品把腿垫高。待稍微好一点后,应把窗户打开通风,用冷毛巾擦身体,从颜面擦到脚趾,然后穿上衣服,将头面向窗口,就会恢复。
洗澡时晕倒是可以预防的。在浴室内安装换气电风扇,这样可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为防止洗澡时出现头晕、心慌等不适,应缩短洗澡时间或间断洗澡。洗澡前喝一杯温热的糖开水,也是好办法。如有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脏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洗澡。
此外,平时注意锻炼身体,提高体质。还有一点需要提醒的是,洗澡时禁忌吸烟,洗完后立即离开浴室。
▣ 身体周刊:洗澡或者游泳时,耳朵进水后怎么办?
张允平:有关耳朵进水如何处理,有不少方法:
棉签吸水:用柔软干净的细棉签、消毒的脱脂棉,或软性吸水纸卷成捻子,轻轻探入外耳道,吸收耳内部水分,并保持不伤害耳道。
咀嚼口香糖:通过嚼口香糖促使耳道内产生气流和压迫,让水从耳内往外流出。
单足跳跃:把进水耳朵那边反方的脚抬起,另一只脚一直跳,把水跳出来。将头偏向有水的一侧,以该侧的腿支持身体,原地连续跳几次,使水从耳内流出。
活动外耳道:可连续用手掌压迫耳屏或用手指牵拉耳廓,或反复地做张口动作,活动颞颌关节,均可使水向外从外耳道流出。
侧卧朝下:躺下侧卧,将进水的耳朵朝下,借助水的重力作用让耳朵中的水流出来。
手压耳朵:手摊开,呈手掌状,压进水耳朵,利用手对耳朵形成的气压把水吸出。
手掌吸水:把进水耳朵歪向下,用同侧手掌紧压在耳廓上,屏住呼吸,然后迅速松开手掌,连续几次,进水便会被吸出。
▣ 能救命的相关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