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上大夜班稳定地昼伏夜出,对身体有影响吗?

5月1日

1周早班、1周中班、1周夜班的每周转班方式,对人体的影响最大。

经常上夜班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有时也会使生物钟失调,对眼睛及脑部的伤害比较大。时间长了就会出现体力不支、易累、心烦等现象。但许多人不得不在夜晚工作,那怎样保证安全和健康呢?

首先,昼夜节律及身体的适应研究发现,人体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节律性。

这种节律性在24小时内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如体温、内分泌、泌尿、呼吸、心血管、神经活动,甚至造血机能都表现出傍晚高潮而在凌晨陷入低潮的特征。

一旦这种节律与外界变化不同,便会影响人的活动能力。由于节律被打破,夜班工作者的睡觉时间安排在白天,

而白天睡觉时从光线、环境安静程度等方面均与夜间不同,因而夜班工作者睡眠质量差,易产生疲劳、心理压抑等反应。

英国学者发现,采取1周早班、1周中班、1周夜班的每周转班方式,对人体的影响最大。夜班工作对人的影响,表现为夜班及轮班工作者疾病发生率增高。研究表明,糖尿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高血压、癫痫、泌尿系统疾病等都与昼夜节律变化有关。

上夜班无法避免,如何做好保健工作,使损害减低到最小呢?

一、要按科学规律安排工作时间。部分单位采取了早、中、夜班各1-2天,休息1-2天的方法,相对地顺应了机体适应的情况,有利于消除机体的疲劳。

二、要对上夜班者进行选择。对患有慢性疾病或心理状态不佳者,或平时就有睡眠障碍的人不应安排夜班。

三、夜班工作者本人也应注意保健。

上夜班使这种规律颠倒了,开始有些不习惯,一段时间后,将逐渐形成新的规律,而按规律作息,一般不会影响身体健康。

“夜班族”在膳食安排上应吃些富有动物蛋白和植物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鱼虾、蛋类及豆制品、蔬菜等。

夜班工作易致视觉疲劳,因此要注意补充含维生素A较多的食物,如动物肝脏、蛋黄、鱼子等。

熬夜后,要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保持居室安静、清凉,拉下窗帘减少透光度;一般上午6-12时之间睡眠较好。睡眠前最好洗澡,或用温水洗脚,不喝浓茶、咖啡等兴奋大脑皮层的饮料;秋冬昼夜温差较大,应注意防寒保暖。

熬夜之后,最好的保护措施自然是“把失去的睡眠补回来”。如果做不到,午间的10分钟小睡也是十分有用的。此外,多去户外走动,有助于身体健康和精神愉快,也是摆脱熬夜后萎靡状态的好办法。

(小白 吉林大学医学硕士)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