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朱莉切了乳腺,为什么还要切卵巢和输卵管?

3月27日

继2013年切除乳腺后,著名影星安吉丽娜·朱莉又宣布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

2周前,好莱坞女星安吉丽娜·朱莉接到医生告知最近一次的验血结果,得知罹患初期癌症。她再度在《纽约时报》发文透露“我告诉自己要冷静、坚强,我没理由去思考我不会见到小孩成长,并且看到我未来的孙子。”在医生建议下,她已动手术摘掉卵巢及输卵管。(据腾讯)


2013年,朱莉在《纽约时报》写了一篇文章《MyMedical Choice》,讲到自己的母亲曾经与癌症作斗争了近十年,于56岁时去世。由于妈妈给她遗传了BRCA1基因,因此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几率要比较高,分别是87%和50%。为了不让自己的孩子们因此恐惧失去妈妈,她决定采取主动,用专业的医学治疗降低患病风险,先从几率最高的乳腺癌开始。手术保留了乳头,伤口也很小,并进行了一些填充。

首先说啥是BRCA1基因,BRCA是breast cancer这两个英文单词前两个字母的缩写,研究者于1990年和1994年发现了与遗传性乳腺癌有关的基因,分别命名为乳腺癌1号基因、2号基因,英文简称BRCA1/2。实际上,BRCA 1/2是两种具有抑制恶性肿瘤发生的优良基因(称为“抑癌基因”),损伤修复、细胞的正常生长方面有重要作用。如果BRCA1/2基因的结构发生了某些改变(称为“突变”),那么它所具有的抑制肿瘤发生的功能就会受影响。安吉丽娜朱丽就是进行了基因检测后发现有BRCA1/2的突变,医生告诉她将来罹患乳腺癌风险较大,于是她最终的medical choice就是预防性切除。

再说说基因检测。现在有些高端的医院或者体检中心已经开展了这项检查,抽血,把标本送到专门的基因检测公司,出一份报告。业内人士告诉我,做一个BRCA1/2的费用在三四千元,很多人是一次将目前可以检测的三四十种基因检测都做出来,总花费应该五万元不到。

朱莉的事例让很多人跃跃欲试,想要做一个基因检测,把可能得的病都扼杀在摇篮中。首先当然要肯定人类基因研究的成果,或许未来它会给现代医学带来颠覆性的进展。但就目前而言,我想给大家泼一盆冷水,提醒大家注意几个问题:

首先,有癌症基因不代表一定会得癌症,里面也有个概率问题。万幸朱莉的切除手术成功了,如果发生了术中大出血或者术后并发症送了命,这是不是属于作死?

第二,个体人有2-3万个基因,每个基因到底有什么作用,基因之间互相又怎么作用,基因和坏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等,这些问题好比上帝的天书,人类面对这个问题如同一个孩子面对汪洋大海,BRCA1/2或许只是孩子在海边捡到的贝壳而已,我们不知道贝壳的前世今生,更不知道海里还有多少鱼虾鲸鲨。切除了乳腺,就不会得其他癌症吗?

第三,乳腺癌基因可以切除乳腺,卵巢癌基因可以切除卵巢,可是,更多疾病的基因是你根本无能为力的,比如阿兹海默症(旧称老年痴呆症)基因,它有高度遗传性,很多父母是阿兹海默症的人,很年轻就检测到自己是高危人群,但对此束手无策,只好在担惊受怕中度过一生。

第四,如果将来某一天我们完全读懂了人类的基因,就真的是好事吗?这就好像翻开了上帝的最后一张底牌,或许结果更恐怖。比如如果检测到某人是精神分裂高危人群,是不是要提前把他关到精神病院?检测到某人有恋童癖基因,要不要给他化学阉割?这些人现在都是健康人,只是存在着一定变化的风险,这么做对他们公平吗?如果有这些基因的人是你自己,你愿意这么做吗?这将直接挑战人类“人人生而平等”的共识。

最后,说点我们的建议:

首先,现在有些不正规的体检机构有所谓基因检测,不建议大家去做,收费高,而且往往没什么实质性帮助。

第二,做了,检测出了乳腺癌高危基因,我也不建议大家切除,高度关注,每半年检查一次乳腺,一旦有病变马上积极治疗就可以了。

第三,我绝没有批评朱莉的意思,她那篇文章的标题起得好:“My Medical Choice.”这是她个人在充分了解权衡利弊后做出的选择,后果自己承担。她没有呼吁每个人都这么做,只是告诉女性,你有选择的权利。我尊重朱莉的选择,更欣赏她将如此个人化的事情公之于众的勇气,能唤醒女性的健康意识并鼓励女性为自己的身体做主,这是好的女权主义。


不神医堂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不神医堂" 授权春雨转载,”不神医堂“由医生王呆福和编辑孙边姬共同运营,为您提供有趣并严肃的健康信息。

原标题:《朱莉都切了,那我呢?》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