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预防科普文章合集25
8月18日
过敏预防科普文章合集(121-125)
科普文章121
过敏宝宝的喂养宝典
在宝宝成长的旅途中,过敏问题总是让新手父母们忧心忡忡。0~3岁是宝宝过敏预防的关键时期,而牛奶蛋白则是常见的过敏原之一。本文将为您提供一份详细的喂养宝典,帮助父母们从容应对宝宝的过敏问题。
一、宝宝过敏预防:0~3岁是关键期
研究显示,0~3岁是宝宝过敏预防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宝宝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对外部刺激尤为敏感【1】。牛奶蛋白作为宝宝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成为触发过敏反应的“罪魁祸首”。牛奶蛋白过敏症,又称牛奶蛋白不耐受,是指牛奶蛋白中的一种或几种蛋白分子进入血液后,人体对牛奶蛋白产生了过度免疫反应,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如皮肤湿疹,以及呕吐、腹泻等消化道问题,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呼吸道,导致咳嗽、气喘等症状【2】。
二、母乳喂养:最佳选择
母乳喂养是预防宝宝过敏的最佳选择。母乳中含有数百种营养成分,其中包括多种免疫活性物质,如免疫球蛋白、免疫细胞、乳铁蛋白等,这些成分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免疫力,减少过敏风险。母乳中的蛋白质对婴儿来说是同种蛋白,致敏性低,且含有蛋白水解酶,可以将部分蛋白质预先水解为小分子肽链,便于宝宝胃肠道的吸收【3】。
三、部分水解配方粉:降低过敏风险
对于无法母乳喂养的宝宝,部分水解配方粉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部分水解配方粉是将完整的牛奶蛋白分解成小分子蛋白,降低了蛋白质的致敏性,使其更易于宝宝的肠胃吸收。研究表明,在宝宝出生后的前3天接触普通牛奶蛋白配方,牛奶蛋白过敏的风险将提升。而部分水解配方粉则通过预先分解蛋白质的方式,减少了宝宝直接接触大分子牛奶蛋白的机会,从而降低了过敏发生的可能性。这种配方粉包含了宝宝生长发育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不会影响宝宝的营养吸收。
对于有家族过敏史的宝宝,建议使用部分水解配方粉进行喂养。这种配方粉通过预先分解蛋白质的方式,降低了过敏风险,有助于预防宝宝在未来出现过敏反应。尤其对于家族中有严重过敏病史的宝宝,持续喂养部分水解配方粉整个婴儿期,可以进一步降低过敏的发生【4】。
四、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已过敏宝宝的最佳选择
对于已经出现过敏症状的宝宝,深度水解或氨基酸配方奶粉是更好的选择。深度水解配方奶粉是将牛奶蛋白通过特殊工艺水解为小分子肽链,大大降低了蛋白质的致敏性。而氨基酸配方奶粉则是由游离氨基酸组成,完全不含有牛奶蛋白成分,致敏性极低【5】。这些特殊配方奶粉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医生会根据宝宝的过敏症状、过敏原检测结果以及生长发育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喂养方案。
五、喂养建议与注意事项
在喂养过敏宝宝时,父母们需要遵循按需喂养的原则,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需求和过敏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进行喂养。同时,在引入辅食时,父母们也需要格外谨慎,建议从少量开始,逐一添加新的食物,并密切观察宝宝的反应。如果发现宝宝对某种食物过敏,应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就医【6】【7】。
此外,保持室内环境清洁、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合理饮食管理以及适度户外活动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宝宝过敏的发生。父母们可以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方案。
结语
过敏宝宝的喂养是一项细致而复杂的工作,但通过科学预防和管理,我们可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远离过敏的困扰。希望本文能够为宝爸宝妈们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和建议,让大家在喂养过敏宝宝的道路上更加从容和自信。
参考文献
1. 程译文, 凌宗欣. 肠道菌群与婴幼儿过敏性疾病[J].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2016, 28(3).
2. Caubet JC, et al.Pediatr Allergy Immunol,2017,28(1):6-17.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儿童保健学组. 母乳喂养促进策略指南[J].中华儿科杂志,2018,56(4) :261-266.
4. 孙雯,王志坚,钟梅,等. 妊娠期宣教及生后适度水解乳清蛋白配方干预预防婴儿过敏性疾病的前瞻性研究[J].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2015, 18(12): 904-909.
5. 邵洁.水解蛋白配方与婴幼儿牛奶过敏的预防和治疗[J].临床儿科杂志,2008(11):997-999.
6. 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婴幼儿喂养与营养指南[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9,30(4):392-417.
7. 杨月欣,苏宜香,汪之顼,等.7~ 24 月龄婴幼儿喂养指南[J].临床儿科杂志,2016,34(5):381-387.
科普文章122
为什么会发生过敏?
根据WHO公布的数据,过敏性疾病已经是目前人类第6大慢性疾病,严重影响着全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过敏反应究竟是如何发生的,人为什么会出现过敏,今天我们和大家一起探个究竟,弄明白其中的奥秘。
很多家长会有这样的观点,认为出现过敏是因为我们机体抵抗力降低导致的,需要吃一些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有些家长认为刚开始吃的时候都是正常的,就不会出现过敏;也有些家长认为我这些食物都吃过很长时间没有过敏反应,以后肯定不会出现反应;这些都是错误的观点。
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无害物质(如花粉、尘螨、食物蛋白比如牛奶鸡蛋坚果等)的过度反应,本质上是免疫机制的“识别错误”,也是免疫紊乱的结果,因此不是因为免疫功能低下所致,所以吃免疫增强的药物没有作用;过敏反应的核心过程可分为2个阶段,即致敏阶段和过敏反应阶段,其中涉及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的精密调控。
1. 致敏阶段:免疫系统的“错误识别和错误记忆”
初次接触过敏原:当过敏原(如花粉)首次进入人体,抗原呈递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将其分解后,将特征片段(抗原)传递给辅助T细胞(Th2型)。
Th2细胞激活:Th2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如IL-4、IL-13),刺激B细胞转化为浆细胞,大量分泌针对该过敏原的IgE抗体。
IgE与肥大细胞结合:IgE抗体通过Fc段与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受体(FcεRI)结合,使这些细胞进入“备战状态”。此时人体处于致敏状态,但尚未出现症状。
第一阶段我们可以想象成城墙外有专门的卫兵(抗原呈递细胞)把守来筛查进入的人员,对可疑人员打上特殊的标记,这些被印上特定标记的人员进入城内后就会引起城内士兵的关注,此时这些士兵就会记住这些有特定标记的人员,但是士兵们暂时不会对这些人采取反应,而是等待时机,通俗一点讲就是机体预警状态,士兵处于战备状态。
2. 过敏反应阶段:失控的“免疫风暴”
再次接触过敏原:当相同过敏原(如花粉)再次进入体内,会直接与肥大细胞表面的IgE抗体结合,形成“过敏原-IgE-受体”交联结构。
肥大细胞激活与脱颗粒:交联信号触发肥大细胞释放预存的组胺、激肽酶等介质,同时新合成白三烯、前列腺素和细胞因子(如TNF-α)。
第二阶段又可以想象成有新的特定标记的人员(再次接触过敏原)进入城内,这次就会引发城内士兵的反应来清除这些人员,各种细胞因子就可以看成是士兵们会采用各种武器装备对特定人员发起攻击,一方面清除特定人员,另一方面也会对城市产生一定破坏,所以我们的机体会因为不同炎症因子表现不同症状,比如:组胺:扩张血管、增加通透性(导致红肿、瘙痒),刺激神经(引发打喷嚏)。白三烯:收缩支气管(诱发哮喘),促进黏液分泌。细胞因子:招募嗜酸性粒细胞等炎症细胞,延长过敏反应。
讲了我们机体是如何发生过敏反应的,相信家长盆友们有了一定理解,可能又有家长会问为什么我的孩子会过敏,而别的小朋友却不会呢?目前的研究表明发生过敏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1、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过敏体质,其子女发生过敏的风险大概是60~80%,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是过敏体质则子女发生过敏的风险是20~40%,而父母双方都没有过敏,子女发生过敏的风险是15%,这些也是由于有些易感基因影响抗原呈递效率。2、环境因素:过度清洁的环境可能使免疫系统缺乏对无害物质的耐受训练,包括化学物质对机体的影响。3、表观遗传调控:孕期饮食、微生物暴露等可能通过DNA甲基化影响后代过敏风险。
过敏是免疫系统对“假想敌”的过度防御。理解其机制不仅能解释症状来源,也能够为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预防和减轻过敏发生提供知识支持以及配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科普文章123
“过敏星人”的第一步
随着婴幼儿食物过敏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CMPA)成为新生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也是“过敏星人”闯荡江湖的第一关。牛奶蛋白过敏是指人体对一种或多种牛奶蛋白质产生的免疫反应,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腹泻、腹胀、便血、喂养困难等,新生儿临床症状不典型,严重时可能被误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本文通过一例类似NEC表现的新生儿过敏性肠炎病例,探讨CMPA的诊断与治疗。
患儿,女,24d,因“间断性腹胀、呕吐伴便血10+天”入院。患儿系G4P2,孕37+6周,产程启动顺产娩出,产重2600g。出生后APGAR1分钟10分,5 分钟10分。羊水、胎盘及脐带无异常。生后14天因母乳性黄疸暂停母乳喂养,改为普通配方奶喂养。喂养第2天出现腹胀、呕吐及便血,呕吐为非喷射性,进食哭闹后偶见,呕吐物均为奶汁,未见胆汁、粪渣或血性物。大便为黄色稀糊样,5-8次/天,偶见血丝便,无粘液脓血便。更换为深度水解奶(蔼儿舒)喂养后仍有反复吐奶。无发热,无咳嗽及吐沫,无气促及紫绀,无烦躁及抽搐。即到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查体肠鸣音减弱,大便常规见隐血(+),腹部立卧位片见部分肠管扩张,考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对症治疗后,患儿腹胀缓解,无呕吐,仍反复出现血便(1天1次,暗红色血便),胃肠减压引流物为咖啡色物,量稍多,约50ml/天,1周后复查腹部立卧位片见肠管充气差,大便隐血(+)。为求进一步诊治,故以“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转入我院。入院查体无腹胀,肠鸣音正常,辅助检查:血常规+CRP及PCT均正常,肝肾功、电解质、乳酸无异常。大便常规未见红细胞及白细胞,OB(+),大便菌群比失调,血培养及大便培养均阴性。故予氨基酸奶粉(恩敏舒)喂养+益生菌(双歧杆菌四联活菌)口服,3天后奶量逐渐增加至70ml/次 q3h,患儿无发热,无呕吐及腹胀,一般情况可,肠鸣音正常。复查腹部立卧位片肠管充气正常,无液气平面。最终考虑: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引发的过敏性肠炎。治愈出院。
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表现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相似,容易误诊。本例患儿早期表现为腹胀、呕吐即便血,当地医院误诊为NEC,经过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仍反复出现血便,提示可能存在其他病因。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结合饮食管理及对症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儿症状,避免误诊及并发症的发生。本例患儿经过氨基酸奶粉喂养及益生菌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最终治愈出院,提示早期诊断和干预的重要性。
经验总结:1、提高对CMPA的认识:新生儿牛奶蛋白过敏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医师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避免误诊。2、个体化治疗: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方奶粉(如深度水解奶粉或氨基酸奶粉),并结合益生菌等辅助治疗。3、多学科协作:对于疑难病例,建议多多学科协作,包括儿科、消化科、营养科等,确保患儿得到全面、精准的治疗。
科普文章124
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随着社会的进展,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全球第六疾病,全球约20%的人群都受到过敏的困扰,就连小婴儿也不例外。过敏性疾病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儿童的生活,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过敏性疾病多病共存对儿童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构成了双重挑战。
那,什么是过敏呢?
过敏是一种免疫系统对通常无害的物质(如花粉、食物、灰尘等)产生过度反应的现象。这些物质被称为过敏原。当免疫系统错误地识别这些物质为有害物质时,会释放出组织胺等化学物质,导致过敏反应。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脆弱,更容易发生过敏反应。
儿童过敏表现可以涉及多个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皮肤症状:
儿童可能会表现出湿疹(特应性皮炎),症状包括红斑、丘疹、水泡、渗出、结痂和奇痒。
2.胃肠道症状:
过敏可能导致腹痛、呕吐(如吐奶)、腹泻、肠绞痛等。
3.呼吸道症状:包括反复喘鸣、鼻炎、哮喘等。过敏性鼻炎表现为鼻痒、打喷嚏、流涕;过敏性哮喘则表现为发作性咳嗽和带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
4.眼部症状:
儿童可能会感到眼睛发痒、红肿、流泪等,这些症状通常与空气中的过敏原有关,如花粉、尘螨等。
5.情绪问题:
过敏可能导致孩子因身体不适而表现出情绪波动,更容易感到烦躁、焦虑或不安。一旦发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查明过敏原并进行相应治疗。同时注意避免让孩子接触可能引起过敏的物质,为孩子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生活环境。
过敏性疾病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常遵循一个逐步发展的自然进程。在婴儿期,过敏主要表现为对各种食物的过敏,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牛奶、鸡蛋、豆类、鱼和虾等。通常表现为湿疹、特应性皮炎、呕吐和腹泻等。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对吸入性过敏原产生过敏反应,如尘螨、霉菌和花粉等。这些过敏原会引起鼻塞、流涕、咳嗽、憋气和哮喘等呼吸道症状。
从整体趋势来看,大约80%患有特应性皮炎的儿童会进一步发展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而大多数过敏性鼻炎患者会逐渐进展为哮喘,也有一部分患儿直接以哮喘起病。哮喘如果反复发作,最终可能导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肺心病等严重并发症,这些疾病会累及多个器官,甚至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过敏性疾病对儿童的生长发育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影响,但目前却无法完全治愈,因此预防其发生显得尤为重要。
儿童过敏的预防是一个多方面的任务,涉及到环境控制、营养策略和家长的积极参与。预防儿童过敏,需要家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富含功能性和保护性的营养成分,对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提供保护作用,母亲应避免摄入可能导致宝宝过敏的食物;不能母乳喂养需要补充配方奶粉的喂养,对于确诊牛奶蛋白过敏的儿童,母乳喂养期间母亲应注意回避牛奶及其他含牛奶食物,混合喂养或纯奶粉喂养儿童,建议使用深度水解或氨基酸奶粉喂养,至少6个月或9~12月龄,过敏严重者则更长时间。
儿童过敏的预防对于添加辅食的婴幼儿,家长应选择新鲜、无添加剂的食材,并遵循逐步引入新食物的原则。
2.避免过敏原接触:了解并避免已知的过敏原是预防过敏的重要措施,对于已知的过敏原,应尽量避免接触。
3.环境因素:改善居住环境,防尘治螨,尘螨是室内最常见的过敏原。建议家长每天开窗通风至少4小时以上,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清洗空调过滤网,不使用地毯和挂毯。使用密闭良好的床板和枕头,以及防螨床单、枕巾和被褥,每两周使用55℃以上的热水清洗床单枕巾。
霉菌过敏:修缮易潮湿的区域,监测环境湿度避免过高。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季节交替时衣服晾晒后再穿着,定期清洁儿童玩具。
花粉过敏:在花粉浓度较高的季节,注意关窗减少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时做好防护如戴口罩或鼻腔涂用颗粒阻断剂等,不在户外晾晒衣服床单,使用新风过滤系统。
动物皮屑过敏:建议不养宠物,养宠物家庭至少做到宠物不进卧室,并每周清洁宠物,配合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
4.提高免疫力: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减少压力,帮助孩子学会放松和应对压力,有助于整体健康。
总之,过敏是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但通过科学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过敏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家长应了解过敏的常识,做好家庭环境的管理,注重孩子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合理的治疗。让我们共同努力,帮助孩子远离过敏,健康成长。
科普文章125
适度水解蛋白奶粉在牛奶蛋白过敏(CMPA)人群中的应用与价值
在营养医学领域,适度水解蛋白奶粉(Partially Hydrolyzed Protein Formula, PHPF)作为一种专门针对特定人群的食品,越来越受到关注。尤其是对于牛奶蛋白过敏(Cow's Milk Protein Allergy, CMPA)患者,适度水解蛋白奶粉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营养解决方案。本文将结合中国及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的指南,深入探讨适度水解蛋白奶粉的机制、适应症、临床案例及使用注意事项。
什么是CMPA
牛奶蛋白过敏(CMPA)是指在摄入牛奶或牛奶制品后,机体免疫系统异常响应其蛋白成分,导致的一种过敏反应。由于这种过敏反应在婴幼儿中尤为常见,因此及时识别和处理CMPA是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过敏症状包括皮肤反应(如湿疹)、消化系统反应(如呕吐、腹泻)和呼吸道症状(如喘息),严重时可能引发过敏性休克。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以往诸如营养类疾病、感染类疾病的发生率在逐渐下降,然而过敏类疾病却明显上升,我在门诊每天都要接诊许多CMPA的患儿,其中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过敏性皮炎(Allergic dermatitis, AD)。这些牛奶蛋白相关类过敏疾病,给患儿及其家庭带了了很大的困扰。
适度水解蛋白奶粉的机制
适度水解蛋白奶粉通过特殊的水解处理将完整的牛奶蛋白分解为较小的肽链和氨基酸,以降低其免疫原性。这一过程使得水解后的蛋白质更加容易被肠道吸收,同时减少了诱发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图1)。
图1 完整蛋白质经过部分水解后成为部分水解蛋白,具备一定抗原性,起到让宿主免疫耐受的作用
根据相关研究,适度水解蛋白奶粉含有的水解蛋白,其小分子结构能够减少抗原表位的暴露,降低宿主对相关抗原产生剧烈的超敏反应,相较于未处理的牛奶蛋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逃避免疫系统的识别,从而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图2)。
图2 PHF能去除部分致敏表位,降低原大分子乳蛋白的致敏性及其诱导致敏的能力
在著名的德国GINI试验中,适度水解蛋白奶粉被证明能够显著降低CMPA患者的过敏发生率。例如,在一项针对高风险人群(即有过敏家族史的婴儿)的研究中,适度水解蛋白奶粉的使用显著降低了首次发生牛奶蛋白过敏皮炎(AD)的概率(图3)。
图3 PHF能显著降低AD的发生率
适用人群与临床应用
适度水解蛋白奶粉主要适合以下几类人群:
1. CMPA高风险儿童
对于有CMPA高风险的儿童,在母乳不足,或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母乳喂养时,适度水解蛋白奶粉是首选的代乳品。它不仅满足了儿童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还能够有效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根据中国《儿童营养与喂养指南》建议,对于CMPA儿童,适度水解蛋白奶粉应作为辅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较高过敏风险的儿童
对于那些有过敏家族史或其他食物过敏史的婴幼儿,适度水解蛋白奶粉也被推荐作为预防性营养选择,帮助减少日后发生其他食物过敏的风险。
3. 特殊情况下的应用
在临床营养中,适度水解蛋白奶粉也适用于一些消化吸收不良的患者,如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及术后恢复者。这些患者的胃肠道功能往往受到损害,而适度水解蛋白的快速吸收特性可以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数据支持
在一项多国、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中,pHF-W喂养17周对比普通牛乳配方,可通过减少非纯母乳喂养城市婴儿AD发病率,从而获得显著的成本效益收益(图4)
图4 在东南亚三国的研究中,对比各种原因所导致的育婴费用,使用pHF的婴儿总花费显著低于普通配方奶喂养的婴儿
使用注意事项
尽管适度水解蛋白奶粉具有众多优点,但在应用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 专业指导:在给 CMPA 患儿选择适度水解蛋白奶粉之前,务必咨询专业儿科医生或营养师,以确保其适用性和安全性。
2. 过敏监测:即便是适度水解蛋白奶粉,也有个别患者可能会对其成分产生过敏反应。在使用期间需定期监测过敏症状,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即停用并就医。
3. 营养均衡:适度水解蛋白奶粉虽然富含蛋白质和氨基酸,但为了确保儿童的整体营养摄入,在儿童开始添加辅食阶段,仍需搭配其他食物,如谷物、果蔬等,保持饮食多样性。
4. 个体化营养方案:每位 CMPA 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不同,因此应根据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过敏程度和日常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方案。
总结
适度水解蛋白奶粉在牛奶蛋白过敏(CMPA)患者的营养支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凭借其易消化、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婴幼儿特别是高风险人群的重要营养选择。结合中国及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的指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随着对CMPA研究的不断深入,适度水解蛋白奶粉将继续为保障这些特殊人群的健康成长提供支持。未来的研究和实践将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为更多人带来养生福音。这位营养界的“魔法师”无疑将成为儿童健康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作者:王维、杨文青、屈玲、陈桦、何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