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独居老人没开空调致热痉挛咬断2颗牙、北京一导游中暑身亡:高温一定要及时降温

7月11日

近日多地遭遇极端高温天气,北京、河北等地甚至能超过43摄氏度。不少医院陆续接诊了不少中暑、热痉挛、热射病患者。

7月2日,北京一名地接导游在颐和园带团游览时因中暑送医,经抢救无效而离世。死因,热射病;

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了一位79岁的张奶奶,因未开空调、风扇;送来时已经意识不清,浑身时不时地抽搐,全身大量出汗,体温高达40.2℃。后因抽搐,硬是把牙齿咬断两颗。

...

所以说,“今天真是热死人了!”并不是一句夸张的感叹。射病是一种什么疾病?我们该如何预防、应对热射病?

热射病是重度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热射病(heat stroke, HS)是由热损伤因素作用于机体引起的严重致命性疾病,是重度中暑最严重的类型。


中暑是指在高温环境下,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引起的急性中枢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功能障碍。根据中暑的症状,中暑可分为先兆、轻度和重症中暑三类。



先兆中暑


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体温正常或略有升高。


轻度中暑


除先兆中暑的症状外,体温升高达38℃以上,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皮肤灼热,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脉搏增快等表现。


春雨医生

(图源:图虫创意)


重度中暑


包括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类型,其中热射病是最严重的类型,三者可单独或合并存在。


1)热痉挛:指中暑患者出现头痛、头晕和肢体、腹壁肌群通性痉挛,肢体活动受限。常发生于初次进入高温环境工作或运动量过大时,大量出汗仅补充水分,没有补充盐分者。


2)热衰竭:指热应激后以血细胞比容增高、高钠血症、轻度氮质血症和肝功能异常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是严重热应激情况下,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中心体温升高不超过40℃,无神志障碍。多见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病病人。


3)热射病:由于暴露于热环境和/或剧烈运动所致的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以核心温度升高>40℃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如精神状态改变、抽搐或昏迷,并伴有多器官损害的危及生命的临床综合征。


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 (classic heat stroke, CHS) 和劳力型热射病 (exertional heat stroke, EHS) 。


CHS主要由于被动暴露于热环境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CHS常见于年幼者、孕妇和年老体衰者,或者有慢性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受损的个体。


春雨医生

(图源:图虫创意)


EHS主要由于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EHS常见于夏季剧烈运动的健康青年人,比如在夏季参训的官兵、运动员、消防员、建筑工人等。尽管EHS在高温高湿环境中更容易发生,但环境条件并非必需。


50岁以上患者热射病病死率高达80%


一般中暑在脱离高温环境、停止剧烈运动、休息一下、喝点水后,往往都能得到有效缓解,但热射病需要紧急救护,且不要大量饮水,否则会有生命危险。


已有资料显示,经典型热射病住院病死率为14%~65%,ICU患者病死率>60%,劳力性热射病合并低血压时病死率>30%。50岁以上患者热射病病死率高达80%


不同类型热射病的表现

CHS

致热源主要来自外部环境 (如热浪) , 见于年老、年幼、体弱和有慢性疾病的患者, 一般为逐渐起病。前驱症状不易被发现, 1~2天症状加重, 出现意识模糊、谵妄、昏迷等, 体温升高达40~42℃, 常伴有大小便失禁、心力衰竭、肾衰竭等表现。

EHS

常见于健康年轻人 (如部队官兵、运动员、消防队员、建筑工人等) , 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进行高强度训练或从事重体力劳动一段时间后突感全身不适, 如极度疲劳、持续头痛、运动不协调、行为不当、判断力受损、面色潮红或苍白、恶心、呕吐、晕厥等, 可伴有大量出汗或无汗, 继而体温迅速升高达40℃以上, 出现谵妄、癫发作、意识水平下降和昏迷等中枢神经系统严重受损表现。也有患者缺乏先兆表现而在运动中突然晕倒或意识丧失而发病。


热射病通常以神经系统受损表现为主,同时合并其他多个脏器受损表现,如凝血功能障碍、重度肝损伤、肾损伤、呼吸功能及胃肠功能损伤、心肌损伤、横纹肌溶解等,如不及时救助,可导致残疾或死亡。


热射病的急救措施



快速、有效、持续降温是治疗热射病的首要措施。同时,要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1.立即脱离热环境:不论EHS还是CHS,应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 (参训者立即停止训练) ,转移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以利散热。有条件的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20℃。


春雨医生

(图源:图虫创意)


2.快速测量体温:快速准确地测量体温是实现有效降温治疗的前提,在现场应快速测量核心温度而非体表温度,因为二者在重症患者中常常存在分离现象。建议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可弯曲式直肠温度计插入深度至少为15cm。如果现场不具备测量核心温度 (直肠温度) 的条件,也可测量体表温度 (腋温或耳温) 以做参考。需注意的是,如果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10分钟测量一次体温或持续监测体温。


3.对于无虚脱病人,迅速降温的金标准是冷水浸浴,将病人身体(除头外)尽可能多地浸入2.0~14.0℃冷水中,并且不停地搅动水,以保持皮肤表面有冷水,在头顶部周围放置用湿毛巾包裹的冰块。当患者体温降至38.6~39.0℃时终止冷水浸泡降温措施。


4.对虚脱者采用蒸发散热降温,如用15℃冷水反复擦拭皮肤、向皮肤喷洒水雾、用冷水浸泡过的床单包裹全身等,配合风扇等工具扇风。当患者体温降至38℃时终止蒸发降温措施。


春雨医生

(图源:图虫创意)


5.就医后,医生还可能对患者进行体内降温。用4~10℃生理盐水胃管灌洗或直肠灌洗,灌肠时注意灌入速度不宜过快。快速静脉输注4℃的冷盐水也可实现有效降温,尤其适用于存在脱水的EHS患者,常作为综合治疗的一部分。


6.在控制患者高热症状的基础上,医生还需要针对不同并发症进行对症和支持治疗,保护重要脏器功能。


如给低血压病人静脉输注生理盐水、乳酸林格液或氯化钾,以恢复血容量;对持续昏迷、误吸、窒息或咳嗽反射减弱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来保护气道,并进行呼吸和循环支持,以防止发生脑缺氧;当热射病患者出现躁动、抽搐时,医生会选择作用快、效力强、不良反应少的镇静药如丙泊酚、苯二氮䓬类药物(地西泮)。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热射病患者大量饮水,一方面大量饮水可能会导致反射性出汗过多,加重体内水分和盐分的丢失,导致电解质紊乱,使身体情况更糟糕。


另一方面,意识不清的热射病患者有时会发生不自主的抽搐,喂水后可能发生呕吐,影响呼吸道通畅。

如何预防中暑?


预防中暑最重要的一点是保持凉爽,高温天气下应尽量呆在室内,不在高温时间段(11点-14点)长时间在户外活动,如有必要外出,则要做好一系列的防护措施:

春雨医生

(图源:图虫创意)

1.饮水充足:保证足量饮水,每天1.2-1.5升,不要等渴了再喝,大量出汗后应适量饮用盐水。如果需要在高温的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凉水(500-1000 ml),水温不宜过高,饮水应少量多次。


2.做好防晒:在户外,应当尽量选择轻薄、宽松及浅色的服装。如果一定要进行室外活动,要注意防晒、降温。可以佩戴宽帽檐的遮阳帽,太阳镜,并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晒霜。


春雨医生

(图源:图虫创意)


3.注意饮食作息:少食高油高脂食物,饮食尽量清淡。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负担。但要注意,高温环境下人们更需要摄取足够的热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和钙。多吃水果蔬菜。保证充足的睡眠。睡觉时避免电风扇或空调直吹。


4.结伴活动:需要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时,同事间应互相留意彼此的健康状况。如发现有中暑的迹象,要及时采取措施。高温中暑可以导致人神智不清,甚至丧失意识。热浪来袭时,建议65岁以上老人的家人或朋友,至少每天上下午两次电话确认老人的健康状况。


5.注意颈部降温:如果在户外打篮球、军训,注重颈部降温对预防中暑有很好的作用 。比如,可以在休息间隙用冷水打湿毛巾敷在脖子上,或者将冷饮用毛巾裹住缚于颈部表面。


高温天气出行要注意做好行程规划,做好防晒措施,及时补充水分(尽量不喝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以免失去更多体液),关注中暑高危人群,千万不要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

编辑:春雨医生

参考文献:
[1]刘树元,宋景春,毛汉丁,赵金宝.中国热射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9,44(03):181-196.
[2]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热射病, https://www.dayi.org.cn/disease/1156671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