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害中老年肢体健康的“杀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6月22日
None
动脉硬化是指动脉内膜或中层发生的退行性变和增生过程的复杂的病理变化,导致动脉失去弹性,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缩小。由于动脉硬化的加重引起动脉狭窄或闭塞。该动脉的远端供血不足,发生相应部位的缺血表现,即为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本病是一种全身性动脉疾病,好发于腹主动脉、髂动脉和股、胭动脉等处,因此主要表现为下肢缺血症。临床表现分为四期:第一期:轻微主诉期,第二期:间歇性跛行,第三期:静息痛,第四期:组织坏死期。在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都会抱怨腿走路越来越无力,以前走几里地都没有问题,现在走个百八十米就觉得腿酸胀、疼痛。平时还会觉得腿脚冰凉、怕冷,在家中,甚至睡觉时也要穿厚袜子保暖。很多人认为这是年龄增长后的自然现象,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其实这种酸痛现象往往预示着一种潜在的疾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这种病的特点是早期起病隐匿,而一旦到了中晚期,会因为肢体重度缺血,造成患肢剧痛甚至坏死,相当部分的患者不得不接受截肢手术,从而严重影响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