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业性哮喘?
6月22日
None
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各种有机物或无机物以尘埃颗粒、蒸汽或烟雾三种形式进入生产者的工作环境。如果这些有害物质被劳动者吸入而引起哮喘发作,那么这些有害物质就称为“职业性致喘物”(过敏原)。从广义来说,凡是由职业性致喘物引起的哮喘就称为职业性哮喘,但从职业病学的角度,职业性哮喘有其严格的定义和范围。然而,不同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职业性哮喘的法定含义不同。后者是由多方面因素决定的,首先是周围环境的职业性致喘物的种类和密度;其次是环境保护法规和劳动保护措施;第三是致喘物的检测和哮喘的诊断水平;第四是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因为有些国家规定,某些致喘物有相应的赔偿法规,在某些经济发达的国家,法定赔偿的致喘物就可能比较多,而在某些经济欠发达的国度或地区,法定的致喘物就可能比较少。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制定了职业性哮喘的诊断标准,致喘物规定为:异氰酸酯类(如甲苯二异氰酸盐等)、苯酐类、多胺类固化剂(如乙烯二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等)、铂复合盐、剑麻和青霉素人们对职业性哮喘的认识很早,远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人记述过养马、捕鱼和晒鱼子的人好发哮喘的现象。18世纪有人详细描述了烘面包师和采蘑菇的人患哮喘的症状。在这较早的年代中,诱发职业性哮喘的物质一般是动植物的高分子量蛋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工业发展,尤其是各种合成化学工业的蓬勃兴起,很多化工产品及其中间产物,都会导致工人发生哮喘。现在已知有300多种职业性致喘物。与这些致喘物关系比较密切的工种为,塑料制造工、合成纤维工、包肉工、黏合剂工、橡胶工、油漆工、绝缘材料工。此外,锯木工,接触不同发育阶段的桑蚕工,尤以缫丝工职业性哮喘发病率高,一些重金属(如铬、钴、镍等)加工的工种,如镀镍工人、碳化剂制造工等都易造成职业性哮喘,但尚未列入国家法定范围。职业性哮喘的发生率往往与工业发展水平有关,工业越发达的国家,职业性哮喘发生率越高,估计美国职业性哮喘的发病率为15%。1988年美国公共卫生署估计职业性哮喘占整个职业性呼吸系统疾病的26%。我国沈阳军区总医院对12 612名谷仓工人调查,发现谷物职业性哮喘患病率为2.29%,脱离现场后,不但临床症状减轻,特异性气道反应性也降低,提示在我国这个农业占主要人口的国家中,谷物性职业哮喘值得进一步重视。浙江医科大学调查了粉尘作业工人的气道反应性增高者有3.4%,认为粉尘作业也可能引起职业性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