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肠炎病因是什么?
6月22日
None
缺血性肠炎(ischemic colitis)是由于结肠缺血而得的一种结肠病,也就是某一段结肠组织由于某些原因引起的供血不足,导致该段肠壁损伤或坏死。腹痛、血便、腹泻被称为缺血性肠炎的三主征。70%~100%的患者有腹痛症状、腹痛的特点为突发的、弥漫性的中腹部绞痛,一般患者左上腹痛出现的时间多在饭后1小时左右,可以自行缓解。但有些患者疼痛可持续数小时或数天,以后可出现鲜血便,并伴有腹泻。70%病例首发症状为血便或腹泻,少数患者首发症状为呕吐、头晕或里急后重。多数患者经内科治疗后可以很快好转,但也有10%左右的患者病情恶化而发生肠坏死,此时应进行急诊手术,及早切除坏死肠段。患者反复发作还容易导致该段结肠变得狭窄。下述情况时易诱发本病: (1)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或冠心病引起心功能不全的老年人。 (2)滥用利尿剂使内脏血流量降低。 (3)长期便秘或肠管持续痉挛致肠内压增高。(4)服用某些血管活性药致肠系膜小动脉收缩。 (5)一些血管性疾病,如血栓性脉管炎、结缔组织病、弥漫性变态反应性疾病。(程吉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