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及介入治疗

6月22日

None

一、肝硬化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脾功能亢进?
肝硬化是慢性肝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临床上以肝功能受损和门脉高压为主要表现,由于门静脉压力的升高导致脾脏的血液回流受阻,脾脏淤血肿大,继而发生脾功能亢进。
二、脾功能亢进的表现有哪些?
脾功能亢进表现为脾脏肿大,血液中一种或者数种血细胞成分的减少,最多见的就是血小板和白细胞数量的减少,从而导致凝血功能和抗病能力的下降,严重的患者血小板下降甚至可能导致自发性出血,如颅内出血,鼻腔出血等情况的发生。
脾亢的有效治疗是肝硬化治疗的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使外周血细胞的减少得以不同程度的改善,从而保证了肝硬化的其他治疗措施得以有效地实施。
三、关于脾功能亢进症的脾脏外科手术切除
传统脾功能亢进症的治疗主要依赖外科手术切除,外科手术切除脾脏后同时进行血管断流或者分流治疗,不仅使脾功能亢进的症状得到很快的改善,还可以大大降低门静脉高压和由此引起的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风险,但是随着近年来对于脾脏免疫功能的认识及对脾脏切除术后患者的长期随访观察,认为切除脾脏后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减弱,抗感染能力下降,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感染,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脾脏切除后凶险性感染发生率升高。这主要是由于脾脏切除后机体对于颗粒性抗原物质(如细菌)的滤过和清除作用减退或者消失,从而使细菌易侵入血液循环并大量繁殖,诱发凶险性感染的发生。
另外,脾脏切除术会发生血小板数量的异常升高,使血液流变学改变,容易诱发血栓栓塞性疾病。
四、脾功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
通过血管介入的方法对脾动脉分支进行部分栓塞,使部分脾实质发生缺血性梗死,随后机化和萎缩,削弱了脾脏破坏血细胞的功能,既能够达到改善或恢复周围血象的目的,又保留了部分脾脏免疫功能,是目前最常应用和有效的外科脾切除替代疗法。行脾脏部分栓塞术后,外周血象白细胞反应最快,24小时内即可上升,血小板2~3天左右可上升,白细胞和血小板约在10~14天左右逐渐恢复或接近正常范围,而红细胞反应最慢,约在术后1周左右开始上升,且幅度小,需3~6个月才升高达峰值。
脾脏部分栓塞后有一定的并发症,由于脾脏组织缺血坏死,术后发热是最常见的,多数患者低于39℃,如果体温超过39℃,数天持续不退,要注意术后脾脓肿的发生。治疗后数天出现脾脏部位程度不同的疼痛也比较常见,适当应用一些止痛药物可以减轻疼痛,多数患者在术后一周左右疼痛就会明显缓解。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