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治疗常用哪些药物?
6月22日
None
(1)控制性药物疗法:指用于抑制气道炎症,借以阻抑和逆转病情的一类药物,包括:
1)吸入糖皮质激素:倍氯米松丙酸酯(又称二丙酸倍氯米松,beclomethasonedipropionate,BDP)、布地奈德(budesonide,BUD,也称丁地去炎松或布地缩松)、环索奈德(ciclesonide)、氟尼缩松(flunisolide,FNS)、氟替卡松(fluticasone)、糠酸莫米松(mometasonefuroate)和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acetonide,TAA,为丙酮化曲安西龙)。
上述吸入制剂的效应不同,选用时需考虑不同的剂量(表15,表16)。
表15成人哮喘患者常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日等效剂量
低剂量(μg)中剂量(μg)高剂量(μg)
二丙酸倍氯米松(BDP)200~500>500~1000>1000~2000
布地奈德(BUD)*200~400>400~800>800~1600
环索奈德*80~160>160~320>320~1280
氟尼缩松(FNS)500~1000>1000~2000>2000
氟替卡松(FP)100~250>250~500>500~1000
糠酸莫米松*200~400>400~800>800~1200
曲安奈德(TAA)400~1000>1000~2000>2000
注:*哮喘轻度持续患者主张每日吸入一次。
表16儿童哮喘患者常用吸入糖皮质激素的日等效剂量
低剂量(μg)中剂量(μg)高剂量(μg)
二丙酸倍氯米松(BDP)100~200>200~400>400
布地奈德(BUD)*100~200>200~400>400
布地奈德雾化剂(BUDNeb)*250~500>500~1000>1000
环索奈德*80~160>160~320>320
氟尼缩松(FNS)500~750>750~1250>1250
氟替卡松(FP)100~200>200~500>500
糠酸莫米松*100~200>200~400>400
曲安奈德(TAA)400~800>800~1200>1200
注:*哮喘轻度持续患者主张每日吸入1次。
2)全身效应糖皮质激素:全身效应糖皮质激素均由人工合成,包括泼尼松(强的松)、泼尼松龙(强的松龙,氢化泼尼松)、甲基泼尼松龙(methylprednisolone,甲基氢化泼尼松,甲泼尼龙)、曲安西龙(triamcinolone,去炎松)、地塞米松(DXM,氟美松)和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实际上,这些糖皮质激素的结构只有微小的差异,但其药理性质和临床药效学却有较大的差别。非吸入性糖皮质激素的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口服和肌内注射。
3)白三烯调节剂:这类药物包括孟鲁司特、普仑司特、扎鲁司特、齐留通,为成人轻度哮喘替代治疗药物,对过敏性鼻炎也有一定疗效。GINA2009版认为,对于吸入低剂量糖皮质激素未能充分控制哮喘的患儿,联合白三烯调节剂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但白三烯调节剂不能取代中重度持续哮喘患儿治疗中的吸入性糖皮质激素。
4)长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临床常用福莫特罗、沙美特罗和丙卡特罗,它们对β2受体具有高度选择性,高亲和力。这类药的作用时间12小时以上,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福莫特罗长效,且起效快,沙美特罗则起效较慢。
5)茶碱:常用普通茶碱类制剂为:氨茶碱、胆茶碱、二羟丙茶碱、丙羟茶碱、多索茶碱、恩丙茶碱。常用茶碱缓释和控释制剂为:茶喘平(theoventLA)、茶碱缓释片、无水茶碱控释片等。
6)细胞膜稳定剂:也称炎症介质阻释剂,以色甘酸钠为代表,还包含酮替芬、曲尼司特(tranilast)、奈多罗米钠(nedocromilsodium,NS)、氨来占诺(amlexanox)等。
7)长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包括慢释放剂型的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班布特罗,这些药物只在需要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的少数场合使用。这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大于吸入型β2受体激动剂,主要为心血管刺激(心动过速)、焦虑、骨骼肌震颤。
8)抗IgE抗体:目前只有奥马佐单抗(omalizumab,商品名:xolair)是一种重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IgE抗体,2003年6月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上市,推荐用于反复急性发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
9)口服抗过敏药等:目前临床上常用制剂为:酮替芬(ketotifen)、氮●斯汀(azelastine)、特非那定(terfenadine)、阿司咪唑(astemizole)、西替利嗪(cetirizine)、氯雷他定(loratadine)、左卡巴斯汀(levocabastine)、咪唑斯汀(mizolastine)等。
10)过敏原特异性免疫疗法:也属控制性疗法。
(2)缓解性药物:是指舒张支气管平滑肌,减轻喘息和呼吸困难的一类药物,包括:
1)速效吸入β2受体激动剂:吸入型短效类β2受体激动剂为第一代制剂,目前已有10余种,这类药物的疗效持续时间较短,口服给药通常维持3~6小时,而吸入给药维持3~4小时。可用于缓解支气管痉挛导致的哮喘急性加重、预防运动诱发的支气管痉挛。常用吸入型速效β2受体激动剂为:沙丁胺醇、特布他林、非诺特罗、瑞普特罗和吡布特罗等。福莫特罗起效快,可用作缓解症状药,但仅用于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用药,而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
2)全身效应糖皮质激素:全身效应糖皮质激素通常不作为哮喘的缓解性药物,但在哮喘重度急性加重的治疗中极为重要,因为全身糖皮质激素可防止哮喘急性发作的进一步加重,减少急诊和住院次数,避免急诊治疗后的复发,降低死亡率。
3)抗胆碱类药物:目前用于哮喘治疗的抗胆碱支气管扩张剂主要为异丙托溴铵、氧托溴铵、溴化异丙东莨菪碱和噻托溴铵。
4)茶碱:为了缓解哮喘症状可考虑使用短效茶碱。茶碱对哮喘急性加重的治疗作用仍然有争论,对已应用适量速效β2受体激动剂的患者,茶碱可能不显示增强支气管舒张作用,但可能有益于改善呼吸驱动。
5)短效口服β2受体激动剂:只适用于少数不能进行吸入药物治疗的患者,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
由此可见,某些药物既有控制哮喘作用,又有缓解作用,如全身效应糖皮质激素和茶碱。这类药物的给药途径最常用为吸入和(或)口服,但急性加重期则宜静脉给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