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
6月22日
None
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是最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有解热止痛作用,近年来又作为抗凝剂广泛用于预防心脑血管栓塞。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具有镇痛、消炎、解热、抗风湿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临床可用于下列情况。1.解热、镇痛:可缓解轻度或中度的疼痛,如头痛、牙痛、神经痛、肌肉痛及月经痛,也用于感冒、流感等退热。2.消炎、抗风湿:为治疗风湿热的首选药物,用药后可解热、减轻炎症,使关节症状好转,血沉下降,但不能去除风湿的基本病理改变,也不能预防心脏损害及其他合并症。3.抗血栓: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阻止血栓形成,临床可用于预防暂时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塞、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阿司匹林的不良反应阿司匹林较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量应用时可发生胃肠道出血或溃疡;剂量过大时可致肝肾功能损害。阿司匹林的注意事项近些年,有些研究表明阿司匹林或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但未经医生评估而擅自服用,可能会因剂量不准或存在禁忌证而诱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罹患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导致出血或穿孔;部分哮喘患者在服用阿司匹林后可能出现哮喘大发作等严重反应;孕妇在怀孕最后三个月内不可服用阿司匹林,否则可能会引起新生儿出血,所以服用阿司匹林必须严格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