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中医对肛门直肠瘘的认识

6月22日

None

肛门直肠瘘是指直肠或肛管与周围皮肤相同的一种异常管道。多为肛周脓肿的后遗症。以局部反复流脓、疼痛、瘙痒为主要症状。可反复发作、长年不愈。在愈合缩小的过程中,常形成迂曲的腔道,引流不畅不易愈合,日久后腔道周围有许多瘢痕组织,形成慢性感染性管道。多发于20至40岁男性。中医称本病为“悬痈”、“坐马痈”、“脏毒”等,1.外感六淫之邪所致:如《河间六书》云:“盖以风、热、燥、火、湿邪所致,故令肛门肿满,结如梅核,甚至乃变而为瘘也。”《本草纲目》云:“漏属虚与湿热。”均明确认识到肛瘘与风、热、燥、火、湿邪侵袭人体有关; 2.饮食肥甘厚味,恣酒,忧思,便秘,房劳过度:《千金方》云:“肛门主肺,肺热应肛门,热则闭塞,大行不通,肿缩生疮”。《丹溪心法》曰:“人唯坐卧湿地,醉饱房劳,生冷停寒,酒面积热,以致荣血失道,渗入大肠,此肠内脏毒之所由作也。”而《外科正宗》云:“夫脏毒者,醇酒厚味,勤劳辛苦,蕴毒流注肛门结成包块。” 3.其他原因:《薛氏医案》云:“臀,膀胱经部分也。居小腹之后,此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太阳多血,气运难及,血亦罕到,中年后尤虑此患。”据此,认为肛瘘与局部气血运行不足有关。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