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血液细胞特殊染色的意义有哪些?
6月22日
None
以下血液细胞特殊染色通常用于外血涂片和骨髓涂片时在形态学基础上对不同的细胞进行鉴别和分类,有助于血液系统疾病的诊断和分型。 1.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染色(NAP)主要用于以下几方面的鉴别诊断 (1)急性白血病时,急淋NAP积分增高,急粒时积分值减低。 (2)慢粒与类白反应的鉴别诊断。慢粒慢性期时,NAP积分降低显著,几乎为"0",类白积分值明显增高,有的甚至可达400分。慢粒缓解期、加速期、急变期NAP积分值均会不同程度的增高,所以此积分值也可做为慢粒疗效观察的一个指标。 (3)再障时NAP积分值增高,治疗缓解后了降至正常范围;PNH和MDS的NAP积分值一般减低。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增高,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时正常或降低。 (5)恶组时积分值明显减低,而反应性组织细胞增多症时往往增高。 (6)细菌感染时积分值增高,病毒感染或寄生虫等感染积分值一般正常或降低。 2.铁染色 可分细胞外铁和细胞内铁。主要用于估计贮存铁以及反应贮存铁利用的情况。正常人细胞外铁一般为+或++,内铁阳性率为19%~44%,缺铁性贫血时,贮存铁已消耗,细胞外铁阴性,细胞内铁可因缺铁程度不同而不同,可降为0~30%。红细胞胞浆内铁粒变小,常为1~2个或缺如。另外,当细胞内铁粒增多,且排成环形,即环形铁粒幼红细胞>15%,可诊为MDS-RAS。白血病、再障、巨幼红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时,细胞内、外铁均正常或偏高。感染、肝硬化、肾病等骨髓外铁可增加。 3.糖原染色(PAS)分有核红糖原和白细胞糖原。①有核红糖原有助于红血病、红白血病和各类贫血的鉴别。病、缺铁性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MDS的幼红细胞可出现阳性反应;巨幼细胞贫血、溶血性贫血、再障以及急慢性白血病的幼红细胞为阴性;②各类白细胞的PAS几乎均为阳性,但不同的细胞阳性程度和性质不同。淋巴细胞和巨核细胞呈颗粒或块状阳性,底色无红色。原幼单核细胞呈红色细颗粒状阳性,弥散分布。粒细胞多呈阴性,小部分呈弥散分布的均匀红色。浆细胞一般为阴性;③特殊细胞如淋巴瘤(NHL)细胞浸润骨髓,PAS呈阳性,戈谢细胞呈阳性反应,尼曼匹克细胞呈阴性反应。 4.过氧化物酶染色(POX)有助于急性白血病类型鉴别。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中分化差的原始粒细胞可呈阴性、分化较好的可呈阳性反应;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早幼粒细胞呈强阳性反应;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原幼单呈细小散在的弱阳性反应,分化差的原单细胞呈阴性。红白血病时,红系呈阴性反应。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各阶段淋巴细胞呈阴性反应。组织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浆细胞均呈阴性反应。 5.特异性酯酶染色(S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时,M1多呈阴性,M2a多呈阴性,少数分化好的呈弱阳性。M3可呈强阳性,M5中原单核细胞可呈阴性,幼单核细胞可呈弱阳性或中等强度阳性。中性中幼粒以下阶段粒细胞均呈阳性。淋巴、巨核细胞白血病时多为阴性反应。 6.非特异性酯酶染色(NSE)及NaF抑制试验用于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与其他类型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时,原幼单核细胞NSE为强阳性,且被NaF所抑制,而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白血病时为阴性,且不被NaF抑制。 7.酸性磷酸酶染色(ACP)及抗L-酒石酸试验主要用于多毛细胞白血病的鉴别诊断。多毛细胞白血病时,多毛细胞呈强阳性或中度阳性,且不被L-酒石酸抑制。其他细胞也可呈阳性,但均被L-酒石酸抑制。戈谢细胞ACP呈强阳性反应,而尼曼-匹克细胞则呈阴性或弱阳性,有助于两者的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