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是怎样产生的?
6月22日
None
自身抗体是针对机体正常发生的蛋白或细胞成分的免疫球蛋白。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存有赖于完整的自身免疫耐受机制的维持,正常的免疫反应具有保护性防御作用,即对自身组织、成分不发生反应。—旦自身耐受机制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则机体将视自身组织、成分为“异物”,而发生自身免疫反应,产生自身抗体。正常人体血液中可以有低滴度的自身抗体,但不会发生疾病;然若自身抗体的滴度超过—定水平,则可能对机体产生损伤,而诱发疾病。自身免疫反应可通过几种途径触发:①正常情况下机体严格限制某一特定部位(与免疫系统隔离)的物质(隐蔽抗原)释放进入全身循环,如正常情况下眼球的房液局限在眼球内,而眼外伤时房液进入血液,免疫系统就会对它产生反应;②正常机体的物质发生改变,如病毒、药物、日光或射线使机体蛋白质结构改变,使其看起来像异己物质,从而可遭到免疫系统的攻击;③免疫系统在对与自身物质相似的外来物质发生反应时,错误地把自体物质也当成外来物质攻击;④控制抗体产生的细胞出现某些功能异常,如癌性B淋巴细胞可产生攻击红细胞的异常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