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腺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病?
6月22日
None
正常的阴道壁内和宫颈鳞状上皮覆盖部一般不含有腺体。阴道腺病是指阴道壁和阴道部宫颈的表面或粘膜下结缔组织内出现腺上皮或腺粘液分泌物。一般认为,阴道腺病的发生与下列因素有关:(1)患者在胚胎8~18周,母体服用过大剂量合成的雌激素———己烯雌酚,使胚胎副中肾管的尾段上皮与泌尿生殖窦上皮的转变过程受到干扰,而使部分腺上皮残留下来,以后引起阴道腺病,甚至由此发生肿瘤。(2)多见于青春发育期,说明青春期卵巢功能建立产生雌激素,可促使阴道腺病的发生。(3)碱性的阴道环境,适宜于腺病的发生。(4)阴道滴虫或霉菌性炎症,可促使潜伏的阴道腺病出现临床症状。阴道腺病常无症状,但如病变范围广泛,则可有白带增多、血性分泌物、阴道灼热感、性交疼痛或接触性出血等。妇科检查时,多在阴道穹窿或阴道上1/3段前壁有散在小结节,一般直径为0.5~5毫米。阴道粘膜有时可见红色斑点或糜烂状,甚至形成溃疡,也可呈息肉样或形成粘膜嵴。该病一般认为是良性病变,但极少数情况下也可在腺病的基础上发展为腺癌。目前认为,采用阴道镜检查,对阴道腺病的随访观察、早期发现上皮不典型增生及癌变有较大帮助。针对该病的发病因素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预防与处理:(1)妊娠期应避免滥用合成雌激素,以减少或防止阴道腺病的发生。(2)对孕期母亲用过雌激素药物的女婴要加强随访,追踪观察。(3)对无症状,活组织检查证实为良性阴道腺病者,不需治疗,但应定期复查。(4)采用局部冲洗、坐浴等方法,增加阴道酸度,以促进柱状上皮鳞化,病灶可自然愈合。(5)一旦确诊阴道腺病已发展为癌者,应按阴道恶性肿瘤的处理原则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