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医生

登录 注册

管住嘴≠吃得少,糖友们健康管理要讲科学呀

11月15日

有数据显示,在中国,有超过1亿人患有糖尿病。糖尿病发病率高达9.7%,另有1.4亿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状态,随时会步入糖尿病的行列。

 
糖尿病发病率走高,但流行病学调查中却显示出公众对于糖尿病的知晓率较低,而这直接影响到糖尿病的治疗率低下。
 
对此,本期春雨医生专家讲堂特别邀请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主任医师李利娟为我们讲解:糖尿病患者如何做好健康管理?

春雨医生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出现糖尿病典型症状并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


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在无摄入任何热量8小时后,清晨空腹进行,成人口服75g无水葡萄糖,溶于250~300ml水中,5~10分钟内饮完,测定空腹及开始饮葡萄糖水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OGTT2hPG<7.7mmoL(139mg/dl)为正常糖耐量;7.8~11.0mmoL(140~19mg/dl)为葡萄糖耐量异常(IGT);≥11.1mmol/L(200mg/dl)应考虑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6.5%


2型糖尿病是指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抵抗;1型糖尿病指胰岛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
 

春雨医生


2型糖尿病是与生活方式及年龄相关的疾病,我国糖尿病患病率达11.2%,仍在增长,知晓率36.5%,治疗率32.2%。65岁以上老年糖尿病患者3550万,世界首位,占全球老年糖尿病的1/4。
 
而且,多数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慢性并发症正在成为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威胁。
 

老年糖尿病特点

1、随年龄增加而增长的疾病,患病率高

2、知晓率低,60%的人不知道患有糖尿病

3、2型糖尿病占95%以上

4、有典型3多1少症状的仅占1/4~1/5, 绝大多数为非典型症状

5、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

6、合并疾病及并发症多,有些因并发症就诊发现

 

糖尿病的危害

1.感染

2.糖尿病高渗状态甚至昏迷,酮症酸中毒和乳酸性酸中毒

3.缓慢发生和发展的慢性并发症:心脑血管血管病变,外周血管病变,微血管病变(眼及肾脏),神经病变(自主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

4.常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5. 较晚期诊断的多,2型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非常强的隐匿性,往往不典型或仅有部分表现

6. 血糖控制不良和低血糖,低血糖后高血糖

7. 自我监测及管理能力降低

8. 难以改变的生活习惯—一些食物对血糖影响大



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


糖尿病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有些小伙伴的父母或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有糖尿病,则本人患病的风险会比较高,而有些小伙伴没有糖尿病遗传风险,却因为每天高糖、高油、高盐的饮食结构及久坐不动等,也会患上糖尿病。
 

危险因素

1、生活方式:久坐,体力活动减少,代步工具,工作压力、熬夜

2、饮食: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质,少蔬菜、水果

3、年龄:与增龄有关,寿命延长

4、种族(基因):亚洲人、中国人


据李利娟主任介绍,有些人体检时空腹血糖升高或体检糖化血红蛋白升高,从而发现糖尿病,还有的人意外发现自身有糖尿病,如尿黏鞋底,蚂蚁爬,口渴、饮水多等,还有人是眼睛、视力不好,眼科就诊发现,不管是哪种情况,都要到医院经实验室检查诊断。
 
到医院就诊老年病科或内分泌科,抽血验血糖—空腹、餐后2小时、糖化血红蛋白,或者OGTT(葡萄糖耐量试验),明确血糖代谢异常:空腹血糖受损、餐后血糖受损或糖尿病。
 


如何治疗及管理糖尿病?


通过空腹、餐后2小时(随机)的血糖值及并发症情况,可判断糖尿病的严重程度,糖尿病的病程包括:糖代谢异常—血糖达到诊断标准—诊断—干预、治疗。
 
经确诊糖尿病后,生活方式要做出改变:


(1)饮食:少脂肪,低碳水化合物,足量蛋白质,足量蔬菜

(2)体育锻炼:目的是强肌健体,增强骨骼肌代谢,促进葡萄糖转化、利用,

方法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如走路、慢跑,广场舞,健美操,健身等

(3)控制体重:BMI—18-24

(4)定期或不定期检测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


在饮食和运动不能使血糖控制达标时应及时应用降糖药物治疗:
 


(1)二甲双胍:降糖、调脂、抗衰老、抗肿瘤

(2)促泌剂:格列吡嗪、格列美脲、瑞格列奈等

(3)胰岛素增敏剂:吡格列酮

(4)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西格列汀等

(5)GLP-1受体激动剂:利拉鲁肽,度拉糖肽

(6)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7)胰岛素:胰岛素类似物、短效、中短效混合、中效、长效


春雨医生


(8)促进糖从肾脏排出:达格列净


此外,还要注意对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动脉硬化斑块等并发疾病进行管理,对眼底、肾、心脑血管、下肢动脉、末梢神经等并发症情况进行定期筛查。
 
合理的饮食管理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但并不是吃的越少越好,主要原则为合理控制总热量,摄入量以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为宜;平衡膳食、选择多样化、营养合理的食物:多饮水、限制饮酒;坚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进餐等。
 
在药物治疗方面,要选择合适的降糖药,避免强效降糖药,减少低血糖发作;联合药物治疗有益疗效、减少副作用。
 
注意药物的服用时间对降糖效果的影响,安排好服药时间,避免重复服药。
 
积极自我血糖监测、做记录,预防低血糖发作。
 

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

饮食管理及体育锻炼: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定时、定量、合理搭配,营养充足,避免营养不良;锻炼:每周五次+40分钟;


自我监测血糖、预防低血糖:及时处理血糖偏低,及时调整治疗,防止低血糖发作,外出旅游或远行要随身携带饼干、糖果,以备急用;


定期门诊复查、随诊(糖化血红蛋白的检测);


积极治疗并存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糖尿病并发症等;


定期来院筛查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眼底、肾、心脑血管、下肢血管、末梢神经等;


老年患者筛查营养风险或营养不良;


老年患者筛查肌少症、骨质疏松症,预防跌倒。



互动答疑环节


Q

我的验血报告血糖高肌肝数值比正常高一点,达到107,还用喝尿毒清颗粒吗?

李利娟主任:血糖先控制好,最好到正常值,尿毒清颗粒可以继续服用,也可以选择其他降低肌酐的药物进行使用。


Q

膜性肾病如何选降糖药?

李利娟主任:膜性肾病与自身免疫力有关,如果肾功能正常,一些经肾脏排出较少的药物可以使用,如格列喹酮,如果血糖控制不是很好的话,也可以用些胰岛素。


Q

有没有老年糖尿病人食物清单?

李利娟主任:实际上老年病人什么都可以吃,关键是烹调方法要适合老年人,如果一些蔬菜嚼不动,可以剁碎一些放进饭里,或做成小饺子等形式,在搭配上注意平衡膳食,食物选择应多样化,营养应合理。


Q

肝肾功能正常,低蛋白血症,肾病综合征,如何选降糖药?

李利娟主任:同上面所说,可选择经肾脏排出较少的药物,同时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血糖控制不佳的话可选择胰岛素治疗。


Q

老年糖尿病精神状态一直不好是什么原因呢?

李利娟主任:这种现象非常普遍,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会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同时血糖控制不佳也会造成生理上精神状态不好,还要注意有没有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如果是突然出现的精神状态不好,要及时到医院检查一下,如果是持续的精神不好,要看看有没有抑郁症的情况。


Q

长期卧床病人还需要严格控制血糖吗?

李利娟主任:如果是长期卧床,生活状态较差,血糖控制不需要太严格,不是太高就行。


Q

年轻人如何预防糖尿病?

李利娟主任:我国年轻人得糖尿病的比例也在逐渐升高,主要是生活方式要调整,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久坐,积极锻炼身体,合理饮食,控制热量的摄入,保持正常体重等。


Q

如果偶尔不吃午饭需要停药吗?

李利娟主任:偶尔不吃饭的话,可以停药,如果吃了药,就一定要吃饭,否则容易出现低血糖的情况。


Q

胰岛素会有依赖性吗?

李利娟主任:随着病程进展,胰岛细胞凋亡或胰岛素分泌的减少,可能有一部分病人使用胰岛素的量会增加,这个不叫依赖性,是疾病发展的结果;还有的人一直用一种胰岛素,会产生胰岛素抵抗,这种情况换一种胰岛素就好了。


Q

73岁老年人血糖控制在多少比较合适?

李利娟主任:如果老人生活状态、自我管理都很强,各方面情况都很好,生活质量也很高,血糖要控制得稍微好一些,空腹血糖要控制在7以下,不要超过8,餐后2小时血糖不要超过11;如果自理能力不够好,或者有其他并发疾病,血糖控制可以适当放宽一些,空腹血糖在9左右,不要超过10,餐后2小时血糖在13左右,都是可以的。


Q

会不会控制的比较好时,一直打胰岛素会降得太低?

李利娟主任:如果控制得很好,自我管理做得很好,胰岛素要慢慢减量,可以一次减2个单位,不要一下子停掉,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调整。


 
 
 
 

编辑:春雨医生

图源:图虫创意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reading@chunyu.me

春雨医生公众号

微信关注春雨医生,查看更多健康资讯